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代》正文第二十一章改革和下海[3]

汽车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组织了青年突击队,战严寒斗酷暑,一个活生生的创业者形象。
    我应该讴歌这样的创业者,这也是向外界和分厂展示我才华的好机会。厂文联办的文艺刊物《解放》,正在举办一个描写企业共产党员先进人物的征文赛。我正可以把老陈的事迹写成一篇报告文学,参加征文。
    很快我的报告文学《创业中的一把手》出炉,在《解放》上发表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征文结束后,我的这篇报告文学获得了一等奖。颁奖仪式在厂文化宫举行,总厂的宣传部门和各分厂的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厂电视台、厂报等媒体都来到了厂文化宫。真有点星光灿烂的感觉,这也是集团公司文化宣传系统的一次大聚会。分厂宣传科齐大胜和古正道都没有来,只派了陆涛参加。
    “今天厂子有事,科长他们没来,让我代表他们向你表示祝贺!”
    “谢谢领导啦。”
    领导不来还是有道理的,这又不是直属上级部门召开的会议,更何况这荣誉的份量不重。
    陆涛很少见过这大场面,他像小学生一样虚心学习。看见杂志和厂报编辑叫老师,说自己是文艺战线上的新兵,但对这个行业是热爱的。他看见我获奖,拿着我的获奖证书翻看着低声说:“一等奖的奖金有多少啊?”我瞅了瞅他说:“荣誉和金钱哪个主要?”“都很主要,两个都有的话就更完美了。”
    许建平的小厂现在每月产能才10吨左右,可厂子的覆膜砂产品供不应求,要供应两三家货。这两三家厂商都是许建平过去服务的企业,比较信得过许建平。产品质量比别的生产厂子要好,强度和耐高温都达到工艺标准。
    这几家每月需要30到40吨覆膜砂,他的厂子供应不上。要想扩大生产,就还需要增加设备和工人。厂房最多还能放两台设备,还是有点小。工人都是在当地村里招的,这儿的工资还是挺低的。在这儿建厂的时候,许建平就和村长达成了协议,给了村长一点股份,村里给了许建平的小厂很多支持。
    在一个周末,许建平邀请我去他的厂子,说村长他们炖大鹅吃。这农村常常炖大鹅、小鸡炖蘑菇,能喝好几两二锅头。我因为有别的事情,才没能去吃许建平的炖大鹅。
    那锅炖大鹅还加了粉条和土豆,桌上少不了蘸酱菜。
    “那就开整吧,许厂长,我们客套话也不会说啥,祝您的厂子越干越大。”富村长端起酒杯,准备一饮而尽。他像别的东北男人喝酒一样,痛快一口闷。
    富村长旁边坐着一个叫李柱子的年轻人,他算是村里有文化的青年中的一个,能写会算,富村长特别看好他,他现在也是村委会的村干部。
    “许厂长,咱们喝一个。”李柱子也敬了许建平一杯酒。
    “我也得感谢村长和村里对厂子的支持!我敬大家一杯酒。”
    “吃着这大鹅肉咋样?”富村长一边吃着蘸酱菜,一边问许建平。
    “好吃,农家菜吃着就是香。”许建平也拿了一根黄瓜蘸酱。
    “许厂长,这厂子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村里做的,您尽管开口,能帮助的我们就会帮,乡下人说话实打实。”
    “村长,我打算再添置两台设备和四个工人,这样每月产量可以达到20多吨。过些天设备就要进来了,人员实行两班倒。”
    “好啊,许厂长。您这买卖要做大呀。”
    “我这小厂算啥,你们没看我们汽车城,那可是生产汽车最大的厂子。在那么大的厂子上班,心里都敞亮。跟老外合资的厂子,厂房又大又干净,这一整天都有人在擦地、扫地,发现随地扔烟头的罚款。”
    “我到城里打过工,你们的汽车城我还真去过,一眼望不到头,厂子里面我没进去过,也没看到汽车流水线。”李柱子做梦都想去这个大国企上班,挣工资,拿奖金,还能交啥几险。
    “有机会我带你们参观参观,咱们现在就是要把这个小厂子做起来,让它远近闻名。”
    “许厂长说的对,这也是我们村的大事,我们共同把它建设好。发扬这个创业精神,把贫穷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富村长的话让大家鼓起掌来,这大鹅肉也快吃完了,许建平喝白酒醉倒在火炕上。这冬天农村睡火炕,浑身都暖和。许建平也想过,冬天工人们住的简易房太冷,晚班的工人下班在这里住一夜,那会把人冻坏了,必须安置保暖设施。
    许建平的小厂在扩大生产,牛厂长的厂子已经搬迁到了新厂址,现在新厂房都建好啦,开始进设备安装。许建平被牛厂长提拔为副厂长兼技术科科长,成为厂子的二把手。
    许建平为牛厂长的厂子引进了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个新产品就是刹车鼓,这个零件的技术是他集团公司那边带过来的。他车城的几个同事本来想一起合资生产刹车鼓,但是没能干成。肥水不流外人田,许建平这才找了牛厂长干。这刹车鼓市场需求挺大,磨损消耗量大,汽车更换率也高。
    许建平在集团公司的分厂有一个厂商,在南方建了个大型的铸造厂,年产能在10万吨以上。许建平全力运作跟这家厂商合作,供应他们铸造件。由于资金的问题,这次合作没有成功。
    许建平要出国采购设备,去日本之前,他回了趟车城,和我见了一面。这次他领我去吃点川菜,川菜馆是新开的,但还不如东北家常菜受欢迎。
    “这家麻婆豆腐挺正宗,你没来过吧?”
    许建平领我来的是家小馆子,我曾经去吃过一家大的川菜饭店,那里的牛蛙很好吃,让我嘴馋了好几次。
    “你想不想出国去开开眼界?”
    “出国,哈哈,别开玩笑了,我哪能碰到这么好的机会。”
    “我过几天要去日本进设备,你如果想跟着去也行。”
    “我怎么能和你们一起去呢?出国费用我自己拿,这不成了我自己旅游吗?”
    “我话还没说完呐,你作为我们厂的人,不就能不花钱出国了嘛。”
    “你啥意思啊?建平,我成为你们厂子的人?”我越加不明白了,这许建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许建平不紧不慢地吃着菜,喝了一口酒,然后看了看我,说出了他真正的想法。
    “士凡,我一直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你要是能过来帮我,那咱们哥俩准能干出些名堂。你懂管理,我精通技术。你现在附属企业上班,不是集团公司国企。你如果到我们厂来,肯定比你在附属厂挣得多。这次你要是能入了职,那就能跟我一起去日本啦。”
    许建平这么说,又让我心里翻江倒海。我心里想过到外面去闯闯,不挣这点死工资。我在车城附属厂里,好像困在一个大的围城,呆的久啦,像小鸟出笼一样,要去见见外面世界。这个围城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让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缺少创新。
    我有过去证券公司的念头,离开企业的那种旧体制,也许会重新点燃心里存留的火焰。许建平今天让我去他们的厂子,我还真没想过。这样的小厂管理机制肯定会不健全,比不上我们的附属厂。我现在还没想走呐,没想离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这事太突然,我得好好想想,心里没有一点准备。”我喝完了杯子里的酒,又倒满了一杯。
    “那你想想吧,反正出国没几天了。”
    我没有去许建平他们的厂子,也没有和许建平去日本。这可能让许建平有些失望,他以为出国就能让我加入他们的厂子。这次去日本设备定不下来,那可能还要去德国。德国的设备先进,质量又好,日本的设备不太好说。许建平肩负的责任挺大,他们还是先去了日本。
    日本的富士山真的很美,白白的雪山映照在河里,河的对岸有红红的枫叶树,像一幅画。许建平把这美丽的景色拍下来发给我,让我想起了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他在小说《古都》里描写过这样的自然美,这是在他临死的眼里映现出来的。他小说中的人物有着孤独的伤感和忧思,悠悠嫩绿,簇簇樱红。
    我老婆有一个单位女同志,和我老婆关系非常好,她俩也算是闺蜜。在我和老婆结婚的婚礼上,她当我老婆的伴娘。这个女孩子个子不高,眼睛大大的,一副楚楚动人的样子。我老婆给她介绍过几个对象,都没谈成。单位里也处过一个小伙子,后来因为家庭的原因,两人分手了。让厂里人都没想到,她找了一个日本人,并远嫁到了日本北海道。这个男人比她大十多岁,还很有钱。
    她去日本远渡重洋的那天,我和老婆去送她。她抱住老婆那一刻,心里有些酸楚,眼睛湿润了。
    “我要走了,别忘了我们姐妹一场。”
    “你也别忘了我们这里的一切,听说北海道的冬天比咱们这边冷。”
    “谢谢姐姐的关心!希望有机会你们来北海道,我好好招待姐姐和姐夫。”
    她微笑地看着我们,那眼神里有某种向往和期待。日本男人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们告别,他过来拉起她的手说道:“我们该走了。”他向我们几个鞠了一躬。
    她去日本的婚后生活前几年过的还算如意,可是花无百日好,北海道夏天的樱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皑皑的白雪,这些景色把美丽带给了她,生活却没这么美。她的日本老公变得经常酗酒,酒后还动手打她。
    “我闺蜜这命也挺苦的,嫁给了这么样一个人,没有感情为了钱是不会幸福的。”
    老婆的闺蜜是让人同情,我也不能让她失望,一定带给老婆幸福。
    证券公司的唐明宇给我打电话,约我去他们证券公司聊聊,还要请我吃饭。看来我再拒绝他也不好,盛情难却之下,我还是去了证券公司。唐明宇正在看电脑上的股市行情,他们这个证券公司是在黄金地段,就在二区广场中心,对面有好几个银行。对着银行那不是每天有钱流进嘛,证券公司的钱也不少,但那是在市场上买卖。
    唐明宇现在也有点小名气,他在报纸发过股评文章,财经网站上也露过脸,电视台也邀请过他做嘉宾。他每回讲课做大盘分析,证券公司都有不少股民听。讲课完了以后,有很多股民围上去,向唐老师咨询。
    唐明宇从以前那个证券跳槽过来,带了几个千万资产的客户,唐明宇的能量还是不小的。
    我到了唐明宇的办公室,唐明宇正在给一个客户讲解股票。那个股票跌的很多,客户好像已经被套,客户这几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