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三百二十三章难道,这只是一个巧合吗?

三国之铁骑南下最新章节目录
   凉州,马腾大营中的一座大帐之中
    在郭图的‘善意’引导之下,马腾正在和凉州的众首领们商讨着应对之策。
    不管郭图说的是不是真的,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经过了一下午的商量之后,众首领们达成了共识。
    首先,从各族中选出五万精锐的善战之士,组成新的凉州联盟军。
    这样做,一是为了应对此次曹操军的进攻;二是为了以后。
    经过了郭图的提醒,众首领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有钱不可怕,但一定还要有拳头!
    只有平时多亮亮自己那强悍的拳头,别人才不会惦记你的钱。
    要不然,别人会始终惦记着的。
    之后,凉州的众首领们分别派出几支队伍,以贩卖马匹为名义,结识曹操军中的军官,看是否能套出点关于出兵的有用信息。
    而此时此刻的郭图,正在自己的大帐中,和两位异族美女‘翻云覆雨’。
    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不把这四十几年的‘积攒’都释放出去,岂不是白来一趟?
    对于马腾等人将要施展的手段,郭图一点都不担心。
    凉州出兵之事,不管马腾等人怎么折腾,结果肯定是能成功的。
    郭图的自信,来自于他的能力。
    劝人做事,可不是件简单的差事,是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的。
    人是很奇妙的,你一五一十的和他们说大实话,他们不一定会相信你。
    每个人都有防范之心,他觉得你和他不是一个势力的,自然就不是一条心,故而你是肯定不会说实话的。
    哪怕你说的就是实话,他也不会相信的。这就是人类‘先入为主’的通病。
    所以说,对此番前来的郭图来说,最好的劝人方式就是—“七分真,三分假”的方式。
    ‘七分真’,可以让马腾等人派人去司州查证的时候,有据可查。
    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不怕查。
    只要是假的,就会有漏洞,无论伪装的多好,始终是假的。
    ‘三分假’,就是要根据马腾等人的心中所想,编造点谎言。当然,这也可以称之为‘劝’的成分。
    其实呢,凉州虽然混乱,但不代表没有明主和人才。
    所谓‘乱世出枭雄’,凉州的人才应该更多才对。
    马腾,就算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也肯定是一方‘明主’。不管以后是不是,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这几年,凉州人因为‘富贵’而丢失了作战的勇猛,马腾等首领是知道的,只是力不从心罢了!
    毕竟,没有不变的首领,只有不变的财富!
    谁动我的钱,我就动谁的根;你挡我的财路,我便换掉你命,哪怕你是首领,多么简单的事!
    这不是凉州人的无知,只是曾经的他们穷怕了。
    没有人,放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不要,非要去选择那种‘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的‘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如果有,请把这样的人介绍给我!我最喜欢和这样的‘优秀人士’交朋友!
    拿着他的财富挥霍,我有一点心疼算我输!
    马腾等人早就知道这样下去不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跟着大多数的凉州人的想法走。
    对待这种垄断式的突然暴富的情况,要么在开始之时制定规则,让大家有规则可以参照;要么就寻找一个改变的契机。
    而郭图的前来,对马腾等人来说,正是一个让凉州众人,组建军队,改变当下的契机。
    是而,哪怕曹操没有准备攻打凉州,马腾等人也定然会为郭图遮掩一二,完成他心中组建军队的梦想。
    毕竟在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了强大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富裕。
    郭图的劝说,是马腾等人心里最深处的那个方向,至于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各取所取,各自达到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郭图也不会轻易地无的放矢的。
    毕竟一个细节或者是一个谎言,换来的,也许就是自己的命。
    在曹操军出兵这件事情上,郭图还是能让马腾等人有据可查的。
    这个‘证据’,便是此时军队的兵制—‘更戊制度’。
    ‘更戊制度’,简单的来说,就是无论那方势力的主公,都不会让自己手下的大军长期驻扎在一个地方,每几年就会让大军更换一下驻地。
    一是为了削弱将领在士兵心中的威信。
    大将镇守一方,而手下的士兵几年就换了一批,这批士兵刚刚熟悉,就换成了另一批。
    试问一下,大将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能培养起自己的亲信呢?
    大将没有亲信,自然就没了造反的威胁。
    只能老老实实的为主公驻守一方。
    二是为了提高士兵的整体战斗力。
    有的地方常年征战,比如说此时的曹操军中的青州驻军;而有的地方,则处于和平状态,比如说此时的曹操军中的兖州驻军。
    兖州驻军好几年不打仗了,战斗力自然会下降许多,为了不让兖州驻军下降,将兖州驻军调到青州锻炼一下,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
    郭图来的时候,情报营刚刚的到信息:曹操军中的司州驻军需要和徐州驻军更换一下。
    此时的司州和徐州,都属于曹操势力的外围防线,故而不能一次性将大军全部调离,只能先调离二分之一,然后等另一个州的驻军的二分之一来了之后,培训几天,在调离剩下的二分之一。
    徐州驻军的到来以及到来之后的四处打探,熟悉环境,不正是郭图对马腾述说的样子—曹操的大军来了!
    当韩成从情报营的手中得到了凉州众首领的做法之后,心中是欣喜若狂。
    对着站在一旁的李儒说道:“文优啊,郭大‘忽悠’出马,果然是一个顶俩啊!”
    有些消息,情报营传递的比较清楚,但身为情报营的最高长官,完全没有必要事事都传递给韩成。
    于是乎,李儒对着韩成迎合道:“嗯嗯,确实顶俩!一个不够。”
    意味深长啊!
    兖州许昌县州牧府的议事大厅,还是这个熟悉的地方,但熟悉的身影少了几个。
    其中一个,便是曹操最心爱的谋士—郭嘉。
    根据华佗的嘱托,郭嘉需要在家休养三年,方能再次从军。
    为了郭嘉的身体,曹操只能忍痛割爱的允许了。
    刚开始之时,没了郭嘉的陪伴,曹操还多少有点不适应,随意间问出:‘奉孝,你的意思呢?’这样的话语。
    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的离不开谁!即使他真的走了,也就那个样了!
    第二个,便是刘晔。
    这几日,在豫州内出现了一支拥有十万余人的,自命为‘紫玉皇帝’的乱贼,曹操便令手下谋士刘晔和大将曹仁,率领两万人马前去剿匪了。
    故而,偌大的议事大厅之中,只有曹操及其手下的谋士四人。
    曹操率先出言道:“诸位,根据近日的‘军报’可知,奋武军调动频繁,看来韩成是铁了心的要拿下青州之地了啊!你们有什么良策吗?尽管说出来吧!”
    曹操的话音刚落,一中年男子立即出言道:“明公!韩成此时的出兵,正是龙入浅滩的‘一鼓作气’之势,暂时的我们最好避其锋芒,不要阻挡!
    毕竟再而衰,三而竭,等他过了这阵,自然就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然而,此时我们不好出面,不代表别人也不好出面!
    我觉得我们有两路‘援军’,可以稍微动用一下!虽然不能打败韩成,但还是能拖些日子的。”
    曹操定眼一瞧,说话之人正是荀攸,荀公达!
    这些日子,郭嘉病了,曹操手中无人可用。
    正好荀攸提出了不少不错的计策,隐隐约约间,竟然有暂时顶替郭嘉位置的意思。
    让曹操的心中对荀攸是越发的喜欢。
    曹操心平气和地对着荀攸问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们还有‘援军’?你说的两路‘援军’,是哪两路啊?”
    荀攸听到曹操的问话,郑重其事地回道:“一路是北方草原上的柯比能,另一路则是青州东侧海岛之上的管承。”
    曹操双眼一眯,勃然大怒道:“柯比能,好歹也是一方之主,和他合作,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管承,不过一区区水贼而已,他也配成为我的‘援军’?”
    荀攸听后,只能在心中暗道:“看来明公对和管承合作之事不满意啊!早知道这样,自己就不说了!计策不好事小,但惹曹操生气了,就是大事啊!”
    故而荀攸只能硬着头皮,对着曹操说道:“明公,我亲自去往幽州一趟,劝柯比能出兵,你看这样如何?”
    曹操对着荀攸,略微失望的叹了一口气。
    心中暗道:“哎,还是不如奉孝啊!不懂我的心思。”
    语气温和了许多,对着荀攸说道:“公达!幽州之地,你也不是很熟悉,让许攸去吧!他的能力,我还是知道的!劝柯比能出兵,没问题的!”
    虽然语气温和了许多,但曹操脸上的失望之色还在。
    众人见状,皆心知肚明。
    一个个的选择沉默不语,不敢多说一句。
    曹操见此情景,心中的怒意更盛了。
    当一盏茶的时间过后,曹操见众人再也没提出什么良策,只好对着众人摆摆手,然后说道:“既然都没什么办法,那就回去想吧!想好了,就来告诉我吧!”
    众人听后,只得缓缓退去。
    曹操看着退去的众人,对着荀彧使了一个眼色,荀彧自然会意,便暗中拽了贾诩的衣袖一下。
    贾诩也不傻,自然知道荀彧的意思,便在出门之后,以喝酒为名,和荀彧走到了一起。
    半个时辰之后,贾诩和荀彧两人再次出现在曹操面前。
    这两人,都深知曹操的脾气,故而只能口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曹操见状,气更不打一处来。
    没声好气的说道:“你们这两个‘老狐狸’,在我面前装什么啊?我让你俩回来,是让你俩当‘门神’的?”
    荀彧和贾诩竟然异口同声地说道:“属下胸无点墨,没有计策,请明公恕罪!”
    说完之后,相互看了一眼对方。
    心中暗道:“不好!怎么突然这么巧合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