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代》正文第二十六章新销售科长[2]

汽车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建平一边翻看着汽车方面的杂志,一边跟大家说。
    “我新换了一台红旗轿车,你们要不要去感受一下,我拉着你们在净月潭呼吸森林氧吧。”许建峰今天的兴致很高。
    我们乘坐着新红旗在净月潭的周围行驶,红旗车坐在里面好气派,像大领导出行。春风得意,景色宜人。
    “怎么样啊?感觉如何?”许建峰开车的样子还真像一个领导。
    “建峰,让我开一会儿,体验一下驾驶红旗的心情。”许建平还没有开过红旗车,心里直痒痒。
    “好吧,我看看有合适的路段,让你轻松的驾驶。”
    红旗车开到了一段笔直的马路时,许建峰靠边停下车,换给了许建平驾驶。
    许建平开起红旗车,兴奋的跟个孩子似的,好像自己的身价也高贵了。
    “我决定了,买一台红旗suv,高端大气上档次,那气势可是技压群雄啊。”许建平现在有点钱了,就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我还没买车,但应该先把驾照考下来,再努力几年,也买一台国产轿车。
    许建峰的轿车厂人事改革后,新竞聘上岗的中年干部中,有一个能力超群的人,他就是新上任的销售科长秦峰。秦峰的年龄是男人的黄金期,事业也开始走入快车道。他曾在基层连续做过五年的销售冠军。他带领团队也是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三个年度的销售第一。在许建峰没当轿车厂厂长之前,秦峰一直在基层做销售工作,没能提拔到管理岗位。有人说他年轻有冲劲,但没有协调好上下级关系。他在工作中和郑介权有过多次争执,他在领导眼中是个不爱听话的下属,所以才没有被重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熟了许多,这次许建峰重点提拔秦峰,有些人投了反对票,他的考核分数并不高。许建峰力排众议,还是坚决聘用秦峰。
    黄俊杰拿着一盒好茶去送给郑介权,郑介权心里也挺高兴,黄俊杰和李大力这次没有竞聘上,跟书记和厂长也闹了好几回,厂子里刚把这件事平息不久。郑介权看黄俊杰的样子,不像是来闹事的,他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你把这盒茶拿回去,我可不敢喝你的茶,怕烫到嘴。”郑介权半开玩笑地对黄俊杰说。
    黄俊杰看着书记的脸色,没有生气的表情,他才跟郑介权说起秦峰的事。
    “书记,我听说秦峰竞聘考核分数也不是很高,他怎么能当销售科长?这也没体现干部聘用的公平性啊?”
    “怎么不公平啦?秦峰考核分数比你们高,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嘛。”
    “那群众评议呢?有一些职工,包括秦峰的下属,对他的工作风格颇有微词。”
    黄俊杰说的真的是事实,秦峰工作出了名的严格,对部下和团队管理有铁军之称,有个别人对秦峰牢骚满腹。
    “我们这次岗位竞聘,一是改革的需要,二是选拔人才。秦峰是许厂长看中的人才,当然我们也会按照原则办事,不给某些人开后门。”
    郑介权说的某些人是指秦峰,还是另有其人。
    “书记,希望你能够主持公道,选拔干部要综合评价,不能光看某一方面嘛。这可是您在会上讲的,我一直记在心里。”黄俊杰把郑介权的话搬出来,让郑介权不知道说什么了。
    “我是这么讲过,选干部工作能力虽然是主要的,但也要看政治觉悟和群众关系。我们要的是全面的优秀的人才。”
    “书记,您讲的太好啦,像您这样的领导,才是英明正确的。这样的选拔,职工很多都不满意。”黄俊杰一边说,一边给郑介权递上一棵香烟,然后用打火机点上。
    郑介权对重用秦峰还是持反对意见的,可是许厂长坚持聘为销售科长。
    “看来,我是应该提议到党委会上讨论秦峰的事。”郑介权三思后说道。
    “是啊,您是书记,职工群众的眼睛都看着您。”黄俊杰给郑介权吹着风。
    郑介权虽然召开了党委会,但是多数人还是同意秦峰竞聘为销售科长。郑介权也没想到,秦峰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老郑,竞聘工作也快结束了,我们下一步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许建峰想听听郑介权的建议。
    “看你的决心,是要继续改革啦?”郑介权的话语里带着质问。
    “下一步,我们的改革要在工作体制上进行,打破陈旧的工作模式。”
    这许建峰又要搞什么别出心裁的想法,郑介权害怕改革走的步子太大,会犯错误,上面和下面都不说好的时候,这工作就被动了。
    许建峰人事改革完成后,在红旗轿车厂推广了711工作模式。711分解开后意思是,7代表一周工作7天,11表示一天工作11个小时。这新的工作时间改变了以往正常节奏的生活,工厂的齿轮转的更快了。
    许建峰在全厂召开的大会上讲到了工作责任的问题,他特别强调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
    “我们现在有的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心差,拿着优厚的待遇,却不思进取,没有一点创新精神。我们的新能源车研发一直没有进展,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我们再裹足不前,就要落后时代了。如果新能源汽车研发再没有突破,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就给我卷铺盖走人!”
    许建峰的这番讲话,给全厂的人都敲响了警钟,让技术人员倍感压力。郑介权觉得许建峰又要拿技术部门的人员开刀,他这是要干什么?技术人员都是厂里的宝贝,这几年厂里培养的大学生技术人员也不少,人才储备还是有一些,为集团公司总研究院也输送过汽车设计人才。
    黄俊杰和李大力在台下悄悄地冷嘲热讽,他们俩把发泄的矛头对准了许建峰。
    “看看这几板斧砍的,把厂子弄得伤痕累累,面目全非。”李大力在黄俊杰耳边低声说。
    “不知道后面还会烧到谁?咱们看他如何破冰?”黄俊杰微微地冷笑了一下,眼睛里带着轻视的目光。
    “郑书记再不出手,这局面就会失控,他还能稳坐钓鱼台。”李大力看着郑介权说道。
    “郑书记不会为了我们和许建峰针锋相对的,他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黄俊杰更能看透郑介权的为官之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
    冯雪加完班了还没有吃饭,看到许建峰从厂大门口出来,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是不是还没吃饭呢?走吧,一起去吃,我正好想找你。”
    “好啊,我现在真是有点饿了,先解决温饱问题吧。”冯雪笑着说道。
    许建峰和冯雪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先填饱了肚子,然后去咖啡店喝咖啡。冯雪顿时感到轻松了下来,听着咖啡店放的音乐,她的疲惫也一扫而空。
    “对了,你找我什么事啊?”冯雪喝了一口咖啡,看着许建峰,他身上带着压倒一切的气场。
    “厂里对我的改革有什么反应吗?”许建峰认真地问。
    “有些人管你叫铁腕厂长,有锐意开拓的精神!但也说你是不讲情面的包公。”冯雪低着头,没有直接面对许建峰。
    “那你怎么看?我们厂推进的改革有错吗?我真的不近人情吗?”许建峰是在问冯雪,也是在问自己。
    “我觉得你做的没有错,改革嘛,哪能不付出点代价,不得罪人。以前的改革没有力度和深度,结果吶,国企还是吃大锅饭。建峰,我理解你,你是一个好厂长,有魄力!我永远支持你!”冯雪举起咖啡,做了个干杯的动作。
    许建峰听着冯雪的真心话,备受鼓舞!冯雪的话,也是一些支持改革的职工所要表达的心声。
    “差点忘了,我在外国工作时有一个同事,也是搞技术的,在美国留学深造后回国。要不要给你介绍认识一下?”
    许建峰的这位同事三十多岁了还是单身,感情生活一直很单调,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抓不住爱情的我,总是眼睁睁看它溜走。
    “你又来了,我现在生活的挺好,一天忙忙碌碌的,不用大厂长为我操心。我走了,回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明天全身心投入工作,我这样的员工不错吧?”
    冯雪走出咖啡店,就和许建峰分手了,她回家后,打开笔记本电脑,又工作了起来。在这笔记本电脑里,有国产轿车的设计草图,都是冯雪的心血。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