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正文第五百九十四章《大明天下》和秦始皇、嫪毐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让子弹飞》上映结束,左乐在影视圈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但左乐自己,却回归了低调悠闲的生活。
    《大秦帝国》前两部的拍摄,极大的锻炼了一批执行导演和基础人才。
    这些人负担了《大秦帝国—崛起》的很多拍摄工作,很多非重要的文戏和战争戏,往往都不需要左乐亲自上手,只需要坐镇监督即可。
    这无疑是解放了左乐,《大秦帝国—崛起》拍摄期间,平均每半个月,他都有1~3天的假期回家看孩子。
    这种轻松的工作强度,在左乐的导演生涯,还尚属第一次。
    以至于田颜一度怀疑,左乐是想遵循国家政策跟她要一个三胎………
    抛开自家媳妇的臆想不谈,开始试着把自己放松下来的左乐,虽然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享受起来。
    毕竟谁能拒绝躺平的人生呢!
    甚至左乐还捡起了自己大学时爱好——踢球。
    虽然年已中年,体力大不如前,但是脚法依旧风骚。
    当年的泉大皮尔洛,现在是野场德布劳内,紧扣足坛时代脉搏。
    其实习惯踢后腰的左乐更想当坎特的,可惜他只硬不黑,提议惨遭队友pass。
    在野球场叱咤风云的左乐,快乐之余,也没忘了自己的工作。
    他是减少工作量,但不是退休。
    儿子彩礼、闺女嫁妆,都得他这个当爹的掏钱,不干不行啊。
    明后两年,左乐主要的精力还是要放在《大秦帝国》上面,毕竟是始皇帝,整部系列的高潮和重头戏,得慎重对待。
    《大秦帝国》之后,左乐还没确定拍什么,但大概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电影,他还想在金龙奖多创佳绩,未来自然要多在这方面的下功夫。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继续拍历史正剧。
    《大秦帝国》的诞生和火爆,不单单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有兴趣去探究历史。
    旁的不说,以前说起秦朝,历代秦国君主,除了对历史有了解的,基本上就认识一个秦始皇和胡亥。
    也许知道大魔王嬴稷,但在秦国的地位贡献,就不是能说清楚的了。
    丝毫不是夸张,左乐自己就见过把春秋五霸秦穆公当成秦始皇爷爷的史盲。
    这种程度还算是好的。
    之前还有电视节目公然声称,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选择自尽以免痛苦。
    屈原自己听了都恨不得360度托马斯环旋从江里跳出来,扇他两个嘴巴子。
    这么多年的粽子都吃狗肚子去了……
    左乐曾经听过最恐怖的一个史盲故事,是一个妹子不了解三年内战是什么,有人给她解释了,妹子竟然回问他一句谁赢了。
    “……”
    千万不要觉得假,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还是很多的。
    对文史不感兴趣的人,考完试连朝代都数不下来,理科天赋差的,毕了业看到方程式都得挠挠头。
    左乐以前拍剧,娱乐当先,并不苛求观众看完能得到什么感想。
    但是《大秦帝国》寓教于乐,让很多人喜欢上了历史,对他来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包括官方媒体,一直也对《大秦帝国》大为褒奖,认为这部剧宣扬历史文化,是走在了影视道路的正确路线。
    左乐还因此在去年的双会上,被二长老在大会中点名表扬。
    《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审核顺利,上映期间没有任何阻碍和攻击,多少沾了点《大秦帝国》的光。
    现如今山河一直在运作《大秦帝国》系列出口海外,不图挣钱,奔得是文化输出的目的。
    科技大片玩不过,那就拿出了咱们的文化底蕴优势。
    特别亚洲范围,让这些沉迷于本国历史村战、县战的观众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大国风范。
    但凡能吸引住一个,就是一次意识形态的胜利,积少成多,汇河成海。
    左乐没有给自己捆绑一大堆责任,但在拍剧的同时,达到一些一举多得的好处,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他大致拟定了下部历史正剧的初步方案,拍的明朝,暂定是五部。
    不过和《大秦帝国》不同的是,这部系列的主角,将不再完全放在皇帝的身上。
    左乐计划,第一部拍的是大明建国,这部肯定是朱元璋为主角,没说的。
    第二部讲的是朱元璋死后,靖难之役和永乐一朝的故事,主角是朱棣。
    第三部则是土木堡之变,大名由盛转衰的故事,主角不再是皇帝,而是于谦于少保。
    第四部说的是嘉靖~万历的故事,大明最后的辉煌时期,主角有两个人选,张居正和海瑞,左乐还没有最终确定。
    第四部就是明末崇祯时期,左乐也没想好谁是主角,初定是崇祯,或者是虚构一个人物,用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明末。
    这部被左乐暂定为《大明天下》电视剧,算是一部非典型原创历史剧。
    整体的剧本和基调是山河原创,但里面的很多剧情和人物设定都夹杂借鉴了金手指里的明朝相关影视作品。
    包括不限于——
    《朱元璋》
    《郑和下西洋》
    《大明风华》
    《大明王朝1566》
    《万历首辅张居正》
    《江山风雨情》
    《大明劫》
    《荡寇风云》
    《……》
    堪称金手指明朝影视大杂烩。
    不过左乐自信让它“杂而不乱”,博取众家之所长于一身,成为绽放自我魅力的《大明天下》。
    不过,左乐心里也做好了一点心理准备,《大明天下》的成绩很可能比不上《大秦帝国》。
    毕竟《大秦帝国》五部曲,自弱转强,从一穷二白的秦孝公开始,到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就像是一个不断升级变强的爽文。
    而《大明天下》正相反,是由盛转衰,前面两部还好,但等到第三部,很多情节对于观众来说就不太友好。
    尤其是最后一部,左乐预计是拍到明朝灭亡(南明不计算入内),基本可以断定是悲剧收场。
    这在如今比较崇尚轻松题材的影视环境,成绩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多少有些吃力不讨好。
    不过左乐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
    喜剧他拍的多了,但是这种带有浓厚历史色彩的悲剧,还是很少见的题材。
    如果《大明天下》依旧能保持叫好又叫座,那以后任何题材的影视对左乐来说都是毛毛雨。
    恐怖题材例外。
    不是不能拍,而是左乐胆小,讨厌那些阴森惊悚的元素………
    ………
    月的时候,孔胜的《父母爱情》播出,接着迅速火遍全国。
    其实在这部剧刚刚播出时,还有人表示太过平淡的,但很快,这种声音就开始消失不见。
    虽然电视剧中,并没有什么太过刺激的剧情,但就是营造出一种真实温馨感觉,让人不知不觉沉迷其中,百看不厌。
    很多人认为,这部剧完整地呈现了几种爱情的模式,可以说讲透了那个时代的婚姻和爱情。
    男女主江德福和安杰,功利开场,完美结尾。
    虽然有近半部剧都是两人都是中年甚至是老年时期,但观众还是大呼磕到了,狗粮塞满了肚子。
    人气颇高的德华和老丁,吵吵闹闹,幸福一生。
    是无数观众印象中,自己上一辈,甚至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正常夫妻相处模式,嘴上不饶人,心里还是惦记对方。
    欧阳懿和安欣,始于爱情,终于爱情。
    这是大部分人憧憬的爱情和婚姻,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一辈子相守一生。
    王海洋和江亚菲,青梅竹马,却错过半生。
    这种爱情不并不具备普遍性,绝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和自己的初恋或者是青梅竹马走在一起,但并不妨碍大家对这种感情津津乐道。
    最终让这两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一种美好体现,也让很多观众在心中感怀当初,也算是另类的弥补了一下遗憾。
    《父母爱情》讲的是那个年代的爱情,但实际上也能映射到现实当中。
    很多人觉得真实,是因为在剧中的角色身上看到了影子。
    不仅仅是上一辈,其实也是他们自己。
    《父母爱情》收视率很好,大结局时成功破4,也是孔胜第三部收视破4电视剧。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父母爱情》是今年重播收视率最好的剧。
    第二轮播重播平均收视率仍旧破2,晚间档第四轮重播,依旧保持了1.2的收视率。
    这个重播成绩,超过了两部《大秦帝国》,能够胜过它的,仅有《亮剑》这一部剧。
    《武林外传》重播成绩不错,但被集数拉了后腿,最终惜败。
    虽然重播率高并不能代表《父母爱情》胜过《大秦帝国》,只能说这部剧更贴合电视平台受众群。
    但只能赢一回如日中天的《大秦帝国》,也是无数导演达不到的成就。
    孔老二威风依旧!
    并且别忘了,《红海行动》孔胜是联合导演之一。
    他如今正儿八经的电影电视剧双开花,算是把前两年丢的面子又捡了回来。
    之前《大秦帝国—纵横》热播的时候,所有人认为今年的金凤奖已经没悬念了。
    但是孔胜的《父母爱情》一出,所以说没有把《大秦帝国》挑翻在地,但也多少造成了一些威胁。
    孔老二再一次对【最佳导演】发起了冲击。
    段龙出色的表演,让他成为了和富龙、于恩泰并列的视帝热门。
    而在两部剧同时担当女主的殷梨,很可能完成一人独霸两个视后提名的壮举。
    《大秦帝国—纵横》VS《父母爱情》
    成了今年金凤奖的热门讨论,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少悬念。
    但谁让金凤奖需要关注度,媒体需要流量呢。
    一家独大不可取,二虎相争才能吸引吃瓜群众。
    不单单是金凤奖,金龙奖也在想法设法找人给其他电影造势,形成和《让子弹飞》抗衡的局面。
    一时之间,左乐好像成了“人人喊打”的大魔王。
    无数屠龙少年挥舞着刀剑,立势踩着他的尸体,登顶王座,成为新的传奇。
    能逼得华国电影、电视两大最高奖项如此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