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在长安开酒馆》正文第一百八十六章换个目标

大唐:我在长安开酒馆最新章节目录
   距离常记茶楼百丈开外的街口,两辆马车摇摇晃晃朝着安上门方向驶去。
    前面马车上,坐着微醺状态的三人,后面那辆马车,则横躺着已经不省人事的杜如晦。
    说来也搞笑,杜如晦身处兵部,整天跟军伍中那些糙汉子打交道,想来酒量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事实上,这位兵部大佬却是个沾酒就醉的酒蒙子,而且喝了酒之后还特别喜欢絮叨,酒品一等一的差。
    反观李世民魏征唐俭三人,酒量尚可,喝酒更是适可而止,从不会因为喝酒误事。
    这就是能喝的不喝,喝不了的反要逞能?
    当然,这些话大家都只会在心里想想,没谁会将这些话摆到明面上说。
    在茶楼里,几人是主仆,但出了酒楼,自然就重新变成了君臣。
    魏征微微皱眉,良久后,还是主动开口道:“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约莫是喝了酒的缘故,李世民心情还算不错:“但说无妨。”
    “多谢陛下。”
    魏征先是规规矩矩作揖,而后迟疑开口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小常老板满腹心思赚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赚钱买官。”
    “早些时候,朝廷内外曾严打卖官鬻爵的情况,直至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胆敢做这种事,常昊的想法自然也就无从实现。”
    魏征稍微顿了顿,之后才接着说道:“既然如此,小常老板为何还要继续在此事上劳心费力呢?”
    魏征表面上问的是常昊赚钱的动机,但这番话,却另有所指。
    李世民淡然一笑。
    他如何听不出魏征话里的另一层意思。
    “你以为朕没有动过赐官的念头吗?”
    魏征若有所思,却没有急着开口。
    “得知常昊想要当官的时候,朕便言语试探过,不过最后却落了一个吹大话的评价。”
    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有些无奈。
    若是换做旁人,听到自己的安排后,怕是早就五体投地感恩戴德了,结果到了小常老板这边,却只是换来了一个大白眼。
    还是特嘲讽的那种。
    打那之后,李世民就打消了直接赐官给常昊的想法。
    小常老板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赚钱也好,买官也罢,自己只需要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偶尔性的,顺带着出手捞点能用得着的东西。
    实物也好,情报消息也罢,只要是小常老板手里的,都用不着客气。
    李世民堂堂一代君王,到头来却巴巴的守着一座小茶楼等着捡漏,这消息若是传出去,指不定多少人会被吓得五内俱裂。
    得到这么个说法,魏征怔了一下,满脸古怪表情,很是难得:“那……就暂时不过问了?”
    “让他自己折腾就行。”
    李世民摆摆手,说道:“暗地里有裴宣,明面上有唐观,只需要等着小常老板给咱们惊喜就是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转头看向唐俭,又多说了一句:“唐爱卿,记得跟唐观说清楚。”
    “遵、遵旨!”
    唐俭作揖回礼,心里则哭笑不得。
    第三次了!
    陛下您已经提醒了三次了!
    臣真的记下了,不会忘记的!
    李世民的再一次提醒,让唐俭又在心里默默记了一笔,也不多,顶天也就是二十下戒尺。
    嗯,在七十下的基础上再加二十。
    要不然多打十下凑个整?
    正在喝花酒的唐观完全不清楚自己马上就得挨揍,而且还是特别惨的那种。
    常记茶楼这边,送走了李哥老魏一众人后,常昊这才算是微微松了口气。
    颠了颠手中的两粒碎银,常昊嘴里念叨着:“开门大吉开门大吉。”
    约莫是关系熟稔的缘故,李哥第一次来茶楼的时候,用的还是铜钱,再后来,就变成了银子,直到如今,李哥但凡出手便是银子从无例外。
    要知道这年头虽说一贯钱便是一两银子,但拿银子换铜板可是有溢价的。
    常昊握着两粒碎银,笑容满面,之后才算是抬手将银子小心放进柜台中的暗格里。
    果然,比起什么倒腾粮食、酿酒卖酒,还是开茶楼本本分分做生意赚钱来得实在。
    杜祁在旁边打量着常昊的动作,没说什么。
    常昊喜欢银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完全可以理解。
    只是让他有点想不明白,李老板明明是贵客,怎么吃饭的时候,常昊还是不舍得免帐?
    “少爷,我记得后院房间里不是还有六千余两白银吗?”
    杜祁巴头探脑的看着柜台后面的常昊,到底也没能忍住疑惑:“李老板又给介绍了唐观公子,怎么不给人家免帐啊?”
    杜祁不说还好,这话一说出来,常昊眉头一挑,立马变了副面孔。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懂个屁。”
    常昊瞪了杜祁一眼,将暗格锁好:“再者说了,你以为后院的银子都怎么来的?如果不是我蚂蚁搬家似得一点一点攒,能有那么多?”
    杜祁稍怔了一下,下意识道:“那些钱,不是当初坑……额,从姓罗的手里赚来的吗?”
    “然后呢?”
    常昊起身离开柜台,没好气的瞪了杜祁一眼:“现在姓罗的还在长安城吗?”
    “这倒也是。”
    杜祁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虽然常昊说的在理,但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话好像有那么一丁点问题。
    “那汤峪镇上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不然呢?”
    提及汤峪镇,常昊就气不打一处来。
    偏偏将粮食弄走的还是朝廷,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跟朝廷对着干。
    这年头,士农工商,壁垒分明。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脑袋,他现在满门心思想要赚钱买官,还不是为了以后也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既然无法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杜祁自然不知道常昊心里想的什么:“可我总觉得有些可惜。”
    “没办法。”
    常昊紧跟着叹了口气,满脸无奈:“所以啊,咱们也得跟官场上的人打好交道,以后遇到什么麻烦,也能周转一二。”
    眼下,常昊认识的只有一个欧阳老先生。
    不过欧阳老先生位置虽然够了,但终归年纪在哪儿摆着,古稀之年的岁数,即便放在前世,已经是一等一的高龄了。
    让一个本该享清福的老爷子替自己跑前跑后的,就算欧阳老先生不介意,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所以,常昊才会盯上唐观。
    年轻,出身好,关键是未来可期。
    提前跟这种人打好交道,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
    说起来,当初与欧阳老先生见面时,老先生身边号线也跟了个年轻人?
    叫什么来着?
    诸遂良?
    这位貌似也是个未来可惜的年轻人啊?
    只不过上次只是打了个照面,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等见到唐观的时候,要不要顺带问问这位的下落,提前打好关系?
    常昊自顾自点点头,这办法……似乎可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