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五十二章再结盟(三)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刘玄德闭着眼睛,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李严做为他的托孤大臣,自然和外面的赵云,一直承担起了守护刘玄德的任务,所以他此时也是站在了刘玄德的床榻边上,一声不吭的。
    不过李严虽然不说话,但是刘玄德却是在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幽幽的说了一句话。
    “正方啊,有件事情孤王想要问问你!”刘玄德轻轻的咳嗽了两声,然后轻声说道,“这么多年跟在朕的身边,你可有委屈?”
    “陛下说的哪里话!”李严不知道刘玄德为何突然这么问,不过此时他却是老老实实的回答到,“这些年陛下对某家算得上是恩同再造了,哪里可以有任何的不满!”
    “哦...”刘玄德再次咳嗽了起来,然后这些咳嗽声顿时将外面的赵云引了进来,然后直接将刘玄德扶了起来。
    “主公,您保重身体!”
    看着赵云颇为担心的模样,刘玄德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慢慢的拍了拍赵云的胳膊,努力的露出了一个微笑。
    刘玄德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对面的李严,然后继续说了起来。
    “正方啊,朕知道你当初受了不少的苦,一路从荆州逃到了益州,这些年,你真很不容易...”
    李严是真的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这是怎么了,突然就开始了对他说这些,不过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还是努力的笑着回应道,“陛下体谅臣下,让臣下万分感谢....”
    “哎,莫要这么说!”刘玄德使劲儿的挺了挺自己的腰,看着面前一脸谦卑的李严,继续笑着说道。“其实啊,朕一直觉得,我们其实都是一类人的,都是早年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楚,所以当我等有了能力之后,就会想要享受一番,这不是什么大的过错。
    朕一直在说,朕劳心劳力的为这天下征战了一辈子,受了一辈子的苦,还不能让朕享受两天了么?
    但是,正方啊,享受是可以的,再大的房子,再多的田亩,再多的娇妻美妾,那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的房子可以大,你的田亩可以多,但是你的心要知道自己有多大,你的想法也要知道应该有多少,朕说的这个话,你明白么?”
    李严本来一直在听着,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但是现在他突然明白过来了。
    刘玄德这哪里是要和他寒暄,这就是提点他一番
    看着面前不远处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子龙,他知道自己勇武不凡,他也知道自己乃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但是他更加的知道,在这个狭小的地方,自己若是一个不慎,恐怕就要身首异处了....
    “臣惶恐!”李严赶紧跪在了刘玄德的面前,低头就要认错,“臣有....”
    “哎,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起来!”刘玄德没有让他说出后半句话,“你惶恐就算了,怎么能够瞎说呢,你记住千万莫要瞎说,你可是朕的江州都督,现在朕都在你的管辖范围呢!”
    “臣不敢!”李严此时突然变得十分的老实,“臣乃是陛下的臣子,这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若是再这般说,那这真是折煞老臣了,老臣祈求告老还乡!”
    说着,就要向刘玄德请辞,不过被刘玄德阻止了,而他也顺势不再多说了。
    刘玄德看着似乎已经明白过来的李严,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正方乃是朕的心腹重臣,哪里还有任何的问题,你莫要再多说这些话了,你且要好好的!”
    “臣知道!”
    李严躬身行礼,态度的谦卑真的可以算得上生平罕见了。
    李严这些年做了很多事情,不过刘玄德一直没有多问,也没有多说,就任凭他这么做了,但是在西川,很多人都对李严的印象特别的差。
    不过因为李严的能力和战斗力实在是有些强的过分,所以他们纵然没有什么好话,但是也不敢对他说的那么难听。
    但是其他人或许还会惯着这个桀骜的大将,可是刘玄德不会,尤其是这个时候的刘玄德,那是真的不在乎这件事,驭下之术有很多种,不过现在刘玄德能够做到的就是敲打。
    若是李严听进去了,或许他能够名留青史,可若是他李正方听不进去,那么留给他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好结果了。
    (鉴于这两章写的将是刘玄德之死,以及蜀汉后面的一些事情,所以说这里必须说一说蜀汉的某些人物了,后蜀汉时期,一些文臣武将那就可以只是听听就罢了,毕竟后蜀汉时期诸葛亮的光芒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大到你完全没有任何的办法去看其他人。
    不过和诸葛亮曾经并驾齐驱的一个人,李严李正方,第一人江州都督,蜀汉的尚书令,制定《蜀科》的小团队之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是值得好生说一说的。
    很多人对于三国蜀汉之中的人都会产生很大的误解,至少在我这里看来,那就是误解。
    比如觉得刘玄德只会苦,关羽就会输,张飞就会醉,赵云就是只会吹等等等等。
    除了这些,好一些人还没有收到重用,比如马孟起,比如李正方,这些看起来可以称得上是天下名将的人,却是被刘玄德和诸葛孔明都打压了下去,没有得到应该受到的重用。
    不过对于这两个人,作者一直觉得他们没有收到重用那真是太好了,否则蜀汉可能真的坚持不到最后期,这两个一个当代吕布,一个贪婪成性不知好歹。
    马超今天就先不说了,后面会有他的戏份,但是这个叫做李严的,必须好好的说一说他。
    首先说李严原名叫做李平,这个不重要,他是正经儿的荆州南阳人,作为当初荆州益州争权夺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益州的那边,这个无可厚非。
    毕竟李严从年轻的时候虽然是刘表麾下的官吏,但是却不被重用,虽然名声很好的,但是在被世家架空的荆州,也不过就是名声大,官职却是一直不大罢了,刘景升当初想要提拔他,但是最后给他的不过也就是一个县令罢了。
    到刘景升死去的时候,也就是曹孟德南下之时,李严的职位还只是秭归的县令罢了,能够为刘景升尽忠职守,不投降曹操而是西入西川之地已经算是不错了,之后更是被刘璋重用,虽然还是县令,但却是成都的县令。
    所以说,在之后的站队之中,李严毫不犹豫的和益州势力站在了一起,这没有什么问题,而他也的确是能够代表的了益州的势力。
    但是李严入驻益州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就让人不知道该夸赞他还是该辱骂他了。
    先说最重要的建安十八年,那一年西川发生了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刘玄德终于和刘璋闹掰了,两个人在西川打了起来,一个要夺走兄弟的基业成就自己的霸业,一个要赶走不靠谱的兄弟,守住自己父亲留给自己的成都。
    所以,当时已经是西川护军的李严李正方便被派去了绵竹一带抵抗刘备,但是最后去抵抗刘备的护军李严,投降了!
    因为这次功劳,刘备任命他为裨将军,并且在平定了成都之后,将他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可以说这个时候,李严在刘玄德这里或许有些名气,但是并不是非常受重用,对于李严也是可用,却不重用罢了。
    没有了其他路径可以选择的李严,他选择了在刘玄德麾下好好的干,不过不得不说,开始用心的李严,在刘玄德这里还真的能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方方面面都能够做的相当不错。
    益州因在刘璋治理下,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说白了就就是百姓不怎么服从管教,既不服从当初刘璋的管教,对于面前的这个刘玄德也不是很服气。
    所以,刘备命军师将军诸葛亮、扬武将军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以及被众人推荐上来的这个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李严五个人,一起制定了《蜀科》。
    《蜀科》耗费了数年,其中还发生了很多大事小情,所以这五名重要的制定者也并没有就那么的一直待在成都之中,而是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去,其中犍为太守李严,就是大部分时间仍然在他的犍为郡。
    建安二十三年,汉中之战正打的如火如荼的,诸葛亮,法孝直都在汉中跟随刘玄德和曹操鏖战不止,所以作为犍为太守的李严就被留在了西川之地,好好的制定他的《蜀科》,以及好好的管理他的犍为郡。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刘玄德带着西川的大军出征汉中,这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西川防守十分的空虚,实在是天赐给他们成为一方豪杰的机会。
    在这种错觉之下,盗贼马秦、高胜等人,直接就在自己的郪县起兵,然后招集了自己的队伍,人数最多的时候多达数万人,直接奔着资中县而去,那里地势险要,若是占领了资中县,半个西川西南部分都会在他的掌控之下,可以让他们从容的吃下去。
    可是当时刘玄德带着大军在汉中和曹军鏖战,根本就来不及回兵,而去荆州的战事也起来了,江东趁着刘玄德和曹氏打仗,对于荆南还有南郡更是频频骚扰不休,让刘玄德颇为头痛。
    此时犍为太守李严根本就没有去找刘玄德要援兵的打算,而是直接在本郡召集了五千兵马,并且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贼寇,然后在资中县一战斩杀马秦、高胜等人,没有了首领,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平定了资中县的贼寇之后,还没有满足,他还顺带将这一代的各路山贼匪患都清缴了一番,让资中县一代变得清明了起来。
    不过,盗贼马秦、高胜等人不过就是盗贼罢了,在这个并不算真正平静的西川之地,最为让人头痛的还是那些蛮人的首领,比如西川南疆之地的蛮人,而且并不是只有南疆之地才有蛮人。
    在李严平定了盗贼马秦和高胜等人的叛乱之后不就,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这按理来说并不算是李严的范围了,不过他仍然没有丝毫的犹豫。
    直接带着麾下的大军就前去平定叛乱了。
    高定乃是越巂郡夷帅,无论是能力还是兵力,都远非马秦和高胜这种贼寇所能比拟的,在李严的奋力反击之下,他们也不过就只是被击退了而已,不过能够保住新道县,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因为这件事,远在汉中的刘玄德直接给他加封为辅汉将军一职,并且仍然让他继续担任犍为太守,算得上是第一次的重用了。
    《三国志》: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