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演时代》正文卷第565章给我滚下来

我的导演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粉丝电影,顾名思义,是一种新的类型片,主打粉丝群体。
    简言之,即迎合某偶像粉丝而拍的电影,只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
    如果把电影看成商品,那电影就必须有着商品所有的属性。
    有的卖故事,有的卖情怀,有的卖特技,有的卖肉,有得卖偶像
    国内粉丝电影真要算起来,应该是从《孤岛惊魂》开始的。
    作为一部投资成本仅400万元的国产惊悚片,在上映前并没有受到业内的重视,而首映当日,预售票在一小时内便宣告售罄。
    当然,那个时代网上预售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预售,要不然粉丝再牛逼,也不可能把预售都买光。
    上映一个多星期就拿到5000万票房,甚至为满足超预期的观影需求,不少影院只能临时加排放映场次。
    票房大卖的最大因素,就是杨蜜的粉丝。
    之后的《大武生》上映不到一周,粉丝已经创造了众多令电影从业人员都叹为观止的景象。
    这部电影首映当天,一些电影院门口,居然摆着粉丝自发送上的花篮,看起来像一场庆祝活动。
    粉丝聚集在微博上疯狂刷屏,才1个小时,《大武生》首映就进入了微博“1小时话题榜”,相关话题搜索达到两千万条以上,粉丝力量之强大堪称恐怖。
    整个行业侧目不已,有这样的粉丝在,这电影压根不用花钱雇宣传团队了。
    《小时代》上映的时候,粉丝各种包场,还自发地在电影院担任起了义务“检票员”的工作,防止电影院偷票房。
    学习、工作的时候估计都没有这么认真。
    《小时代》系列和《盗墓笔记》的影视剧,也是粉丝电影发育成熟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也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形成一个自产自销的闭环。
    最起码那几部电影都没有丧心病狂地控评,一切还都算是遵循市场规律来的。
    微博造势、粉丝包场,这种行为也无可指责。
    经历过成熟之后,《爵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始式微,这时候粉丝开始乱来了。
    锁场一词就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发明的。
    最终,到《魔都堡垒》跌落谷底。
    这些粉丝电影,其实除了粉丝尬吹,片子难看之外,没有多么恶劣。
    其实仔细看这些粉丝电影,发展轨迹和第一代流量明星的轨迹是一样的。
    始于颜值,止于作品。
    这些粉丝电影,都遵循最起码的市场规则。
    就想喜剧片为了逗乐观众,恐怖片为了吓人一样,都是类型片的一种。
    之所以被口诛笔伐,无非是因为片子烂而已。
    相比这些粉丝电影,《诛仙》完全就是加强版的粉丝电影,甚至可以另外分一个类了。
    如此大规模的控评,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行业,都是史无前例的。
    电影上映前,其实都没多大问题,打开《诛仙》男主角的微博,放眼望去,他的粉丝们专业程度堪比专业的发行公司。
    一切有组织有纪律的行为,哪怕是发行公司也挑不出多大的毛病。
    号召粉丝预售,强调黄金场非黄金场,超级大厅大厅小厅vip厅,本市影院人流小影院的原则。
    可是电影上映后的控评,即便只把电影当做一件商品,这种行为也是违反市场规则的。
    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死死地控住口碑长达两天,才崩塌。
    粉丝电影的开端《孤岛惊魂》压根没控评,《小时代》其实也没有控评。
    粉丝有喜欢电影的权力,人家喜欢《小时代》,其实没多大错。
    那些粉丝只是在宣传自己喜欢的电影,并且反驳骂自己喜欢的电影的人。
    这有错吗?
    如果这是一部好电影,一点毛病都没有,错的只是电影不好。
    而《诛仙》的粉丝,是瞒,是骗,想要堵住所有说电影不好的观众的嘴巴。
    人家买了票,为粉丝的偶像贡献了票房,到头来还不让人家说实话。
    也是想堵住所有没看电影的人的耳朵,不让他们接受到真正的观众的评论。
    过去二十年里,没有哪部电影的营销,是在堵住观众的嘴巴和耳朵!
    网上有句戏言,所有发财的点子都写在了《刑法》上面。
    这句话适用于任何地方,任何不正当的手段,相比正当手段,往往都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诛仙》史无前例的控评,这种电影行业不正当的手段,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首日1.8亿,次日1.2亿,两天破三亿。
    相比还算营销手段还算正常范围之内的《魔都堡垒》那可怜的一亿多点票房,差异就很明显了。
    这两天,也确实让无数电影人、媒体长大了嘴巴,这也行
    有媒体说《诛仙》的成功是流量起死回生,也有媒体说是因为《诛仙》IP比较大。
    有人说,《上海堡垒》关闭了流量的大门,而《诛仙》却又把它打开了。
    粉丝们也高潮了,纷纷宣称自家哥哥带火了《诛仙》这个IP,也把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
    票房的大卖,也让粉丝们越来越卖力地帮着自家偶像宣传、控评了。
    不过,上映第三天,也就是星期六,第一个休息日的时候,《诛仙》的口碑彻底绷不住了。
    两天3亿票房,意味着近千万观影人次,这么多观众的声音,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不可能堵住的。
    上映第一天的时候,控评能控到一个关于电影不好的帖子下面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假装路人的粉丝。
    而现在,粉丝和水军连一对一都做不到了。
    就像洪水掘开了口子,就堵不住了,而且只会越来越大,一泻千里。
    因为控评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上当受骗的路人观众和书粉。
    以及对小鲜肉“成见”太深,不管网上再怎么说电影好,也坚定不移地不去电影院的网民,全都加入到了对电影的骂声中来。
    为了发泄,骂的最多的不是电影,不是剧情特效,也不是导演程晓东,而是男主角。
    控评就是男主角粉丝干的,当然大家一股脑地去针对他了。
    渐渐地,关于电影的争论,变成网民们和粉丝的互怼了。
    “玛德烦死了,演技这么垃圾,能不能滚啊!”
    “黑子积点口德吧,怎么,他下去,换你上,你可能比他还差,你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每一个演员都值得被尊重,我从一个路人的角度来说,他的演技真的还行!”
    “路人又来啦,且不论下场就没有路人,单就你装路人也装的尽职一点吧,装都装不好。都2019了还有你行你上一说?他不行为什么要上呢?不和演员比演技,和观众比?果然脑残粉是没脑的嗷!”
    “路人?路尼玛呢,黄泉路上的路人?”
    “有本事你去呀,在这儿酸什么酸,真不知道你什么成长环境,心里扭曲成这样!”
    “你演技好你去演你又没那个资本还在这逼逼,脸皮还能在厚点吗,你就是看不得别人好,你嫉妒心怎么这么大呢!”
    “哪来的智障,小学生吧?滚回去写作业去!”
    “素质不好的人啊,就是这样嫉妒心大,人家好歹有人认识,你走在大街上谁认识你,天天在这里bb,闲的慌?还有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我就是路人,以前没看过他的剧,就是觉得演的挺好,爱信不信!”
    “你这洗也好歹也装一装啊,法学毕业,2个孩子的妈之类的,你这业务水平太低了换一个尽职点的来。”
    “阿姨,你可以不去看啊,谁稀罕你,你素质这么低我都替你子女感到羞耻,阿姨年纪大了眼睛不好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不希望你的孩子受到你的影响眼睛也瞎!”
    “真的脸都不要了?这么辣鸡的电影,司马脸瞪眼的演技还来给我洗脑说肖影帝演技炸裂,炸裂在哪里?你家粪坑炸了,怎么没糊你一脸?”
    “看你们这群黑子,我都替你感到可悲,就是发泄自己滔天恨意而已,看不得别人优秀,以为优秀的人都是自己对家,其实仇恨式追星你一点也不快乐!”
    “演技比你好,比你帅,您是羡慕了吧?我隔着屏幕都问到了一股陈年晋西老陈醋的酸味!”
    “你竟然说一只土豆帅,果然脑残粉眼睛都瞎了!”
    骂,就是单纯的骂,从演技到角色,再到演员...不对,那不配叫演员,到偶像本身。
    论起骂人来,粉丝的战斗力是很强的,这个时候无数人的后台都有一大堆私信追着骂的,而且就跟泼妇骂街一样,各种脏话都出来了。
    粉丝里应该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可是女孩子动不动张口小B崽子,可见有多疯狂,估计别人骂他爸妈都没有这么激动。
    当然,网民们爆粗口的也不少,只是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激动,毕竟又不牵扯到他们的偶像。
    一天的骂战即将结束,到了晚上9点多,差不多票房也快定格了。
    《诛仙》上映第三天,星期六当天拿到了接近7000万。
    星期五还有1.2亿,星期六还是休息日,就跌到7000万了,肉眼可见地崩了。
    而这一天,《疯狂的外星人》也以1.8亿的的高票房,夺回了日冠。
    相比《诛仙》而言,《疯狂的外星人》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甚至由于《诛仙》的崩塌,反而向《疯狂的外星人》回流了观众。
    毕竟质量也可以,还是喜剧片。
    星期天,《诛仙》下跌至4000万,总票房4.1亿。
    而《疯狂的外星人》星期天拿到了1.6亿,单周拿到10.3亿,加上首周四天的12亿,上映11天总票房来到了22.3亿。
    次周比首周末还低了快两亿,也是个很不好的走势。
    不过,还算稳定,没那么差。
    接下来的星期一,《疯狂的外星人》可能是第二个星期跌的太快了,《诛仙》又太拉垮,还是没有对手,这第三个星期的走势竟然还不错。
    单日拿到了7500万,跌幅50%多点。
    而《诛仙》就没那么好了,从星期天的4000万,直接跌到了1300万。
    星期二,跌破了千万大关,只剩900万出头了。
    而这个时候,口碑不用看也彻底崩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