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大游戏》基金会创造史第66章科学性电音组曲

基金会大游戏最新章节目录
   可能是因为共鸣,叶凌星轻易就明白了SCP-3999表达的情感,并对此种创作形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3999……是编号?SCP又是什么意思?”
    “SCP,或者SCP基金会,是一个……”
    “集体创作?这种超文本写作只有网络才能及时更新了吧。”
    “是的,本质上是一个网络文化体系。”关理再一次向叶凌星发出邀请,“我来找你的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将‘SCP-3999-我于万物之中’改编成动画。”
    在他看来,叶凌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收到邀请的本人好像有不同看法。
    叶凌星仍然拒绝为它制作动画。
    “因为价格问题?”关理在提出这个可能性的同时便将其否定了,“不会是这个原因,你应该是那种不计代价也要表达什么的人。”
    叶凌星无奈地笑笑,“喂,别说的好像很了解我一样,我们只是初次见面。”
    还是起因不太那么美妙的会面。
    但关理的判断确实没错。
    叶凌星不在乎制作动画的花费,也不想管版本最后会在谁手里。
    若要说的话,他唯一在乎的只有过程。
    往作品里面注入什么的过程。
    ——在你之后,我之后,有什么东西将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成为永恒。
    “动画的制作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我一个人无法完成。”他晃了晃杯子,盯着里面荡漾的水波,“我可以试着去找那些跟我合作过的制作者们,但他们的想法并不能保证。”
    叶凌星曾经组起过一个业余但本质上足够强大的队伍,去角逐青创奖。
    在那次短暂的合作之后,这个缔造了一时传奇的队伍很快解散。
    因为爱好和激情聚集起来的人们回到各自既定的轨道上。
    而身为组织者的叶凌星长期处于心理变更的危险阶段,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再和他们联系了。
    仅凭他一人,不可能重现去年《心若海洋》的神话。
    “就这个问题?”关理根本不觉得这算得上是麻烦,“能找回来的就找回来,空缺的位置另外找人就好了。”
    叶凌星才是核心,唯一不可或缺的核心,其他都是可以被替换的零部件。
    唔……虽然以成品水准来看,都是非常稀有的零部件就是了。
    “你好像比我还有信心,就不怕搞砸了?”
    虽然这样反问着,叶凌星却已经开始认同他的思维了。
    关理想都没想,直言道:“如果毁了3999,我大概会杀了你。”
    “不要随便就说出这么可怕的话,跟我比起来,你才是精神病吧!”
    “言重了,没你病得厉害。”
    系统:“……”不,你们两个都是精神病,就我一个正常人。
    哦,不对,它不是人来着……
    所以这里连一个正常人都没有了吗!
    草草定下了把以前的团队成员都骗回来的路线,叶凌星当即就开始了行动。
    按照他的说法——“你觉得我还有其它事可做吗?”
    活在自我厌弃的现实与过往荣耀的梦境边缘中,平日里的叶凌星基本是个废人了。
    但仅存的理智让他不想如废人一般生存着。
    必须,必须要做点什么。
    来证明自己是被人所需要着的,是有理由存在于世上的。
    “《幻昼》的作者之一就是我在B站上发现的,现在应该也能在这里找到他……”
    叶凌星回忆着自己当初寻找并拐骗团队成员的经历,不仅要筛选出拥有足够实力的创作者们,还得确保这些人符合青创奖的参赛条件,这些事可花了他不少精力。
    发觉哪里不对的关理打断了一下,“等等,制作者之一?《幻昼》的制作者不是你吗?”
    “作曲是我,编曲请了另外一个人来帮忙——禁曜,他的年龄超出了青创奖的参赛要求,也不愿意暴露自己,所以就没署名。”
    关理表示明白,“也就是说你请了外援,还是规则允许外的。”
    “咳咳……”叶凌星咳了一声,“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总之,他很快在自己的B站关注列表里面翻到了“禁曜”的名字,并且发现对方的关注数在自己没注意的几个月里成功翻了番。
    “最新的作品是……科学性电音组曲系列?”叶凌星打开禁曜的个人页面,最新的视频投稿发布在三天前,播放量已达到数十万。
    “看起来很受欢迎。”关理探头一起看着叶凌星的手机,“你准备怎么跟他联系?站内私信?”
    对方不一定会理吧。
    叶凌星其实加了禁曜的聊天好友,但在邀请对方加入“SCP-3999”的动画制作之前,还有一些信息需要确认。
    禁曜现在的作曲风格,符合3999的表现风格吗?
    “听听看——”关理示意叶凌星道。
    后者从善如流地点开了最新的视频,调到最大音量外放。
    【仰望星空,
    捕获光线,
    翻阅宇宙的故事。
    这难道不是一件美妙的事?
    我们是宇宙的一部分。
    这难道不是一件美妙的事?
    宇宙的故事,即为我们的故事。】
    ——《》光波
    出乎意料的是,播放出来的乐曲并不是他们所想的纯音乐或者传统歌曲,而是一首被调音制作出来的“电音曲”。
    或应更加准确的称呼其为“人力”——将现有人物或者角色的人声音频素材进行人工剪切,利用调音软件实现歌声的合成。
    这一创作形式在B站上并不罕见,不乏有将不知道在唱些什么的原音频调教成带感曲目的优秀制作者,他们被观众冠以“百万调音师”的美名。
    其中有一些人不走寻常路地选择了数位公众科学家的科普演讲音频作为素材,将那些包含宇宙至理与星空畅想的话语,制作成歌。
    这便是“科学性电音组曲”,一个近期开始兴起的非官方联合创作活动。
    禁曜也参与其中。
    “挺好听的。”关理听了几分钟,感觉还蛮好。
    叶凌星客观评价道:“有很明显的调音痕迹,与真人演唱还是有不小差距。”
    “这都是技术进步就能解决的难题,这种电音调教的僵硬感也是此类作品独具的特色了。”
    就像关理所说的那样,调音不可避免的技术问题是一方面,音乐制作风格又是另一方面。
    一段时间过去,禁曜不仅没有从电子幻想曲风的深坑里爬出来,还朝着科学性与宇宙感的不归路前进了好大一截。
    这将狂乱深思赋予锐利心智的浩瀚旋律,在加了“3999粉丝滤镜”的两人听来,怎么听都跟3999那种磕药磕嗨了似的混迷感无比契合。
    救不动,没得治,就他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