《一个小生命的奇遇》第十六章冰清红晕

一个小生命的奇遇最新章节目录
   星期天的一大早,江河水就出了门。一个多月了,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小随缘也跟他都渐渐地生分了。自从和老张一起拾荒的第二天开始,他就一直独居以前的老地方,极少回家。
    他和老太太闹铆了。
    那天晚上,他一到家就把老张夫妇俩的事儿、像说书似的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时小林子也在场。可当他说要与老张一起拾荒时,一家人都变了脸。特别是老太太,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二哥,你这是图个啥呀?”小林子十分不解,“咱也不差那点儿钱。再说了,小随缘现在是我亲闺女,也用不着你花费啥的。”
    “你别臭美啦,凭啥呀?”
    “咋的、哥?你反悔啦?”
    江河水没再说什么,理解老两口的心情;为使他们眼不见心不烦,于是就搬了出去。
    第二天晚上他特意把小林子叫了过来,“咋样?咱妈好点儿没?”
    “拉倒吧,让你气的上老火啦。老爷子还行。”小林子告诉他。
    江河水想了想,“老太太一时磨不开,过些日子就好了。哎,我告诉你,我可不是存心跟你抢孩子啊?你还年轻,带个孩子是个拖累,以后找对象都难。”
    小林子对江河水的良心用苦不知说啥才好?不禁想起了郑淑君。
    江河水知道他在想着啥,“淑君到现在还没回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你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小林子点点头,“行,咱啥也别说啦。等过了年,我和圈里的同行联络联络,看看能干点儿啥?到时咱哥俩一起上。”他早有此意,只是让郑淑君的意外事件给耽搁了。
    一个多月就这么过去,江河水又是一个多星期没回来了。老太太的心境早已恢复如初,这些日子反到心里欠得慌。只有老爷子知道,她是在想儿子了。
    这些日子,小林子有事儿没事儿都会过来和小随缘腻上一会儿。小东西把他粘的美滋滋的。对此,老两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妈,你看我和二哥谁像孩子的亲爹?”小林子似乎有点儿得意忘形。
    “要我看哪?谁都不像。除非你俩谁先说上媳妇谁才是。”老太太心情一好,居然开上了玩笑。
    小林子嗬嗬一笑,“那我得赶紧找,可别让我哥抢了先。我要找啊,也得找个有模有样的,就像小随缘的亲娘似的,说啥将来也不能委屈喽我闺女。”他说的就像真的似的。不过,他这时又想起了郑淑君,多么希望她能突然、出人意料的走进门来啊。
    “咱小林子够条件儿,我看找个大闺女都不用愁。”老太太此话一点儿都不虚,小林子确实有实力。
    小林子笑开了,“妈你说啥呐?我是闹笑话呐,你就别涮我啦。”
    “说不定淑君啥时候就回来了?”老爷子又凑上一句。
    “唉—”小林子突然想起来了:“爸,你可别说,我昨晚上还就真的梦见淑君她回来了。”
    “真的?”老太太好迷信,“这可是淑君托梦来啦。咱等着,错不了!”
    小林子的心情好极了,看着光芒四射的窗户外:“爸、妈,你们看外面儿的天有多好,要不咱带着小随缘出门溜溜?顺便看看我二哥现在是个啥德行?”
    此话正中老两口的下怀。老太太虽然没有马上答应,可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高兴。片刻她嘱咐小林子:“他那个张大哥两口子可是菩萨人家,说啥都得敬重着点儿。别忘喽,给那几个孩子买点儿啥。”
    小林子满口答应。
    ……
    江河水的拾荒生涯真可谓一个顺字。起初,他按照老张的点拨,沿街收购了一些店铺的纸皮和饮食垃圾。有一天碰巧一家店老板认出他来,说自己上小学时就认识他:在一次英模报告大会上,被他感动的泪如泉涌、没齿不忘。从那时起,一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筑起了一尊永远都不会坍塌的雕像。英雄事迹,至今仍左右着他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这位老板姓郝,深为英雄的落寞与窘境忿然不平。因此,郝老板死活要请江河水吃顿大餐,期间允诺:往后店里的所有废品均无偿奉送,只要他江河水按时收集便可。之后,在郝老板的游说下,竟有十几家店铺均表示愿意效仿。作为回报,江河水每每离开店铺前,都会将店面的里外清洁一遍,还为这些店铺标配了垃圾桶。他很知足,手上的活儿啥时候都能让他忙碌一个整天的。
    不论是寒风袭面还是大雪纷飞,他每天照常蹬着三轮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往来于老张的废品收购站。虽然很辛苦,有时累得直不起腰来,但每天都有百八十元的进账。在民间,这无疑是笔不菲的收入。他暗自算了一笔账:照此下去,一年几万,十年就是几十万,小随缘将来的成长费用全都结了。够了,只要再能活上十年,这就成了他一生最大的奢望。
    活儿干顺了也就有了规律。一有空,他就忙里偷闲地拿上了个编织袋,去拾些零七八碎的东西。特别是离收购站不是很远的辽河大桥的下面,那些凭栏观光的男男女女,总喜欢往桥下的冰面儿上扔下一些他需要的玩意儿。他突然想起来啦,今天是星期天,桥上的人会比以往更多一些,绝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上午十点多钟,阳光铺满了整个院子。老张像往常一样分检着各种废品,张嫂在屋内打理着几个孩子。
    小林子来过这里,所以把车直接停到了院内。他与老张打了招呼,又把老两口作了介绍。老张一听是江河水的父母来了大喜过望,赶紧把张嫂从屋里叫了出来。一阵寒暄后,小林子将一大袋的果品递给了老张。两口子受宠若惊,身在他乡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回受此礼遇。屋里有点儿烟气熏熏的,还没有外边暖和,老张就把小饭桌搬出来搁在了阳光下,开始沏茶待客。
    “我二哥今天还没来过吗?”小林子问老张。
    “来过又走咧,才走不多会儿。拿个编织袋也不知去哪咧。”老张告诉他。
    小林子听后就给江河水打电话,“这也太会过了。”他嘟囔了一句。江河水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大黄很聪明,好像也明白来人与它主子的关系,没吠一声。
    一帮人进屋看了几个孩子后又回了院子,围着小桌喝起茶来。小林子怕累着老太太,便将小随缘抱了过来。小家伙东张西望的觉得啥都新鲜,特别是那条大黄狗。
    张嫂老是看着小随缘,对老太太说:“这孩子长得怪好的,真招人稀罕。”
    “掉进蜜罐子里了能不好嘛。”老张接着说。
    老两口非但敬重老张和张嫂的爱心义举,而且对他们帮助江河水更是感激满怀。“大侄儿啊,我儿子多亏你两口子的帮衬,谢谢啦!”老太太发自肺腑地说。
    “说啥咧?”老张觉得受之有愧,“他姨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俺兄弟是个大英雄,就是敬还敬不过来嗫。”
    大约坐了半个小时,都怕耽误了老张两口子的生计,小林子看着老太太,会意地告辞了。老张打心眼里想挽留客人吃顿午饭,可看了看周围怎么也开不了口。
    此时,江河水正在桥下的冰面上,捡着桥上扔下来的食品垃圾。当然不是他一个人,还有其他的拾荒者。
    当他弓着腰,将一个饮料瓶正往袋里塞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几张百元钞陆续地飘落在了周围的冰面上。他不敢相信眼下的这一幕,下意识地缓缓仰起了脸。桥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其中一位身着貂皮袄,怀抱贵妇犬,脖围一只完整狐狸皮的女子向他微笑着摆了摆手。她姿态娉婷、春色撩人。
    有钱人施舍无可厚非,可这种方式让他实难接受。顿时觉得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自己的人格正遭受着旷世无情的蹂躏。也许这个女人真的出于一片善意?只是身在高处无法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他反而又这么想。
    “谢了,姑娘!”末了他还是向桥上的女人喊了一嗓子。
    他看着脚下的真金白银,说什么也弯不下自己的腰。此时有几个拾荒人正向这边走过来,都是些上了年纪的。
    “瘸子快捡哪!”桥上有人急着喊。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着蓝色运动套装的男子,想一阵风似的刮了过来,在江河水的身边戛然而止。他身手十分敏捷地将钞票都捡在了手里,然后又向来的方向滑去。
    “把钱给人家,别臭不要脸啊,混蛋!”桥上的那个女子见状可劲儿怒斥那个男子。
    男子生相标志,大概三十来岁,看上去不像是个贪财之辈。他只滑出几步便停了下来,躬身仔细看着冰面,似乎有所发现?少顷他又滑了回来,将钱如数塞进了江河水的手里。他满脸堆着笑,仰脸看着桥上的女子大声道:“老妹子,看来昨晚儿没少赚呗?今晚儿哥我请你吃大餐咋样?”
    “王八犊子!”女人爆了句粗口便悻然离去了。
    江河水把钱分给了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往后和姑娘家说话别太损喽。”他不屑地瞥了那个男子一眼说道。
    男子爽朗而笑,“哪儿来的恁些大姑娘啊?我认识她,那是个吃双粮的主。对付这号的就得像我这样才好使,不然她真以为自己是个活菩萨呐。不过,这娘们儿心眼挺好使、特豪气—现在的好些爷们儿都赶不上她。”
    看来他和那个女人可不是一般的熟悉?江河水不打算再理会像他这样的人,肩起编织袋欲将离开。
    “等等。”男子叫住了他,“你这位叔不仅够爷们儿,而且运气也忒好:不仅天上掉票子,这地上啊、还年年有余(鱼)呐。”
    江河水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男子不容置疑的将他拽到刚才自己观望的地方,指着脚下的水面说:“你看?这下边儿是啥?”
    江河水起初啥也没看见,可仔细瞧后,却发现冰层里隐隐泛着一块红色的晕。
    男子十分自信地看着江河水,“这条鱼要是不超过三十斤,我就算是白活了。你赶紧找个家伙什儿把它凿开,管保你全家一个月都用不完。”他拍了下江河水的肩膀便飘然而去。
    江河水是地道的本地人。他知道,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这条河面上不像现在这样光镜,到处是被凿开的冰窟窿。人们为了有口肉吃,在凿冰之前首先得花功夫先找到一块泛红的晕。河里的鱼,多半都是些红尾金色的大鲤子。想到这,江河水有些兴奋,随即就给老张打了个电话。
    没多大功夫,老张肩着镐、拎着锹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