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回锅肉开始》正文卷第三百五十六章创造规则,制定标准

从选秀回锅肉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中国风歌曲这件事情,从叶青当年发布以来,到现在国内做的也有很多了。但是要做到最好的境界,那还是得看提出这个概念的人。
    三古三新,按照规格往上套并不难。
    难的是套的合适。
    合适到,基本上以为就是古诗辞赋,甚至进一步的,人家还能把古诗词变成自己的词。
    “这个不就是,那个么...”
    伯远还是正儿八经上过大学的,或者说在他开始做偶像那会,做偶像并不一定需要高中的时候就出来练习了。甚至说都没有读完,就出来进入娱乐圈了。
    所以呢,文化课不是问题。
    反正至少他认为:
    听到这一句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能想到小时候学过的,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所以刚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红楼梦》中的典故,那么这一次就是著名的古诗。而且是这么巧妙地把古诗词融入副歌,还能让人潜意识里就能感受理解到,这些词...
    诶,等一下!还不止吧…
    发如雪,那会不会也是李白《将进酒》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心里带着这样的猜测,台上叶青也继续: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于是这一段又回到了那种似是而非的感觉里,就好像唱的真的是某一首古诗里的句子,但或许是他才疏学浅未能通达,但又或许就是人家已经融入进去了。
    这个词,伯远只能说爱了爱了。
    “而且这种唱腔,太细腻了...”
    旁边的选手也一样很感慨,其实《创造营2021》唱歌好的人并不在少数。但现场多数人也是难以唱到这个音高了,稍微不注意就会陷入破音的危险里。
    那种微妙的平衡感,纯属走钢丝。
    但更不止于炫技:
    这声线的不同稳定度之间,不突兀的过渡...
    到了叶青这个境界,即使是唱高音,也是感情充沛得一塌糊涂,不由得让他想起小时候说有感情地朗诵本诗词,这不就是最有感情的么?
    但...这还完全不止。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接下来的RAP紧跟第一遍曲调,两者中间毫无空隙用于换气,无比考验肺活量,却被完成得轻松漂亮...
    “现场大师课,绝了,青哥要教这个起码一万块钱一节吧?”
    “我觉得不止,花钱都买不到。”
    更有话痨,噼里啪啦把刚才憋的话说出来:“绝了,我反正是觉得,青哥已经不只是歌唱技巧和水平的展示了,而是情绪的一种表达你知道嘛?就给我们那种扑面而来的情绪,你看,你们要不提示,我都忘了这首歌高音有多高了...”
    看得出说的有点多,但确实是憋久了。
    而也就是这段RAP,终于给了台下的人喘气的空间。
    没错,台上歌手没有换气,台下选手倒是换气了。毕竟刚才那种唯美凄冷的氛围,让人几乎是感觉憋着一口气,听到了高潮的部分。
    整个意境,连续贯通,根本没有情绪节点。
    直接副歌之后才有起伏。
    不夸张的,刚才有好些练习生已经后悔自己初试的时候选叶青的歌曲了。特别是那些唱《东风破》之类的中国风,觉得唱出来和人家差了太多了。
    平时觉得也还好吧,没有特别的难,但是现场听却比耳机里来得震撼得多。
    也映的前面的演唱,差了不少。
    也不是说前面的导师们唱的不好,很好。
    只是相对说...
    “我觉得应该是整个人对歌曲的理解吧,叶青老师对于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更胜一筹的。”
    “对,而且人家的技巧是收着来得那种,不留痕迹,融入了他自己的音乐里。”
    “也正常吧,毕竟青哥现在算是代表我们这边乐坛很高的水平了。要是他都不能和其他人之间拉开距离,那我觉得,就不太正常了。”
    台下的人继续讨论了一小会,
    然后第二遍开始重复。
    也就是这会,有不少人开始试着跟着歌词一起唱起来,但真的唱起来的时候就不是那个味。
    甘望星甚至一下子,就把自己卡住了:“我的天,原来这么高的吗?”
    额,这对于普通人确实就是很有难度的了。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第二遍的重复,最后#C3+#D3+#C3~B2的高音,更是直接难度升上去了——多数男歌手演唱这里,都会选择用假声处理,然而真声这种东西带来的感觉,很多时候比假声有质感很多。
    配合上叶青的声压处理:
    穿透力极强,“红尘醉”直接像是节节高升的高潮,远比那种虚虚顶上去的感觉爽太多。
    台下又一堆忍不住的人:
    “不是,我声乐老师都不能这么唱吧?”
    “这也可以?青哥半路出道,现在都比专业的还要强…”
    以及那些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唱的和自己不一样,但是很知道,这好听的练习生们:
    “青哥来当声乐老师吧,真的,我觉得我一定能学好...”
    “算了吧哈哈哈,你先把普通话说好吧。”
    “你别啊,人总是有梦想的。”
    但其实他们的感慨,都不及周深来得多——这种太颠覆了,毕竟在他们以前的想法里,中国风歌曲就是低吟浅唱,娓娓道来的那种感觉。
    高音?更多是用做点缀。
    而现在,周深完全明白,有很多东西不只是这样委婉轻柔,高音也可以,只要情绪饱满。
    可惜,很多人只能在低音的时候能游刃有余地表达情绪。
    也只能说,有些东西,更多的人只是在努力地去够着那个标准罢了。而创造者能创造规则,制定标准,然后再告诉他们标准之外还有更多的可能...
    就好像所有人认为,这歌情绪已经到顶了。
    差不多该做结尾了。
    叶青在台上的麦克风并没有放下,而是继续唱着: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到这一刻,周深才深刻地感受到一句话:
    有些东西,不是他们能想到的。
    就像是刚才对于中国风的理解,只有等叶青第一次唱完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可以这样理解。也就像是现在他听完这一句,鸡皮疙瘩直接冒起来,不比刚才那段高音差。
    这一段词,妙极了: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这句话,叶青还是带着儿化音唱出来的。
    真的,周深唱歌也是有好一阵子了,从最开始《贝加尔湖畔》凭借天赋本钱一鸣惊人,却被淘汰;到现在系统学习,能唱会唱,被人佩服,但是愈发感觉到一句话: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以及后面较不为人所知的:“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他,怎么,就能想到,还能这么唱?
    叶青从出道以来,他的唱法其实就颇具争议。最著名的要数《爱在西元前》里的发音,当时可以好一阵争议,说这个含糊不清什么的。
    但是很多业内人士也表示:
    这就是完全的创新,太让他们惊喜了。
    而现在,叶青的唱法已经不止满足业内人士了。行业之外,也能感受:
    “那个卷舌音,可以可以...”
    “我怎么感觉就像是一个什么剑客,逍遥的剑客然后遇上大家闺秀的小姐,然后要一起浪迹天涯的感觉,哈哈。”
    “总觉得好苏啊,怎么感觉,感觉...”
    感觉说不出来话,但是那种感觉,就是传达出来了。
    人家还唱第二遍: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啦儿啦,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
    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再听一遍,依旧感觉这样的词,难以再有人能写出来。
    放在结尾,正好合适。
    音乐声再响了两下,然后直接安静,留给观众一个回味悠长的空间。但那种不拖泥带水的感觉,又让人真正能体会到了歌词中的“把酒奉陪”的干脆。
    好的歌曲,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啧啧称奇。
    或者称不出奇。
    只能大梦初醒一般,配合着旁人的掌声,用力拍着手:
    “啪啪啪啪啪!!!”
    新歌太过于动人,以至于外国成员可能还好一点,但是中国成员这边几乎都沉浸在情绪里。
    也都有点懵懵地,听完了这一届的规则。
    那就是虽然一样是五个等级,但是这次的等级,是由全员投票产生。一人一票,导师和练习生们都是一样的,要成绩越好的话,就必须越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我能给青哥打A,而且不止。”
    有人就笑:“不对,完蛋了,我现在有青哥做标准,肯定接下来几个上场的,都很难给高分。”
    没办法啊,欣赏完了一个S级的现场,再回到练习生们...
    额,怎么感觉都差点意思。
    各方面的。
    要么就是身高不够,叶青一米八一可是不穿鞋的身高,很实诚,俗称娱乐圈身高测量尺,就更别提人家的身材,那绝对是黄金比例,身高腿还长。
    唱功就更不用说了,国内超一线水准,几乎是这些练习生们遇到的最好的水平了。
    舞蹈没展示,但是就这长相:
    真的,叶青前期能逆袭,有不小的一部分是因为他的长相真的帅。
    这也是现在练习生急缺的东西——额,虽然可能实力都有不错的,但是长得帅的并不多。
    所以现在才有什么“美丽废物”的说法。
    就是有些人追选秀吧,
    他不只是看实力,还要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