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回锅肉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二十四章情歌的词何必押韵

从选秀回锅肉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其实从第一句歌词开始,台下的歌手就有些察觉到了有些不同的地方。
    互相对视了一眼,梁博分析道:
    “好像,不像是他平常写歌词的风格,没有那么的...”他试图找一个委婉点的词说出来,但好像一时间脑子不够用。
    “也不是,只是他最近没太这么写。”
    张东东接触他时间最长,听到这首歌,反倒有些旧时的感觉:“但我想起《晴天》了。”
    不是那么完美的歌词,但很有感情。
    舞台上,表演的人仍旧专注地唱着:
    “你书里的剧情,我不想上演
    因为我喜欢喜剧收尾...”
    被这一句,众人这次才真的觉察到了不同。
    而且真的挺触动毛不意的是:
    “因为我喜欢喜剧收尾...”他心里默念着,感觉这一下子就回来了——叶青的歌里,都很少出现直抒悲情的歌词。
    毛不意是欣赏悲情的,所以他很多词和曲都有这样的意味,也听过很多这种歌曲。
    但每每听到叶青的少量带有悲情的歌曲,都让他有些感叹。
    尤其是今天这首。
    他也瞬间明白,为什么有些歌曲写得很浓烈,却依旧比不上台上的人唱的几句。
    因为现在似乎太多的情歌里都喊着,悲伤的故事和情感,也确实是蛮令人唏嘘的。也有不少恨不得把这里面的故事和酒都统统陈列在听众面前,展示着悲情的往事,让人一起沉醉其中。
    但叶青的歌不同。
    如果说以前叶青的歌是哀而不伤,现在的话,也只有一句,离开也希望能是喜剧的结束。
    那种词曲里浓浓的意味就出来了。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这句话现在似乎被搞得很俗气,但这歌词可比那些小品高级多了,很多小品现在非要将就什么喜头悲尾,而这里的意境却很含蓄,也依旧让他感受到其中的东西出来...
    “我试过完美放弃,的确很踏实
    醒来了,梦散了,你我都走散了”
    唱到这里,其实很多人已经大概了解了。
    “就是有点不押韵,发音和曲调也有些奇怪。”有人轻声评价了一句。
    这首歌因为唱的很慢,所以现场音乐人其实仔细一想,这个词是没有太押上的,这就很不符合叶青以前歌词的氛围。
    偏偏怪,就怪在这个地方。
    它不但是词有些不押韵,发音和曲调也是有点奇怪的,可就是这么两个奇怪的词曲,居然意外地合上了。
    这种配合,到这里已经不会再有人说别的了。确实,虽说现在的音乐人对叶青推崇备至,但也一样对他吹毛求疵。
    但此刻台下很多人已经不再纠结这些传统音乐的定律,然后他们就看见从舞台上垂落的昏黄光线柔和地铺满地面,下面是正在演唱的歌手,又是一句歌词唱出:
    “情歌的词何必押韵,
    就算我是K歌之王,
    也不见得把爱情唱得完美...”
    周奶茶,其实也是自己写过不少词的。
    但或许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还是之前的一句“哥的胸肌给你靠”,让人觉得挺好玩的。
    但其实不止,光是被叶青唱过的歌里。
    就已经有《安静》《晴天》《借口》...
    而其实哪怕不看这些,有了《淘汰》这首歌,就不能说周奶茶写词的水平不行,最多说一句:相比那些词人中的大神来说是弱一些的。
    但《淘汰》的词是叶青很喜欢的。
    尤其是这一句,从第一小段的“情歌的词何必押韵”,初听之下似乎好像是一个借口。
    会让人觉得很诧异。
    是不是为自己写歌词不押韵,找个借口?
    但“就算我是K歌之王,也不见得把爱情唱得完美”,这就是神来之笔,无比贴合了。
    讲究完美的押韵,但没有完美的爱情。
    词曲保持了太高的统一度了。
    这首歌刚出来的时候,好像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是个啥?但又或许真的是经历了一次次感情经历后,才明白故事里纯粹的感情和意境。
    “只能说我输了,也许是你怕了
    我们的回忆没有皱褶,
    你却用离开烫下句点...”
    叶青自己在台上唱着,都有点被歌曲下流淌的情感给团团围住,这首歌只有亲身演绎的时候,才能有那种感觉。
    就好像人家开玩笑说,周奶茶又叫周结巴。
    但等到人们真的去唱周奶茶的快歌的时候,赫然发现,有的时候还不如一个结巴。
    叶青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才更澎湃。
    而今天下午的录制,音乐人们难得对这些接近白话的歌词保留了一份温润。
    “挺好的,挺好的...”
    其实如果真的要坐下来细揉这些歌词,似乎也揉不出什么水分来,顶多把为数不多的婉转翻译成白话。
    可有的时候未必要这么做,因为是配合着曲子来的。这种甚至有点口语化的歌词,唱着的时候却很能感同身受。
    有不少做音乐的很仔细地研究过叶青,他的歌词,曲子,还有嗓音唱功...
    以及音乐相关的一切。
    他们在第一张专辑的时候分析完毕。
    断定叶青花掉所有的积累做出了《1991》,认定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高质量专辑,后续也顶多就昙花一现地出两首好的。
    但现在,专辑马上要出到第三张了。
    收到的溢美之词就没停下来过,甚至连那些曾经被批判过的歌词和谱曲,依旧整日在无数城市中路人的耳机里响起,一首,又一首。
    这样的歌手,已经开始各种创新了,引领新的风潮。
    但也有人觉得若有所失。
    虽然心里搞不明白他还在等待着什么,却依旧等待着。直到今天这首歌又响起,配合这歌词和歌曲,才突然有一种不自觉地彻底融为一体。
    有些时候,也不必多想。
    只要台上的演绎和情感直抒胸臆,就行:
    “只能说我认了
    你的不安赢得你信任
    我却得到你,安慰的淘汰...”
    “对准台下的观众,再加一台专门拍的,3号机也拍观众吧!”
    车撤指挥着摄影师,对准了台下昏暗且斑驳的灯光中观众们的神情,总感觉有些情绪在默默地安静流淌。
    即使是最后归于眼泪,也都是一片安静。
    这样的风格让他想起港台的某位歌手,但此刻台上叶青的演绎,也是很贴合的。
    也很纯粹。
    他在台上非常少见的,就一只麦克风站着,灯光就这么照着,没有太多的舞台设计配合,纯粹就是靠着演唱,却刚刚好。
    叶青嗓音条件很好,演唱这首歌毫无压力。
    而舞台上他依旧是用一种几乎是沉醉进去的感觉演唱,用上了难得的较大力度和沙哑嗓音。
    重复着,重复着。
    第二遍开始:
    “我试过完美放弃,的确很踏实
    醒来了,梦散了,你我都走散了”
    再迟钝的人,听见最开始的歌词,也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心境。
    有人说过:
    有些歌曲是第一次听的时候进入了耳朵,再听第二次的时候到了内心,配合着歌词,内心于是翻江倒海,不能宁静。
    车撤其实没太感觉到这句话,包括之前舞台上,那么多人唱了情感浓烈的歌曲,但他这一刻的感觉似乎就是这样的。
    柔情,不对;离别,也不对...
    台上的人依旧在唱着,
    车撤其实很难分清自己到底听懂了什么。
    也许自己心里还藏着一些东西,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就是被这首歌撩起,难以用一点两点的词语概括。
    他也很矛盾。
    一方面觉得,未必见得就是那么优秀到不行,因为之前见过叶青太多可以的作品了。
    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特别得很。
    仿佛透过这首歌曲,看见了另一个叶青。
    “只能说我认了
    你的不安赢得你信任
    我却得到你安慰的淘汰...”
    而伴随着最后一句唱完,半分钟之后,一首歌结束。
    全场都很安静。
    叶青长处一口气,这次终于没忘记介绍道:“谢谢大家,这首歌叫做,《淘汰》。”
    “叶青你可真说不上你是损呢,还是别的,居然说淘汰很符合这个场景?”
    “哎哟,你可真不懂我们的心情。”
    演唱结束了,叶青回到后台,众人才陆陆续续跟来。心中其实或许有所感慨,但是都是专业的音乐人,也都录着节目呢,所以汪苏龙还是要主动上来活跃气氛:
    “是不是啊?”
    但的确是今天这首歌很不一样。
    梁博也接道:“但确实是挺好的,而且我感觉台下有些观众,哭的可能比一会我们淘汰的时候还要伤心。”
    “还好了。”
    张东东也跟着活跃气氛道:“一会我淘汰了,我肯定哭的比他们悲催。”
    “哈哈...”
    气氛于是一下子又回归有些紧张,毕竟还是有淘汰的。
    反倒是观众随着比赛结束,也慢慢地散场。
    一些人离开了,
    但整个人还是有一种情绪在。
    这首歌的后劲还是很有的,尤其如果是听众本来就有某些情绪。
    所以朋友给张曦打来电话,激动地打听着有没有什么消息:虽然保密协议有的,但反馈出个好听,感动,热情什么的...
    节目组也不会太追究的。
    只是朋友激动半天,张曦依旧没说话。
    “你怎么了?”
    朋友有些奇怪:“还在因为早上的事情难过么?没关系的,都已经过去了”
    “没什么,不是那个事情。”
    “嘿,你看起来可不像是没事的样子,咋回事,现场不好听?还是受什么委屈了?”
    “确实没事,歌也挺好听的。”
    “那还有啥不开心的?”
    “你等我先静一静吧。”
    张曦笑了两下道:“等会我再打给你。”
    朋友在那边似乎是楞了一下,才道:“也行,一会再联系。”
    这时候公交车也来了,张曦刷卡上车。
    他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头轻轻地靠在窗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