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大秦打造成了盛世》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三章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我把大秦打造成了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成了!成了!”
    “侯爷,成了。”
    李裕刚入后院,只觉一阵风扑面而来,却是冯延生太过激动,一把冲了上来。
    李裕咧嘴笑了起来,“老冯啊,当初打造99式也没见你这么激动过。”
    冯延生定了定神,道:“不一样啊,侯爷。”
    “这一次研造出火炮,并且将其装上马车,可谓是跨历史的一步,细数华夏千百年来,何曾有过如此壮举,谁有?”
    说至越后,冯延生一张老脸顿时涨红,显得愈发的意气风发了。
    “就是不知道这火炮威力比之明朝时期,谁更厉害。”李裕有些小期待,一时说漏了嘴。
    冯延生为此愣了一下,疑惑道:“明朝?”
    “咳咳,既然研发成功了,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带本侯去瞧瞧。”李裕生怕冯延生深究,遂连忙扯开话题说道。
    “哎呀,侯爷说的是,看把下官高兴的都差点忘了正事儿,让侯爷见笑了。”
    说来这一主一从之间,倒也默契,但凡李裕交代冯延生研发的武器装备,冯延生那是废寝忘食到了极致,也是要将其捣鼓出来。
    而中间绝不会来打扰李裕半句,直到新武器或者装备研造出来,冯延生才会登门拜访。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李裕只出图纸跟讲解,其余的步骤全靠铸造司的工匠自行摸索参透。
    以致如今大秦的工艺水准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二人说着,马车已然快速来到了洛阳城郊。
    尽管天下太平,攘外安内皆尽停歇,但铸造司的烟囱始终没有停歇过。
    裁军之后的装备更新,新式装备的研发,反正只要是大秦的金、银、铜、铁没用尽,有关的铸造物件没完工,那铸造司的烟囱就会永远朝外冒着青烟。
    铸造司驻地。
    曾经用来实验连弩,震天雷,火铳的武器试验场,如今扩大了一倍不止。
    其中更有用红漆画圆的各种靶心提供给新兴火器试验,调整准心。
    而在试验场上,安静的放置着三架泛着黝黑金属光泽的马车。
    马车上各自装有一个铁围,铁围内则是身长超过一丈,直径十寸的浇筑式金属管。
    “侯爷,下官觉得火炮之名,不足以配得上这三架稀罕玩意儿。”
    李裕不禁点了点头,遂而脱口问道:“冯大人觉得,什么名字配得上它。”
    “额……下官取名一向没什么水准……”生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冯延生脸上多少是有些小期盼的。
    李裕见状笑了笑,“无妨,如若不妥,再有本侯来命名便是。”
    冯延生大喜过望,毕竟这火炮可是经他手研造出来的,要是没想个拉风的名字贴上去,他都觉得对不起李裕。
    “嘿嘿,多谢侯爷厚爱了。”
    冯延生拱手礼拜,遂才说道:“下官得知火炮造好的消息时,脑中灵光乍现,便觉这火炮神俊异常,遂有名曰:神火炮。”
    闻言,李裕竟然愣了一下,以至于接下来看冯延生的眼神,里里外外都是透露着古怪。
    “老冯这脑洞……怕不是穿越了。”
    但随即一想,谁说古代先贤就不能脑洞大开,想到后世沿用的火炮名词。
    而冯延生那一脸期待的样子,也不免让李裕为之一震,脱口道:“冯大人,你这神火的威名倒是很贴切。”
    “但本侯亦为其想了一个响亮的称呼,不若冯大人听听看,你我二人谁取的名字更为霸气。”
    冯延生先是一喜,遂又有些失望,但即便是这样,冯延生也是很快调整好心态,出言问道:“侯爷博学,取名自当盖过下官。”
    李裕张口就来,“不知称其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会不会更霸气一点。”
    ……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额,这名字……”冯延生跟着重复了一遍,嘴角忍不住抽了几下,明显是被李裕这名字雷到了。
    但李裕是侯爷,是太尉,又是这武器草图的原作者。
    冯延生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强颜欢笑道:“侯爷取名当真是霸气,尽显我大秦之威。”
    李裕哪还能看不出冯延生那点小心思,遂咧嘴大笑道:“行了,我的冯大人,神火炮也好,我这大将军炮也罢,眼下不是一共三门炮吗,你我二人各自取其一,各自将命名刻在炮身便是。”
    冯延生一听李裕这话,那张强颜欢笑的老脸顿时变得极其精彩,一时犹如获奖小红花的娃娃一般,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受宠若惊间,老脸早已挂上了几滴清泪,哽咽道:“真的?”
    看到冯延生这半百老头在自己面前煽情落泪,李裕还真是有些受不了。
    “行了行了,冯大人先别煽情了,有道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且先验过再说。”
    毕竟,主从二人光顾着在这煽情取名,而最终实验三炮不响,那可就尴尬了。
    李裕索性定住心神,平心静气的等着看第一批三门火炮,能否达到期望值。
    而冯延生听闻这话的时候,也是瞬间就进入了状态。
    只见冯延生用手袖抹了一把眼泪,当即接过一面小红旗摇晃起来。
    马车上的装填手见到指挥摇旗,当即装填弹药,然后引香点火。
    随着引线剧烈燃烧,只是几个呼吸之后,三声震耳欲聋的炮声顿时炸响在铸造司驻地上空,随后,只见一里开外的小型人工湖升起三道数丈水龙。
    李裕二人见状,默契的大喊道:“成了!”
    火炮的成功引火,以及成功发射,意味着大秦全面进入火器时代,而日后远征军远征。
    靠的是什么?
    是机动部队,是马背,更是眼下这等可以随同马车移动的攻城大杀器。
    当然,火炮作为进攻用的攻坚利器,其体型过大,连上马车的重量足足一吨半,需要至少匹好马来拉车。
    这样的缺点,李裕虽然用到了拆卸法来优化便携性能,但这也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需要很多能够驾驭四马同开的御车士卒。
    而舍弃战车多年的大秦,对于“驾驶员”的培养,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春秋战国。
    所以,在验证了火炮威力之后,李裕当即打道回府,入了咸阳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