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龙传》正文第一百九十八章西凉定

汉末独龙传最新章节目录
   看着逐渐远去的曹彰,夏侯尚的心里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滋味。
    他明明应该很高兴的,曹丕没有怪罪他和曹彰暗通曲款,也没有责怪他对自己没有忠心耿耿。
    但是看着那个阳光照在身上,显得那么壮丽却又是那么孤单的家伙。
    夏侯尚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明明就应该是开心的,是高兴的!
    但是为什么,自己就是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夏侯尚再次拿起手中的那封信帛,那封写着他任命的信帛,魏王曹丕追录夏侯尚之前功勋,以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同时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调任徐晃为帐下将,攻克上庸!
    捧着这份儿任命,夏侯尚心中难掩自己的激动,曹真乃是曹丕心腹爱将,所以这才领了征西将军之位,都督雍凉军事,而自己,却也走到了和曹真一样的地位,征南将军,假节,领景州刺史!
    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举目四望,看准他的方向,朝着荆州的方向,快速的飞奔而去!
    夏侯尚不知道自己如果是景州刺史,征南将军的话,那么那位曹氏的叔父曹仁曹子孝将军会如何,不过他相信自家的魏王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派的。
    而与此同时,曹彰依旧在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的那位大哥,无论是雄心大略,还是隐忍,亦或是那一颗永远不会屈服的心都不会比他的父王差上分毫。
    甚至,就连那一颗疑心都和他的父王一模一样,曹丕谁都不信,若非是曹彰的身份特殊,性格特殊,或许曹丕连曹彰都不会相信,曹彰曾经是继曹冲之后,最得曹操喜欢的那个人。
    所以这种事情,曹丕这才将他们父王的这些事情,就这么让到曹彰的身上,同时还告诉他,一定要在他完成大典之前回来,曹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和曹植不同,曹彰并不让曹丕感到厌烦,甚至曹彰比之曹丕,对曹氏,对他们的父王,母妃,还有万千和曹氏有关的人,对他们的感情,曹彰都要厚重,厚重的多。
    至少,曹丕不敢相信自己会为了一些什么人,亦或是什么感情,将已经到手的魏王之位就这么拱手让出去。
    (PS:关于曹彰和曹丕谁才是正统的继位者,历史上毫不犹豫的说,就是曹丕曹子恒,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换到当时的那个场景,曹彰的正统性,在作者看来,比曹丕的要高的多!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丕虽然是王世子,这是他和曹植相争的结果,但是在曹操身死之前发生了两件事,两件绝对足以改变曹操心意的事情,一件就是关羽之死,一件就是杨修之死!
    前者关羽是曹操的至交好友,对曹操在感情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曹操的地位有多么高,无论曹操的官职有多么高,他都是一个身体不好不说,岁数也很大了的老人。
    在他接连失去了,父亲,儿子,至交好友郭嘉,荀彧,荀攸等等等等,就连他的那些曾经的对手都一个个的离去了,所以这个时候,关羽再身亡的话,会对曹操打击的很彻底。
    关羽的死,除了让曹操对生存丧失了信念之外,对自己的选择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曹操最害怕的就是兄弟相残,最害怕的就是在他死了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会自相残杀。
    所以,这让他会想到,刘备和曹丕,他们都是一样的隐忍和算计深沉,一样的性格,什么都可以放弃,他害怕自己的那几个儿子,会不会和当初的关羽一样,孤立无援,无人看管!
    第二个死去的就是杨修,杨修死去的具体过程,如今已经无从查证,但是有两件事是已经确定的,杨修之死意味着曹植彻底的失去了争夺最后那个位置的机会,这和任何人都无关,是曹操放弃了这个儿子。
    第二,那就是杨修是曹操亲自赐死,而且还在死之前一定见了杨修一面,因为杨修乃是在曹营,在曹操带走之后死的!
    杨修的才能到底如何,这个说法有很多,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就是聪慧两个字,但是作者不这么认为,当初曹氏诸子夺嫡,天生就是荣耀加身的曹冲不算在内,希望最大的应该就是两个人,嫡长子曹丕和才高八斗的曹植!
    看看他们两个人的阵容,曹植麾下有谁,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几人乃是翘楚,其中贾逵已经说了,那就是曹丕放在曹植身上的钉子,丁家兄弟诬陷人倒是一把好手,剩下的不过尔尔,孔,杨,邯郸三人或有微博才名,或是杂耍之人,真正能够给曹植出谋划策的也就是一个杨修了。
    再看看曹丕,这阵容就很豪华了,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等,这里面最差劲儿的吴质都是一个上上之选,其中就算贾诩和崔琰对他一直是不真正的摆明自己的态度,那也是暗中相助,陈群和恒阶还有司马懿那更是直接摆明了车马。
    杨修一个人顶着这么多人,生生的压制了曹丕数年,一度将曹植放到了王世子的位置上,让他监国!
    若非是最后曹植自己犯蠢,喝多了非要怒闯白马门,恐怕曹丕真就没有希望了,这么一个大才,在这个时候,临死之前他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曹丕从王世子的位置上拿下来!
    不要怀疑他能不能做到,从古至今,死间是最难破解的,也是唯一一个几乎无解的局面,作为当事人,杨修当然知道曹丕和曹植的关系,说是势同水火那也差不多。
    曹丕最敬爱的先生,崔琰先生就是被曹植的人一手炮烙入狱,然后活活让他们这么死得,再加上毛玠,徐奕等人的委屈,可以说这两个人就是解不开的死仇。
    若是杨修最后的时刻,还想做什么的话,那么他一定是要将曹丕拉下马,只有这样,他的那个朋友加主公,曹植曹子建才有可能活下去。
    所以,作者才认为最后曹操在回归洛阳的时候,心情就已经开始犹豫了,而在自己最后的时刻,他没有去召唤在邺城驻守的曹丕,而是选择了在长安镇守的曹彰,这本就说明了问题。
    给了曹彰带兵权,给了他偌大的一片根据地,给了他开府之权,最后还要在临死之前将他叫到自己的身边来,若不是因为想要将他扶正当成自己的继承人,难不成曹操还怕他被人鞭尸不成么?
    至于曹丕是否有资格,就算没有曹操的正式诏书,难不成还没有许褚这个活金刚么,这曹氏的将领会有谁认为,许褚会为了某一个世子,背叛曹操?
    再说曹彰的底蕴,曹彰在文臣谋士方面的确是差上那么一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在武将方面可以说得上是不遑多让,本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统帅,多次在边疆立功,麾下夏侯双杰,夏侯儒历史上做过荆州刺史,夏侯尚也曾在他帐下为将!
    至于说雍凉的问题,虽然没有任何史书说过曹彰去过雍凉,但是作者几乎可以确定他一定去过那里,因为他的孙子可能是曹芳,不过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孙媳妇是张既的孙女,同时这两个还不是政治婚姻。
    也就是说,曹彰一家和张既一家唯一有可能接触,并且成为世交的,那就是在曹彰在长安,张既在雍凉的时候!
    所以作者认为那个时候,曹彰应该没有老老实实的在长安防备魏延,而是直接冲到了雍凉,收拾了一些西域四郡,也就是张掖的和鸾,酒泉的黄华等人。
    再说最后一个问题,曹彰是不是真的没有机会拿到魏王之位!
    曹彰有机会,而且几乎是已经拿到了,因为曹彰真正到达洛阳的时间,绝对是早于曹丕的,这一点从贾逵列传里面就能找到,当初就是贾逵将曹彰给劝回去的。
    但是贾逵当初明面上是曹植的人,史书上他是在为曹丕说话,虽然说这是一个内奸,但是,就凭着一个贾逵,他真的能够吓唬住曹彰?
    一个敢数百士卒冲击乌桓大军的主,一个敢莽起来不管不顾的人,一个敢被曹操放到并州,去告诉匈奴人,你们不放蔡文姬,我就将曹彰放出去的家伙,会被贾逵吓唬住?
    除非他贾逵当初被吕布附体了,顺带还召唤出来了高顺和他的陷阵营,否则别说曹彰身后就有大军,就算曹彰单枪匹马一个人,他贾逵也不配干这事儿!
    所以说,曹彰最后放下了大军的兵权,一个人回到了鄢陵,那只有是他自己放弃了,他自己不想要了,他将已经到了他手中的魏王之位,再次还了回去,别说印玺,曹操的印玺最有可能给的是许褚,和他贾逵也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曹丕第一个封赏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这个三弟,鄢陵候曹彰,在他力所能及的地方,直接给了他万户侯,甚至在后面他封王的时候,曹彰都是第一个,任城王曹彰!
    而且曹彰和曹丕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先说不确定方面,张既和苏则或许和曹彰熟悉,或许不熟悉,假定他们是认识,并且熟悉的,那么苏则等人的推荐就可以说通了,那就是曹彰推荐的,然后在曹丕上位之处,雍凉之地迎来了一次大发展。
    张既调任凉州,在皱岐被撤了之后直接出任凉州刺史,还是没有掣肘那种,苏则一路扶摇直上,郝昭也从一个杂号将军,变成了一个镇守陈仓的重将。
    再说和曹彰关系好的,夏侯双杰可以说是里面的佼佼者了,夏侯儒本就是曹彰麾下的骁骑司马,而在曹丕在位的七年之间,他从一个骁骑司马变成了杂号的征蜀将军,然后去了荆州,做征南将军,然后再回到中央,当上了太仆。
    至于夏侯尚那就别说了,若不是最后曹丕给妹妹出气,将夏侯尚给伤了,恐怕最后也没有曹爽什么事儿了,所以说,曹彰对曹丕的影响还是很深的,但是绝不是那种不好的。)
    言归正传,曹彰继续走在中原大地上,他一共要去七十一处陵寝,这些都是早就有所布置的,但是没有这么多,是曹丕再知道之后,让那些摸金校尉再次动手,将数目扩充到七十二处,不得不说,曹丕的心思,比之他父王曹操都要重。
    然后整个过程不需要别人,只有曹彰一个人知道,也只有曹彰一个人知道,所有参与进去的摸金校尉,在最后都会自己进入陵寝之中,然后将自己一起封存,保证地方不会外泄。
    而最后曹操的真身到底去了哪里,就连曹丕都不会知道,或许会知道,但是这一切,都只有曹彰一个人在前后操持。
    此时的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