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四十四章新的局面(二)[3]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麾下的士卒将校,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吧,贾逵大人,刚刚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贾逵着急,他曹休也不是什么好惹的。
    虽然说曹休想要出兵江东这件事他们一个个的都不同意,但是便是贾逵还有众多刺史郡守,各路将军都不答应这件事也改变不了另外一件事。
    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乃是这次三路征伐大军东路大军的统帅,他曹休可以随意的入驻任何一座大营,哪怕他已经有了自己本部的兵马。
    此时曹休就是直接钻到了他们大营之中,和那些士卒相互交流起来,努力的让自己对他们变得更加的熟悉。
    这种在众多曹魏大将看来很是“不要脸”的行为,但是他们确实没有任何的办法,对于曹休的这种行为,他们也只能任凭他施为。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因为还有另外的一种声音。
    “曹休去了大营?”已经五十八岁的臧霸对于这个和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对上眼的小辈没有任何的在乎,语气之中也充满了浓浓的不屑,“我臧霸的麾下也是他曹休能够拉拢的,区区废物,不足挂齿!”
    臧霸敢这么说,并不是无的放矢,主要也是他真的有这个能力。
    东路大军之中名将是真的不少,征东大将军曹休,扬名在虎豹,下辩破敌,最后还在扬州斩将杀敌,算得上也是一时之名将了。
    张文远更加的不用说了,那可是威震天下,能让江东小儿止啼的人。
    贾逵从最初的建安七年开始崭露头角,然后一直到现在都算得上是赫赫有名,虽然战场上不显,但是豫州刺史贾逵执政还是谋划都无一不是一时之选。
    其中王凌乃是司徒王允的之子,更是从太祖曹操的时代就出名的家伙。
    但是这些人都不被臧霸放在眼里,便是张辽,也不过就是尊敬,和敬畏,但是绝对不会是有什么太多的害怕。
    在臧霸的眼中,他真就不惧怕曹休。
    (对于很多人对于臧霸不了解,这是一个沉默的名将,在曹魏的中后期,臧霸就是一个纯粹的大杀器。
    臧霸曾经是徐州陶谦的部下大将,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就跟随徐州陶谦大破黄巾军,然后被陶谦封为骑都尉,一度带着他的几个小兄弟屯兵于开阳,臧霸为统帅。
    《三国志》之中有记载: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
    而且在徐州他过得也是土霸王的日子,平时听调不听宣也就算了,主要是他还喜欢征伐同袍,而且颇有一些反复无常的意思。
    《英雄记》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时有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与布通。布与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馀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也!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馀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布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建得书,即遣主簿赍笺上礼,贡良马五匹。建寻为臧霸所袭破,得建资实。布闻之,自将步骑向莒。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布不从。霸畏布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霸后复与布和。
    臧霸攻伐琅琊的萧建也就罢了,他偏偏有能力抵挡住吕布的进攻,哪怕当初吕布没有用自己的全力进攻,那也是一样,可是就这么一份儿勇武非凡的臧霸,却是看不上刘玄德,转而投降了和他有仇的吕奉先。
    并且在吕奉先麾下,他依旧还是那副听调不听宣的样子,不单单如此,臧霸一直屯兵吕布的边境,和兖州挨着,在兖州大乱的时候,他可是没有少趁火打劫。
    当时兖州动荡,臧霸趁机招兵买马不说,还没少招募兖州的溃兵和败将,一时间他的势力增长的颇大,大有一种压制不住的架势。
    建安三年,曹孟德征伐徐州,大破吕奉先,此时臧霸竟然直接冲杀出去,帮助吕布,然后再和曹操交锋之后,让曹操成功的见到了自己的带兵能力之后,投降了曹操!
    《三国志》: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从三国志上面能够看得出来,臧霸动手动的相当的干脆,但是他投降的也是早就有准备了,他并不是打不过了就跑,而是很明显的自己暴露在曹操的面前。
    或许是因为如此,曹操见到那个让自己有些丢了面子的臧霸没有生气,而是十分的开心,并且直接将他招募的自己麾下为将,而臧霸也不客气,直接将自己麾下的诸多将校都招揽过来,同样的,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之于臧霸。
    再加上后面的马超之事,臧霸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青徐二州的统帅,这一些列行为下来,臧霸成为了曹操麾下的第一个,势力范围之内的小诸侯。
    但是《三国志》里面说了另外一件事,确定了臧霸的狂傲和桀骜不驯。
    《三国志》: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
    当初曹操在兖州时,以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徐、毛二人都背叛了曹操,再之后兖州之乱平定后,徐、毛二将亡命出逃之后,居然投靠了臧霸。
    建安四年,曹操命刘备起行往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便向刘备说:“以前我之所以能自立一方,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曹公的存命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王霸之道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愿将军为我辞却这个命令。”刘备便以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地向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而你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孤之所愿。”于是皆以徐、毛二人为郡守。
    两个叛将,然后曹操都不能直接下令,而是让刘备去办这件事,但是臧霸依旧不遵从不说,还给出了一些理由,暂且不说他说的这堆废话到底靠不靠谱,但是最后两个叛徒,然后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两个郡守,还是属于臧霸的郡守。
    之后臧霸在后面的征战之中,那更是越发的过分了,在《三国志》本传里面,可以说将臧霸干的事情很遮掩了,再加上臧霸又十分的会说话懂眼里。
    《三国志》: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
    但是臧霸虽然贪权,虽然有很多小聪明,但是臧霸是真的懂兵,他算得上是真名将,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臧霸若非是因为在曹营之中的地位实在是太过分了,恐怕他的地位绝不下于那五子良将。
    建安十年,随曹操征讨袁谭,同时彻底的将青州收入自己的囊中,然后顺带让自己的副将,在曹营仅仅是偏将军的孙观,直接一步登天之后当上了青州刺史。
    建安十一年,随于禁大破昌豨于东海,甚至直接将昌豨招降,但是最后却是因为各种原因,直接被于禁给用军法将昌豨给斩杀了。
    建安十二年,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再算上前讨昌豨之功劳,从这个时候,加上马超拒不赴任,臧霸迁为徐州刺史。
    建安十四年,张辽围剿陈兰时,臧霸则是与于禁征讨梅成,但是他们却是因于禁中了梅成的伪降计,让梅成得以率其三千余与陈兰汇合于灊山之下,再加上那个时候,江东直接出手了。
    于是臧霸被曹操调到皖,讨伐孙权大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去救助陈兰。孙权麾下大将韩当派兵阻拦臧霸,双方在逢龙展开战斗,韩当另外派兵在夹石口迎击臧霸,但是这两次,无论是正面攻击,还是侧面埋伏均被臧霸击破,臧霸回军屯驻舒城。
    孙权最后派遣了数万人的东吴援军乘船屯于舒口,想要再次分兵往救陈兰,但当孙权闻知臧霸军在舒城时,便立即遁还。
    臧霸引军乘夜追赶,等到即将天明的时候,他已经行进了百余里,向东吴军队前后夹击。东吴军队窘急不堪,不得上船,蹈水而逃者甚众。于是,东吴的军队未能援助陈兰。
    这件事,可以说臧霸一个人帮助张辽挡住了江东,然后让张辽击破了陈兰。
    建安十八年,臧霸和张辽再次出兵攻打江东,讨伐孙权于濡须口,臧霸与张辽同为前锋,在行军过程中十分不幸运的遭遇了持续的大霖雨。
    远在后方的曹操因为马上就要开战了,但是大雨连绵不绝的天气而想让张辽、臧霸暂退,但是连绵不绝的大雨直接隔绝了他们之间的通信,让他们无法快速的得到通知。
    尤其是臧霸和张辽在收到曹操的撤军令之前,前锋大军就已经先到达了江边,和江东的水军以及后续大军都已经准备交手了,两人见江水上涨,敌船稍稍前进。如果水涨泛滥成洪灾,会对缺船的曹军不利,因此,张辽、臧霸的将士们都感到不安。
    此时张辽就已经打算撤兵了,觉得就算是大战恐怕也会失败,不如趁着还没有动手,快速的将大军带回,这样就算是收到惩罚,也不过就是自己一个人挨罚,但是打仗,恐怕全军都会有危险。
    但是这个合理的要求,却是被臧霸直接反对了起来,臧霸坚持要执行曹操的屯驻命令而反对撤军,便劝止张辽:“曹公是那么英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
    张辽实在是劝不动臧霸,再加上士卒很多都是臧霸带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