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飞行生涯》正文卷第337章导弹试射任务

我的飞行生涯最新章节目录
   中校站在办公室门外,面带崇敬之色,在门上轻轻敲击了几下。
    办公室的门并未上锁,只是虚掩着,随着中校的扣响而露出一条缝隙,办公室内的灯光从缝隙里洒落出来。
    里面没有人回应,中校面露疑惑之色,又继续敲了几下。
    “陆秘书,严总工不在办公室,去车间了。”
    隔壁办公室的门打了开来,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手里夹着文件从里面出来,一边说着,一边反身关办公室的门。
    虽然这男子外面穿着一件白大褂,遮盖了肩膀上的军衔,但从领章上依然能看出来,赫然是上校军衔。
    “周工好。”中校敬礼打了声招呼,随后问道,“总工他在几车间?”
    “首长好。”看到其领章,杨洛举起了手,立正敬礼。
    “3车间,刚刚有听到3车间主任和严总工一起离开的声音。”
    被中校称为周工的中年男子还礼回答了中校的问题,然后目光在杨洛身上打量了一番,说道:“这就是严总工请来测试KD-120的人?”
    中校回答:“是的,周工。”
    “不错,小伙子挺精神的。”周工笑着说了一句,转身匆匆离去。
    等周工走远了,杨洛好奇地问道:“这位首长是谁啊?”
    相对于杨洛这个小小的上尉来说,上校是绝对的首长,不管对方的级别是正团还是副师。
    “他啊,是基地的高级工程师周工,主要研究空对舰导弹。”中校笑着道,一边轻轻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从中校的话里,杨洛知道了,这个周工是一个技术干部,并没有行政职务。
    工程师只是技术职称,并不是职务。
    这种现象在部队里很常见,特别是这种以技术为主的单位,编制中的高军衔高级别的军官干部通常都很多。
    在东岭场站,杨洛就见过大校正师级的技术干部,是一个雷达参谋,但他却归少校正营的雷达站站长管,该雷达站的行政级别就是正营级。
    这就是单纯的技术干部与有行政职务的干部的区别,无论技术干部军衔和级别有多高,都要服从单位主官的管理,纵使主官的军衔和级别比自己低。
    “吱!”
    办公室的门打开,发出一声细微的轻响。
    “杨洛同志,先进来,这边先坐一下。”
    中校步入办公室,把杨洛引到会客的茶几边,作了个请的手势。
    杨洛依言坐下。
    中校拿出茶叶,泡了一杯茶,放在杨洛面前,说道:“杨洛同志,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去请严总工。”
    “谢谢。”杨洛道谢。
    中校离去后,杨洛打量起办公室的布置。
    这是一间布局非常简单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套会客的茶几沙发,其他靠墙的位置摆放的尽是柜子。
    柜子上不是书,就是各种文件夹,以及导弹的模型。
    霹雳-12,鹰击-91,KD-88,C-803……
    杨洛见过的以及未见过的机载发射的导弹,这里都有模型存在,甚至于还有外国的导弹模型,像KH-59,AIM-120……
    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算是大开了杨洛的眼界。
    杨洛现在就站在一枚写着PL-25的导弹模型前仔细观看。
    霹雳系列导弹,是我国空军使用的空对空导弹,从最早的霹雳-1型一直发展到霹雳-21,有近距格斗型号,也有中距、远距拦射型号。
    其他型号的霹雳导弹,就算有些杨洛未从见过,但也听过,像最早的已被淘汰的霹雳-1型和最新的霹雳-21。
    但眼前的这枚被命名为PL-25的导弹,杨洛不只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
    因为是被缩小过的模型,无法具体判断出其各项参数,更遑论其性能了,杨洛也仅仅是看个外观。
    “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一枚超远距离空空拦射导弹,射程可达500公里,目前还在测试中。”
    突然,一道声音从背后传进杨洛的耳里。
    杨洛回头一看,却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走到了自己背后,同样穿着一件白大褂,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一张国字脸的额头上皱纹密布,头发已经花白了不少,一副黑视边框的眼镜架在鼻梁上,颇显书卷气息。
    透过无色的镜片可以看到一双较小的黑色眼睛,眼睛虽小,却并不浑浊,而是明亮有神。
    眼神掠过领章,杨洛的双眼微微一缩,这赫然是一个少将军衔的将军。
    “首长,您好。”杨洛立正站好,敬礼。
    不用多想,杨洛也知道这就是严总工了。
    从对方身穿白大褂来看,很显然是技术干部(最高军衔少将,技术一级)。
    又被称为严总工,那肯定是总工程师,这是一个有职务的高级技术干部。
    总工程师,又称首席工程师,并不是技术职称,而是一种职务。
    总工程师在产品项目制运作的组织机构中是一种行政职务,在职能部门制运作的组织机构中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
    “不用客气,在我这里不需要这些礼节性的东西。”严总工带着和蔼的笑容回了一个并标准的军礼,说道,“刚刚有点事情,让你久等了,坐下说。”
    “今天的比赛已经结束了,我时间有的是,反倒首长你的时间更加宝贵,我应该等。”杨洛笑着说道,看向严总工的眼神充满了尊敬。
    尊敬!
    是的,对于面前这位呈现出老态龙钟,默默地在地底下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别无其他,唯有源于内心的尊敬。
    华夏,正是有太多太多这样无私的人,才一步一步变得强大起来,才拥有如今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来呢,我应该亲自上去找你的,毕竟是想请你帮忙,显得更有诚意,但今天恰好车间出了点事,就只好把你请下来见我这个老头子了。”严总工笑呵呵地说道。
    杨洛急忙道:“首长您这可折煞小子了,本来就应该是我来见你,哪能让首长亲自跑一趟呢。”
    “好了,不说这些了。”严总工挥了挥手,“知道我这次找你来,是需要你帮什么忙吗?”
    杨洛摇了摇头道:“我猜应该是和导弹有关,但具体干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我正在找一个人帮我试射一枚导弹,王司令今天上午向我推荐了你,我也看过你比赛时的视屏,基本上符合我们的要求,你可愿意?”严总工说道,一双明亮的眼睛,凝望着杨洛年轻的略显稚嫩的脸庞。
    “试射导弹?”
    杨洛惊讶了。
    这王司令杨洛知道,就是鼎鑫基地的最高军事主官。
    不过,这试验导弹就有点奇怪了。
    鼎鑫场站担负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空对空、空对地导弹及空军新武器装备的试验打靶任务,这里有专门的飞行员来负责导弹的试射任务。
    而现在却要从外面找人,这不得不让杨洛感到惊讶疑惑了。
    “你没听错,就是试射导弹。”严总工严肃地说道,“杨洛同志,事先说明,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你可愿意?”
    “愿意!”
    杨洛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截了当地答应了下来。
    危险?
    危险又如何?
    军人,不惧危险。
    “这次试射的是我们新研发出来的钻地破甲导弹,其爆炸当量理论上能打穿至少15米的钢筋混泥土防御工事,但是因为受燃料仓的限制,其前端速度受到了影响,因此我需要你用飞机给它加速。”严总工沉声说道。
    “加多少?要多大的速度?”杨洛问道,他有不好的预感,这个速度一定很大。
    “至少2.2马赫,最好是2.5马赫。”严总工看着杨洛,缓缓说道,“我知道,歼-10C达不到2.5马赫的速度,所以有2.2马赫的速度也差不多够用了。”
    杨洛道:“我可以飞到2.35马赫。”
    “真的?”严总工惊喜地说道,“如果你真的能飞到2.35马赫的速度,那就太好了,成功的几率大大增加了。”
    杨洛皱眉说道:“按理说,2.2马赫的速度虽然差不多到了极限,但很多机型都能达到吧,怎么……”
    “若是那么简单就好了。”严总工苦笑道,“不只是对速度有要求,对角度也有要求,需要以不小于60度角进行俯冲,”
    不是平飞,而是俯冲?
    还要以大于或等于60度角俯冲?
    还要把导弹加速到至少2.2马赫?
    杨洛瞪大了眼睛。
    这是那个天才设计出来的导弹,要求这么苛刻,有几个飞行员敢这样干。
    理论上说,这确实能办到。
    在升限高度开加力大表速大角度俯冲,在接近地面的时候可以达到甚至超过2.5马赫的速度。
    但问题是,留给飞行员改出的高度和时间并不多。
    别忘了,战机在没有退出超音速之前是无法机动的。
    换句话说,在机动之前,还必须把战机的速度从2倍多音速减速至亚音速,才能进行机动。
    这不仅需要飞行技术、勇气和胆量,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还得很高,因为必须进行大角度机动,从大角度俯冲改为大角度爬升,这中间的角度绝对要超过270度才行,否则无法抵御垂直方向上的惯性。
    而这大角度机动产生的瞬时过载,至少达到10个G,甚至超过都有可能。
    危险。
    非常危险。
    “哎,你不愿意就算了,我不勉强你,我在找找其他人吧。”看着杨洛的表情,严总工叹了一口气,失望地道。
    “不是啊,首长,我没反悔啊。”杨洛急忙说道。
    纵然这任务确实非常危险,反而激起了杨洛的兴趣,双眼闪烁着一种叫做兴奋的光芒。
    在正常的飞行训练,谁敢这样飞,没有人敢,不说它的危险性如何,单单安全飞行这一关就过不了。
    也就只有这种特殊的任务才会允许暂时忽略安全飞行的规定。
    这样的飞行任务,闻所未闻,充满了挑战性和刺激性。
    相比起去年底受邀参加的试飞任务,这次更加刺激。
    而杨洛,恰恰就喜欢刺激。
    当然,杨洛也不是傻子,没有一定的把握,他也不会答应下来,不会去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