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正文第五百九十章这是八岁?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我来鹅城只为了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的公平!”
    “站起来!不准跪!”
    张麻子的霸气宣言,激怒了在鹅城称王称霸的黄四郎,他做出了自己的反击。
    张麻子要公平,他就要颠覆他的公平。
    简而言之一句话——
    杀人,还要诛心!
    于是,他让胡万和武智冲在讲茶大堂当着城里士绅百姓的面前唱了一出双簧,威逼卖凉粉的小二诬陷六子,硬生生逼死了六子自杀。
    之前,《让子弹飞》刚刚上映的时候,很多人看这段都觉得很郁闷憋屈。
    在他们看来六子无需死,更不用说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吃了一碗粉还是两碗粉,剖腹这么窝囊的死法。
    但后来随着大量影评人解析,普通观众才明白了这段剧情的深意。
    凉粉只是一个物介,他真正引申的是张麻子所说的公平。
    六子是张麻子的儿子,在鹅城百姓眼中他就是代表了张麻子。
    吃了几碗粉不重要,重要的是六子或者和他背后的张麻子,守不守他们向百姓承诺的公平。
    六子是清白的,但他碰上了一个不可能还他清白的讲茶大堂,哪怕他剖腹证实了自己的清白,也没人去理会。
    他们不管真相,他们只想让你死。
    胡万嘴上说,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高举道德大旗,逼得六子剖腹,却淡淡的告诉你“我知道你吃了几碗粉,你上当了”。
    郭班主有句话放在这里,实在是太贴合了。
    冤枉你的人永远比你清楚你有多冤!
    始作俑者叫嚣,路人冷漠的看热闹,当事人发出自己愤怒的悲鸣,却于事无补。
    哪怕真相大白,也没有任何人关心,人们只会追逐下一个吃凉粉的闹剧。
    从某种意义上,《让子弹飞》这段剧情的讽刺意味比之前的“站着挣钱”还要浓,而且依旧可以无比完美的贴合现实中的许多现象。
    六子死了,愤怒的张麻子要杀他报仇,到却被师爷拉住。
    六子是为了证明张麻子的清白自杀的,看似窝囊,实则壮烈。
    让这场公平之争,张麻子没有败。
    但他要杀了胡万,那么这事就说不清了,六子白死,所以胡万不能杀。
    黄四郎想杀人诛心,张麻子要报仇,也要原封不动的还回去。
    这段剧情看的观众很压抑,特别是沙毅饰演的胡万,让人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冲进银幕里扇他几个大耳光。
    韩军是地地道道的《武林外传》铁粉,看到这,白展堂的滤镜都没抵过让他从内心里恶心胡万这个角色。
    嗬…呸!
    ………
    张麻子最终忍住了,他们给六子办了葬礼,张麻子几人都立誓替六子报仇。
    黄四郎也在琢磨自己该怎么对付张麻子。
    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他选择了第一个,如果顺利,第三个也顺理成章。
    师爷一心搞钱,以为这是一个和黄四郎联合捞钱的机会,张麻子却另有想法。
    宴席开启,三大华国顶尖影帝齐聚,贡献了一场可以记载影史的经典片段。
    关于这段戏,网上的各路影评描绘了大量的隐喻和引申。
    不管大家畅想的过度与否,但单从剧情直观来看,其实这段戏并不算复杂,很多东西都是放在明面上。
    表面上,这场“鸿门宴”是张、黄两股势力的交锋,但实际上,却是三方势力博弈。
    张麻子、黄四郎一正一反,师爷是个中间摇摆的投机派。
    整段戏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黄四郎试探张麻子,先是装模作样的杀人赔罪,然后提出双方借剿匪之名赚钱。
    师爷被黄四郎打动,装着糊涂,但话题一直往钱上引,张麻子不做声。
    三方互相试探结束,宴会开始进入第二部分。
    张麻子不愿意借劫匪之名赚小钱,而是执意要剿匪,表面上是替黄四郎出头,但实际上是驳了黄四郎的面子。
    师爷觉得剿匪不靠谱,不满的表示“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而师爷这幅为财奔波的嘴脸,让张麻子对他起了警惕之心。
    终于到了第三部分。
    张麻子放弃了自己的预先计划,反而趁机给黄四郎显露起了肌肉。
    黄四郎意识到张麻子不好惹,表面达成了合作,还送了钻石麻痹张麻子,但暗地里却起了杀心。
    三人最后的那段奉承,其实也是三人在这段戏表现出来的态度。
    师爷高!
    装着糊涂,左右摇摆,一心捞钱。
    县长硬!
    面对黄四郎的收买、威胁毫不客气,强势应对。
    黄老爷又高又硬!
    手段频出,软硬兼施,并且从始到终都是高姿态,宴会期间三次杀人,就是在时刻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话语权,警示张、师二人。
    这段长达十分钟的戏,节奏明快,信息量巨大,台词的每一个字,演员的每一个表情都值得去分析。
    没有怎么气氛渲染,但更是让观众从中看到了刀光剑影。
    三个影帝的精彩表演,更是神仙打架。
    姜闻演戏自带气场,霸气十足,发哥也是不逞多让,把黄四郎的阴狠和强势诠释的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葛大爷演的很“软”,但存在感一点不比其他两位差,而且完美的中合了两位影帝的表演。
    使整个宴会的气氛保持在激烈,但却没有直接撕破脸的状态。
    节奏、台词、演员、剧情、气氛……火候捏合的恰到好处,韩军看着这叫一个过瘾。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只能看一遍。
    想再欣赏这段,得买票二刷,或者等到一个月多后,《让子弹飞》登陆视频网站。
    韩军总算明白,眼镜青年为何看了这么多遍《让子弹飞》,这里面太多情节值得细细品味,反复观看。
    如今电影还不到一半,韩军都想定下一场的票了………
    ………
    张麻子“大醉而归”,却死皮赖脸的和师爷住在一起,吓得师爷还以为他要睡了自己。
    而黄四郎这边,在请客之后,他意识到张麻子和自己不是一路人,马上拿出了最后一张牌。
    斩首!
    之前在这宴会死了的胡万“复活”,带着杀手突袭县衙,但没料想张麻子早有准备,他们只杀了一个县长夫人,然后全军覆没。
    县长夫人惨死,大大刺激了师爷,他抱着夫人的尸体痛哭,第一次承认了,自己就是真县长。
    这时,黄四郎表面来支援,实际上过来看情况。
    张麻子抱着夫人的尸体,活学活用,全文背诵,模仿着刚才师爷的话和语气,又哭了一波。
    师爷:“………”
    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儿啊!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师爷曾对黄四郎起了杀心,因为夫人是死在黄手里。
    虽然后来忍了,但从这一刻起,因为鸿门宴而偏向黄四郎的师爷,暂时倒向了张麻子。
    张麻子接着给夫人办葬礼的名义,忽悠黄四郎和两大家族前来,有安排老三假扮麻匪,把人给抓了。
    正当张麻子和师爷高兴的时候,黄四郎突然出现,原来刚才被抓的“黄四郎”是替身。
    师爷大为失望,张麻子却越挫越勇,越发的想和黄四郎斗一斗。
    不久后,张麻子拿到了两大家族的钱,一众兄弟和师爷,准备见好就收,张麻子却坚持不走。
    他要的是黄四郎的钱,他要给夫人和六子报仇。
    张麻子把这些钱,以麻匪的名义,发给了穷人,鹅城上下,一片欢腾。
    不过老二老三期间,被花姐发现了身份,于是把她抓回了老巢,张麻子留下了她。
    黄四郎得知麻匪发钱的消息,确定了张麻子的身份,他派出自己的人,装麻匪抢钱作恶,搞臭麻匪的名声。
    黄四郎的人齐齐出动,上演了《让子弹飞》点播率最高的片段,总的来说十个字。
    夫、前、目、犯!
    紫、葡、萄!
    大、白!
    透!
    这场戏也是左乐执导以来,尺度最大的一场戏,能公映放出,也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懂行的观众看到这,都是在心里喊了一声牛逼,连这场面都能放出来。
    次日,受害者夫妇来县衙喊冤。
    这里其实有一个小小提示,之前鹅城有什么纠纷案件,都是放在讲茶大堂,比如六子案,虽然是胡万等人算计,但也可见一斑。
    而现在百姓有冤告到县衙,就说明在鹅城老百姓的心目中,张麻子的权威已经开始被证实。
    人心向附,也是对下边剧情的重要铺垫。
    而得知了此事的张麻子等人,也上演了电影的另一个名场面。
    师爷率先发难,正气凛然的大声训斥众。
    “砸了,砸了你们,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
    “六个人,还当着人家丈夫,还让人看,呸,恶心!”
    “我都关着灯!”
    训斥完了,纯爱战士的师爷又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劝导。
    “这种事你们可以花点钱嘛,又花不了多少钱,哪怕偷偷摸摸的,简直就是土匪,土匪都不如。”
    说着越来越生气的汤师爷,一边骂着“恶心”,一边拂袖而去。
    师爷离开,一直安静的张麻子看向麻匪众兄弟,先是老七。
    老七慌了,急忙辩解:“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从来不做仗势欺人的事,我喜欢被动。”
    《受》
    张麻子又看向老三。
    老三:“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以我的习惯,万事不求人。”
    《手艺人》
    张麻子再看向老四。
    老四:“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不会有人活着来告状。”
    《狠人》
    老五:“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虽然岁数最大,但我至今…俗称处男。”
    《童真》
    老二:“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我出手,那么躺在桌子上的是她老公。”
    《gay》
    张麻子赞誉各位兄弟“身怀绝技”,同时也点出了谁在说谎。
    汤师爷。
    这么一个简陋的计策,汤师爷那么聪明,不会看不出来,他刚才在装糊涂。
    于是,张麻子等人杀奔师爷的房间,拿枪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