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三十六章刘复和关银屏(二)[2]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没想到还真是你,之前在后院看到二公子送你过来,我还以为看错了呢!”周仓哈哈大笑着,然后十分不客气的走了进去,刘复倒也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
    “周仓将军,您也回来了?”刘复看着周仓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意思。
    “啊,回来了,除了赵累那厮是在替着关将军假投降,然后让关将军去看一眼临沮之外,在荆州死去的只有关将军父子了!”说道这里的时候周仓的脸色也是十分的难看。
    而刘复听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十分的难受,一个英雄死在自己的身边,这件事怎么也无法让人不有感触。
    (关羽征伐樊城的时候,荆州留守潘濬,投降东吴,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且同时将荆州上上下下所有的军事部署都献给了孙权。
    《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第十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呼其字曰:“承明,昔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帅;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此二人,卿荆国之先贤也,初虽见囚,后皆擢用,为楚名臣。卿独不然,未肯降意,将以孤异古人之量邪?”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廖化活着被俘到了江东,虽然说后面逃回来了,但是当时也是不抵抗的标准,不过这个事情的确是有些不太好说,暂且就先不发表任何的意见了。
    几个著名的文臣,马良,伊籍,王甫,这应该是刘备留给关羽的三个谋士了,姑且算是谋士,至少是荆州文臣之中的代表了。
    其中马良活着回到了益州,这是已经确定的事情了,因为在章武元年,也就是刘备称帝之后,马良直接受领了侍中一职,更是在章武二年二月份的时候,将武陵蛮人招纳麾下,协助刘备的大军攻伐荆州。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
    而伊籍,在刘备称帝之后,还成功的任命他为昭文将军,当初他是关羽军中主簿,也是随军出征的一人,按照时间来算,他也不是被俘虏的那那些人中的一个,章武元年被封为昭文将军,甚至在法正死后,他应该是接替法正,和诸葛亮等人制定《蜀科》。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至于王甫这个在《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的人物,在历史中也的确是有这个人,不过却不是特别的重要,但是就这么一个家伙,最后也是活着回到了益州。
    《三国志·杨戏传》:国山名甫,广汉郪人也。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
    当时王甫是荆州议曹从事,这个职位绝对不是让他在绵竹当的,应该说是先担任绵竹令,然后在吕蒙袭取荆州三郡之后,被刘备放到了荆州那地方,给关羽当议曹从事。
    但是他最后也不是死在了荆州,而是回到了益州,不过他回来的证据并不是在登基大典上有什么职位留下,而是他随着刘玄德征讨吴国,然后死在了战场上。
    章武二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二月亲自率领陆军进军伐吴,王甫随刘备一同出征。汉军在秭归被吴将陆逊中打败,将士大多阵亡。王甫也在战争阵亡。
    《三国志·杨戏传》:随先主征吴,军败於秭归,遇害。
    这么一算,当时在荆州有名有姓的人物一共有这些人,荆州从事,也就是荆州政务一把手,刘玄德用来钳制关羽的,潘濬,投降东吴并且献出了荆州所有的布防图,最后让荆州直接被陆逊带人横扫了。
    南郡守将,守备江陵的大将糜芳,被迫投降,最后也算是一路扶摇直上,虽然没有位极人臣等等,却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在《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记载:六月,权令将军贺齐督糜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宗。
    所以说,糜芳至少是一个杂号将军,乃至更高的人,这一点是确定了的,而且他过得非常好!
    再说零陵太守郝普,公安守将傅士仁,这也是留下名字的,也都是好端端的活着,没有任何反抗的意思,虽然后面没有任何记载了,不过他们至少没有任何的损失。
    伊籍,马良,王甫三大谋士,全都囫囵个的回到了西川,虽然最后三个人有两个死在了跟随刘玄德东征的时候,但是在关羽手下,关羽将他们都保护的很好。
    再说廖化,最后也是好生生的逃回来了,没有任何的问题。
    至于说周仓,是说上并没有关于这个人的合理记载,但是之前作者也说过,这种情况倒不是不可能,但是同样换句话说,若是真的有周仓这个人的话,那么也不应该按照已经经过多次改编的《三国演义》来解释。
    《三国演义》更多的是借鉴的《三国志平话》,换句话说,《三国志平话》应该算是最老,最开始的一个版本了,而在《三国志平话》中也写到周仓,但是却不是说他死在了麦城。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又有一个周仓。说周仓用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懿让人仿照夺来的木牛流马的式样也造了几百匹,用木杵一打,只可走几步。他纳闷,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打一杵可行三百步,我的怎么就打不动呢?过了几天,周仓来下战书。司马懿却让人把周仓灌醉,问他,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有什么诀窍,你告诉我,我给你万贯金银珠宝,让你满家富贵。周仓笑着说,那当然有诀窍,军师的木牛流马,提杵人都念木牛流马经。又说,这些人都归我管,今天夜里我回寨去,把木牛流马经写好给你。司马懿大喜,给周仓三十贯金珠,两匹好马,还说,待写来后,还要给重赏。过了三天,司马懿派人去接,周仓早已走了,只留下诸葛亮的一封信,上写道:“自古以来,没有五个人会造木牛流马。你是魏国名将,还向我学木牛流马经,这不让人笑话吗?”气得司马懿把信撕得粉碎。
    所以,在真正史书上,记载的只有关羽和关平两个人明确的战死在了临沮,而赵累不过就是关羽在荆州提拔的一名武将,而且还不是多么重要的武将罢了。)
    刘复将周仓迎进来自己的房间,也是十分熟络的给他倒上茶水,和他慢慢的叙话。
    “周仓将军来这里,应该不是随意来的吧,可是有什么事情么?”刘复虽然和周仓关系还算不错,但是他可不相信周仓会闲来无事和他来这里闲聊一二,“周仓将军,有话还是直说吧。”
    周仓刚刚拿起茶杯,都没有来得起好好喝一口茶水,就听到刘复的话,这让他也顿时没有了喝茶的心思。
    “某家一直就说,你这个小子看似莽撞,实则心细,今日看来果然如此!”周仓先生轻笑了一声,然后摇了摇头,“的确是有些事情想要找你好好谈谈。”
    “周仓将军,有话直说就是了,何必这般遮遮掩掩的!”刘复倒是十分的随意,丝毫没有什么担心的样子,或者说,周仓想要说什么,其实刘复心里已经知道了。
    “现在关家,很不容易!”周仓先说说了这么一句,“关将军去世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荆州失去就是关将军的责任,紧接着黄汉升将军死在了家中,法孝直也死在了府邸之中,彭永年被贬斥,廖公渊被罢免,然后现在孟子度也反叛了,刘封公子被斩首在成都闹事之中。
    曾经那个声名赫赫的西川,现在突然变得有些人才凋零了起来,反观当时被我等一直看不起的曹氏,现在反倒是开始了人才济济的架势,曹真被拍到了雍凉,调回来的那个苏则。
    还有那个老的都快走不动的张既,以及现在在南边和江东摩擦不断的夏侯尚,曹仁等人,有老有少,就这么短短的一年时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两方人马就调换了!”
    周仓说话的时候,眼睛里突然有了伤感,他或许是想到了明明一副已经稳胜的局面,是怎么做到现在这种的。
    关羽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孙权和曹氏的交恶,将孙家再次拉到了自己的一方,并且让西川有了足够的修养生息的时间。
    汉中一战,对西川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若非最后曹氏实在是坚持不住了,他们也就彻底的打崩了,到了最后的阶段,双方已经不是在比拼实力了,那纯粹就是在比拼自己的潜力了。
    曹氏搬空了整个雍凉和司州,甚至刚刚恢复元气的关中也被他搜刮了小半。
    刘氏将整个西川这么多年的积累打光了不说,更是让荆州都开始派兵支援了,在江东和曹仁两方人马夹击的情况下,让宜都太守,江陵守将孟达出兵上庸,直接拿下上庸,侧面威胁汉中。
    可是这种后果就是,曹氏还有的是时间能够恢复元气,但是刘氏时间确实不够了,西川结束了之后,还有荆州,荆州之外还有上庸,这些地方都暴露在了江东和曹氏的兵锋之下。
    江东不会放弃荆州的,曹氏也不会放弃荆州的,所以双发开始了没完没了的试探和进攻,最后是关羽开始动手了,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要让已经出现人才匮乏的曹氏再次匮乏一些。
    更加的想要爆发江东内部的矛盾,一个有着夺天之功的寒门大都督,在江东怎么也不会收到四大世家为首的本土势力的欢迎,等到双方斗的不可开交的还是,孙权也一定会插手。
    所以等到这些都结束了,西川至少能够有不下五年的时间用来修生养息,只要有着五年安稳的时间,汉中就能再次变成前线粮仓,魏延也就有实力出兵汉中了。
    马孟起虽然倨傲,但是他的年纪和经历在这里,只要卡住他的儿子,让他去雍凉作乱,西川未必就不能一次拿下整个雍凉之地,进而鲸吞关中之势!
    至于荆州,这个地方从最开始的要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半块飞地,与其夹缝中求生存,一边出兵樊城,一边提心吊胆的小心江东大举进攻,还不如将这里送给江东,然后封锁江州一线,江东动不了,曹氏更是够不着。
    集中所有的力量,然后从汉中出兵雍凉,然后从雍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