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美名扬》正文卷第一九六章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4]

盛世大唐美名扬最新章节目录
   同样代表了他们心里的疑问。
    “魏爱卿问的极好,这份宣纸上拓印的的确是,今日早朝的议案。”
    “至于为什么拓印出来?当然是更加有效的提高朝政的议事速度。”
    “朕,正是让众位爱卿,将各自的意见写在宣纸上,而且还要署上名讳。”
    李二陛下一口气,回答了魏征的三个问题。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高呼称赞。
    “如此说来,众位爱卿,对此事皆无异议了?”
    李二按压住内心的小幸福,环顾众位大臣。
    “臣等,绝无异议。”
    “此乃开天辟地之举,当名传千古。”
    一阵阵彩虹屁响起,让李二陛下愈发的愉悦起来。
    谁不喜欢听好话啊?
    谁不喜欢被人赞美啊?
    李二陛下自然不能免俗。
    “如此甚好,既然众位爱卿都同意了,那今日便散朝吧。”
    “明日早朝时间推迟一个时辰,来显德殿议事时将宣纸上交,然后领取新的宣纸,以后皆是如此。”
    “有重大事情,另行决议。”
    这下群臣都傻眼了。
    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他们竟然可以多睡一个时辰的觉觉了。
    “陛下圣明,千古一帝。”
    群臣在震惊了片刻之后。
    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李二陛下恍然大悟。
    原来这帮大臣,也是一样的想睡个安稳觉啊。
    不过既能让大家都睡个安稳觉。
    又能顺利的完成朝政,何乐而不为呢?
    林然这小子真是朕的福星啊。
    李二欢喜的回到立政殿,长孙皇后还未起床。
    天才刚刚亮,本来这个季节就是天长夜短的时候。
    李二陛下欢喜的爬到了床榻上。
    “二郎,今日怎么这么早?”
    “嘘···先让朕运动一番再说···”
    一番激烈的运动过后。
    心情舒坦,身体同样舒坦的李二,继续美美的补个觉。
    文武百官,同样也是美滋滋的拿着宣纸回府。
    想想以后的好日子就这样开始。
    都纷纷和自己的夫人同喜。
    可是程大将军不能啊。
    谁让他上次真的射出了十环。
    一发中的。
    如今的宿国夫人,还有几个月便到了临盆的时候了。
    还好有小妾可以安抚他那颗躁动的心。
    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陇右境内紧靠吐谷浑边陲的县尊,并没有得到惩罚。
    他和兰州太守皆因护国有功,受到表彰。
    兰州太守派去的三千将士,同样也得到了赏赐。
    事情是吐谷浑挑起的,他们能最快的速度内,采取最果断的措施,保证了国土和百姓的安全。
    这样的官员和将士如果不被表彰,岂不是寒了天下官员和将士的心。
    怀玉,见虎,宝林和遗爱。
    带领留下来的官兵,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吐谷浑。
    人口稀少,土地广袤的吐谷浑,让四位兄弟不得不感叹万分。
    无奈之下,一份奏折从遥远的地方被送到了长安城。
    李二陛下对这份奏折非常重视。
    立即在实施新的早朝制度后,首次召开了紧急议事。
    尚书郎林然,当然被紧急召集而来。
    这种事情,也只有他的鬼点子最多。
    而且他出的每一个点子,都是非常成功,和让人心悦诚服的。
    林然得到口谕立即便拍马而来。
    显德殿里李二陛下和文武百官,已经独自在等待他一人了。
    林然如今的地位可见一斑。
    “尚书郎来了,咱们今天的议事便开始吧。”
    李二陛下示意林然入座后,便将手里的奏折交给了内侍总管。
    内侍总管一口气将怀玉,遗爱,见虎,宝林四人连名上书的奏折,宣读了一遍。
    群臣听完都沉默了。
    不是他们不想发言,实在是无话可说啊!
    地广人稀,事实摆在那里!
    难道还让他们去那里生孩子去不成?
    就算是让他们生,也没有那个本事啊!
    李二陛下环顾众位大臣,从他们的表情里李二陛下便看到了答案。
    没办法,自己不能责怪群臣,因为他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
    宰相房玄龄闭目苦思。
    自己的儿子,就在那里!
    无论如何也得想个好办法,帮帮遗爱。
    可是,接连几个想法,还没等他自己启奏,便被自己否决了。
    见群臣都沉默不语。
    李二陛下只得将目光看向自己未来的乘龙快婿!
    给了林然一个你懂得眼神之后,便坐等林然的策论。
    林然当然懂得李二陛下的眼神。
    如果连这都不懂,那他还混个屁啊!
    “陛下,臣有些想法。”
    林然出班启奏道。
    文武百官统统都松了一口气。
    有困难,找林然。
    这就是错不了的。
    群臣都恨不得替李二陛下说一句,爱卿但说无妨。
    宰相房玄龄,也向林然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不愧是遗爱的结拜兄弟,果然够意思。
    尉迟大傻,老牛和秦琼也纷纷拭目以待!
    坐等林然的神策出台。
    “爱卿但说无妨。”
    李二看了一遍群臣,在林然出班后的表情。
    表情之丰富多彩,足够演一出戏了。
    对于这个乘龙快婿也是越看越满意。
    “陛下,微臣有三条建议。”
    “每条建议只有四个字。”
    “第一,人口迁徙。”
    “第二,鼓励生育。”
    “第三,资金扶持。”
    林然脱口而出,简单明了。
    显德殿一时鸦雀无声。
    不仅仅是李二陛下震惊了,是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小子不但能出口成章,满腹经纶。
    而且还能上阵杀敌,率军打仗。
    难死人的策论,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可是,你每一条只说四个字!
    剩下的让我们自己脑补吗?
    真是个急死人的小子。
    群臣一阵抓耳挠腮,苦苦思索这十二个字的意思。
    李二陛下,也是心里着急啊!
    可是他不能再接着问下去了,继续追问下去!
    岂不是显得自己这个做陛下的很没水平。
    不懂装懂,也得装,这就是领导的艺术。
    于是假装眯缝着眼睛,一副沉思状!
    李二陛下沉得住气,有些人可就沉不住气啊。
    就像咱们的尉迟大将军,那是听得连一知半解也没有。
    宰相房玄龄是个非常聪明之人,经过仔细的斟酌之后。
    宰相房玄龄开口了,也算是替李二陛下开口了。
    “尚书郎所言的人口迁徙,是不是指在我们大唐境内,人口密集的地方老百姓,迁徙一部分到吐谷浑去?”
    林然闻言点头称赞。
    “宰相所言甚是。”
    “哈哈,哈哈…朕也是这样想的。”
    “宰相对其它八个字的理解,是不是也和朕想的一样啊?”
    意思很明显,老房你倒是快点说啊!
    李二陛下微笑着继续眯缝着眼睛。
    “鼓励生育应该是和资金扶持,相辅相成的。”
    “不然这鼓励谈何而来?资金扶持定是朝廷利用国库资金,来对那些迁徙的老百姓,和多生育的老百姓进行适当的补助。”
    “因为他们对大唐的稳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贡献,这样的适当扶持实在是一件上好的事情。”
    “尚书郎的十二字方针,真是让人心悦诚服啊!”
    宰相房玄龄由衷的赞叹道。
    说道最后,他已经完全分析对了林然的意思。
    “好,甚好。玄龄所言果然和朕想的一般无二。”
    “不愧是朕的宰相啊。”
    李二看到林然那脸上笑开花的模样,便知道宰相所言完全分析的合情合理。
    于是,不忘记展示自己的智慧。
    “陛下圣明,臣等自愧不如。”
    群臣的喝彩,更是让李二开心不已。
    “陛下此事已尽决议,剩下的具体怎么个迁徙和奖励的事情,微臣就不必参与了吧?”
    “学院里今天还有微臣的课程。”
    林然恭敬的施礼说道。
    “好,爱卿尽管去吧。学院里的孩子对于朕来说,对于大唐来说,也非常重要。”
    “辛苦爱卿了。”
    这番话是李二陛下的肺腑之言。
    林然告退离去不久。
    显德殿里已经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
    群臣们围绕着这十二个字,在李二陛下的带领下,进行了深入认真的学习和讨论。
    结果很好猜。
    君臣皆大欢喜。
    李二陛下决定,将河南道和河东道人口众多的省道,往吐谷浑迁徙百姓。
    凡是迁徙的居民,皆给予金钱和物质上的扶持和帮助。
    而且朝廷派大军护送,帮忙运送粮食和物质。
    全国各地开展鼓励生育工作,但凡新出生一名婴儿,可去地方府县申请补助金。
    这一补助直到孩子八岁为止。
    如今大唐虽然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
    人口比初建国时增加了不少。
    可是,李二一想起来,林然描绘的那很大很大的世界。
    就感觉到人还是太少了。
    如今就连大唐附近的吐谷浑被拿下来,都面临人口稀少的尴尬局面。
    让他不得不为将来开始做更多的打算。
    朝堂上决定的事情,让群臣都很兴奋。
    这样的决策是前所未有的。
    他们很高兴参与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
    李二临散朝时,殷切的注视着群臣开口说道。
    “众位爱卿,身为朝廷命官。”
    “更应该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众位爱卿也要再加把力啊!谁生的孩子多,朕就奖励谁…”
    群臣下朝的时候,都是美滋滋的回府的。
    他们要紧跟陛下的决策啊。
    为大唐的人口振兴,做出自己一份应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