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三十八章孙刘大战[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r>另外,关于这一段,在《典略》上也有记载:表疾病,琦还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见表,父子相感,更有讬后之意,谓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国东籓,其任至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
    同时《资治通鉴》还记载了另外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表卒,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
    这两段说明了什么,刘琦惜命,他却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也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他知道自己不能进襄阳城,所以在没有任何兵马的情况下他就只是哭丧,一副委委屈屈的模样,将自己塑造出被欺负的弱者。
    莫要小觑了这一跪,这一哭,这一刻他刘琦再次有了荆州继承人的身份,他让所有人想起来了,他刘琦是外出为将,可不是说放弃了自己的继承人之位了。
    再说第二件事,也就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刘表身亡,蔡瑁和张允等人将荆州牧的位置送到了刘琮的身上,这时候一直软弱可欺的刘琦竟然有了起兵的心思。
    这种果决先放到一边,最重要的是,他手中掌握军权了,也就是说,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初步掌控江夏的那些悍卒了,那些可是未来帮助刘玄德得到三分天下的底子。
    有这份儿本事,这个时候的刘琦和刘表相像的不单单是容貌了,甚至还有那份儿单骑入荆州的决绝和能力。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果决,聪慧的人,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刘备投奔他,并且借助他的名义在江夏站稳脚跟,并且向朝廷表奏他为荆州刺史之后,再借助他的名义,夺下了荆南四郡。
    然后刘琦就这么死了,一个壮年,从军不经历战事,果决聪慧,荆州长公子刘琦,因为贪杯好色死在了江夏。
    反倒是最后投降曹操的刘琮,他的后果似乎是挺不错的,至少史书上记载他的日子过得挺不错。
    《三国志》:越、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琮曰:“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乎?”巽对曰:“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以新造之楚而御国家,其势弗当也;以刘备而敌曹公,又弗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兵之锋,必亡之道也。将军自料何与刘备?”琮曰:“吾不若也。”巽曰:“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原将军勿疑。”
    在《三国志》中只是说了他最后被表奏为青州牧,但是在《魏武故事》记载之中:“楚有江、汉山川之险,后服先疆,与秦争衡,荆州则其故地。刘镇南久用其民矣。身没之后,诸子鼎峙,虽终难全,犹可引日。青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教令名之誉,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馀祚;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而比有笺求还州。监史虽尊,秩禄未优。今听所执,表琮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
    后面的事情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没有多说,说白了也可以称之为无疾而终。)
    刘复看着刘禅,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家伙说,凭良心说,他对于刘玄德父子都没有什么好感情,这或许也是他和刘巴关系好的原因,因为他们两个人都看不上这一对儿父子。
    但是刘禅那里他可以不说话,另一人却补能。
    “叔父!”刘复和蒯蒙乃是生死兄弟,而诸葛亮就是蒯蒙的亲舅舅,蒯蒙的母亲就是诸葛亮的亲姐姐,所以这一声叔父倒真是叫得。
    “是不是很奇怪,今天为何会有这么多人出现在这里?”诸葛亮看着满脸尴尬的刘复,轻笑着说道,“难不成你觉得只有你们中原,才有校事府这种地方么?”
    刘复听完之后,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西川的情报组织绝对不差,其他的暂且不说,就和那些异族的来往,这西川的人那是做的相当不错。
    凉州羌氐胡人,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是绝对就是他们动的手,还有并州哪里,看韩龙给自己来的信帛,那里面也说了,现在并州的那些鲜卑人里似乎也有西川的人马。
    再加上当初在乌桓出现的人马,刘复都感觉现在西川刘家干的事情,越来越过分了。
    “不知道叔父和太子今日来此,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刘复知道他们两个人可不是愿意没事来叙旧的人。
    对于刘禅他不了解,但是诸葛亮,说的好听一下,那就是大公无私之人,但如果说的难听一点,那就是一个冷血之人,这个人心中有的只有权衡利弊,他是一个理智到了极致的人。
    自己的亲姐姐被孟达杀了,但是他仍然能够和孟达平心静气的说这话,仍然能够若无其事的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就像孟达攻打上庸房陵的时候杀的那些人不是他的姐姐和姐夫,就是一群和自己陌不相干的人。
    “老夫托大,叫你一声阿复!”诸葛亮轻笑着,然后说了一句让刘复有些颤栗的话,“给你一年的时间,最晚年底,你必须离开西川,否则你会死在这里!”
    诸葛亮说完之后,便带着太子刘禅离开了关兴的府邸,满脸的笑容,仿佛他们刚刚谈的十分开心,十分投缘一样。
    关兴将丞相诸葛孔明和刘禅送了出去,而后堂之中,刘巴看着有些沉默的刘复,不甚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伯父无事,这个结果,是侄儿早就有所预料的!”刘复努力的让自己笑了笑,“我乃是刘磐的儿子,在西川怎么可能有我生存的地方呢,诸葛丞相能够给我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是很照顾我了。”
    作为曾经荆州牧刘表从子,荆南第一将刘磐的儿子,刘复在西川是不会被欢迎的,今天来这么多人,说白了就是让他再次感受到他这个身份给他带来的荣耀。
    同样也要告诉他,他的身份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还有是责任,一旦他的身份在这里出现,会有多少麻烦可想而知,现在汉室都已经没有了,所有的汉室宗亲都有了上位的可能。
    而刘磐虽然说是刘表的从子,但是那也是从子,也是汉景帝刘启之子、西汉鲁王刘余的后代,是正经儿的大汉宗亲。
    换句话说,现在还活着的汉室宗亲,那个在血统上其实都比刘备要纯正一些,毕竟刘玄德祖上那个家伙,实在是太不靠谱了一些。
    刘巴看刘复能够自己想明白,虽然感觉这个孩子也不好受,却也不知道,也不想去劝说他,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的成长总是要经历很多的事情的,这个事情本来就不公平,若是不经历足够多的事情,他又凭什么能够成为一家的顶梁柱。
    “你好自为之吧,时间不多,你当好好把握!”刘巴留下这么一句话之后,他也颤颤悠悠的离开了,他已经老了,年纪十分大了,这么大的岁数了,他也实在是经受不起那些事情了。
    刘复朝着刘巴的背影好好的行了一个礼,然后等到刘巴彻底的离开他的视线之后,他才缓缓的站起身来。
    刘复自己其实还想要说一声,那就是他其实就算没有这一年的期限,他恐怕也不会在这里呆多久,他还有很多地方想要去,他的时间本来就不算多了,他想要好好的游览一番。
    至于关银屏,刘复觉得一个随时都有可能死的人,或许是没有资格和这么一个善良优秀的姑娘在一起的。
    将所有事情都想通了的刘复,露出了一个宽心的笑容,然后脸色虽然狰狞恐怖,但是他的脸上却是再次有了些许的笑容,他不想再多为其他的事情心烦了。
    可是当他走出自己的房间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早就已经等待了不知道多久的关银屏。
    “关小姐...等了很久?”看着她身上那霜气,刘复不傻,自然是知道这个女人并不是刚刚出现在这里的。
    “也没有多久,只不过之前一直是在其他地方罢了。”关银屏轻笑了一声,然后随意的将身上的风霜掸去,“刘复公子既然是我关家的关统的武学老师,不知道关银屏能否也跟着先生学习?”
    刘复听到这个要求是有些犹豫,自古练武男女不混传,不过看着明媚轻笑的关银屏,他却是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来。
    “怎么?”关银屏看刘复居然还有犹豫,不由的再次轻笑了起来,“难不成先生嫌弃我这个学生不成么?”
    “某家只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当不得小姐的老师罢了。”刘复最后还是没有舍得拒绝,一年的时间,能够多看看她或许也是好的。
    蜀汉章武元年过去了,关家也恢复了足够的平静,刘复也开始了正是教导关家的小关统。
    宗预是一个好老师,严肃,认真,品格高尚,对于小关统来说,这个时候有这么一个好的启蒙老师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同样的刘复也是一个很严格的老师,便是有关银屏在身旁,他对于小关统也没有任何的留情,他的教导很杂,有当初他的父亲刘磐对他的一些教导筑基的东西。
    还有当初关羽让他学习的,关羽和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初若是能够早早的将关平收到自己身边教导,他的成就也绝对不会仅止于此。
    现在关统不但模样长得很像自己的祖父和大伯,那身体和自己的祖父也相差不多,比自己的那个大伯也是强上不止一点,刘复对于关统的教导自然也是十分的认真。
    甚至在教导关统的时候,他也在想着,若是当初那个叫做关平的家伙,真的能够更早的遇到自己的父亲,或许他的成就,真的不仅仅如此,也不会因为不想给自己的父亲和弟弟惹麻烦,主动回去求死。
    就在这种时候,就在这种时间,章武二年的正月,刘备的大军终于出了西川,出了江州,正式踏上了江东的土地。
    章武元年二月,在西川前锋吴班和东吴统帅陆逊交锋半年之后,孙刘大军也正式开始了交锋。
    “江东狗贼,夺我荆州,杀我兄弟,刘玄德在此立誓,不破东吴,绝不回成都!”刘玄德在大军阵前,一声声的大吼,让西川大军,变得十分的狂暴起来。
    “吼!吼!吼!”
    “不破江东誓不回!”
    “不破江东誓不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