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七十章西川(二)[3]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知道这消息后态度会有所改变,脸上装出来了一副不知如何处理的模样,做给下面的人看,而诸葛亮麾下的邓芝也抓住了这次机会。
    邓芝面见诸葛亮说:“现今主上(刘禅)年幼,在位不久,应该派遣使臣重新与东吴结好。”诸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谁,现在我找到了。”邓芝问是谁,诸葛亮说:“就是使君您了!”于是派邓芝出使吴国。
    这就是出使吴国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大众所认知的建兴元年年底,而是章武三年六月,也就是刘禅压根还没有彻底的登基,否则他不会口称刘禅为主上,而不是陛下。
    邓芝到来后,孙权果然对邓芝的到来有些意见,并没有立即接见邓芝。对此邓芝并没有任何的气恼,反而是自己上表求见孙权
    并对孙权陈述道:“臣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只是为了蜀汉。”这种老牌的使臣开口,虽然老套,但是不得不说,真好用。
    孙权于是接见他,对邓芝说:“我原本诚心想与蜀汉和亲,但恐怕蜀主年幼,国小而大势困顿,如果曹魏乘虚进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犹疑了。”
    邓芝对此的回答是:“吴、蜀两国结合拥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于世的英杰,诸葛亮亦是当代特别杰出的人才。蜀有重险可固守,吴有三江可阻隔,结合这两个长处,成为唇齿之邦,进可并力夺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常理。
    大王现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为质子,若不遵从命令,就有理由讨伐,我国必定见有利而顺流进发,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对于邓芝的回答,孙权也是沉思甚久,最后才算是勉强的同意了下来:“你说的很中意!”便与魏断绝关系,与蜀汉连和,并派大臣张温前往访问。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所谓与曹魏断绝关系只是对蜀汉而言,此时他仍然享有但是曹魏给他的吴王称号,只不过是不再年年纳贡了,另外张温这个人....刚刚从曹魏回来,也算是干得漂亮了。
    对于邓芝的能力,孙权可以说得上是十分赞赏的,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
    这里也说明了这次出使东吴的几个人,丁厷,阴化等等都是邓芝的麾下,顺带查了一下这几个人,全都是丞相府出身,说白了就是诸葛亮自己的人。
    这种相处出使谈判,一直持续到了他们的建兴元年的年底才结束,这也是为什么南中之乱,一开始那么乱都没有人管的原因。)
    言归正传
    韩龙等人一路兜兜转转再次被人带着离开了成都,等到走出成都之后,韩龙再次将怀中的那布囊掏了出来,这是最后刘禅给他的,里面有给他的通关文书。
    靠着这个东西,他们应该能够畅通无阻的一路西南而走,便是日后想要入南中那也是唾手可得!
    “未曾想到咱们丢了西域的后路,现在竟然还有一个南....”韩龙笑着说着闲话,但是还没有将话说完就闭上嘴了。
    他打开了布囊,想要将里面的通关文书拿出来,但是当他拿出来的时候,里面不单单以后一份儿通关文书,更多的是还有一个小小的印玺。
    这个印玺是刘禅自己的,或者说这个印玺就代表着他这个人!
    拿着手中的印玺,韩龙心里有些迷茫,刘复走在前面突然听到韩龙没有动静儿了,不由的有些惊讶,刚刚一回头就看到了韩龙手中那十分精致小巧的印玺。
    “这是....”
    韩龙将印玺递了过去,嘴里幽幽的叹息了一声。
    刘复接过来那印玺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四个小巧的字体,“刘禅公嗣”。
    “这是刘禅的印玺?”刘复当然知道这个“刘禅公嗣”是什么意思,“这是他给你的?”
    “他的这种信任,有些承受不住啊!”韩龙轻笑了一声,也悠悠的叹息了一声,“有了这个东西,我等进入南中,就好做太多了。”
    当初韩龙能够在西域做了这么大的事情,一行人将整个凉州的羌氐胡人还有西域诸国都玩弄在鼓掌之中,就是因为朝廷的鼎力支持,而现在刘禅给了他更大的信任,甚至都直接告诉他,让他可以为所欲为。
    刘禅的权利在朝中的确是差了不少,军方的李严和朝廷的丞相诸葛亮,都是能够压制他的人,他们会不会这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若是愿意便能压制住刘禅。
    但是在南中这种地方,韩龙敢保证,只要自己拿着这个出现在南中之地,他绝对能够第一时间接手南中的防务,再加上张苞还在永昌建宁一带活动,这几乎是将南中托付过去了。
    “真是....重啊!”韩龙摇了摇头,然后从刘复的手中将印玺拿了回来,之后便大步的朝着远方走去,想不通的事情,那就不要再想了,省的让自己心也乱了。
    当他晚上,韩龙成功的在某一个屋子的门口陪着韩幸冻了一宿,第二天清晨,众人就发现身体刚刚好转的韩龙,脸上多了几块淤青,双眼各自多了一个黑眼圈,最重要的是,他他的鼻子还差点塌了。
    本来就异常狰狞的面目,此时更是显得颇为滑稽。
    “大人,您这是....”陪了他一宿的韩幸看了一眼周围围上来的众人,不由的嗤笑了一声,故意大声的问了起来,颇有些调笑的味道。
    韩龙斜了他一眼,刚想要借机发个火从新树立一下自己的威信,不过他的火气还没有发出来,他的身后就听到了一声门响。
    “大早上的,都不用做事情的么!”伴随这声怒吼出现的,还有一个径直的女子,同时这个女人一把将韩龙给拎了回去,“给老娘进来洗漱,乱糟糟的出门成何体统!”
    “砰!”房门用力的关上,外面的所有人都猛地吞了一口口水。
    众人都是韩龙麾下的老人了,除了韩幸对于这个主母并不熟悉之外,剩下的所有人哪个不是曾经在雍凉西域之地和他出生入死的存在,这一路前行下去,都是见证了他们的过程的人。
    只不过众人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这个温文尔雅的女人,到底是怎么从一个那般温和的女子,成功的转变为母老虎的。
    这不是要命的事儿么!
    就在众人还在外面对自己的首领唏嘘不已的时候,里面那只“母老虎”再次大吼一声,“都干活去,今天就走了,不知道么!”
    一声怒吼,众人顿时看到了什么叫做虎啸山林,一个个的打了一个激灵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干活干活!”
    “去吧那些东西收拾了。”
    “去招呼看看蒯蒙先生,可还有还有什么东西需要处理的!”
    “去看看刘复大人回来了没有!”
    众多麾下此时都熟练的各自前去,找各自的活计去了,便是韩幸都收敛了嬉笑,将短刀放在了自己最顺手的地方,随时准备拔出来,就这么守在韩龙的门外。
    一行人就这么快速的将东西收拾起来,刘复赶回来的时候虽然有些狼狈,但是脸上却是放下了什么心事一般,十分的愉快。
    最后,等到韩龙在自己妻子的帮助下梳洗好了,也换好了衣服走出来之后,他们就已经都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出发去下一个地方了。
    “夫人,那还是老规矩,你且在这里留下,等待阿英和黄敢他们,等接到了他们,我等再在永昌郡汇合!”
    这是昨日已经商量好的办法,永昌郡现在正在被雍闿攻打,高定等人攻略建宁作威作福,此时若是从建宁开始,恐怕十分的困难,但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先一步走到永昌,或许能够先解决掉最麻烦的那个人也说不定。
    毕竟现在看来,南中为祸的四个人,雍闿,高定,朱褒,孟获四个人,其中孟获和雍闿的关系应该是最为牢固的,不知道雍闿给了孟获多大的好处,让他这般的支持自己。
    两个人就占据了一半的势力不说,更是有着江东官方的支持。
    高定作为越嶲夷王,向来就是蜀汉的心腹大患,早就在建安二十二年,他就出兵闹过幺蛾子了,当时越嶲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造成了不小的动荡,若非是当初正好李严就在那边,恐怕还真不好说能够简简单单的解决这件事情。
    现在高定故技重施,再次在建宁等地闹出来了诸多的动静,但是这次他已经不是主角了!
    朱褒和高定两个人加在一起才差不多是雍闿的对手,若是加上孟获的参与,朱褒和高定还真不够格!
    韩龙等人已经起身出发了,艳姬夫人刘燊虽然担心,但是也知道这是自己不能阻止的。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男人再次踏上征途之中。
    就在韩龙等人朝着永昌郡进发的时候,永昌郡此时已经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永昌郡位于益州地区的西部,道路阻塞,与蜀郡隔绝,算是一个易守难攻得地方。
    不过这个易守难攻说的是面对蜀郡,而不是面对南中诸多郡县。
    相比蜀郡来说,雍闿等人攻打永昌郡那就要比蜀郡容易多了,虽然依旧也是算得上易守难攻,但是却并不是让人望而生畏。
    江东任命的永昌太守雍闿在来到永昌郡之后已经多次发布檄文到永昌,希望能够劝说吕凯投降,兵不血刃的拿下永昌郡。
    但是吕凯对他的檄文回复确是很硬气。
    “天降丧乱,奸雄乘衅,天下切齿,万国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脑涂地,以除国难。
    伏惟将军世受汉恩,以为当躬聚党众,率先启行,上以报国家,下不负先人,书功竹帛,遗名千载。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
    昔舜勤民事,陨于苍梧,书籍嘉之,流声无穷。崩于江浦,何足可悲!
    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龙兴,海内望风,宰臣聪睿,自天降康。
    而将军不睹盛衰之纪,成败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灭冰泮,将何所依附?曩者将军先君雍侯,造怨而封,窦融知兴,归志世祖,皆流名后叶,世歌其美。
    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讬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盖闻楚国不恭,齐桓是责,夫差僣号,晋人不长,况臣於非主,谁肯归之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