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东帝》燕赵风云后续[2]

战国之东帝最新章节目录
   到极大的恢复。
    同时,因为齐国的低税率还有举贤荐能以及大量水军甚至自来水军的鼓吹,赵国控制地区的燕人不断从赵国地区逃亡齐国,齐赵矛盾日渐激化,而秦国也缓和了与赵国的关系,秦赵关系日渐正常化。
    见此,田冀准备对赵国动手。
    于是,齐王冀十一年,田冀以自己的骑御老师齐国大将鲁国人儒家出身的张侧为将,以儒家大贤司徒荀况为军师,率五万义军以及十万即墨、平陆、莒城的三都齐军,以鲁国曾经对先王无礼且多次违抗齐王的命令为由,誓师伐鲁。
    齐鲁战,因为鲁国外无援军,而鲁国本身大部分的儒家子弟已经被齐国拉拢,为平定天下、救万民于水火的崇高理想充当内应,加上齐国强大,鲁国畏惧,鲁国未战便先求和等等因素,齐军一月之间,在鲁国内应的配合下,攻入曲阜,生擒鲁君仇,轻取鲁国。泗上邹费任等小国集体归附为臣。
    鲁国,以及泗上诸国灭亡,天下皆惊,秦国鼓动周天子出面组建联军共同讨伐胆大妄为的齐国。
    周天子应之,遣使号召各国讨伐齐国,然后秦魏韩三国立即响应,接着,心中对齐国有所畏惧的赵国,也跟着响应。但楚国与秦国有深仇大恨,且秦楚在江汉的争夺异常激烈,更何况,现在齐国控制的土地人口,还没有楚国多···是以楚国不曾响应。
    对于楚国的暧昧,秦魏韩赵四国忧之。
    于是四国频频联系楚国,最后促使同样想要削弱齐国的楚国保持中立,并让楚国遣使谴责齐国灭鲁之举十分不义,要求齐国让鲁国复国。
    楚国遣使之后,四国以白起为将,出兵七十万伐齐。
    与此同时齐国同样精锐尽出,以将军庞煖为将率一部齐军守下邳以防备楚国,以将军张侧为将率一部齐军守鲁国,以将军蒙骜为将率一部齐军守陶城,以将军谢子为将率一部齐军守高唐,以大将军田单为将率一部齐军守燕国,而田冀自己以身为饵,率其余大将并三十万齐军坚壁清野,放弃甄阿之地,退守济水。
    然后,白起率军攻破甄阿之后,果然在各国的催促下,率六十万大军杀到济西,与齐军对峙。
    然后,白起面对齐军严密的防线以及齐国水师牢牢控制的济水水道,始终没有找到突破济水的方式,只能与齐军对峙下去。
    白起与田冀对峙两年,赵魏韩三国被大军拖累,粮食消耗无数,国中怨声载道,加上齐国大量金币涌入魏国,魏国经济大乱,国中动荡。
    就在魏国已经难以为继,赵韩两国内部不安的时候,齐国以燕国蓟都还有辽东、辽西为代价,向赵国求和,同时齐国以归还陶城为代价,向魏国求和。
    此时,赵国的实际控制者赵相赵胜贪婪燕国的地盘,又见联盟内部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伐齐之战已经难以持续。于是赵胜答应了齐国的条件。
    同时,早就打不下去的魏国,也答应了齐国的条件。
    齐王冀十三年春,赵魏两国退兵,四国联盟瓦解。
    秦国乃狠魏赵两国擅自退兵,以至于伐齐失败。不过,齐国失去了燕国大部分的土地还有陶城,也算削弱了齐国,秦韩两国亦退兵。
    而后周天子因为战事失败,债台高筑,无力还钱,在有人的建议下,迫不得已公开拍卖九鼎还债。
    于是,齐国拍得九鼎之三的青徐冀,楚国拍得九鼎之三的荆扬豫,秦国拍得九鼎之二的雍兖,赵国获得梁洲鼎。
    于是,除了魏国,各国皆大欢喜。
    数月后,齐王冀十四年春,齐国以赵国背信弃义为由,发誓要夺回燕国。
    而后,齐国以大将军田单为将,率军二十万攻打赵国控制的燕国地区,水陆并进直扑燕都蓟都。
    赵相赵胜闻之,一面尽出国中精锐,让大将廉颇率国中主力十五万赵军守卫蓟都,并遣使去秦魏韩三国求援。
    魏韩实力不足,不敢出兵,而秦国怨恨赵国之前背叛盟约,而且害怕得到了大部分燕国的地盘的赵国太过强大,有心要让实力相当的齐赵两国两败俱伤,于是,秦国坐观齐赵在燕国大战。
    就在各国的观望中,齐军空出北面以围三缺一之法围攻蓟都两月有余,就在各国等候齐赵两国两败俱伤的时候,齐军突然撞塌蓟都西面城墙(齐国割让蓟都辽东辽西之前,提前破坏城墙),然后,城中部分燕人突然反水,四处攻击赵军并制造混乱,燕人见之,皆乱,继而蓟都大乱。
    而后齐军顺势杀入蓟都。
    赵军大败,廉颇不得已之下,只得率军向北方逃亡,行十里,遇到齐军伏击,赵军再败。
    是役,赵军被杀十一万余众,两万赵军溃散失踪,廉颇带着一万赵军向东部逃亡,绕道草原返回赵国。
    至此赵国在燕国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元气大伤。
    田单既克蓟都,当既指挥大军分兵三路,攻取燕地。因为之前齐国在燕国的政策甚得燕人之心,此次齐军攻燕,仅一月功夫,尽取燕国全境。
    赵国还有各国闻赵军被齐国算计,甚至齐国之前割让燕国以及陶城就是在算计赵国,皆惊。
    尤其是接受了陶城的魏国,更是紧急检修陶城城墙。
    就在各国准备联合对抗齐国的时候,齐使来到邯郸,严厉的谴责赵国背信弃义,并提出条件,让赵王丹与赵相赵胜一同前往临淄朝拜齐王,并向齐王认错。否则齐军一定会杀到赵国本土。
    此时,赵国十五万精锐损失殆尽,将军廉颇下落不明,加上之前连年征战,国家疲弱,难以支持一场新的大战,而且之前四国伐齐大战两年也没有奈何齐国。
    故,赵胜无奈,将后事托付给蔺相如与赵豹后,便抱着决死之心,带着赵王何前往临淄朝拜齐王并向齐王认错。
    齐王冀十四年秋,赵王丹入朝,田冀厚遇赵王丹与赵相赵胜,将齐赵两国交恶的罪责全都推给了赵国后,又安抚了赵国君臣,并将与赵王丹约为婚姻,以八岁的嫡长公主许配给赵王丹为后。
    齐赵婚约一成,赵胜立即安心下来,以为齐国接下来不会对他们君臣不利,而且以后只要赵国小心侍奉齐国,应该就能保住赵国。
    与此同时,秦魏韩赵楚五国的联系,也因为齐赵联姻而出现巨大裂痕,然后秦魏韩三国都担心赵国会背叛盟约,而楚国也担心搞定齐国后,秦国会鼓动各国伐楚,因为现在的楚国可不比齐国弱,于是五国联盟伐齐一事,胎死腹中。
    五国联盟既散,天下就恢复平静。
    四月后,齐王冀十五年春,齐国以向乐毅报伐齐之仇为由(之所以不提先王,那是因为先王是为国断后,主动求死,乃为国而死,有功。不然,有一道坎绕不过去),以大将军田单为将,率十五万精锐齐军,誓师攻打赵国中山。
    赵国之前在齐赵联姻中放松了对齐国的警惕,加上赵国国力不足,难以救援。
    于是,三月后,齐军攻破灵寿,获乐毅(因为乐毅大部分后裔都在燕国,在齐国手中而且齐国没杀他们,更因为这次齐军出兵的理由就是找他报仇,赵国已经无法庇护他,是以乐毅未逃)。
    当年七月,田冀在大殿上审判乐毅,历数乐毅对齐国的种种罪行,包括派出奸细祸乱齐国,济西杀害大量齐军,攻破齐国大半领土,抢夺齐国府库等等对齐国以及齐人的罪行,应该要被处以车裂之刑。
    但田冀随后又以乐毅占领齐国后,约束燕军,限制燕国将士的仇恨,对齐人秋毫无犯,没有如同几十年前齐国对燕人做的那样,将那些罪行还给齐人,同时,乐毅举荐贤能,稳定各地次序,恢复齐国以前的善政,可以说乐毅不仅没有祸乱齐国,反而稳定了齐国,这对齐国百姓而言是有莫大的功劳。
    而后,田冀念及乐毅当时的身份乃是敌将,他对齐国的罪行应该算在燕王身上,燕王才是主谋,他不过是从犯。
    最后田冀以自己最重视百姓为由,赦免乐毅的罪行,然后将乐毅软禁在原本属于燕国重镇,位于燕国与中山国边界的阳城。
    本来,中山国人、还有燕国人,甚至还有许多赵人心中都在为乐毅担忧,担心齐国会处死乐毅,但随后,齐国将乐毅软禁在阳城的消息传来,燕人、中山人、赵人皆安。
    随后,燕国与齐国刚刚占据的中山国皆稳定下来。
    同时,齐国攻打赵国中山,并占据中山国的事情,引起了秦楚两国的极大戒惧。于是,秦楚两国迅速化敌为友,然后联络三晋,相约伐齐。
    齐王冀十六年,五国合纵伐齐,秦国出兵二十万,三晋各出兵五万,在白起的率领下,攻击河济之间。楚国出兵三十万,在楚相黄歇的率领下,攻击齐国淮北地。
    而齐国以大司马蒙骜为将率二十万齐军,以阿城为据点,抗击四国联军。以将军庞煖为将,率十万齐军以下邳为据点抗击楚军。
    此外大将军田单率军镇守灵寿,威慑赵国,威压中山、燕国。
    双方激战一年有余,蒙骜率齐军主力坚守阿城,血战白起年余,死守阿城。接着,庞煖按照预定计划,率残部退出下邳,下邳沦陷,而后庞煖率三万残军退守郯城。
    楚军趁势向北推进,占据齐国七百里领土,将齐楚边境推进到郯城。
    接着,齐国使者鲁仲连高调前往楚国,欲割让郯城以南全部领土求和,同时遣使前往魏国,欲割让滕国求和。
    并以右丞相范雎为使出使秦国,以远交近攻说秦国这几十年战略政策的重大失误,游说秦国与齐国结盟。
    秦国方面,齐国割让郯城以南全部领土向楚国求和的行为,让秦国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秦楚在江汉拉锯数十年,彼此间的仇恨已经变成血海深仇,秦国一直想向南扩张,却被楚国阻拦,楚国一直想收复邓宛叶等汉北故地,却因为被齐国牵制,以及秦国实力强大,而不能如愿。
    若是齐国被削弱向楚国臣服,然后楚国不仅得到了七百里淮北地而且还获得了齐国的支持,那对秦国就是灾难。
    于是,秦国痛定思痛,觉得秦齐之间隔着三晋,打齐国对秦国而言毫无益处,而楚国实力强大,秦国现在也难以击败楚国,所以,秦国当另谋出路,应该与齐国结盟。
    于是,秦国暗中怂恿魏国答应齐国的求和,然后国中已经粮草不足,经济已经混乱的魏国,同时对楚国异常恐惧的魏国,以楚国停兵郯城不前为由,鼓动秦魏韩赵四国退兵。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