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穿越者》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第12章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中)[3]

朕真不是穿越者最新章节目录
   辱骂的皇帝,通过昨天的人事任命,和今天的拜师行为,成功的拉拢到了一个盟友。
    这么明显的敌对措施,谁还能看不出来呀?
    这时就算在场的人都是傻子,也终于有那么一部分人明白过来,皇帝果然是在找他的商山四皓啊。
    就连曹利用和太后刘娥也追悔莫及,他们怎么就没有想到,皇帝如今的位置,比起刘邦当时的太子刘莹来说,恐怕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吧,一个没有亲政的皇帝,和太子有什么区别?
    再听听石中立刚才说的那两句话。
    臣不愿意陛下蒙此不白之冤——哼哼,因白永安的才华惊世而萌生拜师求道的念头,这是很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术业尚且有专攻,皇帝又不需要亲自掌握天文之学,不去拜白永安为师,怎么就成了虚伪了呢?
    既然都不一定有人认为是虚伪的,那么这不白之冤又是哪里来的?
    这个石中立真是巧舌如簧,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住了。
    谁要是在白永安的问题上说个不字,那就是陷皇帝于虚伪的罪名下。
    而且他还声称要防止有人在市井当中散播流言。这是在提醒谁呢?又是在防止谁呀?
    哼哼。这家伙要防止的肯定不是自然而成的流言,而这个别有居心之徒,也不是什么自然而然产生的东西,而是他说密使曹利用以及背后的……
    太后!
    太后当然不能让皇帝蒙受不白之冤,也当然不能在市井之中散布流言蜚语。
    这些都有碍今天的母慈子孝。
    是的都有按今天已经被画成了画的母慈子孝。
    要是这几天,这幅画再流传到房间去,然后……
    然后太后娘娘在一时忍不住做出什么非分的举动来,那恐怕虚伪之名就不会出现在皇帝身上,而是她……
    这样的被动局面,曹利用想想就害怕起来。
    他感觉必须做点什么,否则难以挽回可能带来的风险。
    但他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这一点上,他连重病的张知白都不如。
    张知白悠哉悠哉地喝起了酒,以他的身体状况来说,喝酒等于加速死亡之路。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欢乐的时节,阎王的恐怖面容,仿佛也在大殿的金碧辉煌之下黯然失色。
    老宰相非常高兴,他一中又一中的喝着,终于惹来了石中立的大爪子——他把酒壶摁了下去,给老宰相换上了一桶浆水。
    众人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因为就在刚才皇帝赵祯已经宣布非常理解支持,并准备按照臣子们的建议如实照做,拜白永安为师。
    白永安激动莫名,走出座位,跪拜谢恩。
    但除了他之外,另外几个名字也随之出现。
    司天监正宋行古,以及他的帮手楚衍、周琮,以还有楚衍的学生贾宪,
    皇帝竟然一口气在天文和数术方面败了五个老师。
    但这还不算完。
    自称对在野遗贤缺少了解的皇帝,还突然提起了一个叫做应垕的家伙。
    这也是一名数学家,同样也精通历法,而且和皇帝一样喜欢宅在家里。
    皇帝其实也是不想宅在家里的,因此他今天还有一个小小的诉求。
    只是在那之前他还有一个样子需要装出来,那就是传召各级行政官员,让他们举荐经义、书画、诗词、刑律等林林总总十几个领域的人才。
    听闻这话,官员们都是面面相觑。
    有个叫做王惟一的翰林医官站起来问道:“陛下不会也想拜老臣为师吧?”
    赵祯从原主的记忆当中得知,此人是太乙当中最为顶尖的几个人之一,因而笑道:“肯定有不少事需要向老神仙请教。”
    这下子众人陷入到了一片喧哗之中,激烈的讨论一声更是不绝于耳,但普遍是在说皇帝拜的老师实在太多了。
    可偏巧就在这个时候,曹利用却站出来说。
    “陛下,我大宋以文治国,您不如在文章方面多拜几个老师,我觉得翰林学士夏竦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的有道理。”张知白应声道,“章得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曹利用气的咬牙切齿,但章得象这个人选,多少还能够接受。
    但赵祯却犹豫起来,夏竦这个家伙太过狡猾,拜他为师,恐怕是学不出个好歹的。
    因而赵祯说道:“此生之中,我有晏殊这个老师就足够了,章得象也好,蔡齐也罢,无不是官位已高之辈,此众人等平时就可以入宫觐见,请教的机会多了去了,不必要刻意拜师。夏竦和曹枢密也都如此。”
    曹利用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把自己带了进去。顿时感觉有些尴尬。
    但他也有些不减的问道:“那张宰相为何可以……”
    “张相有病在身。”赵祯只好紧急找了个借口,“并不是朕想见就能随时召见的。”
    “陛下仁爱。”王惟一立刻跳出来支援赵祯。
    石中立也帮腔道:“等臣老了之后,陛下恐怕也不能随时召见了,呜呜,臣可真不想变老啊。”
    众人见他恢复了这般戏谑,顿时觉得周围的气氛正常了许多。
    就连皇帝也觉得,自己佛光普照的样子已经摆得差不多了。
    那么接下来就要进入要害部分了。
    不过,这个要害部分恐怕还要借石中立之名稍微切入一下。
    “表臣公,以你这份心智,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顽劣的稚童,老这个字,与你有什么关系吗?”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些责怪的意思,但实际上却是满满的夸奖。
    在场的臣子们,但凡是有个脑袋的,都羡慕的看向石中立的方向。
    而石中立那边纵然一生诙谐无限,却也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受到皇帝的这番夸奖。
    他竟然忍不住泣不成声起来。
    皇帝见状,心道不好,赶紧摆摆手说道:“唉,表臣公,真正要送你个大礼物,祝你福延康寿,永为我大宋江山之柱石!”
    石中立赶紧抹了抹眼泪,问道:“陛下要送我什么礼物?”
    “一所学堂,一所我和白先生商量了一整天的学堂。这所学堂就用你的名字来命名,我们准备叫它中立大学。”
    众人听赵祯这么说,又欢乐地笑了起来。只有石中立本人闷闷不乐的问道:“陛下是真想让我如同稚童一样,重新去读私塾吗?”
    “非也非也。”赵祯已经察觉到了他的不满,虽然不见得能全然理会,但他还是尽可能的缓颊道:“这所学堂,既不归太学管,也不归国子监。它是中立的。”
    众人又一阵轻笑。
    但赵祯接下来的话,却就意味深长了。
    “也是中立你的。”
    “啊!”石中立和其他大臣们都惊讶起来,皇帝竟然真的要办一所学堂送给她。
    “陛下。”白永安却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说,“这所学堂,可是我们要用来……”
    “用来振兴大宋的,我还记得呢。”
    哗啦啦一声雷响,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竟然和白永安商量了如此重要的一件事。
    太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曹利用知道自己应该阻止一下,但又不知道如何阻止。
    只有王惟一站出来说。
    “陛下,学堂一事,关乎无数后生的前程,可不是送来送去这般儿戏的。”
    “朕当然知道,所以王师傅你,和朕刚才所有拜过的老师,以及还没有拜过的老师,都会到那所学堂里去授课。”
    “什么?这……”
    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回就连白永安都不说什么了,小皇帝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拜了这么多的老师,竟然都是为了那所学堂。
    而那所学堂,对于大殿之上的所有臣子们来说,又是皇帝振兴大宋的一招棋子。
    皇帝为了振兴大宋,竟然如此的大费周章,他可是皇帝啊,很多事情都可以一言而决的,可是为什么总感觉他在煞费苦心的忙碌着什么呢?
    这是错觉吗?
    当然不是。
    刚才发生的事情,所有人可都看到了。
    那如果不是错觉的话,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非常简单。
    只有两个字。
    而且答案本身还在场。
    甚至与陛下共同吃过樊楼里买来的美味佳肴。
    一时之间,许多人竟然都咬牙切齿起来。
    这个行为是多少,有些明显的以至于曹利用和太后都暗暗攥紧了拳头,只有小皇帝平静如常的继续着自己的言语:“学堂虽然将承蒙各位师傅的倾力相助,但它会取得什么效果?造成什么影响?现在还都是未知之数,因此,我们姑且将学堂一事订为试行。所有所需经费皆由内帑承担,相关选址、修筑和初步招生也都会由内臣先负责,等到具体的课程安排定下之后,再劳烦各位师傅前去授课。”
    这话又引来一阵面面相觑的讨论。
    只使用皇帝内帑,也就是赵祯自己的私房钱的话,那么于朝廷财政是没有额外负担的。
    要知道,此时的大宋王朝还有好几项巨额开支,比如修了九年还没有修好的黄河堤坝。
    但皇帝愿意自己出钱,为自己的设想买单,而不动用关乎到社稷民生的外庭财库,这本身对一个皇帝来讲,就已经是颇有担当的事情了。
    因此朝臣们立刻就是一顿赞扬的声音。
    只有刘太后那边,脸色已经绿了,作为实际上的掌权者,皇帝的钱大部分都在她手上,这就相当于是皇帝找了个借口,要从那她那里抠银子出来。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帝要从他那里攫取的,可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自由。
    只听他轻轻的补充了一句:“朕也是会偶尔去学堂里听一下课的。各位师傅,到时候可要尽心呐。”
    “什么?”
    张知白和曹利用都大惊失色,不但双双腾地站了起来,而且在咀嚼了一番皇帝的话语之后,又双双的惊厥晕倒过去了。
    太后当场就跳了起来:“快传太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