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四十三章新的局面[4]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那一直在大营之中的潘璋,详细问了起来才知道,在他们走了之后,潘璋也带着自己麾下的大军离开了大营,朝着相反方向走去。
    诸葛瑾心中不放心,便也按照他们的指示寻找了过去,直到在百里洲上游足足五十里的地方,找到了正在带着麾下士卒热火朝天干活的潘璋。
    “潘璋将军,您这是何意?”诸葛瑾看着这群忙碌的士卒,实在是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哈哈,无事无事!”潘璋摸了摸自己脸上的水珠,“子瑜看来是失败了吧!”
    诸葛瑾听到这句话,也是老练一红,然后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我等无用,让那曹军将浮桥架设好了!”
    “正常!”潘璋没有任何的意外,“我江东的水军此时都在洞口提防张辽那厮,其实到现在位置,某家一定大概看出来曹军的想法了,不得不说真是厉害,我等都小觑了宛城的那位了!”
    “潘璋将军...这是何意?”
    “子瑜难不成还没有看出来么?”潘璋将手中的活计交给了身边的人,然后从水中上岸,来到了诸葛瑾的身边,“子瑜难不成还不知道那曹丕为何这般安排大军么?”
    “难道不是因为他不懂兵马么?”诸葛瑾犹豫了一下说道,“曹仁乃是荆州重将,却是被他放到了濡须和朱桓将军对阵,而张文远乃是老将,臧霸也是名将,可是却被一曹休小儿统领,东路大军更是让他们弄得乌烟瘴气,让他们根本就无法行动。”
    “嗯,嗯!”潘振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任何赞同的意思,“可是你难不成还没有发现问题么?这南郡那是重镇,却是没有足够的水军扛着。”
    潘璋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他诸葛瑾为什么没有能够昨天晚上一举攻破那百里洲,说白了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办不到,他没有水军来冲击那些浮桥。
    在陆地上,只要曹军一动手,他就不敢妄动了。
    若是昨天晚上他麾下有足够的水军在身,他完全可以顺江而下,然后直接支援江陵,哪里会有这么费劲。
    “可是我等的水军....”诸葛瑾话说到了一半就闭上了,然后眼神也是飘忽不定。
    “发现了?”潘璋轻笑了一声,“其实主公中计了,若是某家没有猜错的话,现在洞口恐怕也危险了!”
    《三国志》: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分前部三万人作浮桥,渡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并会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绝。璋曰:“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
    《三国志》: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却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而围不解。
    (关于这一段是作者推测出来的,当初曹丕的三路或者说四路大军攻打东吴,很多人都觉得曹丕不懂兵法,胡乱动手。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三点问题。
    第一任人唯亲,这次三路大军主帅,分别是征东大将军曹休,在此之前他只是曹操的虎豹营统领,另外在汉中大战他曾经和张既,曹洪,曹真等等一群人,合力打败了前来攻打下辨的张飞和马超,还斩杀了吴兰麾下的大将,最后还逼死了吴兰。
    但是那个时候曹休的职位是....骑都尉,和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其中大军之中还有偏将军曹真,以及雍州刺史张既等人,曹休虽然功劳不小,但是并不显眼。
    中路大军曹仁为帅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无论是老臣蒋济,还是常雕,王双,乃至他儿子曹泰,在曹仁的面前都是晚辈。
    但是西路军和东路军一样,都是备受争议的地方,那就是统帅分别是上军大将军曹真为主,征南大将军为副,两个曹氏大将,而他们的副将却是五子良将之二,张郃和徐晃。
    这就让很多三国读者觉得曹丕过分,竟然让这么一群小家伙来统领一群已经成名的大将们,这对这些大将不公平!
    关于这个,作者必须解释一下,他们这群“小将”只是在曹家和夏侯家的辈分小,却不是年龄小!
    此时诸多主要战将,作者大概算了算他们的岁数,基本上是曹仁五十五岁,张辽五十四岁,徐晃五十四岁,张郃五十三岁,臧霸年纪最大,他已经五十八岁了。
    然后是曹家的几人,曹真四十三岁,曹休四十岁,夏侯尚四十三岁,他们也都是年过四旬的老人了,而且其中征战时间最长的曹真,已经跟在曹操身边征战不下二十年了。
    曹休从进入虎豹骑到现在也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外征战,至于夏侯尚,他一直是宿卫大后方,但是他跟着曹彰征伐过乌桓,并且平定过上庸三郡九县,也不是一个初入战场的雏儿了。
    再说他们几个人,其中最危险的就是东路大军,其中曹休和臧霸是已经急了眼了,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只有东路大军最后是靠这“上天”送过来的功劳,甚至最后还错失了战机。
    中路大军稍后再说,但是西路大军可不是所谓的威望不够,曹丕来凑!
    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当初进攻上庸三郡九县的时候,就已经是征南将军了,而且当时他上有曹仁,下有徐晃,说白了他此时让徐晃给他当副将已经足足两年多了,若是出问题早就出问题了。
    至于张郃,那可是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曹真就是一路偏师主帅,同时张郃那时候就是他的会下来,说白了,当初的西路军配置其实就是两个主将带着两个副将,需要磨合的只有曹真和夏侯尚两个人。
    但是曹丕在出征之前,借着雍凉大胜的势头,将他一举从征西将军直接提成了上军大将军,从而一跃成为了曹魏军方最重要的几个人之一。
    所以说,这第一点,只有东路大军才是真的有问题,剩下的在人员安排上,并没有太大的可以诟病的地方,当然,之所以让曹休在东路,其实后面会解释的。
    至于第二点,就是曹仁的布局,曹仁常年驻守荆州,可以说,在曹魏之中,曹仁应该是对荆州以及江陵之地应该是最熟悉的,按理来说应该是让曹仁打江陵。
    但是所有人都疏忽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曹仁太傲气,他的傲气不允许他作为一路偏师,只能打最重要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濡须。
    纵观中原和江东的数次大战,所有的战场都是在濡须这个地方,而关于这个地方,笔者专门请教了老师,地势开阔,可以大规模作战,水势不显不用依靠太多的舟楫。
    所以濡须可以说是缺少战船的曹魏攻打江东最合适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就像是祁山一样,只要堵住了祁山,就等于堵住了诸葛亮。
    所以曹仁作为主攻手,一定会出现在濡须这个战场,但是曹丕耍了一个心眼,那就是他对于江东的看法和他父亲曹操不一样,曹操打出来了地利之优势,也就是濡须这块地方。
    但是曹丕打的是人和,镇南将军黄权就是他的人和,他没有像他的父王一样一直希望自己直接打到江东的内陆,然后反攻江东的水军,曹丕想的就是直接反攻他的水军。
    所以他亲自坐镇宛城而不是濡须,不仅仅是因为不想去和曹仁搭档,让双方都束手束脚,跟多的是,他要给曹真造势,他不需要打压曹仁这个人的存在,但是他需要给半个荆州造势,这是他未来攻打江东的要地!
    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三国归晋的时候,江东就是被景州刺史打下来的,靠着水军打下来的!
    至于第三点,那就是曹丕三次伐吴,但是最后的无疾而终,关于这个因为涉及到了后面的剧情,作者就不多说了,但是直说两件事。
    三次伐吴之后,曹魏正式进入了中原大一统时代,结束了曹操在世的时候,给他留下的所有问题,三次伐吴,让东吴在曹丕生前,不敢有任何不轨之心,莫说称帝,便是和他交战,都不敢放肆。)
    洞口,吴军大营!
    吕范的年纪不小了,年过半百的吕范算得上是三朝老臣了,现在再次带着这幅年迈的身体,驻守洞口,防备让整个江东都感觉到害怕的张辽。
    “主公刚刚又来信了!”吕范拿出孙权让人带给他的信帛,然后轻声叹息到,“此时主公已经亲自去了江夏防备文聘,信帛之中再三叮嘱我等将士,一定要小心张辽,一定要小心张辽。”
    说着话的吕范突然就拍了桌子。
    “你再看看你们几个,动不动就要出兵出兵,那张辽是那么好欺负的?那张辽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你们一群小家伙,难道就这的忘了当年逍遥津之战,我等死伤是多么惨重了么?”
    说到了逍遥津之战,在场的很多人脸色都变得很是难看,毕竟江东这么多年,丢脸的事情有很多,但是这么丢脸的事情,真的只有这么一次。
    “张八百,孙十万”这两个名字就像是两只臭虫一样,卡在了所有江东将士的嘴里。
    虽然江东的史官已经很努力的美化那次大战了,但是对于那次大战,仍然写了大量的词语,比如,“斗死”、“披走”、“得去”、“得免”、“已免”、“尽死”、“被创”这类话,而且说的都是自己。
    这件事实在是江东耻辱,最大的耻辱。
    “吕范将军,您何苦在这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定武中郎将,也是孙坚的庶子孙朗乃是一个直脾气,当初逍遥津的时候,他也没有参与进去,对于张辽并不服气,“那曹休不过一黄口小儿,张辽也不过就是一匹夫罢了,哪里有什么值得我等这般恐惧!”
    孙朗并不只是嘴上说看不上他们,而是真的看不上。
    “吕范将军,请与我一只兵马,带我直接出兵将那张辽匹夫的人头,给您拿来,也好给我那哥哥庆祝!”
    孙朗作为孙坚的庶子,叫孙权一声哥哥这没有什么,但是他这么说话,若是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吕范害怕他的那个哥哥容易心脏承受不住。
    “孙朗将军莫要着急!”吕范对于这个家伙实在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能好言相劝,“孙朗将军有所不知,这战场杀伐并非儿戏,我等需要从长计议....”
    孙朗听到吕范和哄孩子一样哄着自己,心中羞恼,直接一脚将自己面前的桌案踹翻,然后大步的跑了出去,真就和一个不着调的孩子一样。
    看着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