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七十三章结盟[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轻笑了起来,不过他的笑容之中带着不小的苦涩。
    “有些事情已经习惯了,反正无论某家如何做事,总是会有问题,所以反倒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至少被人辱骂鄙视之前自己还是开心的!”
    糜芳苦笑着说出这种话之后,让邓芝变得沉默了下来。
    不过当邓芝转念一想之后觉得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糜芳在江东发生的事情那位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来此之前他也是专门查过的。
    之所以邓芝觉得糜芳在江东过的很不好,不仅仅是因为他只有练兵之权而没有带兵之权。
    更多的是糜芳在这里总被人踩在脚下,或者说是被人蓄意报复!
    关于糜芳在江东的生活,流传最广的就是两件事。
    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亲卫便想要虞翻让开,毕竟按照规矩和礼仪,自己都是可以先走的。
    所以亲卫便向前面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
    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这般的无耻吗?”
    麋芳听到虞翻这般辱骂自己没有愤怒,反而是感觉到十分惭愧,只能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若是这一件事还不能说明什么的话,那么还有第二件事,让人更加的难受。
    虞翻乘车出行,经过了麋芳的营地,营地里面的官吏依照军规并没有开门。
    这也让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对此虞翻十分生气地怒斥他们:“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听到后,更加恼羞。
    这种事情都不能说是因为有什么看不过去的事情了,纯粹就是虞翻没事儿找事儿了。
    不过和糜芳这个降将身份相比,虞翻的身份地位那简直就是太高了!
    可文可武能算命,两朝老臣定江山,虞翻在江东的地位那可是相当特殊的!
    所以说,被虞翻给盯住了的糜芳过的日子有多么的艰难。
    (关于糜芳和虞翻之间的故事,之前作者在里写过,糜芳将虞翻给拿下了,还折腾了一阵子。
    这件事情当然是杜撰的,但是这件事情还是真的有些依据的。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
    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这是《三国志》里面关于这两件事的详细记载,在虞翻列传之中,这种记载代表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虞翻很厉害,品格很高尚!
    他看不起糜芳这个投降江东的大将,所以接连怒斥了他两次,让糜芳羞愧难当!
    但是咱们平心静气的看待这两件事,第一次等于是两方撞船了,迎面撞上之后便会有些尴尬。
    毕竟这种事情,要么看双方的身份,要么和现在已经看谁的责任应该让谁先走!
    从史书上来看,这件事应该是糜芳更加的占据了理!
    毕竟论身份的话糜芳当初还真的不敢和虞翻这种人物强硬。
    而且看史书上记载,糜芳的士卒说话也是很规矩自然没有任何的不妥。
    可是虞翻却是对着他破口大骂啊,非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而且实在是不给他丝毫的颜面残留!
    再看看虞翻说的那些话,实在是有些无中生有了!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这是虞翻的原话,翻译过来之前已经都说过了。
    这句话里有一个字和他现在的交通事故有关系么?
    不问青红皂白,不管其他上来就是一顿打脸一样的臭骂,这是一个名士应该干的事情么!
    而且不仅仅如此,糜芳的退让并没有能够换来虞翻的谅解,反而让虞翻开始变本加厉了起来。
    第二次糜芳被虞翻羞辱,这绝对就是虞翻自己没事儿找事儿的去给糜芳找到惹了自已的机会罢了!
    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是,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诸位看官请了,这件事咱们正正经经的说,已经不是道理不道理的事情了,这里面说的是什么,路过大军营地,你自己不下马步行就算是不错了,你竟然还想着穿营而过。
    那可是军营,那不是别的地方,他不可能放在武昌城中,荒郊野外的一不绕行,二不下车,就是朝着营门一顿辱骂,这真的已经不是不讲道理的问题了,这就是摆明了要给糜芳难看。
    最重要的是,虞翻是谁,那是江东的大臣兼大将,被孙权称之为“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的人物。
    虽然他在孙权时代一直是被各种折腾,四处抱怨和别人互喷,但是他的长子虞耸最后都当上了廷尉,这么说起来,他被孙权扔到交州之前的地位应该不算差。
    毕竟这是一个曹丕都总是在设宴的时候给他设一个虚座的人,而且在江东的威望也是很高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糜芳的身上说出这种扯犊子的话,糜芳在怎么不靠谱,别人再怎么痛恨他,和江东之人都没有关系啊,让虞翻这么三番五次的辱骂,传了出去,那日后何人还敢投降江东?
    糜芳的确是不算是什么大人物,但是糜芳却是一块马骨,若是让其他人知道了糜芳在江东这里的际遇,日后临阵之时,定然会拼死抵抗,省的投降之后还要受辱。
    可若是说糜芳单纯就是因为荆州投降之人才和虞翻有这么大的仇恨那也说不通,哪怕是江东和荆州有世仇也是一样的。
    因为算起来荆州投降之人并不算是小数啊,零陵郡郡守郝普,公安守将傅士仁,还有荆州治州从事潘睿等等等等。
    虞翻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非要和糜芳这么一个家伙没完没了的干起来,这不是扯淡一样的么,所以说作者当初在糜芳投降的时候,才给糜芳和虞翻加了一点戏。
    另外,糜芳在江东收到了孙权重视是真的,因为所有投降将领之中,到了后期只有一个糜芳有带兵之权,而且还能够跟随贺齐外出征战,这一点在史书上有记载。
    至于没有记载的,倒也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毕竟士卒,军营等词汇都说明了他们并不是无兵无权之人,相反他的手中应该有权利。
    但是在江东之人的眼中,他却是不一样了。
    《三国志》里面对于虞翻这个人的评价很厉害,“翻性疏直”。
    这么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将他喝了酒撒酒疯和喷子本喷的事情给忽略过去了,实在是十分会说的,当然这个锅不是陈寿的,虞翻死的时候,陈寿都还没有出仕呢,这个锅是《吴书》这个江东本地史书的。
    而江东以及那个某些大人物对虞翻这种喷子性格也是不吝啬那些好话的。
    已故的孙策就不说了,虞翻是人家的明珠,恨不得将所有好词都送到这个好基友的面前,简直就是个忠实拥捧了。
    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这是二张之中张纮对他的评价。
    孙权除了说他“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之外,还有一句评价,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
    陈寿更是在最后给虞翻的做评是,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
    可见《吴书》之中对于虞翻这种人的评价有多么高,但是也能够看得出来,江东之人都是一群帮亲不帮理的,他们认为虞翻是对的,他们认为糜芳就是应该被痛骂,这不就是不要脸么。)
    言归正传
    糜芳将邓芝带到自己的府邸之中,对于这个突然到访的邓芝,糜芳虽然不知道他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却是知道,这个人应该不会来害自己的。
    毕竟自己已经被折腾到这个地步了,西川之人便是想要害自己也没有必要让一个使臣谒者来冒险。
    两个人一直走到了中堂之中,糜芳依旧是毫不避讳,直接挥手让自己府邸之中的人都退了下去,然后请邓芝入座。
    “糜芳将军这般磊落,真的就不担心会让吴侯猜疑么?”邓芝看着糜芳,有些惊讶的说道,“某家毕竟是西川而来,糜芳将军这般作为实在是让小子有些心中惴惴。”
    “若是他们怀疑某家,今日便是连府门都不让你进,他们也会怀疑某故意这样做派,乃是为了掩盖什么。”糜芳轻笑一声,当真是毫不在乎的说道,“若是他们信任,便是我去西川游历,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担心,仅此而已!”
    听到糜芳说的这些话,邓芝心中也是有些惊讶,惊讶于糜芳的通透,能够想到这一点的人数不少,但是能够真的能够想通透的确实不多。
    邓芝能够说的是,那个时代的遗留,果然没有什么简单的人物。
    “邓芝来此主要是有两件事。”邓芝也不和糜芳多寒暄废话了,而是直接进入了主题之中,“第一个就是廖淳将军特地请求某家感谢将军!”
    “现在他叫廖化,不叫廖淳了,你得记住!”对于这个感谢糜芳没有说什么,反而是直接提醒了邓芝一句,“你现在是出使江东,别的事情某家都不知道,但是这件事你要记住,这是双方的脸面。”
    “多谢将军提醒,小子记住了。”
    (廖化是不是黄巾余孽,这个玩意谁也说不清,因为没有人记载了他的前半生,只是说他是关羽麾下的主簿,同时也是襄阳人,作者更倾向于他幼年经历过黄巾之乱,不过并不是太重要罢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这个身份和在诸葛亮等人的地位,不对等。
    《襄阳耆旧记·卷二》:廖化,本名淳,中卢人也。世为沔南冠族。这句话就是《三国志》里面没有记载的东西,这也算的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了。
    廖淳如果是世为沔南冠族,那他就是荆州老牌氏族了,但是他在诸葛亮等荆州派系的士人之中,远不如蒋琬等人,这可以说廖化至少在荆州的时候,和他们算不上多么熟悉。
    所以作者才有一种预测,当初黄巾之乱,折腾荆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