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八十章刘复下山之亲事[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记载都是李恢大败,也就是前半部分,并没有后面他将南中南蛮攻破的记录,反而是说了他突围之后守住了益州郡,而此时马忠和诸葛亮都已经打完了。
    最后是诸葛亮回到了益州郡,直接从益州郡开始了第二次大战,也就是所谓的进攻南中,而包括孟获等人,都是在第二次大战的时候,诸葛亮给拿回来的。
    包括孟获后期对他敬服,以及回到成都去当御史中丞等等,都是诸葛亮将他带走的,和他李恢有什么关系!
    另外所说的诸葛亮在位其间,南中不再出现问题那也是胡说八道了,反倒是等到诸葛亮带着李遗和关银屏去了南中,给了李恢信任之后,他却是一改当初那软弱可欺的模样,一时间变得相当的狂暴。
    先不说他在益州郡是大败南中,还是被南中蛮人大败,在诸葛亮离开了之后没有多久,南中就再次乱了起来。
    史书记载,平南大军胜利回师后,南夷又再次反叛,杀害朝廷守将。李恢亲自统兵前往平叛,铲尽行凶做恶的夷人,并把它们的首领迁往成都,从夷人中的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使得当时蜀汉的财物开支不会缺乏。
    建兴七年四月,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蜀汉朝廷派出使者与孙吴歃血为盟,达成二分天下的盟议。因当时交州属于孙吴,蜀汉朝廷因此解除了李恢交州刺史的职务,变更为建宁郡太守,并让李恢从牂牁郡平夷县返回居住在本郡,后来又迁居汉中,这一走就直到两年之后,李恢死在了汉中都没有再回到南中。
    这说明李恢对于蜀汉,蜀汉对于李恢都是不信任的,包括第二任的庲降都督张翼还有第三人庲降都督马忠,都不会再和李恢一样,是南中八大姓的人了。
    同样,关于李恢的子侄,他有一个亲儿子李遗,直接就没有怎么出现在史书中,只知道他在李恢逝世后,继承李恢汉兴亭侯的爵位。
    而他还有一个亲侄子李球,李恢弟弟的儿子,任蜀汉羽林右部督。曹魏进攻蜀汉时,随卫将军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直到李遗的儿子,也就是回到南中不再出仕的李遗在南中从新扎根,这才让他们李家没有绝了后代的荣耀。
    李恢的孙子,李逷当时在晋朝任益州郡太守,与梁水郡太守董慬、建宁爨量一起反抗李雄,保住东晋宁州一方领土。
    这也说明了,李恢所在的李家和他姑父爨习所在的爨家那就是南中八大姓中的两个,同时也是世交的关系!
    而且看看李恢的子侄,亲儿子李遗最后回了南中,但是并没有再出仕,反而是他的侄子李球去了官场,这也说明蜀汉朝廷对于李恢一家的防范。
    既然如此,本就因为关羽丢失了荆州而声名狼藉的关家又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恢的儿子?
    因为媒人是诸葛亮,这一场婚事,看似是李恢之子李遗和关家三小姐关银屏他们两个人的婚事,实则是关兴用关银屏的婚事表达了自己愿意像荆州势力低头!
    这样,关兴保住了自己父亲关羽的颜面,保住了自己的颜面更是保住了自己关家的生存之道!)
    此时关府大门之前,一行人早就已经走了出来,看到诸葛亮和马忠的到来,那更是十分高兴的迎了过去。
    马忠看着言笑晏晏的关兴等人,心中没由来的有了些许反感,当初威名赫赫的关云长,若是他看到了这一幕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慨!
    “关兴见过丞相大人!”
    “老身关氏,见过丞相大人!”
    和关兴一样,关氏也朝着诸葛亮躬身行礼。
    这一下子诸葛亮都要快走两步,将他们两个人搀扶起来,当然诸葛亮的这幅做派也是也并不是因为关兴或者是关氏两个人,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那个牌匾,汉寿亭候。
    那是关羽用了一生换来的荣耀和尊重,虽然最后他输在了荆州,他的目的也没有达成,但是这不妨碍他是一个英雄。
    关羽就像是当年的周瑜一样,一生的羽扇纶巾,一生精妙绝伦,最后虽有小败,但是无损他的一生功绩,只能说一声,造化弄人。
    诸葛亮跟着他们来到了关家的大堂之中,一直没有露面的关银屏也已经走了出来,朝着诸葛亮行了叔侄礼,同时亲自给诸葛亮等人奉茶。
    作为这次的主人公,关银屏自然是要到位的,其他的不重要,她至少得知道,自己最后是嫁给了谁。
    “丞相!”关兴看着大家都已经落座了,这才朝着诸葛亮说道,“听闻丞相今日前来,是有事情要和我家三妹说?”
    “对!”诸葛亮也没有继续寒暄下去的心情,如今偌大的蜀汉都压在了他的身上,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来了这里就算关兴不问,他也是打算直接看门见山的,“这次老夫前来,主要是想要给关家三小姐,说一门亲事!”
    听到诸葛亮亲自做媒,关兴和关氏老夫人两个人都是一脸惊喜的模样,只有一旁伺候的关三小姐关银屏,脸上无喜无悲,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表情,仿佛刚刚诸葛亮说的并不是自己一样。
    “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竟然能够劳烦丞相大人?”
    关氏老夫人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现在她却是唯一一个有身份说出这种话的,毕竟询问女子的夫家,关银屏问的话太轻浮,关兴问又显得不懂礼数了些,只有关老夫人能说自己在乎女儿,毫不客气的问对方的身份。
    同时她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名字,毕竟现在偌大的蜀汉,能够让诸葛亮做媒的恐怕,不多了。
    张翼德家的大公子已经有了妻子,小公子张绍倒是正当年,而且母亲是曹氏夏侯家的女子,妹妹又是皇后,年纪小一点也没有关系,大不了让自己的女儿去了多容忍一番。
    骠骑将军马孟起家的公子马承年纪也不算大,不过骠骑将军马孟起已经去世了,这家里恐怕也是混乱,两个家族抱着取暖却也....
    至于赵子龙赵将军,镇东将军位高权重,成都军权第一人,可是赵家和关家的关系,似乎一直不是很好,这都要怪那个不懂事的家伙。
    剩下的吴家的公子哥之中没有什么出名的,难不成是太子府身边的几个近臣,虽然家世一般,但是每一个都是精英不说,他们还是太子府出身的亲近大臣,日后陛下亲政之后,他定然会将这些亲信委以重任的。
    关老夫人脑海里想了这么半天,实在是没有想到会是哪一个,他也不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脸色逐渐的有些纠结了起来,颇有些患得患失的意思了。
    诸葛亮看到她这副模样,就知道她的心里又在瞎想了,不过诸葛亮也是能够理解,朝着关家的母子轻声一笑,说出了一个让他们两个脸色都是微微一变的名字来。
    “庲降都督李恢之子,李遗!”
    关兴还没有说什么,关老夫人听到了这个名字就已经惊呼了一声,“李遗不就是那个小南蛮么!”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便是老夫人都有些后悔了,毕竟诸葛亮亲自来给他说媒,自己这么不客气的说他是小南蛮,实在是有些难听,幸亏那个小南蛮子...不是,那个李遗不在这里。
    关兴在自己母亲说完这句话之后,也赶紧亲身朝着诸葛亮解释了起来。
    “丞相莫要怪罪,家母只是爱女心切罢了!”
    关兴其实不解释诸葛亮也不会怪罪,毕竟诸葛亮自己也知道,单单凭借一个庲降都督,实在是有些说不出去。
    蜀汉现在是有着四个都督,分别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赢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正式设立汉中都督,现在的汉中都督乃是老将魏延,算得上是刘玄德时期的名将了。
    等到刘备建立蜀汉后,设立庲降都督区,首任庲降都督乃是老将邓方,之后才是现在的庲降都督李恢。
    蜀汉还设江州都督,这是在永安之后,这个作用就很尴尬了,不过首任都督乃是费观,现在是由李严兼任。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至永安白帝城,设永安都督,也就是最后一个都督府,永安都督就是江州都督李严兼任。
    这四个都督除了汉中都督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之外,其他三个的作用都不相同。
    汉中都督魏延是刘玄德亲自任命不说,手中也握着现在蜀汉麾下最精锐的人马,同时虽然没有表态,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汉中魏延虽然心高气傲的很,虽然对谁都是一副看不起的模样,但是他是谁的人,蜀汉众人却是知道的,若非是刘禅,恐怕魏延在汉中也待的不安稳。
    剩下的三个都督之中,李严的永安都督就是为了防备江东,可谓是丝毫不比汉中差,更别说起主将李严乃是蜀汉尚书令,和诸葛亮都是齐名的一个人。
    而江州都督本身是为了防范永安都督的,而费观又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好人,和李严的关系也是极好,但是事实说明,交情在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
    诸葛亮前脚和江东正式结盟,并且要回来了被江东扣押的益州郡太守张裔以及数万大军和将校,一下子让蜀汉的元气恢复了三成之多。
    而诸葛亮凭借着这份儿功绩,也算是将李严压制了下去,让他在永安不敢再继续拿着江东当什么理由招兵买马,肆意妄为。
    同时成都回下增加了数万精锐,李严也不敢再和之前一样的放肆了。
    但是紧跟着,费观就死了,然后江州都督被李严请命自领,而且直接带兵进驻了江州,说是为了重新构建江东防线,而且江东如今和西川的蜀汉已经结盟,所以他没有必要在永安和江东继续针锋相对了。
    这个理由让李严显得十分的正义,便是诸葛亮和刘禅也没有办法,所以江州都督和永安都督都是一体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才是李恢的这个所谓的庲降都督,庲降都督官职高不高,李恢担任庲降都督都督的时候还是一个益州的别驾从事!
    这是最后当上了庲降都督,给他一个领交州刺史的官职,但是交州在江东呢,谁不知道呢,这就是一个虚职。
    至于庲降都督都督负责坐镇地势广袤的南中,看似重要,但是想想现在南中都乱套了一年多快两年了,成都一丁点出兵的意思都没有,就知道南中到底重不重要了,庲降都督到底重不重要了。
    至于所谓的地势广袤,那种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用,他们何必须要那种地方!
    这种要官职没有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