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六十九章西川[4]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物,也都是在互相争夺权利的存在。
    韩龙想都不多想,“刘禅吧,虽然他是西川的陛下,但是他的根基却是最浅的,也是最需要人的!”
    “而且你和他还有这不少交情对吧!”蒯蒙还笑着补充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既然说到了这位西川蜀汉的皇帝陛下,那咱们就说说这个家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以及现在我等能够怎么做!”
    “请....”韩龙不拒绝,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刘禅是建安十二年生人,同时也是蜀汉的先主刘玄德的妾室甘夫人所生,轮地位其实远不如刘玄德的那两个嫡子更高,只不过当初西川势力输给了荆州罢了,再加上刘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才让刘禅趁机上位了。
    建安十三年九月,刘禅被曹公孟德逼迫险些被俘甚至丧命,最后还是赵云将他们母子保了出来,所以刘禅这一生和赵云的关系最为亲近,只不过赵云的性格,你们也知道,得罪人!
    建安十七年的时候,他再次差点被孙尚香带走,还是赵云和张飞两个人将他抢了回来,据说后来刘禅就搬到了张飞的府邸,和张家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关系极好。
    建安十七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在荆州的世子,但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下了西川和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之后,也就将他变成了王世子,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我等却是查不出来。
    刘禅所学颇为杂乱,某家那个舅舅诸葛孔明教导他的乃是《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也是他颇为擅长的,都是些许权谋之论著之书,而与此同时,刘玄德还让伊籍帮助刘禅学习《左传》等等。
    整体而言,他真正的本事绝对不像是他变现出来的那般模样,他应该是一个在扮猪吃虎的主,但是他的性格,却也颇为柔软,这和那位曹丕却又是两个极端。”
    蒯蒙说完之后,十分自然的和曹丕做了一个比较,凭良心说,论资历和能力,刘禅真心比不上曹丕,但是换句话说,曹丕和刘禅的性格,那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但是,谁又敢说,他们的能力不行呢。
    (从这里开始,之中未来的十余年,都是蜀汉的世界了,而这段时间,最精彩的也就是蜀汉的世界了。
    作为蜀汉的后主刘禅,一直被人各种谩骂,哪怕之前作者说过很多刘禅的能力不俗,仍然有很多人不认可,所以作者在这里需要详细的解释解释刘禅这个后主,到底是不是一个无能之人。
    建安十二年,刘禅被刘玄德妾室甘夫人所生,关于生母的身份,作者就不再多说了,这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妾生之子。
    建安十三年九月,曹纯率领虎豹骑五千,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在长坂追上了刘备,抓到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并缴获了辎重无数,收降了刘备军的离散士兵,这其中甚至还差点就包括了刘玄德亲生儿子刘禅。
    在建安十七年的时候,《云别传》记载了所谓的截江夺阿斗之事,同时也记录了张家和刘禅的关系。
    《云别传》: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不过在建安十八年之后,刘禅的安全就托付给了留在荆州的关羽,因为张飞诸葛亮走江州入川,赵云走江阳、犍为入川,这也是为什么刘禅和关羽的关系极好,为了刘禅的地位,关羽甚至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反对刘封的话来。
    若是按照时间线来说,建安十八年开始,六岁刚刚记事儿的刘禅,就相当于关羽的半个儿子一样,一直被他贴身照顾在荆州!
    而在六岁之前,刘禅则是在众多老臣老将的护翼之下长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刘禅对那些老臣非常好,而他们也很支持刘禅。
    刘禅是什么时候进入的西川的,史书上并没有任何的记载,只知道在刘玄德彻底平定西川之前,刘禅绝对是在荆州陪关羽打孙权和曹仁呢。
    不过从史书上看的话,当初刘玄德在建安十九年打下来西川之后,并没有将荆州的家眷带进来,而是第一时间拉拢蜀中人才。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十九年夏,雒城破,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其中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出现了,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而这个婚亲也就给了双方机会。
    建安十九年,刘玄德平定了益州,为了拉拢西川之人,直接纳吴氏为夫人,在这个时候,刘禅这个妾室生出来的长子,还是不要出面为好。
    《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
    从这里面明确就是说清了,将吴氏纳入自己的府中,成为自己的正妻,说白了就是为了拉拢西川的势力,至于刘禅是否会感觉到什么,这个其实不重要!
    建安二十四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吴氏为汉中王后,同时也将刘禅立为王世子,之后才改为王太子!
    想一想曹家那些争夺,一个妾室生出来的刘禅,和正妻吴氏出身的嫡子,哪里有什么可以争抢的地方,虽然他是太子,但是在那个时候,最不缺的就是太子,死了立刻送上去一个新的。
    虽然说当时吴氏的孩子年纪还小,但是刘禅的年纪也算不上多大,最重要的是,嫡系的身份,以及他们身后的势力,西川势力是真的不在乎让一个孩子登上王位乃至皇位的,这对于他们还是极好的。
    同样,建安二十四年,刘玄德的身体还好得很呢,说句难听的,大家都觉得这个老头子再活个一二十年问题不大,怎么会就放任刘禅守在了太子的位置不走呢。
    但是刘禅没有就这么放弃,从他执政之后,大肆任用荆州一脉就能看出来,他当初坐稳了太子之位,最大的依靠就是荆州系列的人脉,同时在他偷偷摸摸的任用那些益州人士也能看出来,这个家伙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主。
    刘禅的学识真的不差,刘玄德虽然在感情上很愧对他,但是在其他方面对他是真的不错。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这是刘玄德给他的遗诏,从这里面能够看出来几件事,一个就是刘玄德其实对于刘禅很是愧疚的,同样对于刘禅的才能也是了解的。
    这里面对于日后治国方针他并没有多说,而是抓住了刘禅的其他地方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刘玄德和刘禅说的一直是他的德行和仁义,也就是说,刘玄德其实知道自己儿子是一个什么玩意,虽然心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他的仁义心软却也是真的。
    同时,最后也让众人知道了刘禅学的都是什么东西,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这你可以说是用来将如何治国的,但是你换一个方法来说,这就是几个权谋之说,再加上伊籍教他学习的那本《左传》,刘禅的心思能好那就见了鬼了。
    同时在《寰宇记》也有些许的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刘禅或许还是一个文武全才!
    从建兴元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一口气执政了足足十二年,刘禅一句话都没有多说,他完整的奉行了他父亲刘玄德临死前交代的各种事情。
    但是在建兴十二年,刘禅第一次正式崭露头角,告诉了天下人,谁才是西川能够做主的人。
    诸葛亮在渭滨病逝。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因争夺权力不和,领兵互相攻打,魏延兵败逃走;杨仪斩杀魏延,统率各路兵马撤回成都面见刘禅。
    这本来是胜利者的炫耀,但是刘禅却是直接用杨仪开刀,让人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皇家的权谋。
    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
    但是最后在任命的时候,刘禅直接弄出了一封所谓诸葛亮的“秘信”将杨仪架了上去。
    “诸葛亮密报”中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属,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最后杨仪回到成都压根得不到任何的良好待遇,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不停的埋怨,甚至说话都有些过分了起来,而这些话,都被费祎秘密地向上奏报给了刘禅。
    建兴十三年,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上书诽谤,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儿老小回到蜀地。
    这一波操作,直接让尚书令蒋琬和杨仪等人闹僵了,同时也让刘禅顺理成章的废除了丞相之位,从那一天开始,朝中的大权的确是给了丞相府的那些人,也就是一个个的尚书令,但是,真正的大权,在他刘禅的手中。
    这既是刘禅的隐忍和权谋。)
    言归正传
    韩龙拿到了刘禅的“所有”信息,同时还有现在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及蜀汉尚书令李严两个人的,更重要的他还拿到了南中的事情。
    到现在为止,南中的大乱已经传了出来,但是现在南中几郡已经乱成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