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正文第五百八十章破5收视神话,催泪爆哭大结局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年2月末,《大秦帝国—裂变》的剧情终于播到了一大高潮。
    秦国收复河西。
    关于这场河西之战,电视剧《大秦帝国—裂变》的第一集就开始铺垫。
    秦献公发动少梁之战,可惜未能收复故土,死不瞑目,之后嬴渠梁忍辱负重,按耐杀父弑君之仇,向魏国割地求和。
    可以说,电视剧的前10集是在说秦国的现状,也是在铺垫和激化秦魏之间的矛盾,让观众代入秦国,对魏国产生逆反抵触心理。
    说白了,就是网文逆袭流的套路。
    秦国是主角,魏国是反派。
    电视剧用了10集给魏国拉仇恨,看着秦国怎么饱受欺辱,魏国怎么耀武扬威,然后观众都站在秦国这边。
    然后给秦国找来金手指【商鞅】,习练神功【变法】,用了20多集强兵强国,体现秦国努力奋斗。
    现如今,铺垫完成,终于到了主角疯狂打脸反派的关键戏肉了。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目下的魏国,刚刚经历马陵之战不久,上将庞涓战死,魏武卒损伤殆尽,正处于衰弱期。
    秦国出兵,真好痛打落水狗………
    多年变法,秦国已非当年那般穷弱,府库富足,兵甲精良,唯一不变的是老秦人依旧勇悍的血性。
    而且因为军功爵制,秦军的战斗力恐怕比之前还要猛。
    秦军来势汹汹,魏国却仍拿老眼光看待秦国,以为是个软柿子,于是派出“本剧第一草包·大秦初代功臣·商鞅的挚友·魏国名将”——公子卬。
    公子卬自视甚高,不但看不起秦军,还看不起商鞅,于是就把自己作成了俘虏,沦为天下笑柄。
    秦国盼了几十年的河西故土终于收复,商鞅还逼魏国割让了崤山、离石两处要塞,使魏国至此时刻处于秦国的铁骑威胁之下。
    得瑟了30多集的大魏王无能狂怒,目中无人的公子卬狼狈不堪。
    观众看到这,只有一个字形容。
    爽!!!!!
    河西之战的胜利,也预示着秦国变法取得全面的成功。
    嬴渠梁也宣布秦国迁都,由栎阳迁至咸阳,并封给商鞅商於之地,爵号商君。
    至此,商鞅这个名字算是名正言顺。
    大捷!迁都!封赏!
    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得,军民上下一心,秦国似乎到达了巅峰。
    然而巅峰过后,便是滑落。
    嬴渠梁病了,这个商鞅最大的倚仗时日无多,刚刚从民间找回来的太子赢驷又和商鞅有仇,商鞅在秦国的未来突然堪忧起来。
    君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意识到自己身体情况的嬴渠梁,除了忧心秦国的未来,也十分担心商鞅这位老战友和知己。
    为了能够给商鞅扫平祸患,他先是不断试探赢驷对商鞅的看法,发现儿子没长歪后,他又老向了商鞅的政敌。
    商鞅贵为秦国大良造,麾下又有景监、车英等忠良辅佐,一般的人是动不了他的。
    除了未来的新君赢驷,只有老世族的领头人甘龙和宗室代表赢虔,而恰恰这两个人,和商鞅有化不开的仇恨。
    一向忠厚宽仁的嬴渠梁,为了商鞅,也是为了替太子扫除登位阻碍,保护情法得以延续,他决定宴杀世族。
    然而就在开席之前,赢虔和甘龙悉数暴毙,这场鸿门宴也就不了了之。
    政敌挂了,太子赢驷和商鞅共同理政,默契十足,嬴渠梁终于放下了心。
    临终之际,他在商鞅和儿子的护卫下来到函谷关,热泪盈眶的看着山东六国的方向。
    倘若再给我嬴渠梁二十年时间,将提大秦铁骑,金戈铁马定中原。
    奈何天不假年,使嬴渠梁并吞八荒之雄心,化为东流之水矣………
    秦孝公嬴渠梁下线。
    事后,秦国举行国葬,全国上下披麻戴孝,夹道祭奠恸哭之声响彻山野,从咸阳城北门到陵园的十里官道,被摆成了一道祭品长河。
    嬴渠梁在秦国的威望以及被百姓的拥戴程度,让前来观礼的六国使臣震动莫名,瞠目结舌,不由发出感慨。
    秦人若此,天下何安!
    民心若此,何惧天下!
    深受震动不止剧中人物,屏幕之外的观众看到秦孝公在商鞅怀里逝去的那一段,也都哭成了泪人。
    企鹅视频那集的弹幕,无数观众刷着“恭送秦公”,甚至还有跑到扮演者侯永围脖下面刷屏的。
    虽然有些乌龙,但也证明侯永演的角色深入人心,以及秦孝公这个角色有多么受观众喜爱。
    ………
    嬴渠梁下线,很多了解历史的观众大概都猜到了下面的剧情发展。
    就算不了解的。也被无数蹭热度的自媒体“剧透”的差不多了。
    所有观众都知道了,商鞅最后的下场可能不会太好,于是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
    很多人怕被虐,不敢看,或者说不忍看下面的剧情。
    但《大秦帝国—裂变》质量太好,热度又高,宣传方面也给力,导致让大家从各种渠道得知剧情发展,往往忍不住继续追。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被预知了的“悲剧结局”,对《大秦帝国—裂变》的收视率还是有不少影响。
    秦孝公逝去之前,全剧的平均收视率正式破5,但等嬴渠梁下线,收视率的涨势幅度大规模下滑。
    当然,这里面有收视率到达饱和的原因,但也确确实实是有上述的原因。
    这从收视率涨势下滑,而企鹅视频播放量猛增能看出来,很多观众持“观望”态度。
    虽是如此,央视也满足了。
    破5收视神话啊,还要啥自行车。
    在观众的纠结之下,《大秦帝国—裂变》的剧情继续往下走。
    不出大家所料,没了嬴渠梁的压制,老世族和宗室开始作妖,之前暴毙的赢虔和老甘龙纷纷复活,开始向商鞅发动猛攻。
    商鞅多年变法,主张严刑立法,树敌无数,新君上位的赢驷又没有足够的威望,压服各方。
    导致商鞅一度被人围攻,魏国等敌国趁此良机也开始囤兵观望,看看能不能占波便宜。
    面对如此激烈局势,商鞅决心退避,离开秦国,以稳各方之心。
    奈何商鞅一走,老世族就疯狂攻击新法,准备废法,商鞅闻听,马上回国护法。
    奈何局势艰难,商鞅寡不敌众,为了能够保存秦法,商鞅决心牺牲小我,消除和他有私仇的赢虔怨气,再以自己的命,使老世族失去人心。
    彼时,秦国局势稳定,赢驷收揽人心,干掉老世族,秦法犹存,他死而无憾。
    商鞅的操作无疑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疯狂圈粉,乃至还有观众跑到左乐围脖下面,求他不要写死商鞅,给他一个诈死隐居的结局。
    得了十分理解观众们的心情,奈何是现实是残酷的。
    商鞅真死和诈死产生的戏剧效果,完全是两个层次的。
    商鞅隐居也许能满足观众,但是会极大的削减这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并不可取。
    于是,商鞅死定了。
    《大秦帝国—裂变》最后一集大结局,依旧是渭水,不过这次行刑的是商鞅。
    刑台之上,已然头发花白的商鞅一袭白衣,淡笑坐在其上。
    四下无数百姓,披麻戴孝,摆上三牲美酒,发起了一场罕见的向活人祭奠,为他们敬爱的商君送行。
    景监车英等商鞅的老部下也悉数到场,抬着一个“万古法圣”的牌匾,恭敬的向商鞅道别。
    面对如此场景,一力促成商鞅“伏法”的老世族等人又惊又怒,老甘龙不由出面想打击商鞅的威望。
    “天道恢恢,你之前在这渭水河畔,刑杀者无数,今日落得如此下场,又有何话说。”
    商鞅丝毫不动怒,气定神闲地看着甘龙。
    “卫鞅虽死犹生,尔等,虽生犹死,岂有他哉。”
    老甘龙震怒,正欲指挥行刑,天空突然降下大雪,飘雪之际,一袭红衣慢慢走向刑台。
    正是商鞅的妻子和红颜知己白雪。
    白雪是来和商鞅殉情的,她已经是安排了所有好的后路,然后来和商鞅永生永世的在一起。
    商鞅长叹了一口气,看到白雪眼中的坚定,只能道一句:“人生若此,再无遗憾。”
    话罢,白雪拿出毒酒,自饮先去,商鞅先是痛苦的大笑,但抱着白雪渐渐僵硬的身躯,终究还是留下泪来,过往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小弟,等着我。”
    剧中没有拍摄商鞅最终被五马分尸镜头,而是把画面定格在商鞅抱着白雪的尸体那一刻。
    镜头再转,是刑台下无数的百姓趴在地上嚎哭,秦宫之内,赢驷也流泪举酒跪别商君。
    对于商鞅的这个结局,无数观众泪目,但也有很多商鞅表示欣慰。
    历史上的商鞅,狼狈奔逃,被捉住后以罪人的身份被五马分尸,死得非常屈辱。
    而剧中给商鞅的结局定义为殉道和为了大局自我牺牲,死的场面也非常感人和壮观,并且极具浪漫色彩。
    远远比历史上那种窝囊的死法更容易被人接受。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催泪,大家普遍反应,看的泪流满面,家里的纸巾都不够用。
    《大秦帝国—裂变》最后的最后,是秦宫的静态镜头,同时旁白声响起。
    旁白肯定了商鞅变法历史意义和商鞅与秦孝公对秦国的贡献。
    同时也强调,商鞅的离去并不意味着秦法安全,历史的重大现在交在了秦惠文王赢驷的手中。
    很显然,这是给第二部《纵横》挖坑留扣子,不过观众还是很吃这套。
    在大结局之后,很多观众擦完眼泪,就开始催左乐赶紧拍第二部,大家急着看赢驷是怎么弄死老世族,给商君报仇的。
    左乐在围脖上也给予了回应,不久之后第二部《纵横》就会开机,如无意外,依旧是明年的春节档。
    此话一出,安抚了无数观众躁动的心,然后紧接着就是下一个关键问题。
    赢驷换人吗?
    重要角色有哪些?
    都是谁演?
    对于这些问题,左乐只回答了第一个,向大家保证赢驷不换人,至于余下的两个问题,他如今也在考虑之中。
    …………
    《大秦帝国—裂变》截止到最终,全剧平均收视率达到5.34,超过了《武林外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