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且看云帆破沧海第八百六十一章海上快递

权宋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李勇诚与承仁,并不清楚赵权为什么特地跑到这个破渔村来观看破渔民,看到这份景象,纷纷皱着眉头。
    辽东再苦寒,他们俩也不曾见到过有人竟然可以在如此破烂的地方生存。
    赵权在这个破渔村之前瞄了数眼之后,便即退出。
    实在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心情有些糟糕,但是赵权依然趋舟,绕着嘉禾屿北上。
    不久后,便见到了一个巨大的海湾,如一只巨兽,正张大着嘴,吞吐着巨浪碧波。
    这里,是后世的筼筜港。
    海湾的喇叭口,阔近三里,两侧山峰微耸,俯瞰着港湾之内的潮水,或起或退。╭Д灬ωωω.ωёňχǔё1②.coм
    赵权的心情为之一爽。
    这才是他要的嘉禾屿!
    这一片港湾,是极佳的避风港,即使是数千艘的战船,也完全容纳得下。
    当年,郑成功正是在这里,练出了他平荡台湾、威震南洋的舰队。
    虽然在泉州呆了这么长时间,李勇诚也是第一次来到嘉禾屿,他如今的眼光自然也不会差。
    他立刻就明白了赵权来到嘉禾屿,是为了什么。
    “找个人来,把这里的地形地势全部测绘清楚,尤其是这个海湾。”
    “有办法拿下这个岛?”李勇诚低声问道。
    赵权没有回答。
    站在船头,看向横在海湾之中,一座犹如绿珍珠般的小屿,白鹭轻展双翅,掠过水面,偶尔探出细长脖颈,再起时嘴里就能叼起一只挣扎不休的小鱼。
    要是在这个小岛屿上,建一个庄园,里面再盖一间书屋,不知子矜会不会喜欢?
    不行,台风一来,这个小屿可能受不了。
    赵权眉头微皱,望向海湾两岸。
    北侧山略高,南侧低缓。
    看来即使要建庄园,也只能北倚山势。只是,还得担心泥石流问题……
    这一瞬间,赵权已经在脑海子构思出一个完完整整的庄园模样。包括边上会有一个书屋、一间茶室、一片花海。还有一块人工沙滩,以后可以陪着自己的孩子在上面挖沙堆泥。
    沁沁应该也会喜欢这个地方吧?
    还得有个马场,再有一些小羊,看能否弄些鹿过来一起养着。
    最好还能单独给她盖一幢公主房才好!
    还是太远了……
    “权老大?”李勇态伸出手,在赵权眼前摇了半天,才终于把他的心神摇了回来。
    “啪”赵权一把扇开他的手掌。
    “这个港湾,所有的数据,我都要。包括每一段的水流速度、海水深浅、涨潮的最高度。以及台风来时的风向,还有土壤、山体。包括山上每一个洞穴里,是不是有野兽出没或是野人居住。
    必须了解得一清二楚。
    而且,速度得快!”
    李勇诚张大着嘴巴,“你,要在这里安家吗?”
    “不是我……”
    “那是谁?”
    是我们!
    赵权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
    心情,终于云开雾散。哪怕只是为了这个海湾,权之肖同学所受的这一番委屈,也值了!
    船只离开嘉禾屿,直接往南,上了烈屿。
    王显的主舰正停靠在码头边上,桅杆之上,挂着十一具已经风成半干的尸首。
    深沪湾一战之中,王显失踪了十二个手下,其中一人被海流卷走,十一人竟然在作战时便降了水匪,偷偷地跟随他们撤回水匪营寨。
    要回这些叛逃的手下,赵权态度极为坚定,蒲寿庚倒不是很在意,直接就把人给送了过来。
    结果,当天就被王显直接挂在了桅杆之上。
    王显此人,杀气真的很重。
    但是,既然决定把这支海盗军团交给他,赵权也不会多作干涉。
    也许王显说得对,既然是一支海上的土匪,那就得有土匪的样子。
    船上,一群着身子的俘虏兵正在被王显操练得生不如死。
    赵权摇了摇头,登上码头。
    岛上茶香弥漫,今年的秋茶,正在进行渥堆。
    数年的市场培育,如今砖茶正在成为草原上越来越受欢迎的一个商品。
    携带方便、熬煮简单,不仅可以解腻,还能补充精神与气力。
    因为制作的精良,每一块砖茶都是分毫无差。在有些部落,砖茶甚至已经成为了货币的代用品。
    比银子好用太多了!
    银子还得分辨成色、还得估计重量。
    但是砖茶不用,一块完整的砖茶,就是代表着一两银的价值。
    只是,建在烈屿上的这个茶厂,产量依然跟不上,今年最多只能生产出一百五十万斤的砖茶。
    看来,无论是茶山还是茶厂,都得想办法进一步的扩建。
    赵权刚坐下,王显就跟了进来。递给赵权一根铜管。
    里面是一张空白信笺,只有一只海东青的印记。
    赵权一看,猛地站起身,惊喜地问道:“成了吗?”
    王显点了点头,“十几对海东青,这是第一只送到信的。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得去。”
    这些年,随着占据的海岛,南京府的势力不断向南扩张,依靠海东青的信息传递也随之在海上延伸。
    南京府距离泉州,实在太遥远了。正常行船,从旅顺到泉州,即使是顺风时,也得花上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年之内,能顺利往返一次,已属不易。
    信息传递的滞后,是赵权最为无法容忍之事。
    空中无敌的海东青,是解决远途信息传递的唯一手段。
    从旅顺经庙岛到巴掌城;从丹东经身弥岛到耽罗、对马岛。这两路的海东青传递已经基本上没有问题。
    去年南下时,顺道占据的浙东昌国桃花岛,离耽罗直张距离约千里,如今也训练出了一对可以送信的海东青。
    然而,桃花岛至浯州屿,1500里的海程,却终于拦住了南京府的海东青。
    也许是因为距离过远,也许是因为气候的严重不适应,直到今天,赵权才看到了一封被送到的信件。
    看来,从桃花岛到浯州屿之间,要想让海东青可以顺利送信,中间还得需要再占几个岛屿才行。
    王显又递来一个圆管,“这是通过快船,从桃花岛转送而来的信件。现在顺风,走了六天。”
    六天时间,加上南京府一直传递至桃花岛,差不多十天时间。往返不到一个月,勉勉强强也能接受了。
    权宋天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