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铁骑南下》第二百一十七章小人物的大作用

三国之铁骑南下最新章节目录
   袁绍因文丑颜良的阵亡,导致手下士兵的士气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故而只能暂时退兵。
    这退兵之举,让作战的双方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
    韩成抓住这短暂的平静时间,一边将大量的粮食运到桑干县,摆出一副持久作战的样子;一边让人将俘虏压送回并州。
    这一次大战,共计俘虏了两万多的袁绍军士兵,其中更有八千多名骑兵。
    面对此战果,本应该高兴的韩成却并不高兴,因为奋武军这面也至少损失了一万余人。
    利刃军损失最多,大概有四千多人,这还幸亏赵云等人救援的及时,要不然这个数字还在扩大。
    在半天一夜的守城之战中,奋武军也至少损失五千多人,这也就意味着五千多个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
    虽然奋武军的阵亡抚恤十分丰厚。
    但人死不能复生,再多的黄金,也不如人命实在。
    优厚的抚恤金只是万不得已的策略。
    韩成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样子,主要的依仗就是淳于琼身边的情报营伍长王奋。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郡人士。
    在东汉末年的一八四年的黄巾起义到二零零年的官渡之战的这个时间段里,淳于琼绝对是个出色的人物。
    一八八年,淳于琼崭露头角,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这足以说明了其能力和出身,毕竟在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曹操和袁绍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成员。
    一九五年,李傕等人反攻长安,掌握了朝廷大权,淳于琼观李傕等人的作风,知其终将覆灭,不是明主,便投靠了冀州的袁绍。
    袁绍对曾经的同僚淳于琼十分重视,当淳于琼刚来投奔之时,就让其独领一军。
    淳于琼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袁绍手下元帅一级的人物,这可是军中的高官啊,足见其能力和袁绍对其的信任之情。
    毕竟在袁绍手下勇冠三军从而得以闻名冀州的颜良和文丑两人,也只不过才是大将一级的人物,官职比淳于琼还低上一级。
    淳于琼如此受到袁绍的重视,自然逃不过百密而无一疏的情报营人员的眼睛。
    故而淳于琼便上了情报营的重要人物的名单,得到了情报营的重点关照。
    韩成对淳于琼也是十分熟悉的。
    据韩成的记忆在决定北方归属的官渡之战中,对曹操来说,淳于琼可是仅次于许攸的立功者。
    虽然淳于琼是敌军的,但这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是而在韩成和情报营的双重重视之下,在韩成发兵幽州的一个月之前,邺城来了一支商队。
    这支商队,自称是从幽州而来,主要负责贩卖北方草原上的动物毛皮和草原特产。
    待回到幽州的时候,则将冀州的特产带回草原贩卖,从中获得高额利润。
    这支商队中,有一个年龄大约二十余岁,十分机灵的小伙子,叫做伍厚。
    其真实身份乃是奋武军情报营的一个都伯。
    别看其年龄不大,但为人处事十分老道,曾在黄忠射杀祁县王氏家主王盖的时候,立过大功劳。
    伍厚这次接到上峰的命令,就是奔着淳于琼来的。
    到了邺城之后,伍厚便脱离了商队,和负责邺城的情报营首领碰了个面,共享了淳于琼的资料。
    邺城的情报营首领做事十分仔细,收集了关于淳于琼的事无巨细的大量资料。
    伍厚边看资料边推敲,在看到淳于琼的亲兵张进的时候,心生一计。
    淳于琼此人,在冀州邺城可是十分出名的。
    第一个出名的原因便是他的官职。
    曾经朝廷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正儿八经的朝廷大官。他的投靠,证明了袁绍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
    第二个出名的原因便是其爱好。
    淳于琼酷爱喝酒,但是酒量不大,极容易喝醉。
    喝醉过酒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喝酒是不容易醉的,因为一个人喝的很寂寞,很没意思;只有多个人喝酒的时候,才有气氛,才会喝醉。
    淳于琼深爱此道,故而经常出入在邺城的各大酒桌之上。
    “逢酒必喝,逢喝必醉。”
    因此而出名,更有有好事者更给淳于琼起了一个醒半天的绰号。
    一是说淳于琼一天内喝酒的次数多;二是说淳于琼的酒量差。
    第三个出名的原因便是其性格。
    淳于琼此人,也算是个大神经的人。
    当听到自己醒半天的绰号之后,对此不以为意,反而以醉酒为豪。
    和他喝酒之人多是军中将领或者袁绍手下的大臣,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很要面子的。
    经常和一个醉鬼喝酒,传出去不雅,故而越来越不愿意和淳于琼喝酒了。
    随着时间的加长,整个邺城中,竟无人再愿意和淳于琼喝酒。
    淳于琼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别人。
    因为淳于琼觉得喝酒这件事,是高贵的。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人家不愿意和你喝,就别自讨没趣的和人家喝。
    但没人喝酒怎么办
    于是乎,淳于琼心生一计,我找能喝酒的人当亲兵,我自己在家喝。
    这样做的话,不就可以天天喝酒了,而且还很开心。
    淳于琼为了喝酒,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而张进,就是这么幸运的被淳于琼选中了。
    张进此人,原本是邺城内一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痞子,好赌博,好青楼,好喝酒,虽然赌术极差,但是酒量却很好。
    当伍厚看到关于张进的介绍,喜出望外。
    这张进,简直就是为伍厚量身定做的人才。
    一日后,张进从淳于琼的府中出来,便兴高采烈地直奔大兴赌坊而去。
    刚完成自己作为亲兵的任务陪淳于琼喝完酒。
    淳于琼已经被张进喝的酩酊大醉了,但张进却刚刚到量。
    而且张进趁着淳于琼的高兴之际,弄了点赏钱。
    有了钱之后的张进的第一个想法是去百花楼风流一番。
    但赏金就那么点点,于是乎,张进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大兴赌坊。
    张进只有一个目的将以前输的钱都赢回来,然后去百花楼风流一番。
    所谓十赌九输。
    至于剩下的那一个,百分之九十的是托,要不然赌坊挣什么
    果不其然,一个时辰之后,张进灰头土脸的从大兴赌坊中出来了。
    张进对着大兴赌坊呸了一口,然后破口大骂道“破赌坊,老子这么牛叉的身份,却连一两黄金也不借给我。是不是怕老子太厉害了,赢光了你们这个赌坊”
    大兴赌坊中看门的护卫不自觉的往着张进所在的方向移了移步伐,张进却吓得如丧家之犬一样,赶紧落荒而逃。
    伍厚早就在大兴赌坊门口等候着张进了,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当看到张进的逃跑的样子,心中大喜这样人的,心机单纯,才好下手不是。
    于是乎,伍厚装作不期而遇的样子,来到张进身边。
    笑嘻嘻地对着张进说道“张兄,好久不见。找个地方喝一杯吧”
    张进见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面孔,心中生出一丝警惕之心,下意识地说道“这位兄台认错人了吧,我可不认识你啊”
    伍厚对于这种事情,经验丰富,并没有因为张进的话而选择放弃。反而继续笑嘻嘻地对着张进说道“张兄可是淳于琼将军的亲兵”
    话说到这里,张进便明白了这是寻门路求自己办事的,便瞬间放弃了警惕之心,眉飞色舞地对着伍厚说道““不错,我正是淳于琼将军的亲兵。淳于琼将军很器重我,我的话在淳于琼将军那里,可是很好用的。军中的赵凌,王庆都是我介绍的,现在都位居高位。”
    这种求人办事的人,对张进来说,就是财神爷。
    因为张进曾经遇到过一次这样的事情,就那一次,让张进尝到了百花楼的姑娘的味道,一直到现在都流连忘返。
    但已经好久没遇到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张进便赶紧用拉虎皮扯大旗的套路。
    毕竟自己把自己说的越厉害,对方就越舍得出钱,自己得利就越多。
    伍厚只想在心里笑“你的器重谁不知道还有就是赵凌和王庆很受重视,但和你有个屁关系和淳于琼有个屁关系你就认识这俩人吧”
    看破但不能说破,伍厚知道张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出言道“张兄,这个地方人来人往的,不符合你的身份,要不我们
    换个地方说话”
    张进心中乐开了花,说道“好好城中的飞鸳酒楼的掌柜和我很熟,我们就去那里说。”
    伍厚在心中也乐开了花“你还真上道。”依旧笑嘻嘻地说道“小弟初来乍到,对邺城不是很熟悉,请张兄带路”
    飞鸳酒楼,二楼雅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张进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当然,最高兴的主要还是在张进怀中伍厚所赠送的十两黄金。
    张进知道,眼前这个名为“李利”的商人就是自己的财神爷了。
    伍厚看着张进的样子,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便恳求地说道“张兄,实不相瞒,兄弟我有一事相求。”
    张进早就等着呢,听完伍厚的话后,便呵呵的笑道“兄弟但说无妨。”
    伍厚满脸难为情,但又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有一个朋友,家里十分有钱,但只有一个独苗。
    你知道,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正是有求必应啊。
    同时也就养成了这个独子十分任性倔强的毛病。
    这孩子最近不知道听了谁的蛊惑,一心想从军。
    小孩子丫丫的怎么知道作战的危险,那可是真要命的事情。
    但我这个朋友拗不过自己的独子,便只好让我代为活动一下。
    不求什么建功立业,只求越安全越好。
    只要让他这个孩子过过瘾,吃吃苦就行了。
    兄弟我也没门路,听别人说张大哥为人仗义豪爽,故而求到了张大哥的身上,请张大哥代为帮忙。
    张大哥放心,钱的方面,不是问题,只要安全就行。”
    这美酒佳肴的,再加上伍厚的奉承之语,张进有点飘了。
    以至于伍厚说的话,大部分都没听清楚,只记得伍厚的最后一句“钱的方面,不是问题。”
    张进便感觉眼前之人不是自己的财神爷,简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