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铁甲军》第一村长第三百九十四章这一大家子[2]

大宋铁甲军最新章节目录
   房里的花瓶都摔了,我过去找骂啊。不过人老精,马老滑,我岳父聪明的很,他对天下大势看得很开,心里更多的想的是百姓,而不是官家。今年东平府北部山区种的土豆、红薯、玉米大丰收,他高兴的不得了,明年估计东平府最少推广一百万亩地的新作物。咱们钱粮不愁了。”柴林说。
    东平府城北实验的山区,三千亩地。
    红薯丰收最狠,红皮白瓤的红薯亩产了六千斤还多。这种红薯淀粉含量高,水分少。放地窖保存能吃一整个冬天,如果不想吃,那就加成粉条子。
    再有就是通过手摇红薯切片机,把红薯切片,红薯片晒干能长期保存,一亩红薯产红薯干也能有一千五六百斤。
    红薯干人吃、喂牲口都很好。
    玉米就产量相对低点,小麦过后夏玉米亩产量不过八百斤。
    主要原因在于肥料追施的不够,许多人家里没有养的牛羊,土地异常的贫瘠。
    八百斤这产量已经超乎了程知府的想象,农民高兴,他更高兴。
    这意味着一亩地拥有了原来两亩地的产量。
    而且玉米比高粱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玉米秸秆。
    玉米秸秆打碎了是优良的草料,能供应马牛羊食用,牲口食用后又变成肥料,良性循环。
    东平府位置比较好,外面刚好有济州府护着,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两人白天在店里睡了一天,天黑二人再次出发。
    一路急行,到下半夜就已经到达东京城了。
    城门夜晚关闭,二人从城外大车店里寻安身,早晨起床的时候已经变了样子。
    柴林、柴猛二人一身黑布的劲装短衫,牛皮的护腕,牛皮的的靴子,一看就是京师镖师的装扮。这扮相改动比较少,二人在脸上加了胡须,几乎看不出丝毫的痕迹来。
    别看各地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但是东京城依旧是歌舞升平。
    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东京城太大,步行的话能把腿累断了。
    二人搭乘骡车,在从西门赶奔大相国寺。
    这一路可远着呢,二十多里地呢。
    街道上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常。
    赶车的师傅很健谈,兀自在那絮叨,说:“这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了,养家糊口都困难了。”
    “噢,这是为何?大街上人没见少啊,赚多少是多。”柴猛一口地道的东京音。
    车夫说:“二位一看就是镖局里的镖师,回去问问你们老板就知道了。加税了。要说这赶大车生意也可以,一个月也能赚个三千文左右,可是现在加赠了平匪饷,每月六百文的份子钱。”
    “平匪饷?河北田虎?不是童太尉已经带兵去剿了吗?”柴猛说。
    车夫叹了口气,说:“田虎就好了,不过是几个山贼,旦夕可破,真正的大患在于沧州柴家庄和江南方腊。”
    “江南方腊这个我懂,江南是税源地。可是沧州柴家庄真没听说过?”柴林说。
    车夫压低了声音,说:“江南方腊虽然破坏力强,可是得不到认可。但是柴家庄不同呢,这柴庄主是前朝后裔,换句话说,当年抢了人家的,现在人家来讨债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