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三百八十六章荆州之战(十)

三国之铁骑南下最新章节目录
   同样的夜晚
    平春县外五里之处的江面上,江东军的主战船之上
    黄盖站在一高高的地方上,洪亮的声音响起:“诸位将士们,周大都督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想出了破敌之策。今夜,就是我们的破敌之时。
    各营准备就位!待凌统将军率领的‘先锋营’攻破营门之后,便请大家随我冲杀!
    此战必胜!此战过后,诸位都将是留名千古的人物。”
    “杀!”
    “杀!”
    “杀!”
    江东军的众士兵们,在黄盖说完话之后,战意满满地大声喊道,在回应着黄盖的安排。
    与此同时,凌统早已经带领着数百名‘先锋营’的精锐将士,驾着数十艘艨冲舰,趁着漆黑的夜色,不点火把,悄悄地朝着对面的荆州军的水军大营驶去。
    艨冲舰,有帆有桨,立起帆,可以借风势而行;放下帆,可以用桨为动力,在江面上,具有快速航行的能力。
    一般在进攻对方水军大营的营门之时,都使用这样的船只。
    毕竟他们的速度飞快,而‘快’这个东西,当到了一定的程度之时,攻破营门,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这十几艘艨冲舰,和以往的艨冲舰不同。
    因为它们的船体之上,除了航行所用的必要物件之外,上面的防御工事等物件,大都已经被拆除了。
    而且每艘艨冲舰上,仅仅只有数十名士兵驾驭。
    船舱看似很饱满,但实际上却没什么东西,只是满满的干草等易燃物而已。
    这样做,就可以极大地减轻船体的重量,增加船只的速度了。
    待这十几艘艨冲舰快接近荆州军的水军大营之时,凌统默然的下令道:“点火!袭营!”
    话音落下之后,每艘艨冲舰上的士兵,纷纷扬起火把,点在了干草之上。
    在确认干草点燃无误之后,这十几名士兵便纷纷跳入了水中。
    这些士兵,都是在长江边上长大的‘水中健儿’,水性极佳。即使此地已经距离己方的战船很远了,但仍然可以游回去,性命无忧矣!
    当烈火遇到干草,‘腾’的一下子,便燃了起来。
    这十几艘满载干草的艨冲舰,瞬间变成了一只只燃烧着火焰,张牙舞爪的‘猛兽’,借着风势,朝着荆州军的水军大营飞快地驶去。
    在后军中的黄盖看到了点燃的艨冲舰之后,对着众士兵下令道:“江东的儿郎们,随我杀上去!成败在此一举!”
    而在黄盖后方不远处的江东大军之中,周瑜看着这熊熊烈火,心中暗道:“卧龙吗?让我看看你的本事!是不是像传说中的这么厉害!”
    当艨冲舰冲到荆州军的水军大营时,整个大营,依旧是那副寂静无声的样子。
    好像在沉睡着,也好像在准备着。
    带着熊熊火焰的江东军的艨冲舰,速度飞快,当它们撞上了营门之时,船停了下来,船上的干草四处纷飞,很快便将周围的那一片防御工事点燃了。
    大火烧了起来,阻断了江东军的目光,至于荆州军的水军大营内的样子,他们无法看清分毫。
    但现在,对黄盖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局面。
    是而,黄盖带着江东军的将士们,‘硬着头皮’的杀了上去。
    待黄盖等人冲到荆州军的水军大营之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瞬间变得十分惊诧。
    在他们面前的水军大营,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副混乱不堪的样子,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模样。
    大火烧掉了营门和最外围的那些防御工事之后,便遇到了两条宽广的深沟,大火无法继续蔓延,便在深沟的一旁停了下来。
    深沟之后,荆州军的防御工事皆是完好无损的模样。
    而己方的那十几艘艨冲舰,上面还带着熊熊的火焰,也不知道凌统在上面放了什么,依然还在不惜余力的燃烧着。
    只是它们并没有继续深入,而是在刚一进大营门的地方,停止不动了。
    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水面之上,横着许许多多道铁锁链,正是这些东西,阻拦了己方的这十几艘艨冲舰。
    若一切按计划进行,此刻时分,整个荆州军的水军大营,都必然会处在大火之中;荆州军的士兵,必然都处在混乱之中。
    而黄盖等人,应该像是在地里收割韭菜一般,轻而易举的拿下荆州军的水军大营。
    但是现在,黄盖知道,对面的荆州军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只等待自己等人‘自投罗网’了。
    然而,黄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大都督的计策如此优秀,对面是怎么知道呢?
    黄盖也是身经百战之人,知道现在这个时候,是耽误不得的。
    是故,黄盖一马当先,一边朝着前方冲锋,一边大声地喊道:“儿郎们,杀啊!”
    身后的江东军士兵,如影随形。
    此时的江东军,对荆州军来说,是正儿八经的入侵者。
    对待入侵者,荆州军的士兵们毫不客气,拿出‘珍藏’多年的弓箭,准备好好的迎接他们。
    一时间,冲锋的江东军们受到了荆州军最热烈的‘欢迎’—一支支锋利的箭矢,带着冰冷的寒光,朝着他们射来。
    一轮‘箭雨’过后,近两千名冲锋的江东军士兵倒地,或死或伤。
    第一轮‘箭雨’,是准备最充分的‘箭雨’,虽然在漆黑的夜色之中,但是,依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这一是归功于荆州军的充分准备;二是归功于江东军那密集的队形。
    两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才会有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
    然而,天下没有光占便宜不吃亏的道理。
    在这一轮‘箭雨’之下,倒下的这两千名江东军的士兵,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江东军与荆州军之间的距离的拉近。
    黄盖相信:只需要在顶住两轮‘箭雨’,江东军就能跨过深沟,杀到敌方的阵营之中,到时候,局面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箭如雨下!又一轮‘箭雨’袭来,两方的距离已经不到二十步了箭如雨下!再一轮‘箭雨’袭来,两方的距离已经不到十步了。
    这个距离,已经足够了。
    只见黄盖突然加速,然后高高地跃起,瞬间杀入到荆州军的阵型之中。
    阵型这东西,靠的就是一个完整。
    当有了第一个被攻入点之后,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荆州军和江东军的士兵,陷入了短兵相接的大战之中。
    弓箭手们,瞬间失去了他们应该有的作用,只能纷纷后退,准备在后方组建起第二道防线。
    但这第二道防线,肯定没有第一道防线有用。
    毕竟,在他们的面前,有敌军也有自己人,夜色又黑,很难保证准确度。
    在荆州军的水军大营的最后方,诸葛亮正在静静的站立着,默默地注视着前方的大战。
    但他此时的内心,却并不像是表面上的这么平静。
    “不得不说,这次大战中的江东军的统帅,也是个智谋绝顶的大才。
    这一场大战,先是先锋黄盖的军队对水军大营的猛攻,然后便是蒋钦的军队对蕲春县的突袭,在然后,便是眼前的夜袭。
    若自己所料不错的话,此时的蕲春县,应该已经落入到江东军大将蒋钦的手中了。
    这一次一次的进攻,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让人应接不暇。
    若不是自己从对方撤军的‘蛛丝马迹’中寻得一丝痕迹,估计此时的荆州军就是个被两面击破的下场了。
    接着,自己面对的便是整个江夏郡的沦陷的局面了。
    幸而,在自己的一番计策之下,勉强保住了这水军大营。
    水军大营,刘备的根本所在啊!
    这三万水军,既能阻挡来自东方江东军的威胁,又是曹操或者是韩成南下的主要防御力量。
    若这水军大营没有了,三万水军也就没有了。
    到时候,主公刘备如何东阻北挡,安身立命?
    是故,诸葛亮没得选,只能选择放弃江夏郡,先保住这水军大营再说。
    失地,谋划得当,早晚都能夺回来的;但水军没有了,可就是真的没有了。
    想在训练出来的话,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了。
    对面的江东军,不知道还有多少人马。
    但是,经过了昨日的一战,蕲春县的分兵,在加上刚才的伏击,至少应该减去个三四万人马吧。
    自己的大营中,还有两万七千左右的人马,不出意外的话,定能坚守得住。
    至于反攻一事,别想了!
    自己手中的兵马,太少了。
    若主公能在给个一万两万的人马,江夏郡,也能守的住啊!
    但是,主公也不容易啊!
    漂泊半生,各地‘寄人篱下’,留给他自己独立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若能给他个三年五年的时间,让他平稳发展,拓展势力,这天下,谁人可惧之?
    不知道现在的主公,收到了自己的信没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能不能按照我信中所说的内容进行?”
    荆州军的水军大营,一片战火连天的景象。
    在黄盖大军后方的周瑜,虽然距离水军大营很远,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大体上还是能看出怎么回事的—黄盖的军队,受到了荆州军的顽强抵抗。
    这,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
    毕竟这水军大营,乃是刘备的根本,若能一举拿下,刘备这股势力便也是名存实亡的下场了。
    想到这里,周瑜抽出自己的宝剑,朝着前方一指,大声地喊道:“江东的儿郎们,黄盖将军已经在最前方为我们铺平了道路。随我杀上去,拿下江夏郡。建立不世之功,冲啊!”
    话罢,周瑜带领着剩下的江东大军,朝着荆州军的水军大营杀去。
    就在周瑜大军刚刚离开的位置的后方的三里之处,一探马对着荆州军的大将刘封说道:“禀告刘将军,一切不出军师所料,周瑜率领大军前去进攻我方水军大营了。”
    刘封听到之后,面露不屑之色,却依然对着身边的一千余名荆州军的士兵们下令道:“全军按计划行事。一会儿,到了江东军存放粮草辎重的地方,都看我的命令行事,我让点才能点。别因为一个人,耽误了大事。”
    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后,周瑜率领的江东大军已经赶到了荆州军的水军大营门口,正准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