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穿越者》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第15章麦穗初齐稚子娇——欧阳修[2]

朕真不是穿越者最新章节目录
   人生计都着落在城里的缘故,所以对城中的消息也较为灵通。官家要在玉津园办学的传言,早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那称月亮的震撼事件也被人添油加醋的,说的到处都是。
    在这种背景之下,老百姓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这所学堂当中求学。
    至于这所学堂是叫中立学堂还是叫什么偏袒学堂,那根本就不重要。
    但石中立还是侵害于自己名字所带来的巨大号召力,虽然有些自欺欺人,但因为那些老百姓也不知道该夸奖些什么,在看到牌匾之后,那些略微还认识几个字的,自然就找到了可以用来承载他们夸奖的客观存在。
    不过这所学堂的收费可并不低廉,比起当时已经出现的某些私塾可能贵了五成都不止。
    但是教育投资这种事情,在当时的达官显贵看来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京城百姓们的思想也因为长年的耳濡目染,早就已经达到了类似的前卫地步。
    所以颇有一些人是愿意在这方面出钱的。
    而且因为古代教育参差不齐的缘故,即便让他们单独去请些西西先生来,恐怕也不见得能把自家子弟教得多么好。
    反而是有皇帝坐镇的学堂,更加值得他们信赖一些。
    但是虽然来报名的孩子很多,但家长们很快就得知了一个极为失望的消息。
    因为学堂初见的缘故,师资力量并不雄厚,所以能招收的学生也是极其有限的,以避免授课质量的下降。
    这是明摆着走精英教育的路线了。
    不过路线问题可不在家长们的考虑范畴,他们只关心怎么才能把孩子们塞进去。
    这件事情学堂还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因为几个话事人需要短暂的商量一下,最后由仍然还身在番坊的白永安传来办法,他希望能够简单的举办一场入学招生考试。
    招生考试排名前列的学生,无论男女都可以入学。
    这一点引起了小小争议,但白永安在赵祯心里还是颇有地位的,何况作为高中生的赵祯,潜意识里不能适应没有女同学的教室。
    因此这一条最终还是被通过了。
    于是招生考试被积极的准备起来。
    今天的报名也顺利的变成了对招生考试的报名,凡是前来报名的人都可以免费领取刚刚刻录出来的一份教科书。
    这是白永安最近才刚刚写出来的。
    就连番坊当中的孩子们也没有开始用。
    这本书有五百多套,今天来的孩子还不到三百个,因此即便到了晚上也还没有完全发完。
    不过这场入学考试被改造了三天之后,所以第而天之后才来报名的人是肯定无法拿到指导教材了。
    虽然刻书坊的微博用最快的速度又送了一批过来,但因为某些消息的传出,让这一批书也迅速的被发放了出去。
    赵祯万万没有想到,白永安的号召力竟然已经大到了这种地步。
    但她很快就在石景润道提醒之下释然了,毕竟是可以给月亮称重的学问,倘若没有人趋之若鹜的话,那大宋的学风恐怕是有问题了,虽然这样也显得很功利。
    但赵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又一批书籍送来之后,他给自己留了一本,并且大体翻阅起来,忽然他发现白永安这个穿越者,竟然在这套指导书籍当中,插入了很多中学的课本知识。
    里面不但包括明朝人熟悉的语文,数学,历史,还包括他们不太熟悉的化学、生物、物理,甚至连体育、美术的部分也都有,最为吊诡的是,白永安竟然连计算机都没有放过,难道他想在宋朝这种生产力水平下,复制第三次工业革命吗?
    赵祯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他手一哆嗦,险些把书掉在了地上。
    周围好像没有人看到,他又赶紧把书捡了起来。
    但这一次可能是因为他的动作太大了,站在旁边的石景润终于注意到了。
    他走过来,低头看了看,忽然笑道:“小员外也想亲自参加招生考试吗?你已经年满十六了,按照白先生的那套规定,早就已经过了招生的年限标准,所以你只能是特招入学,刚好您的情况也很适合特招入学。”
    赵祯知道石景润所说的那套规定,恰巧就是写在这部报考指导书籍当中的内容之一。
    他刚才还翻到过。
    按照白先生的想法,学堂一开始只会招收一些低龄儿童,做一些基础教育工作,比如说认认字算算术之类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招生题目也不会太难——虽然大家都用统一的教科书。
    但再过几个月,学堂就会招收一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而且是要求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前来学习。
    那个时候的招生考试就会难上很多,几乎有可能包括书中的每一个内容,甚至还要考一考学生平时的积累。
    还有一次招生考试,大概会在明年的一二月份进行,那时候会招收一些年龄偏大的孩子,考的内容就会变得五花八门,但依旧以这套参考书为主要内容。
    那个时候招收的学生,可能会经过比较严格的职业培训,然后就成为校办企业的一员。
    只是那个阶段光出题任务就会变得极其困难,甚至白先生也有些晕晕乎乎,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样具体落实那一步的操作。
    不过,从时间上来看那是小半年之后的事了,赵祯不认为有必要为那样的事情太过担忧。
    毕竟眼前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他要不要彰显一下宫廷和那些孩子们一同去考试。
    不过他后来想了想还是放弃了,那群孩子的年龄根本没有他大,如果他也去一起考试的话。肯定会轻轻松松名列前茅,到时候坊间恐怕就会有传言,说皇帝竟然在考场上公然欺负一群孩子。
    这样的小小罪名,他赵祯可不准备扛下来。
    倘若能够避免的话,那最好还是避免掉好了。
    三天之后,一群最大不能超过14岁最小却没有限制的学生,冲进了这座小小的皇家园林之中,他们在老师的陪同之下,同时也在皇帝亲军的监视之下,从监考老师的手中接过了试卷。
    试卷在提前准备好的桌椅板凳上开始作答,当然陪同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携带自己认为合适的桌椅板凳。
    反正玉津园大的很,这次报名的人虽然接近五六百,但也不需要担心放不开。
    不过百密总有一疏,因为此次考试的时间实在过长,尤其是众多科目都是孩子们见所未见的,所以他们在作答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抓耳挠腮,摇头四顾之类的现象,甚至有人还敢公然抄袭抢夺试卷。
    结果这次的监考秩序变得非常难以维持。
    就连皇帝亲军——那些班直侍卫们也不得不加入到了监考老师维持纪律的行动当中。
    最后,根据不完全统计,差不多有150多个孩子被监考人员抱了出去,交给了他们的父母,可见这仓促之下组织的所谓入学考试,确实成为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滑稽事件。
    但让人非常不解的是,白永安在进行了简单的阅卷之后,就宣称对这次参考人员的基本素质非常赞赏。
    他甚至准备加大录取的名额。
    消息传开之后,很多人都欢欣鼓舞,觉得好像是他们自己求学成功了一样。
    数天之后,真正的录取榜单发布,家长们终于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名字,也终于确信了他们的孩子能和一位大师。好好学习,在这种无量前途的感应之下,他们的兴奋程度就更加难以言表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