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娱乐圈的咸鱼》正文卷第一百六十八章、比电影情节还严重的现实

入侵娱乐圈的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时间来到3月11日,
    无数的美国民众经过帝国广场,看着那超巨型的LED上孤零零的“19天21小时”的几个字,脸上或多或少地露出一丝掺和了其它复杂请于的敬畏神情;
    这些天,随着事件的发酵,美国房地产行业的萧条肉眼可见,民众通过电视节目很敏感地发现,房价相较三年前已经下降了20%还多,而各个房屋中介里挂满了无人问津的房源,即便如此,每天更是有无数的房主把自己名下的房产挂在中介里。
    而大街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的流浪汉搭起了帐篷,晚上八点以后,一遛的帐篷实在让人瘆得慌,仿佛自己不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而是在二战时候的集中营。
    ………………
    帐篷里,杰弗逊面色复杂地看着杰芙:“杰芙小天使,我们真的要这么做?”
    杰芙面色同样犹疑不定,但最终咬了咬牙:“是的!”
    杰弗逊脸上写满纠结:“可是,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最终变成可怕的骚乱?”
    是的,早在大半个月前,林图他们便以公益活动的名义,包下了几个社区院线,请这些流浪汉们看了《第二次萧条》这部电影。
    效果嘛……看着那些出影院后或情绪激烈骂骂囔囔,或眼神闪烁的流浪汉们就知道了。
    听着杰弗逊的担忧,杰芙很肯定地回答:
    “不会出现骚乱的,我相信你们的人品!”
    “而且,现在正是合适的机会,让社会和政府重视你们;只要我们坚持和平游行,应该有相对大的机会让政府出台一些能够解决你们困难的政策,毕竟单纯靠着民间的志愿者,很难大面积解决流浪者的问题!”
    “只要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你们的困难,我们就算成功,哪怕遭到警察的驱逐也没什么,我们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游行,只要我们保持克制,这种大环境下,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杰弗逊看着隐隐发出圣光的杰芙,心里有些苦笑,你别相信我们的人品啊,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品;
    再说,流浪汉里又不只有【流浪者之家】帮助的那些人,有些人,心理可是很暴戾的,到时候,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真不好说。
    正当杰弗逊想着怎么劝服杰芙的时候,杰芙继续说道:
    “况且,我们这些公益组织的人几次商讨之后,觉得林说的很有道理;”
    “在美国,任何一个群体都需要有自己的代言人,为他们争取合法合理的公正待遇;”
    “目前,无论是蓝领、农场主、有色人种、环保人群、女权群体,都有自己的代言人,甚至连同性恋群体都有了,唯独没有流浪者群体的代言人;”
    “而如果想要为流浪者群体发生和争取权益,要么这个代言人有着足够的社会影响力,要么流浪者群体自身有着政治和经济价值,要么……流浪者自己开始有着政治影响力;”
    “以以前的情况来看,流浪者群体一条都不沾,”
    “但现在不一样了,美国经济目前肉眼可见的萧条,政府肯定以求稳为主;”
    “而且有了《第二次萧条》的影响力,政府肯定也很怕流浪者群体如电影情节里的一般产生不受控制的骚乱;”
    “所以,现在正是我们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出自身利益诉求的好时机;”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大规模的和平示威游行,让政府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流浪者群体的部门,”
    “不但需要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流浪者的生存环境和医疗条件,那些荒废或者无人入住的房子,也要有计划地拨给你们居住,至少,要保证每年没有那么多人被冻死!”
    “最重要的是,为了保证这项措施是长期有效的,这个部门里,一定要有一群流浪者自己的代表来发声,”
    “我们这些人商定过了,每个组织都从流浪者群体里派出一个人作为代表,而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流浪者之家】的代表,就是你了,杰弗逊!”
    杰弗逊静静地听着,一开始还很想打断杰芙的话,告诉她,你们的想法太天真了;
    不过后面听到自己可以成为代表,作为利益群体的发言人,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顿时心中盘算起来;
    似乎,这个想法并不是不可以操作的嘛……
    ………………
    此刻,伊恩正神色复杂地跟杨铸从茶歇室里走出来,瞟向杨铸的眼神隐含着浓浓的戒备。
    打开了门,看了看周围没人,尹恩压低声音:“杨,告诉我,你究竟是怎么知道我们组织这么多事情的?”
    杨铸一脸的淡然,瞅了瞅他:“我说过,对于你们的事情,我可能比你认为的,更加了解一些。”
    伊恩眼神有些锐利:“你愿意以神灵的名义起誓,你并不是你们国家某些机构的人么?”
    杨铸先是用一种不以为然的眼神瞟了瞟他,然后仿佛妥协似的叹了口气:“好吧,看在咱们其实算得上是【同志】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地安安你的心吧。”
    然后右手抚心,微微垂着头,以自己信奉的祖宗之名,发誓自己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官方机构的成员。
    尹恩看见杨铸用自己的神灵发了誓,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这才点了点头,先是表达了自己的歉意,然后才施施然离去……
    ………………
    第二天,纽约出现了好几支数百个流浪汉组成的游行示威队伍,拉着横幅,高喊着“流浪者也是人”的口号,让政府重视流浪者群体,并给与他们足够的发声渠道和生活保障;
    于此同时,洛杉矶、旧金山等二十多个城市,出现了同样的示威人群;
    受到电影情节的影响,各地政府部门如临大敌,纷纷派出了防爆警察,市政官员也在第一时间出面,在媒体镜头前,倾听了这些游行者的“三大条,十一小条”,然后表示,政府会认真倾听美国民众们的每一个声音。
    第三天,当游行队伍再次出现的时候,市政官员出面,告诉他们,他们目前因为财政和人力影响,目前只能接受其中的四小条要求,也就是保证流浪者的生存方面的一些条件,至于其他的,则需要各方面的调节和制定相关法律后才能给出明确答复,并且很温和地告诉他们,他们有信心会解决全部问题;
    于是游行人群仿佛取得了重大胜利似的,全体欢呼。
    但是纽约和少数几个城市虽然暂时取得了一些成果,其它城市则不一样,有些地方政府很粗暴地拒绝了流浪者们的要求,虽然双方比较克制,没有发生严重的肢体冲突,但气氛非常不愉快。
    这事貌似暂时过去了,但带来的影响力却出乎了美国政府的预料;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家一看,咦,连流浪汉这么懊糟的群体都能让政府作出让步,那自己这些因为经济萧条而受到影响的普通民众,是不是也可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毕竟,自己怎么说,也应该比那群流浪汉的分量重一些吧。
    于是,无数的游行队伍涌上街头,欠房贷的,被裁员失业的,投资受损的,感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受歧视的,纷纷冒了出来,并向政府提出了自己的补偿诉求;
    相关政府官员同时面对着这么多支游行队伍,弄得焦头烂额,只能温言安抚,但对于他们莫名其妙的要求,一句不予答复。
    于是这些队伍失败而回。
    大家回去后一琢磨,为什么自己和流浪汉群体的示威结果截然不同?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的人数不够,更重要的是,口号不响亮;
    要知道,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与东亚国家不一样;东亚奉行的是“耻文化”,以道德作为最有共鸣性的评估标准;而美国这边奉行的是“罪文化”,以各种原罪作为评估标准;
    于是第五天,这些游行队伍一边拉壮丁,使自己的队伍快速膨胀到300人以上规模,其中不乏脑洞天开地邀请一些流浪者作为自己成员的;
    另一方面,他们打出了“政府与华尔街坑壑一气,共同剥削人民财产”的口号,让政府补偿他们的损失。
    政府一看,这更不能妥协啊,自己一旦做出了让步,这不承认自己和华尔街蛇鼠一窝了么?更何况,如果大家都要求政府承担损失,这不分分钟让政府破产么?
    于是,在这种双方拉锯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进来凑热闹,游行队伍变得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整个城市几乎都找不到几个闲汉和流浪者——他们都被拉去当壮丁了!
    终于,在第八天,随着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暴躁,肢体冲突开始了,游行队伍里,不知道是哪几个人吆喝了一声,然后开始扔石块起来;
    人都是由从众心理的,更何况是在这情况中?
    于是,很快这场游行就演变成了骚乱,但好在这些防爆警察们事先早就被打了预防针,再加上装备齐全,克制之下,并没有如电影里的一样,演变成大规模冲突;
    事实上,在政府有意克制下,那些警察连逮捕行动都没有,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这群人离去;
    如果事情如此,那这事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毕竟美国和西欧国家游行成风,数万人规模的游行活动每年都有,这算什么事?
    但坏就坏在,人群即将解散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在里面呼喊了一声:“政府不赔我们,我们就自己去拿!”然后几个人带头朝着旁边的商店冲去,在店员的紧张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抱着一堆商品走了出来;
    众人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这么多人,抢点东西,谁敢反抗?
    再说,人家说的对啊,政府不赔偿,自己就乖乖当一个任人宰割的小绵羊么?
    幸福,可是需要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
    于是,一伙人有样学样,纷纷冲到各个商店里抢了起来;
    这种瘟疫似的行为,在短短两天之内就蔓延到了整个城市,大街上满是点火烧店铺和汽车的,抢商品的,打人的、设路障瘫痪交通的;滚滚浓烟把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变成了二战战场。
    这下子,美国政府坐不住了,这完全是触碰到了自己的底线啊,于是无数警察出动,一天就逮捕了上百人,中间的肢体冲突不一而足,出去的警察里,几乎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是受伤回来的。
    本来,如果美国政府继续这么镇压下去,这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