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三十九章孙刘大战[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r>若是现在陆逊能够看到这一幕,一定能够发现,现在的孙桓,那就是当初以身做饵,吸引刘繇大军主力的孙伯符!
    “滚下去!”孙桓拼着挨了一刀一枪成功的在冯习的身上留下了两道伤口,然后将他和张南也成功的给压了下去。
    看着城墙上浑身都是鲜血的孙桓,冯习和张南并不是第一次被人从城墙上砍下来,他们也不是百战百胜的人,但是被人这么强硬的反冲锋给打下来,他们还真是第一次。
    “这就是孙家子么?”张南看着那个不算多么的高大,甚至都不算多么健壮的年轻人,轻声问出一句话来。
    “啊,孙家子!”冯习也是,捂着正在流血的伤口,看着城墙上的孙桓,“还真是小觑了这个家伙,不过没有关系,他依旧挡不住!”
    冯习和张南两个人再次对视了一眼,现在孙桓手中不过万人罢了,他们的麾下可是他们的数倍之多!
    刘玄德将西川的三十万大军来出来了大半之多,其中他们两个先锋大营麾下就有不下三万之众。
    再加上刘玄德给他们的策应和援兵,恐怕是那夷陵道里孙桓麾下的五倍之多。
    “从现在开始!”冯习直接下达了下一步的命令,“昼夜不停,给我轮番攻城,就算是累,某家也要将那个叫孙桓的小家伙给累死!”
    “吼!吼!吼!”
    冯习的攻伐之术很简单,那就是冲杀,冲杀,再冲杀!
    他们两个人冲杀,不够了话那就让大军不断的冲杀,总之,就是硬打硬冲,反正他的麾下不怕死,他,更加的不怕死!
    孙桓看着刚刚退下去却又再次集结,准备再次冲锋的西川士卒,脸色也是十分的难看了起来。
    “传令!”既然西川大军作出了选择,那么他麾下的大军自然也要继续应对才是,“大军分成三班,轮番休息,从今天开始,我等的苦日子可就要开始了。”
    “诺!”孙桓虽然在江东世家和将领面前是一个暴躁甚至带着些许暴虐的人,但是在他麾下的这些士卒之中,他却是一个好将领。
    长得颇为俊美,言谈风趣幽默,而且和士卒同甘共苦,没有丝毫的怨言。
    这种性格,在大营之中,尤其是在属于自己的军营之中,那也是相当受欢迎的。
    “大战,开始了!”孙桓和冯习两个人几乎同时说出了这句话。
    事实也如他们两个人所说的那样,冯习自从第一次被孙桓打退之后,他的攻击就开始了连绵不绝,他不求一次必胜,他要的就是连绵不绝,攻击不断,要将夷陵城中孙桓的大军活活的累死。
    他们的士卒是他孙桓的五倍不止,便是攻城,他们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冯习甚至直接将孙桓的夷陵团团围住,哪怕明知道现在江东本土已经派不出援兵了,但是他仍然不放弃这一点。
    而这里的事情,也很快就让士卒带到了刘备的大营之中。
    对于冯习第一次攻击失败了,并没有将夷陵一战而下,这件事刘备并不吃惊。
    “孙桓乃是孙家的颜渊,能力自然不俗,再加上还有上万的江东精锐,冯习张南未能一战而下,实在是正常,让他们莫要担心!”刘备并没有责怪他们两个,而是告诉他们,继续进攻,不要担心。
    不过对于这个孙桓,刘备心中却也有了其他的想法。
    “去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就说现在夷陵道正在被我先锋大军,冯习张南两位将军不断的围攻,岌岌可危!”
    刘备也不愧是老奸巨猾之辈,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如何对付这琥亭之中的陆逊等人。
    孙桓被西川大军日夜围攻的消息,没有任何意外的再次出现在了琥亭的江东大军之中。
    陆逊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头就开始疼了,他已经可以预料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
    “大都督!”一声粗狂的声音,这声音都不用看,陆逊就知道是潘璋,听那沙哑的嗓音,陆逊已经知道潘璋已经着急到一定地步了。
    “请潘璋将军进来吧!”叹气归叹气,但是也不能避而不见。
    “大都督!”潘璋朝着陆逊拱手之后,看了看周围的侍卫们,“大都督能否让他们先行下去!”
    潘璋的这个要求的确是有些无礼,不过无礼归无礼,但是陆逊却是听从了潘璋的意见,“尔等都退下吧,将大帐营门守好,闲杂人等,不得再入内了。”
    陆逊说完之后,便拱了拱手,让众多亲兵护卫都离去了。
    潘璋看着所有人都离开之后,这才朝着陆逊弯腰行礼,“大都督,不知道大都督可否给潘某人一个准话,您让孙桓公子前去夷陵,到底是因为什么!”
    “潘璋将军!”陆逊看着上来就直入主题的潘璋,脸色沉了一下,“你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大都督,末将知道大王将孙桓公子拍到您身边,这件事不太对,但是即使如此,您也不能如此明目张胆的这么做,若是孙桓公子真的死在了夷陵....”
    “真的死在了夷陵,你觉得江东还存在么?”陆逊直接一句话打断了潘璋,看着目瞪口呆的潘璋,陆逊继续说道。
    “你觉得现在江东还能有多少大军?你觉得现在江东还能有多少士卒?还能有多少可用的大将?”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陆逊每问出一个来,潘璋的脸色就灰暗了一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现在的江东,无人可用。
    (从荆州关羽北伐到夷陵大战结束,这应该是三国最初的时候,也是三国人才最匮乏的时候。
    此时的江东,已经没有可用之将了,抵抗刘备的乃是江东大都督陆逊,他麾下攻击五部五万人马,南郡的朱然,固陵的潘璋,孙家宗室子弟孙桓,江东本土韩当,庐江的徐盛。
    之后还有鲜于丹,徐忠,孙规,宋谦这些偏将跟随大军,可以说这就是江东当时能够拿出来的将近八成的战斗力了,这个数据一丁点都没有夸张的成分。
    此时江东本土,周泰病重,而且也没有参加夷陵大战,因为再之后的两年里,他就被病痛活活的折磨死了,接替周泰驻守濡须的新任濡须督乃是曾经去濡须协防的朱桓。
    然后防备江东本土势力的乃是全综和贺齐两个人,剩下的就是张昭,顾雍这些谋士,或者是诸葛瑾这种防备曹氏的文臣,还有一些类似于程秉他们这群清谈名士。
    至于其他人,凌统死得最惨,在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时候,为了掩护孙权,直接被张辽打成了重伤,然后在建安二十二年,再次为孙权从山越那里弄来了万余精锐,之后就死在了家中,算是为江东耗尽了心血。
    再说甘宁,作为江东唯一一个敢和张辽还要关羽两个人硬碰硬的,他是完成了他所有的荣耀,然后死去的。
    建安二十年,他先是在年初的时候,和关羽对峙了四个月之久,然后在建安二十年的八月,再次和张辽乃至曹军主力在合肥激战,整个建安二十年,应该是甘宁为主场的一年,扛住了关羽,挡住了张辽,然后再次救下了孙权。
    《三国志》: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
    《三国志》: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
    但是也让他的伤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建安二十五年,甘宁在夷陵之战之前,正式亡故!
    另外关于甘宁什么时候死得,《建康实录》和《三国志》两个都有明确记载,但是两个说的完全不一样。
    《建康实录》:二十年······冬折冲将军升城督甘宁卒,宁字兴霸,临江人也。少为吏,轻财重士。尝聚健儿年少好持弓弩带铃民闻铃声即知宁来也,出入陆则连骑水则轻舟与人相遇待之甚厚,乃与交.欢不尔即放而夺之。自刘表败归吴,周瑜荐之以骁果従。权常曰孟徳有张辽孤有兴霸可以敌也!
    《三国志》倒是没有说的这么直白,但是他在另一卷之中说了另外的一件事,也能侧面看出甘宁死亡死间来。
    《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尝以小故与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臣子一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曲矣。”权闻之,以书让皎曰:“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者且三十矣。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於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於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其人,其人求属吕蒙督中。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吾亲之者,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其可久乎?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皎得书,上疏陈谢,遂与宁结厚。
    这里说的是孙皎,孙皎和甘宁矛盾很深,这是有史书记载的,这是孙权给孙皎的书信,从这里面看,此间十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十年后,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这个时候,甘宁还和孙皎闹腾呢,而在另一个记载之中。
    《三国志·丁奉传》记载丁奉曾隶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如果说这是根据先后顺序,那么在建安二十年之后,丁奉还是在甘宁的麾下任将校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甘宁在蜀汉章武元年的时候,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他肯定是已经死了!
    至于第一任濡须督,蒋钦将军更是在讨伐关羽,奇袭荆州的时候,直接在结束战役之后,病故了,这也是当时江东损失最大的那一年。
    《三国志》:权讨关羽,钦督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