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娱乐圈的咸鱼》正文卷第一百二十六章、有龙虾吃的一天[2]

入侵娱乐圈的咸鱼最新章节目录
   能推荐几个游戏?又能获得多少抽成?”
    “如果是自己研发的游戏,盈利大头依然是开发游戏的另一个子公司,你又能分到多少羹汤?”
    “第二、这种类型的项目,你们想过后期需要追加的费用没有?”
    “别忘了视频和图片可不是文字,随着手机像素越来越高,每张上传的照片和视频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如果项目没推起来还好,如果真推起来了,光每天新增服务器的需求量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别忘了随着数据的增多,安全、大数据甄别、算法在内的一些后端服务所产生的人工费用也是贼大的一笔开支。”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推的越好,你们需要亏追的钱越多!”
    “至于最后能不能上市,或者上市后脱手的钱能不能弥补你们亏追的钱和基于成本,那就要看天意了;”
    “一句话,当项目正式运行一两年后,别人就很容易摸透你的老底了,别把其他人当傻子。”
    ………………
    “如果说第一个项目至少在引流和数据方面还算有些价值的话,第二个项目就非常可笑了。”
    “在互联网界,有句话,你们一定要搞清楚;”
    “越坦诚、越清晰的项目,就越能提高消费者的粘度;”
    “传统商业有一句类似的话,就是越清晰、越单一的定位诉求,越容易获得客户青睐。”
    “这几年互联网的爆发你们也看在了眼里;”
    “仅仅几年,大众从互联网上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可能就已经超过了他现实世界中,半辈子所接触到的信息数量;”
    “而随着互联网滚雪球式的发展,未来几年里接触的信息就会更多,”
    “想想看,那时候大家在海洋般的无数信息里,会产生怎样的选择偏好?”
    “那必然是越清晰、越直接的网络商业项目越容易被接受。”
    “所以,对于立足长久的互联网项目来说,坦诚,能大大降低组织交易成本;”
    “而你那个C2C的项目,在这一块简直经不起推敲。”
    “很简单,也许项目的出发点是好的,打算推动用户之间的进一步互动,并且通过提供一些小商机来提升平台关注度和客户粘度;”
    “可是,既然是C2C,按照咱们现在国情来说,监管这块必然不会很严,漏洞也是一大把。”
    “所以你想过没有,人的本质是贪婪的,”
    “当一个平台展示出能赚钱的商机,却又缺乏监管,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在犯错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假冒伪劣产品会在短期内迅速增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第二,打着个人名义,实则是商家的群体数量会极大增加,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实力,吃透你项目的算法,霸占优质商品橱窗位,最终让绝大部分真实的个人卖家销声匿迹。”
    “当这些情况出现常态化的时候,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你猜他们会怎么看这个平台?”
    “他们对这个平台唯一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骗子平台。”
    “要知道,现在大家对于互联网上的商业行为还是非常谨慎的,一旦这种认知深入人心,不管你上面卖的东西好不好,大家都会下意识地产生防备心理。”
    “有了这种心理,你猜你的客户粘度会是个什么情况?这个项目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所以说,假如你选一个B2C或者B2B,甚至是F2C的项目,我都不会这么看低你……”
    “记住,现在是互联网的野蛮生长阶段,能解决大众的信任度问题的项目,才是有基本长远发展空间的项目,而监管机制这块,才是你忽略的重点。”
    ………………
    讲完后,杨铸悠悠地继续腾云驾雾;
    而林可染则是小脸煞白,她原本以为自己投了两个大有潜力的优质项目,为此还沾沾自喜,可是听完这个腹黑男的一席话,她才惊觉,自己是投了两个坑,还是深不见底,不得不跳的那种。
    一旁的林图脸色也非常不好看,忽然,他想起了什么,有些急迫地问道:“杨大大,那这两个项目有什么拯救的方法没有?”
    杨铸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第一个项目嘛,倒是有几分可能,但很可惜,项目主导权不在你们手上,说了也白说;”
    “第二个项目嘛……还是洗洗睡吧。”
    林可染猛然抬头,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急急问道:“杨大大,你说第一个项目有几分可能,能不能告诉我,我试着与那边沟通一下。”
    杨铸看着她有些发白的小脸,终究有些不忍,叹了口气:“虽然知道说了也白说,也罢,我就告诉你吧,就当为你们开拓一下思路吧。”
    敲了敲桌子,林可染很自觉地端起公道杯,给杨铸的手工杯注上茶汤。
    杨铸满意地点点头:“很简单,通过做局引导的方式,付出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把第一个项目变成团体优质主创内容和个人生活展现的分享平台;并逐渐打造和沉淀一批高质量的KOL。”
    林可染有些疑惑:“你前半段说的,不是跟这个项目当初的初衷差不多么?”
    杨铸撇撇嘴:“咋一听差不多,但实际上差的海远去了。”
    “你们的想法无非就是通过一些小激励的方法,打算让这些个人用户自我创作优质内容,从而慢慢提升整个网站的作品水准呗。”
    林可染点点头。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全华夏,有多少用户能创作优质内容?又有几个人能才华横溢到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而且,如果只是被动地等待他们创作优质作品,要积累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必然要耗费不少时间;你想过其中的时机风险没有?”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你们暂时分三步走;”
    “第一步,肯定是蓄水引流;”
    “你们先拿出一大笔钱来,雇佣一大批摄影工作室或者爱好者组织,按照南极熊的原始大数据,分类拍出各种各样年轻人可能喜欢的精彩视频,搞笑类的、专业知识类的、炫酷类的、吃货类的……林林种种,把它们持续地、足量地投放到网站上去。”
    “这个过程一定要持续进行,少则半年,多则1年半;”
    “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可以保证大家点开网站后,能马上看到优质的内容,并且每天都有新精彩,从而提升初期的客户粘度;”
    “二来则是通过大数据收集,重新梳理和逐渐精确这些用户的真正喜好;”
    “三来是通过政策补贴,吸引大批工作团队入驻,持续输出优质类容;”
    “四来是让个体用户受到启迪,进行模仿、再创作,并逐渐真正参与到内容制作和共享的过程中来,并通过算法把他们的作品主动推送同类爱好者人群中去,通过点赞、留言互动等行为,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沉溺感;”
    “五来是持续地输出高质量视频作为壁垒,避免同类平台过来抢流量;”
    “等到主动的也好,被动的也好,有了足够多数量的高流量内容创作者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KOL;这个平台的基层生态链就已经初步成型了,即便你们减少内容输出,观众们也有了足够的可看内容了;”
    “这个过程里,你们一定要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KOL群体的培养,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做传播的都知道,大众的价值形成都是从上而下的,只有依托于这些KOL对用户的心理征服,你们才可能粘的住足够量的忠实粉丝。”
    “到了这时候,你们的蓄水工作基本完成。”
    “第二步,嫁接可控式广告盈利模式”
    “这时候,生态链就可以升级了,开始提升网站的商业价值;”
    “你们可以把这些KOL当做人形商品橱柜,开始引入商家,进行植入宣传或者直接进行售卖”
    “因为这些KOL有着比较多的忠实粉丝,所以转化率应该是比较可观的,在初期能够创造比较亮眼的成绩单;”
    “但是你们要注意,需要用政策的手段,控制商家的产品质量和这些KOL的商业频率,不能竭泽而渔,特别是直接卖货;要知道,这些行为是很伤粉丝的黏性的;”
    “但是如果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频率,粉丝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些KOL也是需要吃饭的。”
    “与直接卖货不同,软性植入商家广告这种行为可以长期开展,前提是这些商家产品要资质齐全,并通过你们的审核。”
    “有了足够的利益驱动,不但会有更多的个人用户会更有积极性地创造优质内容,还会吸引大批商家的骚动;”
    “如此一来,你们就具备了足够的话语权,不再是传统网站的那种单纯乙方,最终被广告金主爸爸玩残废。”
    “第三步,完整生态圈打造”
    “做商业的都知道,有了足够的真实流量,做什么事都好做;”
    “等到你们的基层生态链初步稳固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打造丰富的生态圈了;”
    “这时候,你们最有价值的其实是层层精确后的客户大数据;”
    “有了这些比用户自己还精准的大数据,什么本地生活服务、什么出行住宿、什么旅游婚恋,都可以开始动了,保证他们会觉得,你比他们还懂自己。”
    “不过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稳扎稳打,要让客户逐步适应,毕竟惯性的力量是极为可怕的,一个不慎,反而对你们是个重大打击;”
    “嗯……按照年轻人的尿性来说,到时候一年增加一个版块是个比较合适的频率。”
    ………………
    听完杨铸的建议后,一众人等都是合不拢嘴,
    林大太子更是直接拍板:“杨大大,决定了,以后我和我妹有什么项目要做,一定先来问你!”
    林可染听到自家哥哥这么说,虽然心里一万个别扭,却也没有任何反对。
    杨铸则是不屑地撇撇嘴:“我才懒得参合你俩的事呢,区区6000元的工资就想让我干这么多活?你们算盘打得够精的啊!”
    心里却想着,要不是在另一个世界里经常刷抖抖,打字都只擅长二指禅的自己哪里会懂这些,为了避免出出糗,打死他也不会再参合互联网的任何项目。
    为了不再继续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