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大官人》第三卷县府鱼跃第一百四十九章公职的诱惑[2]

寒门大官人最新章节目录
   r>在一阵虚与委蛇之下吃完了这顿酒宴,卜县丞同谢主簿两人同时向众人告辞离去,一众吏员也落得心中安宁,毕竟有上司在放不开手脚,甚至连歌姬都不敢叫,两位头头一走,众人便有点放浪形骸的意思了,范铭一时觉得无趣,见也有部分吏员开始退场,当下也找了个借口告退。
    走出醉仙楼,范铭只觉得空气异常的清晰,深深的吸了一口又吐了出来,顿时全身轻松了不少,脑袋也开始清醒了起来,正当准备迈步往家里赶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呼叫,“范铭,等等!”
    转头一看,却是刘押司,“刘叔,你咋也出来了?”
    刘押司笑着赶前两步,“走,边走边说!”
    “刘叔,有事啊?”
    “嗯!”刘押司点了点头,“今天的事算是你的机运,你最好抽个良辰吉日去卜县丞的府上拜访一下!”说道这里刘押司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衙门里有不少的老人了,看来卜县丞是准备换一换新血,但你要知道有不少人在盯着这个位置,我看得出来卜县丞是想要招揽你,你若是趁热打铁的上门拜访拜访,兴许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正式到衙门入职了,金榜题名,说起来好听,真正上去的有能有几个!”
    范铭点了点头,这种情形他也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在科考之前能有个吏员的身份对于今后仕途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基础,当下新党改革,愈发重视官员在任职前的经历,如果有吏员资历的话无疑为为官增加了一份厚厚的资本,但他的心中仿佛总有着一点什么东西没想起来。
    对于封建王朝的吏制他也曾经还专门研究过,虽然大多数胥吏没有正式的功名,他们却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学得工作所需的基本文书和算数技能。他们对于繁文缛节的了解,一部分是从工作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一部分是得自其亲戚或其他人的私下传授。有些关键性的程序通常是父子相传,或者可以用一笔可观的代价售予新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制度中操纵自如,显然是有效地掌握了应用心理学的原理,而且对当时的政治气候有通盘的了解。
    胥吏和文官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们通常多在自己的家乡任职,相当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虽然政府明令规定其任期只有五年,许多人都能规避这项限制,有些人甚至能将其工作延展而成为终身职务。在帝制中国的大部分历史中,国家通常不付薪资给胥吏,即使有,他们的薪酬亦极其微薄。但他们在任职期间,却可以向接受他们服务的民众收取各种规费(陋规),公然收贿的机会也不少。
    见范铭不出声,刘押司以为他是太过正派,不懂通变,毕竟入了谁的门庭也就不是那么的容易摆脱关系,他也知道范铭四个是县尊大人一手提拔起来的,便提醒道:“咱们吏员虽比不上当官的,但却比那些三年一任的品阶官员更加自在,薪俸虽少,其他的钱却不少,足够你养活一大家子了,平常走出去也威风,办个啥事没有啥为难的,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说完之后刘押司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大步的走了开去。
    说实话,要说不动心是假的,有了刘押司的提醒这种愿望也越发的强烈起来,除了自己怕是有无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