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二百二十三章小胜一场

三国之铁骑南下最新章节目录
   在奋武军大营的门口处,负责营门防守的玄武军主将潘凤接到韩成最新下达的进攻命令之后,当即高兴的不由自主地大喊了一声。
    “嗷”
    这一声大喊,仿佛将胸中的压抑已久的情感全都发泄出去了一样。
    此乃人之常情,也不怪潘凤控制不住。
    自从韩成成立了玄武军以来,这一战是打的最憋屈的一战。
    玄武军,一身重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
    创造一个玄武军士兵的价格,最少也能创造五个骑兵的价格。
    单从价格上来看,玄武军的价格已经和青龙军相差无几了。
    然而玄武军只有五千人,而青龙军却有两万五千人,五倍的差距。
    如此高昂的付出,自然也是收获颇丰。
    是而玄武军凭借其刀枪不入,无视任何攻击的优势,在战场上从来都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
    只有杀的敌军落荒而逃的情况,从来没有被敌军打的落荒而逃的情况。
    然而此战不同了。
    此战好像一艘巨舰在阴沟里翻了船一样。
    玄武军的任务是守住大营门口,是那种不能出击,只能固守的坚守。
    这道命令的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
    毕竟袁绍军的粮食被烧了,鞠义率领的大军肯定是来势汹汹,必然是率先派出最精锐部队攻打大营门口,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大营,取得此战的胜利。
    在此种情况之下,玄武军必然会和袁绍军的精锐部队正儿八经的厮杀一番,然后玄武军一步不退,一战成名,自此而后,扬名天下。
    这个假想确实是很完美,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按照这个方向发展的。
    袁绍军的精锐部队没来,却来了一群普普通通的刀盾兵。
    这群刀盾兵最普通的地方就是不和你痛痛快快的打,只是一个个的龟缩在巨大的盾牌之下,然后拼命的往大营里挤。
    你打他们,他们举盾挡着;你砍他们,他们还举盾挡着;你只能拼命的往外推他们。
    这次他们不举盾挡着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人多。
    五千人推一万人,即使玄武军的将士们个个都体壮如牛,很有力气,但身上的重甲加上拼命的拥挤,还是会让他们十分劳累的。
    况且你将这群刀盾兵推出大营去之后,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回来了。
    还是那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他们。
    这不是什么战术,这就是赤裸裸的耍赖皮。
    而且还是那种你明知道他耍赖皮,却没招的耍赖皮。
    韩成的最新命令,终于可以让玄武军转守为攻,大胆的去战了。
    既然有了这样的军令,潘凤的声音便在玄武军中响起“玄武军听令,出营列阵杀”
    玄武军的将士都是高傲的,心中也和潘凤一样憋屈。
    听到了潘凤的命令之后,每个人的双臂仿佛都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一举杀出大营,并在大营外摆开阵势。
    玄武军的士兵们坚信在相互配合之下,这些耍赖皮的刀盾兵必然会被他们迅速的斩杀着。
    玄武军身后的朱雀军们虽然没有最前方的玄武军们那么的憋屈,但心里也不得劲。
    本来想在箭神黄忠的率领之下,对袁绍军的先锋部队进行一番痛快的屠杀。
    然而,一面面的盾牌,终结了朱雀军的这个希望。
    身为主将且脾气暴躁的黄忠心烦气燥,差一点拿着自己的宝刀冲进刀盾兵中,狠狠的厮杀一番。
    韩成的最新命令很快传达到朱雀军中,即使没有让黄忠率军进攻,然而黄忠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眼不见为净,看不见就不生气了。
    黄忠一边这样的自我安慰着自己;一边带着朱雀军迅速地向后军撤去。
    对于韩成的最新命令,要说最高兴的莫过于后军中的刘豹和扶罗韩了。
    骑兵一直都是用来冲锋陷阵的,很少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固守大营。
    今天这场是防守战,骑兵冲锋陷阵的优势在防守战中发挥的空间并不是很大。
    故而被韩成安排到后军中。
    刘豹和扶罗韩知道,这一战中,立功的机会不大了。
    最多会在战争将要结束之时,冲出大营,捡点剩渣剩饭的安慰一下。
    这种战况,对于骁勇善战的南匈奴人和鲜卑人来说,是耻辱的。
    但韩成的军令,就是一座大山。
    即使他们感觉没打仗的耻辱在心口处爆炸,也只能默默地忍着。
    突如其来的军令,让刘豹和扶罗韩可以率军出征,堵在心口处的不满意之情绪也随着这正在刮着的柔和的风,向着远方飘去了。
    当刘豹和扶罗韩将消息传达之后,利刃军和尖刀军的众将士皆呈现出一副兴高采烈,战意满满的样子。
    玄武军的出战,有点出乎鞠义的意料。
    鞠义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和奋武军的攻守位置竟然会被转换了。
    看着从大营中出来的军队,经验丰富的鞠义便知道了奋武军的打算了,心中升起了一丝丝轻视之意和应对之策。
    轻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鞠义的鄙视。
    鞠义想道“若此时在奋武军大营中指挥之人是自己,定然不会采用这种直接出营的方式来对抗刀盾兵。
    因为直接出营的方式,弊端太多了比如说玄武军的速度慢,追不上一心想逃跑的刀盾兵;
    大营的门太小了,后续的大军跟不上
    而自己会采用更好的方式来对抗刀盾兵。
    比如说将大营门口两边的营墙放倒,让骑兵迅速出击,绕到刀盾兵身后,对其进行斩杀。
    至于放倒的营墙的防御,可以让玄武军横向展开防守,并令朱雀军隐藏在玄武军身后”
    鞠义的做法,可以很容易的将骑兵,玄武军,朱雀军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而不会像韩成这样束手束脚。
    这就是鞠义鄙视的原因。
    鞠义想到这里,再次感叹道“哎看来在奋武军中,也就只有张文远配当自己的对手了。”
    虽然出乎意料的出兵让鞠义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身经百战的鞠义在转眼间,就想出了两条应对之策。
    第一条应对之策是令刀盾兵后面的大军直接压上,和奋武军混战在一起。
    虽然奋武军中的玄武军依然十分强悍,但经过和刀盾兵的一番交战之后,体力必会有所损耗。
    在进行交战的话,不需要多长时间便会撤回大营中。
    而混战在一起时,善于射箭的朱雀军怕误伤战友,也发挥不出其优势。
    三大强军去其二,奋武军还有什么战力可言,胜利的天枰必将偏向鞠义一方。
    这是一种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策略。
    第一条应对之策是让刀盾兵继续和玄武军纠缠在一起。
    待玄武军的将士全数从大营门口出来之时,便令刀盾兵赶紧后撤。
    鞠义猜测,奋武军必然会派遣骑兵在玄武军身后出击,对刀盾兵进行一番痛快地追杀。
    因为刀盾兵对奋武军压制的太狠了,奋武军的主将要出口气。
    待追击出一段距离之后,骑兵的速度太快,而玄武军的速度太慢且不能长时间的行军,故而奋武军的追击骑兵就变成了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的局面。
    在此时,自己早早安排的大军便将这股孤军深入的骑兵围住,然后痛快的吃掉。
    而奋武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吃掉他们而没有任何办法。
    在袁绍军的兵力本身就占据优势的前提之下,再次取得如此好的阶段性的胜利。
    胜利的天枰就不是偏向鞠义一方了,而是已经倾斜了。
    两种应对之策摆在面前,鞠义的大脑迅速的思考着
    “第一种应对之策是稳扎稳打的,但胜面不大;第二种应对之策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胜面很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第二种应对之策实行之后,无论此战是胜还是输,都会遭到谋士们的口诛笔伐。”
    想到这里,鞠义便将谋士们的口诛笔伐自动摒弃了。
    因为鞠义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功劳足够大,足够高,袁绍便不能怎么地自己。
    这些口诛笔伐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思。
    于是乎,鞠义便在一番思量之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种应对之策。
    玄武军出营门的速度确实如鞠义料想的一样十分缓慢且堵住了后续的大军。
    导致利刃军和尖刀军在玄武军身后等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出营。
    一出营的两军骑兵,第一眼便看到了朝着自家大营,撒欢地跑的袁绍军的刀盾兵。
    终于放出来的两军骑兵,那里会错过这乘胜追击的机会
    撒开马蹄子便追了过去。
    韩成身边的司马懿见骑兵朝着袁绍军的刀盾兵追去,不好意思地对着韩成说道“主公,属下以为此时追击不妥。但又说不出什么不妥来,请主公定夺是否追击”
    司马懿不是在谦虚,他说的是真话。
    此时的司马懿虽然满腹经纶,但毕竟经历有限。
    故而不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鞠义的意图,只是隐隐感觉不妥。
    在出于自己身为谋士的责任和对韩成的信任之情,便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韩成听完司马懿的话后,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
    便赶紧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快赶紧鸣金收兵”
    韩成的反应是很快的,当鸣金之声响起之时,对韩成深信不疑的刘豹和扶罗韩两人便马上按捺住心中的战意,下令迅速撤兵回营。
    即使反应再快,但还是有一部分速度极快的骑兵快要冲到袁绍军的阵地了,也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鞠义所设下的包围圈。
    远方的鞠义也隐隐听到鸣金之声,脸上再次显出一番惊奇之色。
    喃喃道“奋武军已经不是以前的奋武军了,人才辈出啊,真让我刮目相看。”
    随即对着准备就绪的大军下令道“出击”
    战机变化多端,一瞬即逝。
    随着鞠义的一声令下,近三千的两军骑兵被袁绍大军所包围。
    扶罗韩正在撤退,忽然看到被包围的军队,心中不忍,转身便要回去救援。
    刘豹死死地拉住他,急切地说道“兄弟,你回去也是个死,没有任何价值的。我们赶紧听令回营吧,主公会为我们报仇的。”
    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并肩作战,扶罗韩对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