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六十三章洛阳(三)[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分别是太尉贾诩,寒门之中的老人了,毋庸置疑!
    司徒是华歆,他不过就是一个小世家的出身罢了,别说代表世家了,恐怕连他自己的家族他都代表不了!
    司空就是王朗,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大世家出身,毕竟姓王,毕竟他的简历特别的漂亮!
    但是很不幸他和太原王家没有关系,王朗原名王严,是东海郡郯县人,根本就不是太原王家的人,和王允,王雄,王凌等人压根就不是一类人!
    他之所以后面的简历非常的漂亮,完全是因为他曾经在游历关中的时候,拜师杨赐,算得上是半个杨家门徒,但是杨家却没有接受他这个门徒。
    以后他在杨赐死后直接弃官不做了,为杨赐守孝算是还了杨家的恩情!
    之后更是被陶谦相中了,从陶谦那里开始一点点发迹的。
    之后无论是升任徐州治州从事,还是转任会稽太守,乃至最后用了数年的时间逃出江东而投奔曹操,他都没有家族帮助的样子!
    也就是说,当初的三公,太尉和司空是寒门出身,华歆是小世家起来的,中原诸多大世家全都没了动静!
    作为世家领袖的三个人,颖川陈家陈群是尚书令,长社钟家钟繇是大理卿,关中杨家直接已经没了动静!
    所以说世家大部分的力量都变成了尚书陈群及其麾下了!
    若是曹操时代的尚书也就罢了,毕竟当年的尚书令堪称天子脚下第一亲信,可谓是无冕之相了!
    但是曹丕确是没有让这个习惯继续!
    尚书之所以非常重要,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需要起草诏书,执掌大印!
    但是曹丕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就从新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而且在做这件事之前,他还做了一些事情做铺垫!
    黄初元年,曹丕下令恢复太学,建立儒家思想教育机构,传播儒家经典。后又对经学典籍进行收集和整理,鼓励士人学经注经发展文化事业。
    黄初二年,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
    黄初三年,又颁布《取士勿限年诏》,以打破年龄界线,提出无论老幼只要“儒通经术,吏达文法”都可试用的用人之法。
    而这三年他将儒道再次给立了起来,让儒家学子再次学会了忠君爱国!
    而当所有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好生看戏的时候,他直接设立中书省,将尚书令为首的陈群等人生生的给废了!
    之后就是赐死了甄宓,改为寒门出生的郭女王为皇后,连后宫他都给换了!
    为了抵抗曹丕越发过分的做法,世家应该是最后找到了卞太后出面,请求她制止曹丕的这种疯狂!
    但是最后被曹丕连他母后都给断了!
    曹丕借此机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
    同时,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
    《三国志》记载的是,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庚子,立皇后郭氏。
    同时在这三年之中,他还顺手整顿了曹魏的官风民气!
    黄初二年,颁布《日食勿劾太尉诏》,以革除无辜归咎股肱大臣的弊端;
    次年,也就是黄初三年,颁发《禁诽谤诏》和《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以改变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的世风。
    这三年的时间,曹丕从当初争权夺位借助世家夺权登基,直接就变成了一个一手将世家推入了深渊的男人。
    或许也正是因为物极必反,再被逼入了绝境的世家才会在黄初四年直接冒险行事,让曹家彻底的实力大损!
    也只有这种可能,黄初三年才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一件事情。
    老太尉贾诩既没有罢官也没有升迁,更没有出什么意外。
    但是钟繇就这么晃晃悠悠的出现了,都是老朋友了,下手也就不客气了!
    这是世家和曹丕的交换,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三公之中没有世家之人,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所以才会出现同一个朝中会出现两个太尉,一个寒门,一个世家,如果是世家和曹丕之间的斗争,那么后面的鲍勋之事也就能够理解了,毕竟某些情况下,臣子逼迫皇帝,这个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至于曹丕夸赞钟繇等人,一是因为钟繇能力的确不错,二是因为曹丕和刘协等人不同,他足够隐忍。)
    言归正传
    鲍勋说完之后,钟繇等人脸色不悲不喜,这是颍川一脉和中原河内一脉的斗争,其他人坐享其成罢了。
    就在双方都有些快要绷不住的时候,一直乐呵呵笑眯眯的钟繇突然轻笑了起来。
    “鲍勋刚刚这句话说的倒是真的打进了老夫的心中啊!”钟繇慢悠悠的站了起来,笑着看了鲍勋一眼,“若是我等世家能够联合起来,这天下恐怕早就已经平定了!”
    众人听到钟繇这句话都是不置可否,便是陈群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不言不语的,似乎没有听到这个宿老说话一样。
    世家,何为世家,那就是一个个的家族,在世家的眼中,天下可以风云变幻,但是他们世家必须不倒,他们奉行的就是任你天下变换,我自佁然不动。
    在这种奉行之下,他们怎么可能会合作共赢,就算是合作,那也不过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有着共同的想法罢了,等到他们度过了这段日子之后,那就会再次反目为仇。
    至于为何如此,天下的财富就只有这么多,若是世家越来越多,那他们岂不是越来越少了。
    每一年甚至是每一天都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这个大世之中,每一天都有新的官员出现在朝堂之中,他们有些人的天赋,有些人的实力要比这些已有的世家家主还要好。
    若是不打压,不将他们摁下去,恐怕他们接下来面对的就是那些人的故事了,没有人想要作为一个故事的背景,也没有人愿意当做垫脚石被人踩着登上传奇之位。
    一个人出人头地需要一辈子,一个家族只需要三代就能成为世家,天下州郡都是有数的,那么一个家族的出现,必定会伴随着另外一个家族的沉沦,这种斗争虽然不见刀光血影,但是却仿佛杀人一般让人不敢直视!
    “尔等,看来是不想团结一致啊!”钟繇看着一个个沉默不语的家主和官员,倒也没有多么的生气,直视轻笑了一声,“老夫这里有一个消息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
    陈群突然笑了出来,“元常兄直说吧,莫要这般笑话我等了!”
    当初行子侄礼的陈群,此时却也是用兄长待之,不过对于这种事情,钟繇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刚刚老夫得到了消息,徐州的那位已经被剥夺了兵权,改任执金吾,被带回了洛阳,不日将会和陛下一起归来!”
    这个消息真的是让所有人都震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钟繇,他们震惊的是臧霸那个连太祖曹操都拿他没有办法的人,就这么被曹丕夺下了兵权。
    “怎么可能!”其中一个臣子猛地站了起来,满脸的不敢相信,“臧霸可是青徐之主,若是就这么被带走了,他曹子桓就不怕青徐大乱么?”
    “就是!”另一个臣子也斩了起来,“青徐二州兵马不下十万,占据了小半个中原,兵强马壮,兵精粮足,一旦青徐出了乱子,这刚刚安稳的大魏就彻底的没有了!
    现在洛阳又是这么一个模样,他曹子桓难不成还不知道么,若是此时他拿下了青徐之地,恐怕很快他就会被整个中原都闹得不可开交的,而且整个中原都会乱套的。
    曹仁和张辽都死了,曹休和夏侯尚哪里可能守住南方和中原,陛下他是要干什么?他难不成是要和我等同归于尽不成么?”
    和他们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相当的多,青徐之地的大都督臧霸,那是已经雄踞青徐许多年了,当初曹丕当上了魏王,青徐士卒就开始过兵变了。
    就这么一群暴脾气的家伙,他们生怕一个不甚就会出现大问题,没想到曹丕竟然也这般的莽撞....
    时间回到数日之前,曹丕此时已经将书信交给了毌丘俭,他知道现在他靠不上其他人,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还有洛阳的弟弟。
    此时他的太尉贾诩已经到了极限,或许这次回去之后,太尉贾诩就算还活着,他也会沉寂下去的,世家已经开始反攻了,那么他也要准备反攻了。
    既然如此,他就要将自己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曹丕没有狂妄自大到可以和天下世家作斗争,同时也不会妄自菲薄,他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世家的能力。
    世家敢于这般做,是因为大汉几百年的祖宗之法,这么多年的实力的积攒让世家成为了这个天下独一无二的状态和团体,这么一个团体的存在让人感觉到非常的紧张的。
    再加上这么多年来,天下世家已经拿下了绝大多数的地方州郡和朝中的官职,当初自己为了能够成功的篡汉称帝,他不得不和世家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虽然自己用了足足三年的时间,从世家的手中夺回来了好多的权利,但是现在世家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要和他正是夺权,那么他就不得不好生应对。
    若是翻脸的话,恐怕他就算是赢了,那这个大魏也就完了,这是难免的事情,这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只不过在曹丕的眼中,这种时候绝对不是这种时候。
    曹丕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全部完成,他需要赶紧解决了手边的问题,为了大魏,他的那个弟弟已经出现在洛阳城,开始为他保驾护航了,这种好机会他绝对不能失去。
    曹丕将所有的心思都放了回去,然后直接走出了大帐,看着众多士卒大喝了一声,“众军收拾行装,撤军!”
    曹氏三路征伐东吴,历时半年之久,三路大军有胜有败,总体而言江东虽然没有失去寸土,但是整体大军被打崩了,至少数年之内他没有了北上之力,加上西川,孙权数年不敢再说称帝之事。
    同时曹氏虽然一直处于进攻的姿态,但是因为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