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之风雷野战》第一卷10风雨江山挽狂澜[4]

独孤求败之风雷野战最新章节目录
   r>独孤玦忽然仰天大笑,紫薇软剑随即出鞘,轻点二下,公孙英只觉虎口微震,双刀已脱手落地,不禁骇然退后数步。
    “敢问菩萨太子率军包围开封城外之时,三位护卫大人何在?”
    公孙英怒道:“自是护卫太上皇暂往毫州,此事与你何干?”
    独孤玦瞬间收剑回鞘,悠然说道:“在下只是好奇,三大护卫对待金国大军之时,能否像对待李姑娘这般口气狂妄?还是三位护卫大人只敢欺负弱女子,见着金国大军却像夹着尾巴的丧气之犬?”
    公孙英闻此讥讽言语,怒不可遏,俯身拾起双刀,立马就要扑上。公孙瑜闪身挡住,对独孤玦一揖礼道:“江湖传言荼靡山庄独孤少侠剑术无双,今日之事,我兄弟三人实奉太上皇旨意,不得不遵,少侠可否容我带李姑娘前往复命,太上皇向来宠爱李姑娘,必不会为难于她,过些时日,我再亲自护送李姑娘回来贵庄,如何?”
    话说得轻软,只因刚刚独孤玦那一剑是如何挑落公孙英的双刀,竟连使剑名家的公孙瑜也看不明白。这等剑术直是可怖可畏,公孙瑜自忖不是独孤玦的对手,因此放软口气,但愿独孤玦能让他们带走李师师。
    独孤玦却笑道:“我也有一议,请公孙大人将李姑娘的原话带回毫州,禀告太上皇,太上皇如若定要李姑娘前往,我再亲送李姑娘去毫州见太上皇,如何?”
    公孙瑜知独孤玦不肯放手,此事已难善了,目光向公孙英、公孙秀看了一眼,再不发话,立刻动手围攻独孤玦。独孤玦一手将李师师轻轻推向剑僮,由剑位与家丁守护,一手挥出紫微软剑与三大护卫交手。他以破剑式、破刀式对付公孙瑜、公孙英,同时听风辨形,轻抖软剑,剑光所至竟幻化如千百柄剑,将公孙秀所发暗器一一击落。不过十馀招,公孙瑜、公孙英的长剑、双刀已被独孤绝挑落,公孙秀也被独孤玦以软剑击回的暗器所伤,三人知道再斗下去已无胜算,甚且还将命丧在独孤绝的剑下,纷纷拾收兵刃,默然无语而去。
    目送着三大护卫远离后,独孤玦转身想和李师师一同入庄,忽然感到身后一股热气袭来,立即向前窜出丈余,但那热气却不依不饶跟随在后,敌人在后,目所难见,若向前奔,怕来敌伤了李师师,若莽然转身,只怕卖了一身破绽。真是进退维谷,独孤玦心念电转,将剑一横,向后击出,借势转身,人在空中招式又变,软剑由下而上弹刺,当地一声,独孤绝感到手臂微麻,这才看清眼前是一名年约四十左右的中年男子,
    那名中年男子生就一付富贵气象,双目如电地上下打量着他,似乎对于独孤玦的剑法颇为赞许。独孤玦立定身形,惊讶地发现眼前这名中年男子手中竟无任何兵器,而自己的紫薇软剑若非剑身柔韧,刚刚差一点就被击断了。好可怕的气剑!独孤玦立即想到,眼前此人必然就是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皇甫啸了。因为武林传言皇甫啸少年曾在天龙寺出家而后还俗,而天龙寺正是以六脉神剑的气剑绝学驰名江湖。虽然皇甫啸从不向任何人提起他的师承,可是他的气剑却透露了他的武学渊源。
    “皇甫啸?”独孤玦问道:“阁下所使可是传闻中的六脉神剑?”
    “在下便是皇甫啸,独孤少侠且先莫问我所使为何武功,我倒想知道究是何人教你凌波微步?”
    独孤玦猜得没错,眼前这名中年男子正是皇甫啸,他以气为剑,早已独步中原武林多年,后因故入宫却仍是独来独往。此次道君太上皇派三大护卫前来荼靡山庄,虽已长年久居宫中,皇甫啸却对江湖中事仍了如指掌,他早听闻荼靡山庄的独孤玦号称剑魔,颇为好奇,因此悄随三大护卫之后而来,果见三大护卫败于独孤玦剑下,多年未逢敌手的他,一时兴起,出手相试。
    独孤玦惊讶道:“教我凌波微步乃一世外高僧,皇甫大人竟能认得在下步法?”
    “世外高僧…”皇甫啸沈吟片刻:“明白了,必是前灵鹫宫宫主虚竹,当今世上能使凌波微步者,若非大理段氏门人,就是逍遥派的传人。不意独孤少侠竟有此福气,得他传艺,难怪宫中三大卫护联手都不是你的对手!”
    听到皇甫啸提及宫中三大护卫,独孤玦问道:“皇甫大人此行莫非也与三大护卫相同,想要逼迫李姑娘?”
    “我未奉圣命,李姑娘与我何干?倒是你一出手就击败三大护卫,我若坐视不管,岂不让视我大宋宫中无人?”
    皇甫啸向来自视甚高,他方才自背后偷袭,却一击未中,已深自懊恼,不愿再占独孤玦便宜,遂又说道:“今日你已与宫中护卫斗过一场,我此时即使败你,亦胜之不武。三日后的未时,你我二人在此再决胜负!”
    皇甫啸说罢,负手在背,缓步而去,身形步法极为潇洒自若,独孤玦一眼便知皇甫啸所踏步法亦是凌波微步,看来他确曾受艺于大理段氏。
    皇甫啸离去后,独孤玦与李师师回到庄中。他自己一人在演武厅中苦思冥想,却怎样也想不出如何可以破解皇甫啸的气剑。虽然他天赋异禀可以看快成慢,任何招式在他眼中都可以找到破绽;他自创独门剑法破剑式可料敌机先,攻敌之不可不救,但偏偏皇甫啸的气剑无形无影,他看不见、摸不清,更遑论寻隙破招了。然而即便必败,独孤玦也不肯失约于皇甫啸,因为他和皇甫啸都是心性孤傲之人,宁死也绝不怯战。
    夜里,独孤玦在厅内练剑,揣想如何破解皇甫啸的气剑,忽闻一阵琵琶声响,自厅外传来,所奏曲调极为激昂,竟是「秦王破阵乐」。独孤玦探门看去,原来是李师师知他在厅中舞剑练功,在外以琴声相和。「秦王破阵乐」本是唐太宗极为喜爱的乐曲,气势磅薄犹如千军万马狂奔而来,独孤玦深受震撼,他的耳力本就敏于常人,这首「秦王破阵乐」在李师师精湛的指艺中弹来,让他犹如置身百万雄兵之中,四面八方都似有无数刀枪剑戟向他刺来。恍惚之间,独孤玦将一个个激昂的音调都听成了一招招狠辣的招式,他走出厅外,在乐声中于庭院施展紫薇软剑,从破剑式、破刀式、破索式…使到破掌式,总感到自己的剑招再快也无法同时击破来自四面八方的剑招,这情形就如同他面对皇甫啸时,不知他的气剑将从何处袭来一般。
    独孤玦颓然弃剑,仰天长叹,只见星空浩繁,亦如无数剑招一般向他刺来。忽然之间,独孤玦似有所悟,转身走到李师师面前,二人对望一眼,李师师知道就在这片刻之间,独孤玦的武学剑法又更上层楼,琴声立歇,取出一壶温酒,两人就在星空之下相笑对饮。慕容皎皎却悄然侧身在后,她本是关心独孤玦而来,却撞见独孤玦与李师师彼此笑饮,妒意促生,目光如焰瞪视着李师师,随即轻叹口气,神色黯然转身隐去,犹如一道灰蒙的阴影。
    三日后,皇甫啸依约来到庄前,独孤玦早已侯立多时。正是辰、未相交之时,阳光自皇甫啸的身后照向孤独玦,刺痛了独孤玦的双眼。独孤玦的视觉异于常人,但也因为过于敏感所以一向畏惧强光,需以内力凝定心神,才能控制过于敏感的五官。但此时独孤玦却刻意让自己迎向炽烈的骄阳,让利刃般的白光刺盲他的双眼,他要藉此着这样的痛苦,逼出自己最大的潜力。独孤玦知道在强光之下,自己的眼睛虽近于半盲,但听觉却会变得更加灵敏,而皇甫啸的气剑虽然无形无影,但当气剑自他指间发出之际,却仍有轻微的声响,他必须抓住气剑声响的那一剎那,那是他唯一可能击败皇甫啸的瞬间,稍纵即逝。
    独孤玦不知道皇甫啸的气剑会从他的哪根手指发出、从哪个方向刺来,所以他过去所有的剑招,繁复也好、灵巧也罢,再怎么迅疾如电、再怎么料敌机先,都已然无用,因为对方的招式只在五指之间,他的剑再快也快不过皇甫啸轻轻弹指,他再怎么寻隙也难从皇甫啸轮转的指间找到破招先机。然而李师师前夜所弹奏的「秦王破阵乐」,以及那满天的星光,却让他突然明白,再怎么繁复的招式,若能击败对方,最终只是一招。他一招败人,赢的只是一招;百招败人,最后赢的还是一招。他领悟到了,以拙胜巧,才是武学至理。
    皇甫啸与独孤玦相对,二人不发一语,就在那一瞬间,二人心相感应,彼此都明白,自己出手只有一招,一招不能胜过对方,就必然败亡。
    独孤玦在刺目的阳光中瞪大着双眼,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皇甫啸的身形渐渐变成一道黑影,再渐渐连黑影也消失了,只剩强光中模糊的轮廓,他感觉从皇甫啸模糊的轮廓中穿越而过的阳光,每一道都似是发出了极细微的声响,就连光线飞射的声音他都彷佛听到了,还有什么声音是他听不到的呢?然后,他突然听到一声极为刺耳的「嗤」响,手中的紫薇软剑配合他的步法、身形以皇甫啸也看不清的速度,刺向了那一声「嗤」响。紫薇软剑的剑尖从皇甫啸的气剑中穿入,气剑虽强毕竟无形,可以击碎剑身却无法击破锋利的剑尖,剎那之间,独孤玦的紫微软剑已刺在皇甫啸的食指并划破了他的掌心,若非独孤玦在那一瞬间起了惺惺相惜之感,只怕皇甫啸的右掌已被紫薇软剑斩断。
    “你本可断我腕脉…”皇甫啸看着自己的掌心流出一道鲜血,却知道伤口不深,独孤玦剑下留情。
    “我独孤玦剑下不杀侠义之人!”独孤玦收剑凝立,他感觉刺目的阳光渐渐散去,皇甫啸自黑影中渐渐现身。
    “好一个剑魔,我服了。”皇甫啸说道,竟以左手将自己的右腕筋脉斩断。
    “不愧是大内第一高手,我也服了。”独孤玦明白皇甫啸不愿接受他的怜悯,所以自折腕脉,皇甫啸的右手从此废了,独步江湖的气剑自也不再复见,这等傲气令独孤玦深为敬佩。。
    皇甫啸不发一言,转身缓步离去,他走得非常慢,非常慢,他知道独孤玦不会从他背后再补上一剑,但他又同时多么希望独孤玦可以一剑将他刺死。
    此战之后,独孤玦以拙胜巧击败了皇甫啸,终于继破掌式的七式剑法之后,,又创发了破气式剑法。
    独孤玦与皇甫啸决斗之时,因有李师师相伴,所以慕容皎皎刻意藏匿在后。见到她的独孤哥哥击败皇甫啸,剑法更上层楼,慕容皎皎自也为他欢喜。但她眼见李师师关心地守护在旁,想起前几日夜里李师师以琴音助独孤哥哥悟得剑法,又看着独孤哥哥与皇甫啸决战之后,随即与李师师入庄在疏影轩中笑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