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峒》二十八

千家峒最新章节目录
   校园的生活是快乐的,校园的生活是难熬的。
    各人有各人的体验,也许一千个学莘就会有一千种说法。
    盘馨竹也一样,学习上是快乐的,生活上是难熬的。
    既要上学又得打两份工,还要节衣缩食,说不难熬那是谎话。
    不过,四年过去了,她终于熬出头了。
    宋小波的心有些苦涩。
    心上人毕业了,答应过的条件没有完成:三年来他才有四次测验成绩略高于盘馨竹,而学科考试却没有一次超得过她。
    心里非常郁闷,考试成绩不错,但他无所谓。让他扼腕叹息的是,盘馨竹成不了自己的“朋友”了。
    在盘馨竹以优异成绩学完十八个科目的时候,宋小波专门点了几个好菜对她表示祝贺。
    “我成不了你的朋友了。”
    “谁说!其实我早把你当成我的朋友了。”
    “我是说……那种朋友。”
    “小波,我懂你的心。不过,情感是双向的。当发现两人的感情无法出现交叉点,无法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做两条永远的平行线也是很快活的。也许两条平行线能像铁轨一样,载着我们两人一同坐上友谊的列车,快快乐乐的跑完我们的一生——那就是朋友。”
    “那么……你真愿意做我同坐友谊列车的朋友?”
    “为什么不呢?小波,你入学这三年来进步太大了。不仅仅是学习,我感觉得到,你的人生态度,你的价值观,你的生活习惯,都在进步呢。”
    宋小波不好意思地笑了:“也许……是你人格魅力惹的祸!”
    盘馨竹挟了一片肥肉堵住宋小波的嘴:“不会说话别乱说!”
    走出大学校门的最后一道门槛,就是撰写毕业论文。
    盘馨竹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千家峒千年文明与现代生态旅游开发》。
    当她听说武尚哲和宾教授正在千家峒考察,连忙赶回来请教。
    宾教授建议她多到千家峒其他瑶族村寨走走,会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阐述千家峒的历史文化现象增添更加翔实的、有血有肉的生动例证。这样,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才能有机的结合,才能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起到强有力的烘托作用。
    “要不干脆,我跟你们一起走!”
    “好呀,我们又多了一位好向导。”
    于是,盘馨竹陪着宾盛中和武尚哲,走遍了千家峒的每个村村寨寨,调查了解千家峒全面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
    他们听瑶胞们谈论着千家峒的传说和历史,听瑶胞们议论着千家峒的旅游开发潜能,听瑶胞们辨认四节牛角上的女书文字和绘制的猜想图,一同揣摩那十二节牛角和刻在上面的十二字全文。
    听到的故事林林总总,听到的故事真真假假;他们有能力赏奇析疑,他们有能力去伪存真。
    渐渐地,七百年前千家峒瑶族同胞被元朝官府迫害追杀,撤离千家峒的故事在他们脑海里清淅起来:
    相传当初槃瓠与三公主到千家峒隐居,生下六男六女,高王赐为十二姓:盘、奉、邓、沈、唐、黄、李、廖、任、包、赵、周。
    从此十二姓瑶民在千家峒繁衍生息,千家峒成了瑶族的发祥地。
    千家峒为保证十二姓传承千年万代,规定男女平等,同族男女结婚所生子女随父姓,瑶族女子与异族结婚所生子女随母姓,这样就保证了千家峒瑶族不管生男生女,所继承的姓氏都离不开这十二姓的范围。
    千家峒分上峒、中峒和下峒。
    三峒之间,瑶民们相互往来,其乐融融。他们也会到峒外去,带些山货卖了,用铜钱买回盐巴和日用品。
    女人是从来不出峒的,她们用着男人从峒外买回来的货物,听着男人们从峒外带回来的故事。
    峒外面的人从来没有进过千家峒,也不知如何进千家峒。他们看到千家峒出来的瑶民,都以为是从天而降的异民,他们称千家峒为“神仙峒”。
    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千家峒十二姓的首领是盘翁能。
    盘翁能有一个女儿,名叫盘女欢,她可是当年千家峒的一支花。
    女欢不但是一位绝色聪明的瑶家妹子,还是当时的“香哩歌”歌王。
    那时,仰慕她的男子不计其数,但她只爱邻寨的小伙子包成谷。
    包成谷是千家峒最出色的猎手,高大英俊,一身侠肝义胆,常常助人为乐,携老护幼,是千家峒十里八寨瑶民交口称赞的好青年。
    千家峒的深山里,简直是个聚宝盆。
    那里有香菇、松树菌、茶树菌、草菌、鸡肉菌、苔菌,还有甜茶、苦丁茶、绞股蓝茶;飞禽走兽游鱼就更多了,毛鸡、锦鸡、竹鸡、黄腹角雉、猴面鹰,黄猄、短尾猴、灵猫、水鹿、穿山甲,娃娃鱼、虎纹蛙,那是数不胜数。因此少女们喜欢到深山里采蘑菇,摘甜茶;猎手们喜欢到深山里猎黄猄,捉野兔。
    有一次大胆的盘女欢独自一人上山采香菇。
    她采得正欢呢,因为她来到了从未有人到过的饮马崖下,那里有一片因山体滑坡而倒伏的树木,腐朽后长出大片香菇来。采呀,采呀,竹篓装满了。她打算先回寨子,邀了伙伴再来。
    就在她转身离开的那一刹那,对面沟边突然传来巨大的响声。她定睛一看,天哪!是一只“熊巴”(黑熊)从丈多高的岩石上滚跌下来。
    熊巴一骨碌站了起来,朝她张望。
    忽然,黒熊怒吼着越过小沟向她冲过来。
    她知道,熊巴想吃的这片茂盛的香菇被自己采了,牠要报复;她更知道自己绝对逃不脱熊巴那双一拍致命的大熊掌。
    镇静的她退到一片小树林边,打算和熊巴绕着小树干周旋。
    熊巴与盘女欢对峙着,发出一阵阵可怕而瘆人的怒吼声。
    盘女欢想着,你吼我就唱,你撵我就逃,大不了和你玩蒙蒙躲。
    于是,女欢地高声唱起了“香哩歌”:
    你有你的地,
    我有我的天。
    你想跟我学香哩,
    你要客气点,
    我又不收钱。
    优美动听的歌声飘进了正在附近狩猎的包成谷耳里。
    他听出来了,唱歌的少女一定是自己心仪已久的盘女欢,他情不自禁地循歌声而去。
    可是,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盘女欢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熊巴,嘴里却唱着如此动听的歌,而熊巴低沉地咆哮着,惨剧一触即发!
    包谷成见此危势,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想救女欢。
    紧紧跟随包谷成的两只猎犬“虎儿”和“豹儿”,也拉开架式低吼着试图拦住熊巴。
    这时,熊巴误以为是两人联手与自己作对,愤怒地扑了上来,先抓起“虎儿”,竟然一撕两半!接着,又向两人冲了过来。
    迫不得已,包谷成只好徒手与熊巴搏斗,最终,在“豹儿”的帮助下,竟然将熊巴活活掐死。
    可是,包谷成受了重伤,鲜血流了一地。
    满山的依都花仿佛也被染成了一片血红。
    盘女欢吃力地背起包成谷,一步一步地走在开满依都花的山坡上。
    从此,两人相恋了。他们俩的爱情像依都花一样火红,他们俩的生活就像依都花一样灿烂。
    正当人们真诚祝福这一对可爱的恋人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
    从南宋末年到元中叶,永明县属岭北湖南道道州路总管府。
    元朝官员发现了神秘的与世隔绝的千家峒,他们课以千家峒沉重的赋税。
    盘翁能与官员们论理,却被认为是反叛。
    这天夜里,道州路总管府都头刘名卿统领元军数万,联合永明县衙捕丁,强行征剿千家峒瑶民。
    包成谷的猎犬“豹儿”首先发现了冲进千家峒的元兵,它高声地吠了起来,引得千家峒各家各户的猎犬吠成一片。
    瑶民们在盘翁能的组织下奋勇抵抗,然而寡不敌众,眼看瑶民血流成河,盘翁能决定组织瑶民撤离千家峒。
    他将号令瑶民的牛角锯成十二节,分给十二姓首领,相约五百年后重聚千家峒。他们还选出十二姓中身强力壮又忠诚可靠的二十四人,将盘王庙收藏的金香炉和十二姓的祭祀器皿一同埋藏在饮马崖的无名洞中。
    二十四壮士埋藏好宝物后,以死铭志,向远处撤离的瑶胞们齐声高呼:“五百年后我们瑶胞再相聚!”然后挽手跳下悬崖,壮烈献身。
    当大批瑶民通过道州桥时,残忍的元军竟然点火烧断道州桥。
    过了桥的瑶民逃出山外,成了日后的“过山瑶”;撤回千家峒的瑶民向饮马崖撤退,他们用瑶家特有的藤绳技术,攀上悬崖向越城岭四周散去,成为日后的“平地瑶”。
    就在此时,断后的盘翁能被元兵包围,盘女欢和包成谷回头相救。
    可是,当包谷成和盘女欢见到父亲时,他已战死在饮马崖下的童子石旁。
    满手沾着鲜血的元兵看见从饮马崖“飞”下一位美如天仙的绝色女子,先是吓了一大跳,继而便蜂拥而上,个个都想将这朵太迷人的依都花占为己有。
    这群禽兽兵撕剥着盘女欢的衣裙,少女毫无反抗能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包谷成出现了。
    愤怒至极的包成谷拼死诛杀元兵,救出女欢。
    两人且战且退,退至饮马崖旁。包成谷用藤绳将盘女欢送上饮马崖峭壁后,自己却被元兵的数十支长矛刺穿了胸膛……
    血,流在千家峒的山坡上,染红了草地,染红了溪流。红红的鲜血化成了漫山遍野盛开的依都花!
    后来,人们常常看见盘女欢坐在依都花丛中,幽怨唱着《香哩歌》。那歌声是那么的揪心,那么的动人,可骨子里透着坚韧和不屈:
    依都花没有冬天,(香哩)
    花蕾蕴含着深深的思念,
    花枝描绘着悠悠的神话,
    静静地,静静地开在山的那边。(香哩)
    依都花铺红了地,
    依都花映红了天。
    依都花聚成瑶家的魂,
    依都花炼就瑶家的胆。
    我思念的人儿呀,快回来吧,(香哩)
    依都花就是那不变的春天……
    再后来,据说盘女欢和依都花融为一体了,融进了每年都会依约而来的春色之中。
    每每听到与盘女欢有关的故事,盘馨竹都会很激动,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