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族要崛起》正文卷第二章星空诀(求收藏推荐)

这个家族要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顾怀谨如实说道:“这位散修两仪境尚未修满便已坐化,他躲入深山,从未与人比斗,因此说不上高下。
    笔记里倒是写了,修行两仪之时,对练气亦有提升,不过他终究年老体衰,没能坚持下去。”
    “那为何放在藏经阁中这么多年,族中竟无一人修行?”葛通奇道。
    顾怀谨回道:“原因很简单,首先就是星空诀残缺,仅第一境描述的还算详细,第二境不过寥寥数语。
    我顾家再不济,也还有高祖传下的灵飞经,筑基期内的修行皆有高祖留下的心得,可保一路畅通。
    其次,星空诀所述过于凶险。按笔记所载,日出之时引太阳之精入上丹田,即为阳气;月中之时引太阴之华入下丹田,即为阴气。
    不可否认,这两个时刻,阴阳二气相对纯净,却仍有不少浊气或者杂气。要想吸取纯粹的日月精华,必须借助阵法,我翻遍族中典籍,并无一种类似阵法。
    上丹田不比下丹田,下丹田废了还能做个普通人,上丹田废了,则性命不保。
    再者,星空诀的修行过于繁琐。仅第一境,单单气分阴阳并不够,还需通任督,开百穴。
    督脉总领全身阳脉,共二十八穴,而任脉领全身阴脉,共二十四穴。
    任脉与督脉各自打通之后,阳气沿督脉运行,阴气沿任脉运行,才能在体内形成最简单的星空。
    至于再往后的七曜境,星空诀里仅有简单几句猜想,如何突破,如何行功,均未表述,想要修炼,还得靠自己推理。
    当世之人,又有几个能凭空再造功法?
    而就炼气来说,上丹田为元神所居,下丹田是藏气之所,无须分化阴阳。气定即可神闲,即气满筑基之后,便可于上丹田聚集元神。
    资质越好,聚气越快,修行起来便畅通无阻,比之星河诀更简洁易行。
    是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长老们都不会推荐族中子弟修炼星空诀。”
    葛通又问:“既然阴阳二气皆由下丹田分化,不是应该先炼阳气吗?”
    顾怀谨笑道:“这句话问到点子上了,按理来说,应当先炼阳气,这样方便将阳气中残留的杂浊之气暂存于下丹田,而后慢慢排出。
    只不过上丹田在玄关窍,又叫天宫、玄门,是元神府、性之宫,也是全身最凶险的地方。
    初次修炼,还是小命要紧,待我理悟一段日子,再去尝试阳气上行。”
    葛通道:“这些跟灯芯草有什么关系?”
    顾怀谨道:“我自幼体弱,灯芯草能舒张毛孔,增强血气。有它辅助,才好炼化月之精华。若此方有用,将来你也可以修行。”
    葛通摇头说道:“我可不行,就这桶草药,少说也得五块灵石,够我一家子两月吃喝了。”
    顾怀谨笑道:“放心,我有赚钱的法子,不然为何累死累活也要把丹炉运来?”
    葛通不解:“光有丹炉,没有地火又如何炼丹?“顾怀谨道:“没有地火,可以用阵火,就是得不少木材。”葛通笑道:“木材不怕,山上多得是,明日我就去砍。”
    少年都有修行梦,但凡有机会,谁也不想做个普通人,葛通自然也不例外。他望着明月,心底也跟着亮堂起来。
    子时,月入中天,顾怀谨走出浴桶,盘坐于石桌之上。
    葛通看的仔细,九少爷盘坐之时,五心朝上,双目微睁。过不多时,就见他身上的月光明亮起来,比起周围格外分明。
    葛通心说有戏,身子不由自主紧张起来,他早早就握好了刀,此时握刀的手更加用力,眼睛四下扫视,唯恐有人扰乱。
    此时的顾怀谨,又是另外一番感受。他双目微睁,望的并非月光,而是光中之气,即太阴之气。
    气本无色无形之物,在他眼中却形质分明,就像黏淳的美酒一般,丝丝相连。
    只可惜,美酒之中掺杂了不少杂质,看在眼中就是点点黑斑。这黑斑有些是死气,有些是怨气,更有一些黑中带红,暴乱异常,顾怀谨知道,那些叫做妖气。
    他心想,十一弟去年回来教自己的望气术果真有些妙用,起码能分清浊气,这也方便在丹田内炼化分离。
    太阴之气裹满全身,顺毛孔入络脉,最终汇入下丹田。不过一刻来钟,顾怀谨就觉得气海刺痛无比。
    他强忍疼痛,意沉丹田,引导太阴之气运转,同时还要指引浊气排出。
    再坚持一刻,脑海也如炸了锅一般,思绪杂乱、胀痛难忍。
    他知道,自己已到了极限,再练下去只会留下祸根,于是双手抱圆,睁开双眼,长吐了一口浊气。
    葛通紧忙问道:“少爷,怎么样?”
    顾怀谨摇头不语,起身先打了套虎形拳,散去不少浊杂之气,才回道:“现在好多了。”葛通大喜:“看来能行!”
    顾怀谨依旧摇头,说道:“不好说,月华之中杂气太多,行功一刻便觉丹田刺痛,到现在还存有不少杂气,若不及时排除,只怕会伤及根本。”
    一连过去三日,顾怀谨勤练拳脚,才算将下丹田内杂气排净。第四日是三月十五,正值月圆,顾怀谨再次泡药行功。
    这一次,月华之中太阴之气精纯无比,几乎没有杂质。行功半个时辰,才觉下丹田胀痛。
    十五一过,天气陡变,暴雨连连,连带着药铺也没了生意。顾怀谨只得专心练习拳脚,习练之时,就觉脑清目明,身敏体健。
    连过七日,暴雨不休,顾怀谨也早将下丹田内的阴气炼的精纯无比,然而单单气存丹田,并不算修行,还需引导内气通任督,开腧穴。
    到得子夜,阴气旺盛,顾怀谨自然不会错过。他盘膝而坐,意沉丹田,引导阴气缓缓下行。
    会阴紧邻下丹田,又名下极,属大阴之穴,壁垒坚厚。
    顾怀谨只觉阴气行至此处,便淤积不前,意念沉入丹田太久,搅的脑仁生疼,他只能咬牙坚持。挨到丑时,仍没能将其冲破。
    晨起操练拳脚之时,越发觉得身轻力壮,一拳击出,竟能将木桩砸出拳印。轻轻一跃,七尺来高的影壁便在了脚下。
    葛通看得眼热,这几日都冒着大雨前去伐木,连着七八天,木材已堆满了院角。
    顾怀谨自己也急需灵石,趁着雨季,索性腾出一间空房,布上聚火阵。叫葛通在八个阵脚处摆满木材,又在阵眼放下一枚灵石支撑,这才在阵火口摆上丹炉。
    布置妥当,沐浴更衣,燃香宁神。葛通则趁机准备了一份益气丹的灵材。
    凝神香燃完,顾怀谨示意葛通点火,火堆越燃越烈,阵火口的温度也随之增高。等丹炉热透,才逐一放入药材。
    炼丹有诸多技巧,顾怀谨不算天赋异禀,顶多是勤能补拙。学丹五年来,日思夜想,倒也总结出一些窍门。
    炼丹的关键,一在丹炉,二在手法。一般的丹炉分为两层,底层放药,上层出丹。
    灵药经底层炼制,蒸腾出灵气、药气,汇入上层,经阵法凝合为一体,便成了丹药。
    这和世俗中卖的药丸截然不同,药丸里往往需要添加矿物才能成型,而丹药仅有灵气、药气,靠的是阵法凝结成型。因此丹药大多入口即化,而药丸常常嚼之不动。
    至于手法,看的就是炼丹师的天赋和经验了。炼丹犹如配药,也讲求君臣佐使,好的炼丹师熟知每一味药的药性和灵性,知道先放哪一种,更知道放多少才最合适。
    益气丹是基础丹方,所需不过八味药材,先后、轻重皆有定例,炼制起来较为简单。伏地莲作为主药,自然是重中之重,花瓣越多,练出的丹药灵气也就越足。
    耗材相同,不同炼丹师炼出的丹药功效也不尽相同,按药材灵气、药气转化的比例,丹药又分下品、中品、上品、极品。
    下品丹药仅能转化七成药效、五成灵效,并会掺杂不少杂质。杂质在体内越积越多,就会形成丹毒。而极品丹药,几乎可以转化十成药效、八成灵效,且少有杂质。
    其实不光丹药,与修行有关的功法、阵法、符篆、法器、灵脉皆分四品,就连修为也有四阶,如炼气期,就分初期、中期、后期以及圆满。而灵石自不用说,也分下品、中品、上品、极品,兑率皆为一百比一。
    顾怀谨炼过的益气丹,少说也有百炉,最好的一次,成丹十二枚,有八枚上品。
    益气丹是炼气期所用,属于一阶丹药,因此他可以称为一阶上品炼丹师,而他的七爷爷顾定雨则是二阶中品炼丹师。
    灵药入炉不久,便开始溢出药香,顾怀谨摇了摇头,心说丹炉还是太差,族里那鼎可不会药气四散。
    又过一个时辰,药气不断蒸腾,终于在丹炉上层凝出一枚冬枣大小的液珠。
    顾怀谨闭上双眼,左手掐诀,右手缓缓印在了丹炉之上。随着指诀不停变换,液珠分做了十二滴豌豆大小的晶莹细珠。细珠一经分化,便加速自转。
    此时再看顾怀谨,汗流满面,双眉紧皱,像是在经历一场噩梦。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的分丹,真就是一场噩梦。
    从未修行过的他,这些年,都是靠着意念,拿命炼丹。
    分丹需要神识引导,而神识是修士的说法,常人只能称之为意念。唯有到了筑基,上丹田开始聚集神识,神识才真正能够派上用场。
    在此之前,过多使用神识无异于渴泽而渔,极易伤及根本。所以,大门大派里,很少有筑基期以下的丹师。
    又过半刻,十二粒细珠停止转动,纷纷落入丹炉上层的凹槽中。
    顾怀谨长出口气,点动机关,细珠便顺着凹槽滑到出丹口,再坠入早已备好的玉盒之中。到得此时,炼丹方算大功告成。
    十二粒丹药,外表晶莹剔透,其内却又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是灵气,色彩斑斓的则是药气。
    丹药一出,高下立判,有六粒丹药中间起泡,色彩较淡,只能算是中品。
    另外六粒也有气泡,却非常细小,肉眼难辨,色泽也如精心编制的彩带一般,饱满而又协调。
    葛通一直守在旁边,见出了六枚上品丹药,欢喜道:“少爷厉害,这次赚大了。”
    益气丹是最基础、最常用的丹药,每家药铺的价格都一样,下品一枚灵石,中品两枚,上品六枚,至于极品,市面上几乎见不到。
    这十二枚丹药,价值四十八枚灵石,而药材成本不过二十灵石,因此葛通才说赚大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