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二百七十六章初战曹操

三国之铁骑南下最新章节目录
   曹操身经百战,熟读兵法,既有高深的军事理论做基础,又有诸多的实践作依据。
    故而,此时的曹操,称之为一名优秀的‘战争大家’也不为过。
    正在对战的双方大军,曹操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优劣利弊。
    自己的骑兵速度极快,攻击力极强。
    而且已经攻破了奋武军步兵的防御阵型。
    不出意外的话,剩下的就是对奋武军步兵单方面的屠杀罢了。
    自己的骑兵最多再付出两千人马的代价,便可击溃这一万人马的步兵。
    以三千骑兵换一万步兵,怎么算都合适。
    于是乎,曹操便下达了这种‘拖延杀敌’的战术。
    这种战术,好处有两点。
    一是‘杀痛而不杀死’,让奋武军损失巨大,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双方大军已经混战到一起了,哪怕是奋武军中精于射术的朱雀军,也不敢随意放箭。
    二是‘方便撤退’。
    因为这不是骑兵和步兵的遭遇战,现在的战场中,骑兵的身侧,还有奋武军的另一支部队—玄武军。
    玄武军的特点是防御力很强大,但速度十分缓慢,也就决定了其无法拥有强大的攻击力。
    这些,是曹操十分忌惮却又看不上的地方。
    只因为忌惮,曹操才会让于禁、乐进两人采用‘拖延杀敌’的战术。
    万一玄武军转过头来,封锁自己的骑兵归路,自己的骑兵也好迅速地撤离。
    不至于被诱入很远,做到无法撤退的局面。
    曹操的战法,看似简单。
    但若没有千百次的战争经验,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这样的判断的。
    强者之所以强,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为经历的比较多。
    韩成被曹操抓到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
    相反,此时的韩成也不是几年前的‘吴下阿蒙’了。
    这几年,韩成在空闲之余学习了大量的兵书,再加上亲自观察张辽,鞠义等人的大战,以及其特有的‘后世经验’。
    故而,此时的韩成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统帅了。
    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场景,主要还是因为韩成和曹操下达命令的速度太快了。
    快到双方都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出兵的军阵,只是按照提前准备好的阵型向前进攻了。
    要不然,怎么会出现青州兵对战玄武军,步兵对战骑兵的局面?
    这种低级错误,韩成和曹操怎么能犯?
    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是变化万千的。
    韩成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时,便在曹操下达‘拖延杀敌’的命令的同时,朝着普通士兵的主将张郃下达了暂时性撤退的命令。
    暂时性的撤兵,决定不了什么。
    只是为了更好的胜利。
    与此同时,韩成又令青龙军的主将韩浩,高览带领中军的两万青龙军压上,换下张郃的一万士兵。
    既然错了,就不要逃避;及时止损才是上策。
    韩成的后续动作,也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这种混战的场面,对青龙军来说,无疑是最有利。
    因为骑兵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阵型,故而此时骑兵间的胜负,主要就是取决于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
    青龙军中,有骁勇善战的南匈奴族的骑兵;也有勇而无谋的并州鲜卑部的骑兵。
    论单兵作战能力,韩成相信,曹操的骑兵不会是自己的青龙军的对手。
    于禁和乐进按照曹操给的命令,正在进行着‘拖延杀敌’。
    然而,奋武军的步兵却纷纷向后退去。
    不远处,奋武军的大股骑兵涌来。
    这已经出乎于禁和乐进的意料之外。
    骑兵上前,如何‘拖延杀敌’?
    但曹操没下达撤军以及别的命令,故而只能按照曹操的最新命令执行。
    远处的曹操看到了奋武军军阵的变化,瞬间警惕了起来。
    摆出一副一脸慎重的样子。
    这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所必需的具备的品质。
    在战场上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敌。
    自古以来,轻敌的将领,没有一人是有好下场的。
    其实,当看见奋武军的步兵后撤之时,曹操的心中便有了答案:奋武军有了应对之策。
    见奋武军中军的骑兵上前,曹操便判断出了奋武军的意图—以骑兵,换骑兵。
    换吗?韩成的势力背靠草原,战马来源充足,曹操财富紧张,换不起。
    不换?那么自己就要鸣金收兵,于禁和乐进的骑兵就会迅速撤退,从而得以保全。
    然而,此时和玄武军交战的一万青州兵,能逃回来的就没有多少了。
    曹操真的没想到,在自己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转眼间,便被韩成‘翻了盘’。
    曹操也是果断之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有了新的对策—换!最大程度的换!
    暂时没有战马不要紧,总有能买来的途径;但丢弃了跟随自己多年的青州兵,是多少财富都换不回来的。
    于是乎,曹操当即对着身边的两员爱将下令道:“夏侯惇,夏侯渊,你两人迅速率领中军的一万骑兵压上。绕过最前方的玄武军,从左右两侧进攻奋武军的骑兵。既然他们想换,那我们就彻彻底底的换。”
    待夏侯惇和夏侯渊领命而去之后,曹操再次下达了一条命令:“三万中军,排好阵型,全部压上,冲锋!杀啊!”
    奋武军军阵的变化,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缺。
    对于善于捕捉战机的曹操来说,确实有可趁之机。
    不然的话,曹操怎么能下令让全军都压上呢?
    没有人,愿意下没有根据的‘赌注’,更何况这‘赌注’还是自己的全部。
    骑兵冲锋,步兵后撤,即使再训练有素的部队,也不可能做到井然有序。
    其中,必然会产生混乱。
    因为现在是混乱不堪的战争,不是平时的演习。
    这种混乱的机会,曹操怎么能错过?
    而且两军参战的人数大致相等,都是八万人马。
    但奋武军中有一万弓箭手无法派上用场。
    故而曹操军暂时处于兵力上的优势期。
    时不可失、失不再来。
    曹操的大军冲锋了!
    韩成看着曹操军全军冲锋的样子,不自觉地在心中感叹道:“单论战场中的排兵布阵能力,曹操比自己厉害太多了。
    虽然自己刚刚好像占据了一点优势,但转眼间,便被曹操寻找到了机会,率领大军,直接压上。
    能和曹操阵前对敌的人,大概只有袁绍手下的第一大将,死去的鞠义吧!”
    感叹之余,韩成也下达紧急军令:“徐晃率领两万五千士兵压上!”
    既然战,那就战!
    一时间,曹操投入了六万大军,对面的韩成也投入了六万大军。
    若仔细观察,会发现曹操军略占上风。
    一个时辰之后
    场中的十二万大军还在混战中,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
    曹操知道: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仗,自己的胜算很大。
    虽然双方都是六万人马,但随着时间的加长,曹操军善战的优势便能展现出来。
    论持久力,曹操没怕过谁,当然,曹操军也不会怕谁。
    而这时,奋武军中的韩成却不能像曹操这样淡定了。
    因为奋武军的败势已经逐渐显露出来了。
    韩成对着身边的大将赵云说道:“子龙,你带领两千‘天龙卫队’,将面前的大军给我杀穿。
    昔日,你曾经让袁绍军闻风丧胆;今日,我看看你能不能让曹操军望风而逃。
    谨记一件事情:曹操军中,虽然没有人的武艺能胜过你,但曹操军中的武将不少。
    狼多咬死虎,你莫要缠斗太久。久则生变!”
    赵云听令后,对着韩成说道:“主公之令,子龙不敢不从!但我听闻曹操手下有一精锐骑兵‘虎豹骑’,万一‘虎豹骑’来袭怎么办?属下想在您左右,护您周全。”
    虽然战争紧迫,但韩成还是满意地一笑。
    如此忠心耿耿之人,怎能不流传千古?
    只是在赵云话音刚落之时,刚从中军退下来的黄忠面色不善地对着赵云说道:“子龙,虽然你的武艺比我高,但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有我在,谁敢越雷池一步?”
    黄忠擅长冲锋,但因为军令,被迫撤了下来。
    一肚子的火没处发。
    听到赵云的话后,黄忠感觉到了其中的轻视之意,便当面怼了过去。
    只是赵云的武艺太高了,故而怼的不是很舒服。
    赵云明白黄忠的怒意,也不与之计较。
    又见韩成身后的魏延以及刚刚撤回来的,毫发无损的一万朱雀军,瞬间放心了许多。
    对着韩成说道:“主公,子龙去也!”
    与此同时,曹操对着身后的义子曹真说道:“真儿,现在战场中的局面大乱,但我军占据了优势。
    我若是韩成,定会派一顶级猛将,率领最精锐的骑兵,杀入混乱的大军中,挽回败势。
    这对我们来说,损失太大了,是不允许出现的。
    你率领‘虎豹骑’,从左方迂回出击,佯装袭杀韩成所在之处。
    然后在半路中,迅速的杀入混乱的大军中,找到这支精锐军队,将其击败!
    天下人都说韩成的骑兵如何厉害。
    今日,我就看看我的‘虎豹骑’能不能让韩成的精锐部队落荒而逃。
    但是真儿,你要注意一点,虽然你天生神力,武艺不凡。
    但不要缠斗,奋武军中的赵云,黄忠可都不是等闲之辈。
    缠住了你,总会有将你拿下的时候。”
    曹真‘诺’了一声,领命而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