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第二百三十一章四方云动(二)[4]

汉末独行最新章节目录
   朝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刘备的事情定下来,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要真的让刘备准备登基称帝了。
    而刘玄德在看到诸葛亮走出来的那一刻,眼睛之中闪过了一抹兴奋。
    从年前曹丕篡汉自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每时每刻就都在等待这个时候。
    “军师请说!”虽然刘备也知道诸葛亮要说什么,但是他还是要例行公事的。
    “臣诸葛亮,请主公荣登大宝,正式称帝,为我大汉延续百世!”诸葛亮说完之后,直接就跪在了他们的面前,一头碰到了地上,高呼着请刘备登基称帝之事。
    而与此同时,那些其他人,也在这一刻走了出来。
    “臣,汉中王傅许靖,请求大王登基称帝,为我大汉,延续国祚!”
    “臣,议郎阳泉侯刘豹请求大王登基称帝!”议郎阳泉侯刘豹再次出现,这是他第三次动手了。
    “臣,青衣侯向举请求大王登基称帝!”青衣侯向举也已经是第三次了。
    “臣偏将军张裔...”
    “臣,偏将军黄权”
    “臣,大司马属殷纯....”
    “臣,益州别驾从事赵莋....”
    一个又一个曾经劝谏过刘备的人再次站了出来,他们再次告诉刘备,自己再次请求他称帝。
    等到了最后,满朝文武几乎全都跪了下去,跪在了刘备的面前,“请求大王登基称帝的声音,远远流传了出去。”
    至于为什么是几乎,而不是所有,因为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人傲然立于大殿之上,不跪不拜,丝毫不动!
    那就是翊军将军赵云,赵子龙。
    跪在旁边的诸葛亮感觉到气氛不对,然后看到了赵云居然还在那里好端端的戳着。
    就在诸葛亮感觉心中不好的时候,刘备看着赵云,赵云也毫不留情的看着刘备,没有半分屈服的意思。
    “都站起来吧!莫要跪着了!”刘备最后还是不忍心处罚赵云,或许他可以对很多人心狠,但是他实在是不能对这个家伙心狠,赵云保护自己还有自己的家眷,保护了一辈子了。
    众人不知道赵云的事情,还以为是刘备还想谦虚,以许靖为首的众人非但没有站起来,反而直接再次朝着刘备拜了起来。
    “臣请大王,登基称帝,为我大汉延续百世传承!”
    刘备看着众人,再看看依旧沉默不语,站在正中间的赵云,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只有赵云看得见的笑容。
    “孤....应了!”刘备在三次退让之后,终于也开始了他的登基大业,从今天开始刘备刘玄德,曾经的那位大汉的希望,大汉的皇叔,也要开始他的王者生涯了。
    “臣,拜见陛下!”听到刘备同意之后,众人这才开始山呼万岁,高喊陛下。
    只有赵云,先是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然后才微微躬身,轻声说着刘备听不到的话语。
    (历史上的劝谏人员之中,的确是少了几个颇为重要的人,驻守阆中的张飞,驻守汉中的魏延,驻守成都的赵云,西川大臣刘巴,这几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所有恩都选择了沉默。
    之后汉中的魏延被调回了中枢,一直跟随在诸葛亮的身边,张飞被左右亲随杀死,刘备也无动于衷,不能不说没有当初的这个问题。
    至于赵云,在刘备称帝之后,所有人都有了不菲的官职,但是对于赵云,却是没有太多的封赏,依旧还是中护军,至于征南将军,那是在他们征讨吴国的时候,加上的。)
    刘备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登基称帝,所以他关羽称帝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从头再来,尤其是那受封的禅让台。
    那可是需要重新搭建的,无论规模还是模样,都需要很大的功夫才行。
    而就在建造禅让台的这段时间里,中原的曹氏也迎来了江东的使者。
    张温作为现在投靠孙权的世家子,也是一名极为有能力的大臣,而且这次做的事情也是对他的一种信任。
    “江东吴侯麾下张温,见过陛下!”张温见到曹丕没有说别的,而是直接口呼陛下,算是对他的身份一种认可。
    曹丕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江东使者,他不认得这个什么张温,但是觉得这个家伙,这个态度还是不错的。
    “你主孙权让你来此做什么!”曹丕看着张温,露出了一个笑容,就张温这个谦恭的态度,就值得他对张温笑脸相迎。
    “回陛下!”张温再次朝着曹丕拜倒,“我主孙权愿意从今日开始,正是奉陛下为主,甘愿做大魏之臣,并且愿意奉还于禁,朱光等人!”
    曹丕听到了这些话之后,看着下面的张温,不由的愣了起来。
    之前江东的确是和曹氏有着交情和联盟,那是以为江东想要图谋荆州,同时遏制越发强大的西川势力。
    但是在对待荆州和关羽的事情上,两方人马可都是在互相算计。
    江东想要算计关羽和曹氏,然后自己渔翁得利,但是换句话说,曹氏何尝在最后不是想要算计江东?
    关羽和徐晃打的火热,然后上面书信漫天飞舞,在江东攻打南郡之前就将所有的计划告诉了关羽,想要让关羽回去和江东打生打死,最后曹氏收取荆州。
    不过最后,江东赢了,而江东和曹氏之间的关系也是变得很纠结了起来。
    不过现在,在曹丕成立大魏之后,他们居然主动前来,而且还是想要称臣
    “孙权那厮,可是想好了么?”曹丕抹了抹自己的胡须,眯着眼睛看向了下面的张温,“你可是要想好了,称臣,孙权向孤?”
    “回陛下,我江东愿意正式向陛下称臣,向大魏称臣!”张温再次郑重的说了一声,然后朝着曹丕拱手一拜,“如今我大魏在我江东修整的大将于禁和朱光两位将军,及其麾下诸多将校,如今已经在路上了,很快便能回到魏王麾下!”
    曹丕听到了这句话,这才是点了点头。
    说实话,曹丕也不指望江东还能做的更多了,毕竟如果让他派遣质子进入洛阳,这事儿他真的不现实。
    至于每年供奉,说真的,在场的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什么真正的称臣,江东只不过是现在没有办法称帝罢了,想要在曹丕这里混上一个王位先待着。
    至于其他的一些事情,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再次翻脸了,毕竟这两方势力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前脚张辽冲到了孙权的身前,差点一刀把这个家伙给砍了,后脚甘宁就冲进了曹操的大营,一顿打砸抢烧之后扭头就走。
    然后孙权大军出扬州,然后被锤回去了,曹军出兵江东,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最后双方也知道了,谁都奈何不得谁了,干脆就都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的方向。
    夏侯惇提出来的,先灭西川,顺江而下,水陆并进破江东的政策也就是曹氏对江东的国策了。
    所以说,这两方的称臣,也就是最多数年罢了,便是曹丕自己,他都不敢保证能够一直维持住这份儿压制。
    “既然如此,既然吴侯孙权这般的懂礼数,我大魏乃是继承的大汉,那么这官位自然也是继承了下来,今日朕就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江东的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果然是崽卖爷田心不疼,曹丕对于这种空口说出来的东西算是明白了,用这么一堆的官职,换众多将校,算得上划算。
    虽然他不喜欢于禁,但是于禁那三军将校还有众多将领,以及朱光等人都是现在中原迫切需要的。
    “臣,代替吾王多谢陛下,恭祝陛下,万万岁!”张温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后,立刻躬身行礼,等到接过了一旁尚书府拟好的旨意之后也是赶紧的退了出去。
    等到张温退出去了,曹丕突然开心了起来,或许是得到了江东的称臣,让他的威望更加的上了一层楼,那么自然是让他十分开心的。
    不过在曹丕开心了之后,他又想到了另外的一件事情,曹丕的脸色慢慢的变得难看了起来,看着下面的众多文武大臣,然后声音十分冰冷的说道,“我顺应天命当了皇帝,却听说有人哭,为什么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很冰冷,一副要找人兴师问罪的架势,让人不寒而栗。
    而下面众多朝臣之中,绝大多数都将自己的头颅低了下来,然后只有一个人没有这么做,那就是从雍凉之地的金城刚刚进入洛阳为官的苏则。
    苏则觉得刚刚曹丕那句话就是再说他,就是再找他问罪,然后直接就要发怒,和曹丕好生理论一番,他已经决定了,就算是他今天会死在这里也一样,他要和这个家伙好好的理论一番!
    也幸亏和他同为侍中的傅巽知道到底怎么回事,连忙掐着他说:“不是说您。”这才挡住了他。
    不过虽然苏则没有窜出去和曹丕理论,但是曹丕还是没有放过他,毕竟苏则干的事情虽然他能理解,但是总是要提点一番罢了。
    曹丕清了清嗓子,问苏则说:“前些时候攻破酒泉郡、张掖郡,和西域互通使节,敦煌郡献来直径一寸的大珠,可还能在市场中买到?”
    本来这只是让大家都能缓和一番,也算是让苏则知道一下,谁才能带着大汉走向强盛,结果现在苏则虽然被同僚拉住了,但是满心的怒火正是没处发泄,直接朝着曹丕就喷了起来。
    “陛下如果能把国内治理得和睦融洽,使德化流布到沙漠地区,宝珠就会不求自来;如果求了,然后得到,那么也就算不得珍贵了。”
    对于这种话,曹丕看着苏则,他知道苏则心中有怒火,但是最后还是沉默了,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再追究刚刚的问题,没有再喝问朝臣应该如何处置那个为大汉哭泣的人。
    (《三国志》曾经说了初,则及临菑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常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则曰:"不谓卿也。"于是乃止。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
    从这里面可一看得出来,苏则的事情曹丕不能说不知道,否则他不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