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正文第三百九十五章《潜伏》大结局和抗战卧底类文字角色扮演游戏

从拍情景喜剧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年2月24日,魔都,某游戏工作室
    工作室老板冯兴有些纠结的看着面前的新游设计草稿,然后望向面前的工作室主设计师,也是工作室股东兼创始人的吕黄,犹豫道。
    “老吕,你觉得这个游戏策划能行吗。”
    吕黄是个三十多岁的瘦子,可能是常年从事脑力劳动,发际线有些危险,长得其貌不扬,但眼睛很亮,说话颇有磁性。
    “当然行,老冯,咱们工作室的资金情况你知道,之前《云途》受挫之后,已经无力去开发那些花费过多的题材新游。
    文字角色扮演游戏,是我们目前能承担的新游题材之一。
    我和小李之前都有过相关制作经验,还有老王这个文案老手把控,综合考虑,咱们工作室新游做这个题材把握最大。”
    “可是……”
    冯兴还是有些犹疑:“文字角色扮演游戏本来就小众,再做抗战卧底题材,我怕吸引不了玩家啊。”
    “不不不。”
    一旁坐着的小李坐不住了,他出言问道:“冯总您知道最近热播的《潜伏》吗。”
    冯兴点点头:“看过两眼,就是孙雷演的那个谍战剧。”
    “冯总,您可能不太关注这部剧,《潜伏》在网上线下都很火,昨天大结局,全剧平均收视率3.79,豆花评分9.4,是近年成绩最好的谍战剧。
    不单单如此,《潜伏》的爆火,还引起了“地下战线热”,很多观众和网友都自发去学习探究当年地下工作者的事迹和历史。
    这无疑是培养了一部分相关爱好者,现在很多准备想蹭《潜伏》热度的,开始在筹备谍战影视,但是做游戏的,据我所知暂时还没有风声。
    如果我们能抢在同行前头,第一个发布相关谍战题材游戏,我相信会得到不错的销量成绩。”
    小李显然之前没少做准备,说起此事来侃侃而谈,一旁的吕黄也没闲着,不时帮着补充,两人齐心协力,想说服冯兴同意他们的计划。
    但是,冯兴却没有那么容易被劝服。
    大约8个月前,冯兴和吕黄所创办的这间工作室,还远没有现在这么落魄,当时工作室是游戏业内比较被看好的后起之秀,员工巅峰在职人数将近30人。
    那时,工作室创始人除了冯兴他们俩,还有第三个人。
    冯兴是老板,主管后勤和行政工作,吕黄和另一位创始人管游戏开发和技术问题。
    彼时,人强马壮的工作室在另一位创始人的强力建议下,准备进军手游领域。
    其实,当初以工作室的条件,还不足以完全应付竞争空前激烈的手游市场,工作室大部分员工也没有相关的手游制作经验。
    但因为那位创始人的强烈鼓动,加之冯兴和吕黄也因为当时公司前景光明,多少有些飘了。
    于是,工作室砸下重金,制作了一档名为《云途》的竞技类手游,以近乎孤注一掷的态度冲击手游市场。
    结果很惨淡,重金制作《云途》市场遇冷,工作室险些破产。
    之后,那位创始人和冯、吕闹掰,离开工作室,当初鼎盛时期员工将近30人的游戏业界新秀,现在大猫小猫三两只,靠着之前的老本维持经营。
    《云途》的惨败,给冯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导致他现在听到吕黄他们要做新游,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拒。
    小工作室不容易啊。
    之前靠着老本支撑,又经过冯兴大半年的呕心沥血,总算让工作室有了点起色,也积累一笔还算可观的资金。
    这笔资金,决定工作室能否东山再起,冯兴根本不敢赌,赌输了,工作室也差不多该解散了。
    所以,哪怕吕黄和小李说得天花乱坠,他还是持谨慎态度。
    ——吕黄两人所说的抗战卧底题材文字角色扮演游戏,是否列入工作室新游计划,要等他仔细研究过才能决定。
    就算被人抢先吃了第一口螃蟹,也要以稳妥为先………
    ………
    吕黄两人理解冯兴的谨慎,但两人离开冯兴办公室的时候,脸上也难掩失望。
    同行们不是傻子,你能想到的风口,别人未必想不到,这题材的市场盘子本来就不大,一步慢,步步慢。
    第一位开发游戏的吃肉喝汤,第二个恐怕就只能嗦两口骨头了………
    吕黄两人失望离去,冯兴心情也不怎么好,他知道两人都是为工作室好。
    特别是吕黄,以他的水平,出去随便找个游戏公司,赚的都比留在工作室多,现在守着一个前景不明的工作室,不就是舍不得这个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心血吗。
    所以冯兴比谁都相信,吕黄这个新游计划,确确实实是为了工作室好。
    但冯兴作为老板兼第一股东,他也得为工作室和仅剩的员工负责,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工作室赌不起。
    “唉……”
    叹了口气,冯兴起身倒了杯水,喝了几口之后,揉了揉脸,打开电脑搜索《潜伏》。
    他准备看看这部剧,评估一下这部剧的具体水准,再来考虑吕黄两人的新游计划。
    冯兴听说过《潜伏》,平时回家偶尔也看到家里人追这部剧,跟着瞄了几眼,但没怎么细看。
    除了知道里面有孙雷和殷梨等几个眼熟的演员,具体剧情是不清楚的,所以这次评估《潜伏》,冯兴是从头第一集开始看的。
    《潜伏》一集大概在45分钟,抛去片头片尾曲,大概一集在40~42分钟上下。
    平均一下,就按每集41分钟算,电视剧总共三十集,哪怕中间不暂停休息,连续播完也需要20.5小时。
    冯兴当然不可能一口气看20个小时的电视剧,就算他有这个时间,身体和精神也受不了。
    他是想看《潜伏》剧中有什么魅力,打动吕黄准备跟风做新游,并试图分析这个题材有没有搞头,干巴巴的撑着看完剧情,可不是他的目的。
    所以,冯兴专门抽出来两天时间,用来研究观看《潜伏》。
    从第一集余则成出场,到卧底津门,和马奎、李涯、陆桥山等敌人斗智斗勇、完成一个个任务。
    再看着余则成的挚爱和战友,左蓝、翠萍、秋掌柜、廖三民……一个个或牺牲,或离他而去。
    本来只是想来研究分析电视剧的冯兴,慢慢忘了自己最开始的目的,整个人沉寂在《潜伏》剧中,随着里面的角色和剧情走向而心神跌宕起伏。
    《潜伏》这部剧,前中期还好,虽然整体略压抑,但剧情风格还是偏向于主角余则成的各种神操作,观众们看着还是很爽的。
    但随着剧情越往后发展,整部剧的基调就越来越沉重。
    翠萍的“死”算是激发了《潜伏》大结局的第一个爆点,随后的剧情更是一下下往观众心里捅刀子。
    误以为翠萍已死的余则成,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定把军统安排潜伏人员留在津门的【黄雀计划】的指挥权从李涯手里抢过来,最不济,也要把潜伏人员名单拿到手。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黄雀行动】高度机密,李涯又向来行事谨慎,再加上老吴不愿把余则成留在津门,老余进展屡屡不顺。
    关键时候,余则成孤注一掷,秘密举报李涯,引毛人凤派特派员调查李涯,在借特派员的手,搞到名单。
    余则成的计划很顺利,名单成功到手,同时,余的接头人廖三民被李涯发现身份,两人同归于尽。
    廖三民牺牲这段拍得极为壮烈。
    当时廖身份暴露,被李涯带人制住,余则成不明真相,打电话和廖三民联系商讨破坏【黄雀计划】事宜,被李涯听到声音。
    廖三民发觉了李涯的异动,为了掩护余则成,他佯装配合,却在下楼的时候,偷袭李涯,抱着李涯从楼梯直接摔下,最终一起同归于尽。
    廖三民用自己的生命,帮余则成除掉一个劲敌,同时也把余则成的身份暴露危机扑灭。
    对于廖的牺牲,余则成悲痛不已,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当务之急,是把潜伏名单交给组织。
    而这边,失去廖三民这个接头人,地下党也意识到余则成的处境极为危险,当晚,余则成在秘密情报联络的收音机中,听到了组织的明码呼叫。
    “本台最近多次寻找深海,劝其回家,但始终没有音信,希望这次深海能听到,能快快回家。
    儿子你快回来吧,妈妈不再需要你的奔波
    听到隆隆的炮声了吗,那是妈妈呼唤你的心跳
    家里的柴门为你打开,炕头的油灯为你点亮
    全家的牵挂啊,是鲜红美丽的窗花
    妈妈为你守岁,妈妈为你祈祷,
    回来吧,我的儿子,妈妈等你回来,迎接1949年的春天——”
    毫不掩饰的明码呼叫,饱含深意的朗诵台词,配合着抒情的BGM,和剧中余则成眼中流下的泪水,堪是本剧最大泪点。
    别人不知道,冯兴自己看这段时哭得跟条狗似的。
    挚爱“离去”,战友牺牲,这时的余则成已经成了一个孤家寡人,除了手里这份任务,他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念。
    这时候组织亮明态度,明码呼叫,对余则成进行了多大的冲击可想而知。
    而电视外持上帝视角的观众,感受到英雄没有被遗忘,自然很难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
    组织的呼唤,重新激起了余则成的斗志,反正【黄雀行动】名单已经到手,自己也可以功成身退。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吴已经盯紧了他。
    事到如今,要说吴站长这只老狐狸还没看出余则成身上的猫腻,那他这么多年算是白修炼了。
    所以在余则成撤离的关键时刻,他把余则成扣住了,原因不少。
    首先,余则成是津门站副站长,如果其跑回地下党那边,将来恢复身份,果党一看军统藏了这么一个大“蛀虫”,老吴这个余则成的伯乐兼顶头上司怕是要跟着吃瓜落。
    其二,余则成给老吴干了不少私事,掌握老吴不少黑料,所以老吴要把余则成带着,以防将来被捅刀。
    其三,余则成是位很有能力的干将,老吴很倚重,将来果党撤离台省,又是一场场权力洗牌,他需要这样的人才辅助自己。
    其四,我党势大,将来局势谁也说不好,手里握着一个地下党人质,总算有点谈判的彩头,关键时刻很可能会救自己一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