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三百零一章战事起[4]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他惊讶不已。
    进山之后,他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高高大大的身影,比自己高出两个头的鄂焕,就这么随意的席地而坐,而他的周边则是一地的尸体。
    “那张慕也是个贪生怕死的,竟然找这般多的人暗中护送,不过一个能打的也没有!”鄂焕大大咧咧的说完之后,还哈哈大笑了一阵。
    不过张嶷却是感觉到了十分的震惊,他也算是军中老人了,这些家伙的确是一看就是一人所杀,毫无疑问,这数十人就是这个正在狂放大笑的家伙杀得,杀完之后,竟然这般的轻松。
    有了鄂焕的帮助,还有孙英给他的消息,张嶷这一场大功若是再跑了,他就可以直接去找陛下刘禅谢罪了。
    这种家伙也实在是没有资格还活在蜀汉的朝廷之中。
    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预备北伐事宜,山贼张慕在广汉、绵竹一带兴风作浪,劫掠军资。
    张嶷率军讨伐。山贼张慕得知张嶷前来,便立刻四散山林,让他无功而返,最后张嶷骗他和亲。张嶷置办酒席,邀张慕来赴宴,席间将他一刀斩杀,并且得到其他山贼藏匿之所,最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保证了这条通往汉中的运粮之路,通畅无阻。
    而诸葛孔明再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也是十分的开心,同时任命他为牙门将,归属牂牁太守马忠麾下,为南中驻扎牂牁的马忠,开始填充起来了实力。
    同时某位大人,改出任广汉太守。
    而张嶷在行动之前,却是不醒直接染上了大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杀伐太重,竟然一病不起,差点就撒手人寰了,而此时韩龙等人已经朝着汉中进发了,对此,并不知情。
    再说中原之事,此时的中原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时代,曹叡的时代!
    黄初七年五月十六日,曹丕病笃,立曹叡为太子,遗诏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共同辅政。
    黄初七年五月十七日,文帝驾崩。年轻的曹叡在洛阳即位,当然,这是在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等人的辅佐下。
    曹叡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追谥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封其弟曹蕤为阳平王,同时也派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
    其目的主要是巡视荆州,更多的是因为曹仁和夏侯尚两人先后阵亡,司马懿此时在朝中辅政,荆州有些群龙无首,信任荆州守将,镇南将军夏侯儒还未曾赴任。
    在此其间,让治书侍御史荀禹前去看看江东的动静,省的他刚刚上位,就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
    作为荀彧的子侄,颍川荀家的子弟,治书侍御史荀禹在能力上,那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他也是曹叡身边的亲信,他自己,的亲信!
    说起曹叡,其实这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曹叡的出生一直是个秘密,便是宫廷记都没有记载,母亲是文昭甄皇后,甄氏初为幽州刺史袁熙妻子,曹操打败袁绍后,被魏文帝曹丕所纳,甚为得宠,生有曹叡和东乡公主。
    曹叡从小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又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
    所以他的祖父曹操对此十分惊异而倍加喜爱,常令他伴随左右。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曹操曾经评价道:“我的家族基业有了你就可以继承三代了。”曹叡好学多识,尤其留意研究律法。
    不过这让他的父亲就更加的为难了,因为他的这几个条件....都不像曹丕。
    相貌俊美,超凡脱俗,年幼聪慧,博闻强识,过目不忘,这些特点可以说像他的母亲甄宓,也可以说像袁家二公子袁熙,还能说像他的叔叔曹植曹子建,就是不想他爹曹子桓。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封魏王,同年东征孙权,曹叡及妹妹东乡公主离开母亲甄氏,与祖母卞夫人,父亲曹丕一起随征江东。
    这可以说是曹叡第一次进入军旅之中,然后....再也没有第二次了。
    延康元年,曹操病逝,其父曹丕继位魏王,同年五月,十五岁的曹叡被封为武德侯,同时专门下了一道政令。
    《以侍中郑称为武德侯傅令》,曹丕亲自诏令时任侍中的笃学大儒郑称为曹叡的师傅,教授他经学,以此明志。
    可见当时曹丕对他的恩宠之重,十分厉害。
    但是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最后就毁在他亲娘手中了。
    黄初二年,曹叡被封为齐公,但是同年八月,曹叡生母和曹植的事情或者说绯闻,终于传遍了整个天下,然后一时间,曹丕暴怒。
    其母甄氏因为怨言而被曹丕赐死,葬于邺城,曹叡因为母亲获罪,废为平原侯。
    后经过皇后郭皇后的力保,直接拼了自己的性命,郭女王将曹叡护在了自己的身边,然后保了他的前途,同时在黄初三年的时候,虽然没有了太子的说法,但是却成为了平原王,终于不至于在落于人下了。
    由于生母被赐死的缘故,曹叡受罚被废为平原侯。刚开始,其父魏文帝认为曹叡先前既有不满,便想立徐姬所生的京兆王曹礼为嗣,因此久不立太子。
    这期间曹叡府中来往的家臣官吏,师长友伴,一律只取品行正直的人充任,互相匡扶,勉励矫正。处理事务小心谨慎,避免遭到责罚。
    曹叡在东宫时,与重臣卫臻私交甚好,经常一起讨论朝事和书籍,曹丕也曾旁敲侧击地询问卫臻关于曹叡的情况,卫瑧只是称赞他明理而有德行,闭口不言其他。
    再加上郭女王对他的力保,并且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这才让曹丕恢复了他的王位,让曹丕正式放过他。
    黄初三年三月,曹叡又很快被立为平原王,后来曹丕下诏正式将其过继给郭皇后为子,进一步确定了他嫡长子的地位。
    然而曹叡因其母被赐死而非善终,内心愤愤不平,之后经历了黄初三年的朝廷大变故,见到了曹氏和他父亲曹丕的狠辣,他后来才开始恭敬地侍奉嫡母,每日早晚都往皇后宫中定省问安,郭皇后也因自己无子,对曹叡慈爱有加。
    曹丕为曹叡诏令郑称为师,平原王府中还配置高堂隆为平原王傅,毌丘俭,何曾,吉茂等一干人等为文学属官。
    这些有很多是曹丕给他的,更多的是曹叡的养母,郭女王为他物色的,为了曹叡,郭女王也算是操碎了他的心。
    黄初四年,曹丕为曹叡聘河内世家大族虞氏为平原王妃,又选河内毛氏入东宫,曹叡十分宠爱,出入都与其同乘舆辇。
    不过最后这两个女人,都没有半路入府的凉州世家郭家之女更加的受宠,或许也是因为这个,曹丕才一直没有确定好,甚至于,最后都是想要让曹鉴成为太子,只不过曹鉴,死了。
    如今曹叡再次开始了他的传奇,他并没有着急的去更改自己的年号,而是继续沿用自己父皇,也就是先帝曹丕的黄初七年。
    而和西川不一样的是,江东的动作可比西川快多了。
    黄初七年八月,孙权进攻江夏,江夏太守文聘坚守。
    朝臣得知这件事的时候,立刻就商议发兵救援,曹叡则认为孙权的军队擅长水战,这次之所以敢于不用水战而转到陆上攻城,不过趁文聘防守不严而突然袭击。
    可是时下文聘已和他们能够抗衡,他们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是不会坚持长久的。”
    在这之前,曹叡派的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也得知了吴军进犯的消息,便在去江夏的路上沿途召集各县兵马,加上自己身边的骑从卫士共计步骑兵千余人。
    抵达江夏城外,荀禹指挥军队借山势举火向吴兵发起攻击,吴军果然撤退,用着一次胜利,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颍川荀家并不是那般的落寞的,还是有着人才存在的。
    辛巳,曹叡看着江夏战事已经几乎平定,所以便封皇子曹冏为清河王,然后....江东表示了庆贺!
    东吴将军诸葛瑾、张霸等又率部进犯襄阳!
    这一次,几乎是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江东要翻脸了。
    这一次,夏侯儒出现了问题,他还没有进入荆州就被调回了朝廷,当然不是因为曹叡信不过他,而是现在江东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模样,若是夏侯儒去的话,恐怕还真的不是对方的对手。
    所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只能暂离洛阳,再次前往荆州之地。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不愧是被曹丕都以为臂助的人,直接指挥魏军用最快的速度大破吴军,顺带斩杀了领兵大将张霸。
    而另一个方向,征东大将军曹休也在寻阳击败了其他东吴军队。
    曹叡对此自然是一一论功行赏,然后十月,曹冏病逝。
    这个曹叡的长子,刚刚成为了清河王的曹冏就在府中,病逝了。
    对此,曹叡脸色沉痛之余,也没有多说什么其他的。
    十二月,曹叡仿佛忘记了丧子之痛一般,直接开始了大封群臣,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大人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不过这里面值得说道的是,中运大将军曹真虽然成为了大将军,虽然仍然成为了雍凉第一大将,但是他的地位却是比曹休,要低了半等。
    这也算是对曹休的回报了。
    黄初七年就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的结束了,而中原曹氏迎来了自己的太和元年,蜀汉也等来了最为中原的建兴四年!
    太和元年的某一天,西域之地有一行人慢慢的离开,看着那些熟悉的笛梵,熟悉的城池,还有熟悉的坟墓,为首的那人露出了冷笑。
    “鄢陵候,陛下,今日这般,也不知道算不算为你们报仇了!”独臂,坡脚的韩龙此时正在成公英的坟墓旁,说着这种话语。
    而在他祭奠完成公英之后,就带着麾下快速的逃离了这里,因为他知道,这里,很快就乱了。
    太和元年的正月,是被八百里加急给打开的。
    西平郡麴英反叛,连杀临羌令、西都长等地方官员,同时羌氐胡人再次出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机会,直接就组成了不小的联军开始对凉州进行扫荡。
    凉州刺史乃是孟建,对此,他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暂时固守,并且像远在洛阳的曹真和曹叡求援!
    而曹叡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让曹真开始行动,而是直接用雍州调人进入了凉州地界。
    派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