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恶魔人生》活不过二十一岁篇第633章出宫看看(求订阅)

不一样的恶魔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这些日子,王重过得很悠闲。
    每天早朝听大臣们的汇报,之后就是处理朝政,看奏折。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服装厂里生产的棉衣正式对外销售。
    这些事都归皇后管了,王重现在研制的是火枪。
    虽然说,目前没有战事,但是根据以往情况,每到寒冬腊月之际,北方游牧民族都会来边境劫掠。
    王重可不想到时候自己手上没底牌。
    好在,现在由于是皇帝的缘故,他能第一时间召集全国最好的铁匠,替他打造武器。
    短短时间内,他已经制造出了十把火枪样品。
    不过让王重皱眉的是,这几把火枪都不咋滴。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的炼铁质量比较落后。
    以前自己能制造出合格的火枪,靠的是炼铁技术好,可是这里太落后的,铁在这里不但是属于高级的金属,甚至很多士兵们使用的还是青铜制作的武器。
    由于铁质量不行,所以在射击的时候时不时炸膛,让王重很苦恼。
    “你们以后专门给朕好好炼铁,必须清除里面的杂质,制造出合格铁器。”
    王重朝几十个铁匠吩咐,随即,离开了宫内的铁匠铺。
    出了打铁的地方,王重突然感觉外面天气有些凉。
    “皇上,天气冷,小心着凉。”
    不远处,赵鸾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件大衣,为王重披上。
    “皇上,这是娘娘亲手缝制的棉衣。”宁儿在赵鸾身边插嘴道。
    “宁儿,没让你说话少插嘴。”赵鸾斥道。
    “对不起娘娘。”宁儿吐了吐舌头。
    王重笑了笑:“辛苦皇后了,这件衣服很暖和。”
    “而且还很漂亮呢,老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棉衣,娘娘的手艺真是好。”
    何太高不经意间拍了个马屁。
    “皇上喜欢就好,眼下马上到了雪季,皇上注意保暖,要是冻坏了身子可不好。”赵鸾道。
    “嗯。”王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突然想到,连他这里都这么冷了,那些百姓们呢?
    虽然说,大臣们送上来的奏折之中,都说老百姓们安居乐业,没说什么问题。
    可王重觉得,所谓眼见为实,在如此寒冬腊月外出看看普通民众的生活疾苦,也许比较好。
    “皇上,不知何故唉声叹气,可否说说,让臣妾为皇上分忧?”
    赵鸾在边上问道。
    “皇后,朕突然想出宫看看。”
    “出宫?”
    “嗯,如此寒冬腊月,也不知道外面百姓过得怎么样?若是能知晓一二,以后朕也能对症施政。”
    “皇爷体恤民间疾苦,老奴真是佩服,不过外面危险颇多,皇爷要出宫的话,还请三思。”何太高劝解说道。
    “皇后,你说呢?”王重问道。
    “臣妾听皇上的。”
    “嗯,朕今天出去几天,大伴,去准备一下吧。”
    王重的决定一般没人能够改变,何太高也不敢再说,无奈的点头:“老奴这就去安排。”
    随后,王重打扮成一个贵公子的模样,何太高和另外两个大内高手,都打扮成了仆人模样。
    让王重意外的是,赵鸾也要跟着去。
    用她的话来说,她会功夫,跟着王重能保护他。
    想着多个人聊天也好,就带着赵鸾了。
    王重现在是越来越有皇帝样了,哪怕穿着便装,远远一看,就能感受到贵气逼人。
    “都给咱家听好了,皇爷和娘娘一起出宫,外面贼人颇多,都给咱家把眼睛放亮一点,要是看到有哪个不长眼的接近皇爷和娘娘,不用和别人客气。皇爷和娘娘要是少了一根汗毛,你们也都不用活了,都明白了没?”
    走之前,何太高和一群侍卫驯话。
    从这可以看得出,何太高对王重是很忠心耿耿的。
    训话之后,何太高领着众人,跟随着王重出宫。
    此次是静悄悄出宫的,没有人知道。
    走的时候,何太高叮嘱了几个亲信,对外宣称皇上这几天龙体不舒服,住在皇后寝宫歇息一阵子。
    如此一来,也算是对外有个交代。
    …………………………
    “馒头,热乎乎的馒头。”
    “烧饼,我家的烧饼又大又甜。”
    “大黄瓜,又脆又酸的大黄瓜。”
    京城的街道上商业非常繁华,两边都是商贩,都在为自家的货物卖力吆喝着。
    王重牵着赵鸾的手,一边走一边领略沿街的风光。
    说回来,这还是王重第一次这么慢悠悠的转悠着。
    以前的时候,都是出宫办事,这次他决定慢慢走着。
    “伙计,这个糖葫芦多少钱?”
    走到一个卖糖葫芦的摊位前,王重问道。
    这小摊贩看出了王重身份不菲,态度恭敬的说道:“这位爷糖葫芦三文一串。”
    “嗯,来三串吧。”
    王重说完,何太高很懂事的拿出钱。
    “谢谢爷。”
    王重买了糖葫芦,给赵鸾道:“鸾儿,给你。”
    “谢谢相公。”
    出来之前,他们都约定好彼此叫鸾儿和相公,至于何太高他们,则是直接叫王重爷。
    赵鸾接过糖葫芦,发现王重没吃,好奇道:“相公,你不吃?”
    “我不喜欢吃甜的。”
    “噗嗤!”赵鸾娇笑道:“其实我也不喜欢吃甜食,不过是相公送我的,我爱吃。”
    王重哑然失笑:“既然不爱吃,不用勉强自己。”
    说着,王重发现路边有几个正玩耍着的孩子。
    这几个孩子都穿着破旧的衣裳,身前摆着一些土豆,胡萝卜等一些容易保存的蔬菜。
    此刻他们正期盼的望着过路的行人,希望路人能买他们的东西。
    看到王重朝他们看来,几个孩子都一脸期盼的望着赵鸾手里的糖葫芦。
    “爷,这里有好吃的土豆,你们要买一些吗?”
    一个年龄稍大的孩子壮着胆子过来问道。
    寒冬腊月,王重能看得出,这几个孩子身上衣着单薄,小手被冻得发红,尤其是双脚,穿的居然是透风的草鞋。
    王重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孩子,这么大的孩子,应该是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教育吧。
    看来,得尽快普及义务教育了。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年轻人是关键。
    年轻人要想强盛,教育是关键。
    目前大炎朝的教育有很多弊端,这里的科举考试,考的都是什么书法,诗词,造句这些。
    试问,这些学了有什么用?
    犹然还记得,明朝时期学的什么八股文,数不清的考生学了这些之后,思想受到了禁锢,哪怕是状元,为官之后对管理也是一窍不通,根本不适合当官。
    这个大炎朝虽然不是八股文,但都差不多,对日后管理朝政,管理社会根本没用。
    王重觉得,最好的教育除了认字之外,数学是最关键的东西。
    纵观所有强国的历史,没有哪个国家是在数学不好的时候建立起来的。
    先是有优秀的数学家,之后才有物理,化学,各种科学家的出现。
    数学,是建设所有东西的关键。
    而这个国家数学差的吓人,宫内唯一数学好的几个,也就是几个先生和太监。
    别奇怪太监为什么数学还很好,事实上从古至今,太监都是高知识分子。
    因为太监等于是主子的秘书,替主子处理各种事。
    就比如何太高这个太监吧,他要拟圣旨,算国库银子,替王重读奏折,甚至王重忙的时候,他还要帮忙处理一些奏折上的小事。
    要他是文盲的话,怎么可能当一个好太监?
    所以王重决定对教育要进行改革。
    设立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
    语文,只要能读书认字就行,要求并不高。
    数学,九九乘法表要学会,后面要推广算盘,数学高深的方面要开始让人教起来。
    不过这些东西暂时还无法实现。
    国力太弱了,王重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得慢慢来。
    “大胆,滚开一些,别挡着爷的路。”
    何太高瞅到儿童要接近王重,当即呵斥。
    王重挡住了何太高,皱眉道:“一个儿童而已,没必要一般见识。”
    “是的,爷。”
    何太高低头退后一步,不过紧盯着靠近王重的儿童。
    一旦这个儿童刚做出任何对王重不利的举动,他会第一时间动手。
    儿童畏惧的看着何太高一眼,自然也不敢靠近王重了。
    王重道:“糖葫芦吃么?”
    “嗯。”几个孩子一听,连忙点头。
    “给你们吧。”
    赵鸾听了,将手里的糖葫芦递了出去,顺便还买光了所有糖葫芦,分给孩子们吃。
    看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王重轻叹一口气。
    大炎朝看似国强,实际上民怨四起了。
    因为孩子是一家的希望,大多数父母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孩子多吃点东西长身体。
    而这几个孩子,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经常饿肚子的样子,可想而知生活条件很不好。
    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城啊,一国首都。
    就连这里的孩子都过得并不好,一些乡下更不用说了。
    王重现在想的,是要建设工厂,制造铁器,只有生产力发展上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能提高。
    王重没有买这几个孩子的东西,因为这治标不治本。
    “大伴,刚刚那几个孩子的样子,在京城多么?”走了几步,王重询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