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正文卷第220章“西部-2010”⑩[2]

大国战隼最新章节目录
   01团。
    绕一圈返回本场的距离是三千五百公里,滞空时间三个半小时。
    路线却是无问题,怎么巡逻都是一条线路,与陆军边防部队巡逻边境线一样,哪些点是必须要到的哪些位置是要避开的,早形成了固定方案。
    李战把四架担负战备值班的SU-的无线电呼号写下来,说,“要全部出动了,两个单机编队间隔一小时出发,返场后立即更换备用战机继续起飞警巡,同样保持间隔一小时。保持这样的频率一直到空中打击机群的任务完成。”
    简单地算了一下,聂剑锋倒抽了一口凉气说,“那得连续飞行十几个小时了,能扛得住吗?”
    笑了笑,李战说,“你们双座机啊,有什么扛不住的。连续飞二十个小时以上都没问题,况且你们还有落地后休息十几分钟的机会。”
    双座机的连续飞行能力是1+1大于2,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战机能扛得住,绕地球一圈飞行都是没问题的。警巡而已,并无其他作战任务,按照规定的航线飞即可。
    “你这是逼我带纸尿布啊。”聂剑锋苦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持续到空中打击机群任务完成,不是应该避开的吗,空域虽大,可我们的警巡路线有好些航段是贴着演习空域走的。”
    李战说,“搞这么辛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演训指挥部的大佬们看到吗?我敢说已经有首长到咱们场站了,到天亮的话,估计会有首长坐飞机进行空中视察。除了两架苏两七UBK和我的洞三拐歼七是备份机,所有的战机都会出动,要的就是给首长们一个我们团全员出动率最高的印象。”
    “干吧,我这边没问题,用牙签撑着眼皮也会坚决完成任务。”聂剑锋咬牙说道。
    李战嗤之以鼻,道,“算上起降开车关车时间,你至少能搞一万六的拉杆费,一边窃喜去吧,跟我装什么。”
    “不不不,十八个小时的话,我能拿一万八,我一千块一小时的。”聂剑锋淡淡笑道。
    李战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为什么?就因为你长得丑吗?”
    “我是教员啊。”聂剑锋不无得意地说,总算是有比李战强的地方了。
    “那,那唐磊磊也是?”李战震惊了,作为大队长他居然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些区别。
    聂剑锋说,“他不是。他多少你最清楚啊,我的拉杆费不归你计算,你当然不知道啦。”
    李战顿时沉默了,看样子就算是开同一种机型,这个拉杆费也是有多有少的,差一百一个小时,一年下来那可是大数目了。
    “上报吧上报吧,把我的意思转达清楚,请他尽快向师里汇报。”李战说,把写就的警巡方案草稿塞给聂剑锋。
    聂剑锋连忙去了。
    李战哪也不能去,哪怕明知道出动命令三个小时后才下达。
    凌晨三时十五分,跑道方向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李战大步走出去站在门口那里往跑道方向看。第一批战机接到命令了,三批六架同时采取加力起飞的方式,每一批次利用大约一千米的跑道长度。战机的尾焰在夜里十分的抢眼,唯一让李战感到不太满意的是跑道的示宽灯还亮着。若是实战,这些灯光就是在给敌人指示目标。
    三个双机编队六架SU-27SK同时起飞,爬升之后同时向左转脱离起飞航线再继续上高度,在高空完成编队,紧接着向目标区域狂奔而去。夜空中六道尾焰变成三道,随即慢慢的消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
    今天的云层比较厚且铺天盖地,不是很好的飞行天气。
    又是漫长的等待。
    各个作战单元按照各自的作战任务踩着时间节点推进着,有哪个作战单元没能按照规定时间实施行动,会立即招来演训指挥部措辞强烈的训斥。若干个作战单元就像是生疏的零部件第一次咬合在一起开始运转,经过了前期的磨合去掉了磕磕碰碰,慢慢的顺畅起来。
    前后总计七天的实施阶段,这会儿才过去两个多小时。
    战报显示,三百师已经完成了争夺战区制空权的任务,他们的战机此时此刻已经转入空中掩护阶段,接下来就是空中打击机群的表演时间了。
    团的第一批SU-27SK出动后,轰炸机师的八架轰-6K也开始起飞了。他们没有办法同时起飞,只能一架接一架地来。
    巨大的轰鸣声中,庞大的轰炸机像极了移动堡垒,滑跑了一千多米后离陆。后面已经在排队的友机紧接着进入跑道进入起飞程序。塔台以每隔一点五分钟的频率放飞这些庞然大物。
    第一批SU-27SK携带反辐射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对敌军地面的雷达站、防空阵地进行精确打击打开空中通道,轰炸机群随即进入进行地毯式轰炸,用数十吨的航弹将目标地域进行覆盖。
    这是火力准备的一部分。
    战术导弹火力、空中火力、地面远程火力先给目标地域来一番狂轰滥炸,完了之后陆军的炮兵打击群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炮火准备,从敌军的前沿阵地开始打,慢慢的把火力向敌军纵深阵地进行延伸。
    到了这个时候,地面装甲集群才会开始行动,钢铁洪流才会向敌军阵地展开碾压,而且在这个过程里会一直有空军的战斗机和陆航的武装直升机进行伴随支援,至于什么小分队空中突击之类的就更多了,是陆军部队最喜欢也最拿手的节目。
    李战和其他在飞行简报室里等待着的飞行员们全部都是担负对地火力支援任务的,比第一批战机担负的任务要更灵活一些,也意味着演训指挥部会随时下达新的攻击指令。
    这大概是本场演习中空中打击群最大的亮点了。
    凌晨四时整,演训指挥部下达了命令,第二批空军打击群出动。101团剩下的全部战机开始了大规模起飞,全部采取了“228”课题研究的附属成果“三段式起飞法”分为三批次两架战机同时挂弹起飞。包括了二大队和三大队的歼-7E和歼-7乙型战斗机。
    数十台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了北库场站的夜空,不断的有战机升空,航灯在天上整整齐齐编队后悉数飞往演习空域。
    李战最后一个起飞,从他离地起,北库场站就只剩下四架有战备任务的SU-战斗教练机,是有史以来北库场站地面战机数量最少的一次。
    五分钟后,聂剑锋和唐磊磊驾驶一架SU-起飞开始执行警戒巡逻任务,另一个机组韩红军和李梓辛也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他们会在一个小时后起飞,沿着第一个机组飞过的航线巡逻。
    团的高频率边控警戒巡逻开始了,战机在天上,得益于足够长的滞空时间,可以更加从容和快速地应对突发空情以及遂行乌指下达的其他命令。
    李战的意思很直白了,就是要把自己往死里搞,让上级领导机关的首长看到七十三师是如何开着战斗机的垃圾不忘初心守卫祖国边疆领空的。师里这么快就上报请求批准下来,可见师领导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尽快改装的愿望十分的迫切。
    第一波次空中打击群在返航,第二波次空中打击群在前往任务空域,也就是说,加上陆航出动的各类直升机,此时此刻有超过一百架飞机在北库地区大漠为中心以及周遭一些无人区的上空活动。
    别看长五百公里宽七八百公里挺大一块地方,对于速度普遍在八九百公里每小时的飞机来说,在这片空域里塞进去一百架,也绝对是让许多空管部门如临大敌的。
    全国那几个重点空管空域比如华东、华南、中南,也极少出现上百架飞机聚集在同等面积地域上空的情况。
    这对乌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为了支撑这么大规模的空中行动,兰指以及空司那边都派了精兵强将支援乌指,光是临时的对空雷达就部署了五处,机动补盲雷达更是有多大二十多台分布在演习区域的各处……
    饶是如此,避免空中碰撞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工作。
    李战排在最后出动是作为压阵和补充攻击的角色。如此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行动,他既不可能一个人挑了破坏王大队的大梁,也不能只顾自己爽。他是大队长,把部队的战斗力搞上去是第一要务,其次才是他的个人战斗力。让手下的飞行员们多打点弹药多找手感,而且还是这么大规模的夜间的空中行动,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他的心情很放松,差不多是站在了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正在发生的空中打击行动。
    行动背景是地面部队侦察确定了若干地面高威胁目标需要及时清除打开地面作战的通道,演训指挥部根据若干目标的信息给空中打击群下达命令,然后101团数十架战机升空分别对各自负责的目标进行射击。
    所有的目标数据参数都是在演习开始之前预置好的,地面模拟攻击训练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回,甚至前几天的针对性训练都飞了两三回了,大家非常的熟悉情况,出错的可能性极低。
    如果出错估计也是因为训练的时候是白天而现在是夜间,基本没有能见度。不过歼-7那些老飞机只是负责对敌军前沿阵地进行一下俯冲攻击,打点航火和航炮拉起就回。精确打击、低空突击临空轰炸等这些任务全都交给了SU-27机群。
    李战打开了雷达,满屏都是友军的小点点混乱得不行,因此不由苦笑,没有空中预警机是真的不行啊。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还是暴露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
    他们第二批战机数量是第一批的两倍,在第一批降落之前这段时间里,乌指要同时指挥控制上百架战机。这又是夜间,首长甚至表了态,能够保证不发生碰撞事故,乌指集体二等功。
    “乌指,洞幺呼叫,我已经抵达发射点,请求展开射击,完毕。”李战无奈地摇了摇头,主动请示乌指。
    按理说,乌指应该主动并且提前给他下达指令的,而不是等遂行作战任务的作战单元到了地方后主动请示。
    “洞幺,请保持航向高度等候指令,完毕。”乌指回复得很快。
    此时此刻李战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乌指已经有些手忙脚乱了。
    何止是手忙脚乱,乌指那边已经混乱了。一个环节耽误几分钟,累积下来就有可能耽误掉几十分钟,这是很要命的。此时在空中有上百架战机在和乌指进行联络,各有各的需求。
    返航的战机要确认返航的路线、降落的航线,在他们进入塔台管制距离之前,这些都要和乌指进行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