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颂》正文卷第1001章最让人心痛的是铭刻在内心最深处的期盼[2]

北颂最新章节目录
   r>寇季直言道:“房美人的案子,臣查到了张贤妃和周淑妃头上,所以臣恳请官家恩准,让臣去问一问张贤妃和周淑妃。”
    赵祯眉头一锁,“之前不是只有张贤妃吗?为何又牵连出了一个周淑妃?”
    寇季坦言道:“臣让自己的人暗中探查,发现了此事除了张贤妃有参与外,还有周淑妃。”
    赵祯沉吟着道:“如此说来,房美人陷害太子,是她们二人中一人教唆的?”
    寇季摇头,“案子没有查清楚之前,臣不能断言。”
    赵祯点点头,道:“那朕就不问了。此事朕已经全权交给你了。要查谁,要盘问谁,你只管便宜行事。”
    寇季闻言,点着头道:“今日天色已晚,臣先回府,明日臣去后宫见张贤妃和周淑妃。”
    赵祯摆手道:“不必了,今夜就下榻在宫里吧。”
    寇季沉声道:“太子祸乱后宫的事情才刚刚过去。臣不能留在后宫里,惹人非议。”
    赵祯郑重的道:“你陪着朕,去太后宫里尽孝,谁敢非议?”
    任何犯忌讳的事情,跟孝道挂上钩以后,总是能被人原谅。
    赵祯执意要求,寇季只能硬着头皮留在了宫里,跟赵祯一起去太后寝宫。
    二人在议事堂没待多久,处理了今日的奏疏以后,直奔太后寝宫。
    太后寝宫距离延福宫不远。
    寇季和赵祯出了议事堂,稍微走了一段路就到了。
    太后宫里没多少人。
    大概是太后重病,不宜喧闹的缘故。
    所以伺候在太后宫里的宫娥、宦官,仅有十数人。
    曹皇后和太子赵润在太后床榻边上伺候着。
    寇季看到太子赵润的时候,就知道太子赵润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赵祯带着寇季到了太后床前。
    曹皇后和太子赵润起身要施礼,却被赵祯给拦下了。
    赵祯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太后睡下了,就对着曹皇后和太子赵润摆了摆手。
    四个人到了寝宫的偏殿。
    一进殿门。
    寇季就向曹皇后和太子赵润施礼。
    “臣寇季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太子殿下……”
    曹皇后微微还礼,道:“寇卿家不必多礼。”
    太子赵润则规规矩矩的向寇季施礼,“学生赵润,见过先生。”
    按理说。
    他们君臣之间互相见礼,已经算是违背了规矩。
    但赵祯待寇季不同。
    曹皇后和太子赵润自然也得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寇季。
    赵祯在三人互相施礼过后,对曹皇后和太子赵润道:“皇后,你和润儿劳累了一天了。回去歇着吧。
    今夜朕和四哥守在此处。”
    曹皇后没有多言,对赵祯一礼以后,拉着赵润离开了太后寝宫。
    赵祯和寇季二人在曹皇后和太子赵润走了以后,坐在了偏殿门口,往着天穹的明月和星辰,小声的聊起了天南海北的事情。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寇季最初见赵祯的那会儿。
    二人在东宫的寝殿经常促膝长谈。
    只不过和当初不同的是,现在赵祯不会在静静的听着,反而会插嘴,还会跟寇季互相讨论问题。
    君臣二人聊到了夜班,便睡下了。
    如同以前。
    赵祯睡在了偏殿正中的床榻上。
    寇季睡在了门口的小床上。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见陈琳那一张死人脸。
    寇季沉沉的睡了过去,大概三更天的时候,寇季迷迷糊糊醒了,心里膈应的很,觉得有人在他身边。
    寇季缓缓睁开眼,左右摆了一下脑袋,猛然从床上坐起来,惊的瞪大了眼珠子,睡意全无。
    在寇季不远处的柱子前,站着一个人影。
    老态龙钟。
    月光照耀下,脸色有点发青、发白。
    盯着人的时候直勾勾的,一动也不动。
    披头散发,一身白衣,像是个鬼魅。
    若不是人影脚下,跪着一群以头触地的人影,寇季能吓的尖叫起来。
    寇季瞪着眼睛辨认了好久,才看清楚那个人影是李太后。
    李太后不是重病卧榻了吗?
    还能起身?
    最重要的是,还能跑到此处来。
    那些跪在李太后脚下的都是宦官和宫娥。
    她们不敢发声,应该是得到了李太后的命令,又或者是怕惊吓着酷似在‘梦游’的李太后。
    李太后如今重病缠身,又是忧思和惊恐引起的病症。
    若是被人惊着了,很有可能一命呜呼。
    所以宦官和宫娥们小心的伺候着,也在情理之中。
    寇季不明白李太后盯着自己做什么,迟疑再三,强吞了一口唾沫,准备开口。
    却没料到李太后居然默默的走到了自己身边,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寇季缓缓闭上了嘴。
    李太后拉起了寇季的手,悄悄的问道:“你是我的皇儿?”
    寇季张了张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太后明显已经看清楚他的样子了,还能问他是不是赵祯,那就证明她糊涂了,又或者在梦游。
    寇季迟疑了许久,有些生硬的点点头,“算是……”
    赵祯称呼他一声兄长,赵祯又是李太后的亲子,他勉强也算是李太后的干儿子。
    所以承认了并不犯忌讳。
    李太后见到了寇季答应,一脸惊喜的道:“我就知道你是我皇儿。但你不要说话,小心吵到了你弟弟。
    我问你什么,你点头或者摇头就行了。”
    寇季十分配合的点点头。
    李太后拉着寇季坐下,鬼头鬼脑的四处瞧了瞧,低声对寇季道:“我是太想你了,所以偷偷从冷宫里跑出来的。
    原以为小姐将你从我身边抢走,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没想到小姐给你生了个弟弟。
    你弟弟既然出生了,那么那个位置就跟你无缘了。
    但我们母子就有团聚的希望了。
    小姐不可能让我一个奴婢生的儿子代替她的儿子坐在皇位上。
    但你不要埋怨小姐,也不要有报复的心思。
    小姐可不是善类。
    你好好的照顾好你弟弟,守好你弟弟,等你弟弟坐上了皇位,我们母子说不定就能够相认,能够团聚。
    你别想着找我。
    冷宫不是个好地方。
    里面除了我,就只剩下了三个老奴婢。
    他们跟着我入了冷宫的才三年,就疯了两个。
    另外一个也不正常,过一段日子恐怕也要疯……”
    李太妃拉着寇季说了许多许多话。
    她说了许多对儿子的思念。
    叮嘱了许多保命之道。
    也讲述了许多她在冷宫里的遭遇。
    赵祯早在李太妃开口的时候就醒了,他站在不远处,听着李太妃絮絮叨叨的话,泪流满面。
    无论是赵祯,还是寇季,都能清楚的从李太妃的那番话里判断出。
    赵祯,就是李太妃的命,就是李太妃在冷宫里熬了多年,却没有发疯原因。也是李太妃辛苦活下去的勇气。
    她刚从冷宫里出来的那会儿,刘娥还活着。
    她深知刘娥的手段,所以不敢在赵祯面前说一句刘娥的坏话。
    生怕赵祯和刘娥生怨,被刘娥给整治了。
    后来刘娥死了,她却没机会说。
    因为那个时候大宋正在征战四方,每日里都有大量的政务要处理,赵祯没那个闲暇听她说这些糟心的事情。
    等到大宋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她又不想说了。
    虽然刘娥抢走了她的儿子,将她囚禁在了冷宫。
    但刘娥将她儿子培养的很出色。
    不仅坐稳的大宋江山,还将大宋江山治理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李太妃自认,儿子若是让她教的话,绝对不会这么出色。
    所以她觉得,刘娥虽然对不起她,但是却将一切都还在了她儿子身上。
    她觉得,只要儿子好,她受再大的苦也值得。
    所以这些话她准备带进棺材。
    只是没料到重病以后,脑子病糊涂了,又将这一番话讲了出来。
    寇季听着李太妃的讲述,听到最后也泪流两行。
    李太后讲完了以后,悄悄的对寇季道:“不要哭,惊醒了你弟弟,肯定会受罚的。你受罚,我心疼……万万不可告诉别人我来过……也会受罚……”
    李太后好生的叮嘱了一番后,起身悄悄的出了寝宫。
    寇季和赵祯二人默不作声,流着泪跟了上去,一直跟着李太后到了冷宫的位置,眼看着李太后进了已经荒废了多年的冷宫,卧在自己昔日睡的那张榻上,嘴角还勾着一丝笑意。
    “有些期盼,已经给她刻在了内心最深处……所以她即便是糊涂了,也不会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