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第三卷但愿南风无所惧第七百六十五章最后的契丹(6)

权宋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北面传来的慌乱喊叫声,让契丹兵的阵型,也禁不住地出现了松动。
    耶律石剌无奈收兵,暗自叹着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一波的进攻,很轻松地崩溃了。
    恼羞成怒的安布又跟耶律石剌吵了一架。
    “你会不会打战?
    不会打给爷滚回去!
    这么怕死的士兵,老子长这么大,就没有见过!
    我们在前面冲锋,你在后面看戏。我们一死人,你们就跟着跟路。
    回柔远后,我一定要向王爷禀报清楚,像你们这样的人,全都得砍了!
    一群贪生怕死的契丹奴!”
    “啪!”一声脆响,安布被耶律石剌一巴掌扇倒在地。
    安布与他的手下,都难以置信地看着耶律石剌。
    “聒噪!”耶律石剌的眼中,已见赤红。
    “你不会打仗,不想打仗,没关系,坐边上好好看着就行!”
    耶律石剌强忍着满脸的愤懑,让手下把安布先押起,也不管那群茫然无措的杂兵,看着不远处的东真军营寨,低头苦思。
    他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安布。
    而是因为自己的彷徨。
    如果自己拼死攻下眼前的营寨,杀了陈耀,不知道会不会得到忽必烈王爷的重新收用?
    忽必烈手下,总共就这九百私兵。耶律石剌就不信,他一个都不留。
    但是,如果拿不下陈耀,自己又死伤惨重,那便万事皆休。
    而且,即便拿下了陈耀,自己如果没剩多少人马,结局依然是悲惨。
    这一纠结,半天时间就又倏忽而去。
    耶律石剌终于咬着牙下定了决心。不管是不是考虑能被忽必烈重新接纳,眼前这一战,是必须要打下去的。
    一旦不战而退,自己这些手下,无论把他们带去哪时在,都将会彻底丧失作战的勇气与欲望。
    队型重新整好,契丹兵分成三路,在耶律石剌一声怒喝之后,再次准备开始向东真军营寨发起攻击。
    此时,一骑却突然飞奔而至。
    是契丹军放在外围的游骑。
    “将军,有六百东真兵,自北而来,即将抵达此处!”
    列队待战的契丹兵,闻言又是一阵慌乱。
    先是五十人,他们灭不掉。
    寨中如今有不到两百人,他们依然有些束手无措。
    如今再来六百人,还能打吗?
    耶律石剌重重地叹了口气,而后一声大喝:“全军,上马,迎敌!”
    十息之后,所有的契丹兵便已上了战马,齐齐大吼一声后,拥着耶律石剌,往南而去。
    是的,往南!
    安布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敌兵从北而来啊,不是说好去迎敌的吗?
    但未等他反应过来,营寨之内的东真兵,便全部杀将出来。
    即使契丹兵全部撤走,此时安布手中的兵力,也略胜于营寨之内的东真兵。
    但他们这些人,做些抢劫商人、偷鸡摸狗之事,也就罢了,如何是这些如狼似虎的东真兵对手。
    当安布终于明白耶律石剌为什么会拿不下陈耀时,他的脑袋已经被数个铲子同时拍成烂碎。
    战斗结束得很快,哪怕这群马匪试图投降,也没有一个东真兵愿意收手。
    目送封扬带着一百赵权的亲卫离去之后,陈耀看着从多泉子一路南下的六百援兵。
    这六百人,战力不算太弱,有一百战兵、一百新兵,四百辅兵。
    打那些落荒而逃的契丹兵,应该是足够了。
    陈耀先派出游骑兵紧跟着往南逃窜的契丹兵。
    而后,让这六百人歇足了两个小时之后,才再次出发。
    而此时在多泉子,守在赵权身边的,仅仅只有十个亲卫。
    近千人马离开多泉子,无论如何无法完全隐藏住消息。塔察儿部的动静因此渐大。
    自去年惨败后,塔察儿部在捕鱼儿海周边生活的部落几乎被一扫而空。
    但是,现在又开始有牧民,南下在此聚拢。
    赵权将敌烈部所有的妇孺,包括自己的女儿,全部暂时迁入教堂。
    这个占地足有五亩的教堂已经基本完工,只是外围准备建成菱形的城墙,施工量太大,而未能完工。
    但是起码足以挡住骑兵的全力冲击。
    赵权把十个护卫,全部打入敌烈部之中。每兵领百人,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了一支千人队。
    并且将存于教堂之中的各类军械,包括皮甲、圆盾、部分钢弩与连弩,以及上好马刀,把这支千人队迅速地武装起来。
    同时被武装的,还有躲入教堂之中的青壮年女子,三百个女子,一百五十把钢弩,全部交由赤玫瑰带领。
    这些女子,野战肯定不行,但是守住教堂,绰绰有余了。
    赵权每天派出两支百人队出动,开始扫荡捕鱼儿海到多泉子一带区域,但凡见到陌生流民,便即击杀。
    对此,这一次的狄历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
    狄历明白,此次忽必烈通过围剿陈耀,调离多泉子的东真兵。目标就是自己的敌烈部,而非赵权。
    没有赵权在此,他虽然可以带着族人离开多泉子,但是逃亡路上牛羊、妇孺势必损失惨重。保不住人口与财货,敌烈部不仅会元气大伤,甚至连覆亡也就是数年时间。
    塔察儿再惨,也不是如今的敌烈部可以匹敌的。
    还好,有赵权在,有自己的外孙女在。只要他们没有离开,就给敌烈部、给狄历以莫大的勇气。
    这一仗也许很艰难,敌烈部上下,却充满着莫明的信心。
    三天之后,陈耀终于咬上了耶律石剌。
    耶律石剌已经快要疯掉了。
    无论他往西逃或是往南奔,陈耀的数百人马,都是远远地坠在身后,不急不缓。
    他停,东真军也跟着休息。
    他走,东真军便跟着走。
    有时晚上偷偷摸摸拐个方向跑路,但第二天一早,东真军总是可以很准确地找到他们的行踪。
    东真军并不急着与他们进行最后一战。
    而是如群狼斗虎般,时不时在契丹军慌乱的身躯上咬下一口,慢慢地享用。
    但凡有落单的游骑兵或是试图离队的逃兵,无一不被立时歼杀。
    分兵也不行。
    第一次分出几十人,想避入山林,半天之后便被东真军如恶虎扑羊之势,灭了大半。
    剩下的只好又仓惶地逃回到耶律石剌身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