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九十二章南中之战,正式开始(二)[4]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的事情,他只是看了看另一边的越嶲郡来人,他没有多问什么,龚禄驻扎的地方乃是上安县,他出现这种事情可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上面有人动手了。
    龚禄会被围住这是一个意外,但是龚禄被困之前,今日大朝的时候,刘禅就已经告诉了自己,让自己安心就是,说明南中哪里的时机已经快要来了,龚禄之困,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不过也算得上是困得其所了。
    诸葛亮现在并没有直接准备出兵,虽然他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他也已经都算计好了一切,便是出兵的将领都知道了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仍然没有选择动手。
    而是说了一句让李遗感觉到不寒而栗的话。
    “常房在牂牁郡竟然敢如此肆意妄为,朱褒大人既然情非得已,我大汉自然是不能让他白白受着委屈,今日老夫就替他出了这口恶气罢了!”
    说完之后,诸葛亮直接开始下了几个命令,几个命令就让李遗开始了有些浑身颤栗。
    诸葛亮直接下令,既然是常房肆意妄为,那么直接命令成都将常房家眷全部拿下,常房的几个儿子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破门而入的廖化给带走了,然后直接拉到了街上,当街斩杀。
    同时常房唯一的一个弟弟也被带走了,他比自己的侄子更好一些,他被送到了越嶲郡,虽然能够或者,但是越嶲郡是什么地方,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他也逃不过一个死字罢了!
    常房是不是真的造反暂且不说,他是成都的使者,他为了成都去的牂牁,却是死在了牂牁郡,这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可以最后常家被杀了个精光。
    可是诸葛亮不但这么做了,还将这件事快速的告诉了牂牁郡的朱褒,告诉他,这是自己的诚意,让他安安稳稳的停下来,继续当自己的牂牁郡太守就好。
    这已经不会到该用什么话语来形容他们了,这简直就是过分了。
    可是这种认怂的模样看的李遗这个公子哥却是浑身颤栗了起来,这个命令不是认怂,这是要命!
    果不其然,当已经完全做好了反叛准备的朱褒,看到了成都的使者带着常房家眷的人头,还有诸葛亮的安抚之后,他也是脸色煞白。
    此时他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了,就算他不想再造反了,那两位也不会同意的,而这个时候诸葛亮用了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将他在牂牁郡的所有威望都消灭了。
    此时朱褒都再想,常房这么混账是不是他的计谋,是不是他的算计,这是来这里做苦肉计的吧。
    常房先来牂牁郡将自己麾下的主簿官吏拿了,然后将能够帮助自己治理民生的官员杀了,然后逼得自己杀了常房这个家伙,最后的最后,他们居然还恬不知耻的将常房的家眷都杀了,告诉自己这都是误会。
    现在朱褒麾下没有了能够用的上的官吏,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最重要的是,现在就算是那位庲降都督李恢的态度都不明确了。
    因为李恢知道了诸葛亮亲自给他儿子做媒的事情,而且还知道自己的儿子即将回到自己的身边,回到南中,此时的李恢的心思,谁也说不准了已经是。
    这个时候朱褒的心中只有一句话,“既想当彪子,又想立牌坊!”
    不错此时的朱褒能够说什么,汉人之中有这么一句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牂牁郡反了,从这一刻开始,除了一直作为缓冲的朱提郡之外,南中四郡剩下的三郡,彻底的造了蜀汉的反。
    而这一刻不是开始,而是结束。
    这一哭不是蜀汉的灾难,而是蜀汉的转机,从这一刻开始蜀汉终于开始反击了。
    诸葛孔明出兵了!
    初,益州从事常房行部,闻褒将有异志,收其主簿案问,杀之。褒怒,攻杀房,诬以谋反。诸葛亮诛房诸子,徙其四弟於越隽,欲以安之。褒犹不悛改,遂以郡叛应雍闿。
    臣松之案:以为房为褒所诬,执政所宜澄察,安有妄杀不辜以悦奸慝?斯殆妄矣!
    同时诸葛亮用了最快的速度将这次出兵的顺序提了出来。
    兵分三路,诸葛亮自己亲提大军,直扑越嶲郡,要去对阵高定这个夷人之王,高定元自旄牛、定笮、卑水多为垒守,此时的高定元已经开始将整个越嶲郡打造成为了一个大堡垒。
    这种硬骨头无论是谁都是感觉到十分的头痛,不过此时的诸葛亮决定亲自去对付这个地方了,说明他要亲自啃这个硬骨头,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这是要用这越嶲郡来解决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军事实力,为他日后做打算了。
    而益州郡则是交给了那位庲降都督李恢,让他从自己的驻地牂牁郡平夷县挪到了自己的老家益州郡,让他将益州郡拿下来,同样的,他的儿子李遗也会带着自己的儿媳妇回到他的身边。
    这是诸葛亮答应他的事情,此时看来,李恢觉得自己或许是终于得到了机会了,若是自己能够将自己的儿子换回来,在这种情况下,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
    而且此时的越嶲郡和益州郡似乎是出现了些许问题,自己能够早点回到益州郡,也是必须的,如今一举数得,甚好!
    相比较于这两个已经成名许久的,牂牁郡这个同样重要的地方也是备受瞩目的。
    诸葛亮决定直接由水路入越巂,让麾下偏将出兵征伐牂牁郡,征伐牂牁的主帅是诸葛亮的门下督,马忠马德信!
    马德信,原名狐笃,巴西阆中人,当初在建安末年的时候马忠被推举为孝廉,任汉昌长。
    马忠是巴西郡阆中县人,小时候寄养在外祖父家,姓狐名笃,后来才恢复马姓,改名为忠。出仕巴西郡为郡吏,建安末年被推举为孝廉,受任巴西郡下汉昌县县长。
    章武二年,刘备在东征孙吴的战争中兵败猇亭,巴西郡太守阎芝征发各县士兵来补充军队的损失,派遣马忠统领士兵前往送达。当时刘备已经撤退回到永安,见到马忠并与他交谈一番后,对尚书令刘巴说道:“我虽然失去了黄权(当时黄权被迫投降了曹魏),但又得到了狐笃,这是世上不缺乏贤才啊!”
    章武三年四月,刘备逝世。五月,太子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同年,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命马忠为门下督。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后乃复姓,改名忠。为郡吏,建安末举孝廉,除汉昌长。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
    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阎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遣忠送往。先主已还永安,见忠与语,谓尚书令刘巴曰:“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三国志·卷三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以忠为门下督。)
    马忠的简历十分的简单,众人也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算是什么情况,能够得到先帝刘玄德和丞相诸葛孔明两个人的青睐,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比拟的。
    而且这还是个从小就贫困的小子,算不得什么大世家。
    不过直到有人翻出来他的本名狐笃的时候,或许有些些许的了解,因为和这个已经有些普及的马忠所有的马姓相比,他外祖父的狐家恐怕不是什么小家族。
    狐家在益州不算什么望族,在中原也算不得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狐家没有底蕴,他绝对比当今绝大多数的世家更加的有底蕴。
    因为他们是春秋晋国六家之一的狐家!
    狐姓,晋国六卿之一,源于姬姓,出于上古周朝,当年的狐突、狐偃、狐射姑、狐鞫居、狐卷子等都是出自这一脉,而且算得上是一脉单穿到了如今!
    狐姓宗祠有有两句名言,治道须从身始;父教惟望子忠。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魏国人狐卷子,下联典指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
    狐家可以算得上是当今世上存留不多的上古家族之一。
    它出自上古周朝时期王子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尚书·晋语》中也记载:“狐氏出自唐叔。又令狐,复姓。”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东周时期,周平王姬宜臼有个儿子一说为孙,由于他为人行事有三德,即“其色中和,小前丰后”,因此起名叫“貔”。
    上古人认为“狐”为妖兽,有鬼神附体,而“貔”是狐中最佳者,即白狐,要敬而远之。当一个人待人衷和,先前看着不起眼,而后却惊天纬地,即可称貔。因此周平王就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起名叫“貔”,也就是“狐”。
    同时他也是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大狐容,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大狐氏,为春秋时期晋国原始旧姓。
    当众人知道了他这个狐笃的名字之后,也就没有那么的惊讶了,毕竟面对这个姓氏出来的人,恐怕他们也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能力。
    而且不单单如此,除了狐笃这个人颇为让人意外,还有一个人,让众人十分的意外。
    诸葛亮在安排人手的时候,还以犍为太守广汉王士为益州太守。
    益州郡太守在雍闿作乱之后,这么多年都没有人选了,如今却是跪了老臣王士。
    和马忠不一样,王士算的上是益州的老人了,当初在刘玄德麾下的时候,这位就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老将了。
    王士,字义强,广汉郪县人,历任符节长、牙门将、宕渠太守。
    建安十六年开始,王士随刘备入蜀。此后,王士举孝廉,被任命为符节长、牙门将,后来出任宕渠太守、犍为太守。
    这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著名的老将了,这些年在犍为太守上面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了,此次诸葛亮南征专门征调了他,然后一起出兵益州南中之地,让他成为新任的益州太守。
    这一切都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建兴三年三月,诸葛亮带着大军出发了,兵分两路,加上牂牁郡平夷县的李恢,一共三路大军,直接朝着南中冲杀而去。
    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